鄭 英
(福州教育學院附屬第二小學 福建 福州 350000)
在語文課堂的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在思想層面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想要更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教師必須積極的與學生進行思想層面的溝通,增強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國家也是希望能夠改善現如今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弊端,倡導小學教師積極使用互動交流的教學模式,更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漢語言認知能力。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本來就是學生學習和認知世界的基礎,如果想要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就應該及時的提升小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互動交流能力,促進其人文素養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
1.1 師生互動交流少。盡管新課改已經成為學校教育教學中的全新手段,但是很多的學校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還存在著師生互動交流過于形式化的現象,這也在很大的程度上阻礙了小學生語文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尤其是不利于學生在課堂中語言交流能力的提升。到目前為止,小學語文課堂學習的現狀,大多還都停留在互動形式化的提問上面,但是教師在課堂中的提問還會因為問題的不合理性,或者是教師過于嚴肅的外表,使得學生的回答更加機械化,不能夠真正的彰顯出師生交流與互動的價值[1]。
1.2 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自古以來我國在教育教學的發展過程中都有著強大的優勢。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教育教學的手段和思想觀念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傳統的教學手段也出現了很大的漏洞。就比如,孔子老先生一直都是倡導“尊師重道”,也就是說學生要尊重教師,教師也是一種居高臨下的教學姿態。而現如今的社會發展中,我們應該積極的改變這種傳統的思想觀念,如果教師還將自我作為課堂的重心,圍繞自己的思想觀念進行課程內容的講解,會使得學生喪失自我思考的能力,甚至會影響到學生以后的學習能力,以及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教師只有更加注重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才能夠更加有效的提升學生我語文知識的學習。如果教師以自我為中心,會很難能夠理解到學生學習的成果,以及對知識的接受程度,長期在這樣的教育教學環境中,不僅教師很難能夠到達到自身的教學目標,也會阻礙小學生語文成績的有效提升。
1.3 教學理念落后。由于很多地區小學教師在語文課堂的教學中,教學的思想觀念還是比較的落后,在一定的程度上是不符合現代化教育教學思想的。由于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會非常直接的影響到教師的職業生涯,很多的教師也就開始過度的追求學生考試成績的提升,忽視了學生地知識技能的掌握與理解,對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以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造成了不可忽視的重要影響。在教師超強度的知識技能訓練下,很多的學生都喪失了對語文學科的學習積極性,甚至會抑制學生語文成績的有效提升。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襯托下,傳統語文教學中的弊端也變得更加明顯,我們也能夠更加真切的認識到,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手段是非常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和語言表達能力提升的,甚至對于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也有一定的影響。為了能夠更加有效的改善現如今小學課堂教學的現狀,教師應該積極的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語言表達能力的進步,以及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2]。
1.4 教學方式存在偏差。在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有很多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能力提升的部分,這也在很大的程度上阻礙了學生語言交流能力的提升。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展進步的過程中,人們的生活質量和思想觀念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于小學生的教學方法也逐漸有了更新的要求,這也就需要從事教育行業的領導人員不斷的創新教學思想與觀念。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家長和學生的需求,也就更加難以提升學生的語文知識學習效率。盡管現如今已經有很多的學校在積極的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不斷的創新了傳統教學手段中存在的不足。但是,還有很多的小學語文教師忽視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性,過去填鴨式的教學手段沒有得到有效的改善,阻礙了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與現代化教學手段存在很大的差異。為此,小學教師應該積極的從自身發現問題。
小學語文要想能夠更加有效的提升學生語言交流能力,應該根據學生自身的認知規律和身心發展特點進行細致的研究,更進一步的提升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語文學習成績的有效提升。在時代的發展與進步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積極的鼓勵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交流與互動,更加有利于促進學生健康有效的成長。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能夠更好的促進課堂中良好學習環境的形成,也可以讓學生保持更加良好的學習心態。加強小學生語文課堂互動交流,不僅能夠有效的增強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更加能夠促進小學生以后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只有不斷的加強師生之間交流,有針對性的指導學生進行語文知識技能的學習,增強學生心理素質能力的有效提升。由此可見,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更好的保護學生的心理素質能力,積極的和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這樣也就能夠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更加有效的幫助[3]。
加強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互動交流對于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更加能夠全面的改善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弊端。現如今的小學語文課堂交流互動,能夠更加有效的體現出我國教育事業以人為本教學理念,積極的活躍課堂教學中的氛圍,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傳統教學手段中存在的弊端很難能夠體現出學生的真正價值。所以,教師積極的鼓勵學生相互之間的交流,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3.1 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對于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來說,非常容易出現因為師生之間溝通的不恰當,而影響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語文本就是我國最重要的一門學科,無論是在課堂的學習中,還是平時的生產生活我們都離不開對語文學科知識的學習。只有不斷的提升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才能夠更加有效的增強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也就是說,小學生日常生活中溝通交流能力的提升,在一定的層面上能夠促進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小學生由于對世界的認知比較少,還沒有很好的認知能力,對任何新鮮的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夠急于求成,而是應該在循序漸進的基礎上,讓學生從認字、斷句再到閱讀的過程中更加全面的感受到語文學科的精髓所在。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中的交流能夠更加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樂趣[4]。
教師如果想要能夠更好的提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及自主的創新能力,就應該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增強和學生的交流,尤其是在課后的休息時間積極的和學生進行共同,做學生內心的傾訴對象,能夠更加迅速的走到學生的內心世界,這對于提升學生語文知識的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例如;某小學在教學的過程中,出現了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能力不能夠緊跟教師教學的步伐,對語言的理解能力存在一定的偏差,年級較高的學生也不能夠很好的抓住文章閱讀的重點,對文章思路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出入,使得語文課程知識內容的學習非常困難。為了能夠更加有效的改善這種教學現狀,小學的語文教師應該更加積極的和學生進行課后的交流,增強語言的溝通頻率能夠更加有效的讓學生人能夠在平時的交流當中感受到語言的魅力,提升語文課堂溝通互動的實效性。教師也可以在作文課中給學生安排一個寫作題目,讓學生自己構思寫作思路。首先,學生如果想要寫好一篇文章,就應該在腦子里將有關題目內容的知識進行收集,把閱讀過或者了解過相關內容的文章、表達技巧進行整合,然后在和同學、老師進行寫作技巧上面的溝通,在頻繁的交流中也能夠更加有效獲得寫作靈感,豐富自己作文寫作的內容。經過交流和構思,再重新進行文章的總體布局,形成自己獨特的寫作風格,讓文章讀起來更加的有內涵。由此可見,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在心靈的溝通中感受到課堂交流帶來的實效性,在全新的層面上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語文課程的綜合素養能力。
3.2 發揮學生課堂的主體作用。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如果想要更加有效的提升學生語言溝通能力,以及綜合素質的語文學習能力,就應該更加積極的彰顯出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就像是教師在《美麗的西沙群島》文章的講解中,能夠很好的帶動學生進行文章內容的思考,真切的感受到群島的美麗和壯觀景象。在這樣的前提條件下,再更進一步的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根據教師的問題進行自主的思考與交流。教師也可以向學生拋出一些教材上沒有的問題,像是:西沙群島的石頭為什么形狀多樣?海島上都有些什么樣的生物?在這些問題的基礎上讓學生先自我思考,然后再和同學、老師進行溝通交流。積極的發揮學生課堂主體的地位,這樣的教學方法也能夠更加有效的摒棄傳統填鴨式教學的弊端。在這種自主課堂教學的氛圍下,能夠很好的凸顯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也能夠讓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加的全面。
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是單純的說說而已,而是應該讓每一個小學課堂教學的教師都能夠深刻的認識到學生作為課堂主體的重要性。學生是一個獨立的人,也有著自己獨特的思考方式,不能夠忽視他們的思想,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教師也應該積極的傾聽學生的想法,主動的接受學生思想觀念的差異。在學生差異性的想法和思想觀念幫助下,提升課堂整體的教學效率。只有讓學生在平時的溝通與交流中了解到語文知識的魅力,才能夠讓學生愿意主動的學習語文知識。在課堂中將學生作為知識內容學習的主體,在不斷的交流與互動中激發學生學習語文學科知識的積極性,調動他們對語文內容的好奇心。只用讓學生掌握課堂學習的主動性,才能夠更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知識技能的學習能力。除此之外,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還能夠很好的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更加愿意參與到課堂內容的學習當中。也就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平時課堂的交流中發揮的淋漓盡致,小學生的創造能力、價值感官等都會得到非常明顯的提升[5]。
3.3 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為了能夠更好的增強小學生語文課堂的溝通能力,教師在課堂的教學中應該更加積極主動的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在平等互惠的學習氛圍中,能夠更進一步的促進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而在傳統的語文課堂中,大多數的教師都忽視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過去那種灌輸式的教學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利于學生對知識內容的理解。還有很多學生比較內向,在課堂中更是不善于自我表達,使得其自身的主體作用得不到有效的發揮。教育部門為了能夠更加有效的改善這一教學現狀,經過不斷的研究與努力頒布了素質教育和新課改,這也在很大的程度上改變了小學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現如今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已經有了非常明顯的改觀,教師更加注重學生相互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旨在營造出更加良好的學習氛圍,增強學生語文綜合素養能力。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中學習,能夠更加有效的鼓勵學生大膽的提問,也在很大的程度上拉近了學生和老師之間的距離。小學課堂中有一篇文章叫做《烏鴉喝水》,教師在這篇課文的講解中,可以先對學生提出文章中的內容,然后再讓學生帶著對問題的疑惑進行通篇的閱讀,讓學生在相互交流中感受到這篇文章的基本內涵,以及要告訴我們一個什么樣的道理,這也能夠在一定的層面上激發學生對文章內容討論的樂趣,讓學生在思想層面上不斷的創新。教師鼓勵學生在課堂中相互交流,更有利于形成民主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更加愿意學習語文知識,增強自身的學習能力。
3.4 積極引進多媒體的教學手段。多媒體的教學手段是時代進步和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為了能夠更進一步的增強小學生語文課堂的交流與互動能力,將多媒體教學手段作為輔助的存在,也能夠非常有效的幫助學生語文學科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與應該不斷的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積極的嘗試多種風格的教學手段以及不同類型的多媒體小學工具,這也是為能夠更進一步的增強小學生語文課堂的學習效率。就比如說,教師在講解風景人文類的古詩時,可以在多媒體技術手段的幫助下選擇相對應的音樂作為課堂的開端,將學生的思維拉入到相對應的情境模式當中。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教師對于課程的講解也會變得更加輕松,在更加融洽的學習氛圍中,讓學生在相互交流與溝通中提升自己的語文學科學習能力,更加主動的感受到古詩中優美的意境,增強學生對語文知識內容的喜愛。就像是小學語文課本中教師對于《坐井觀天》一文的講解,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自行的朗讀,然后相互交流更加深入的感悟文章的內容,最后就可以通過教師多媒體教學手段的講解,更加全面的了解文章的整體寫作思路。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過程中,可以巧妙的運用多媒體技術對相關的視頻資料進行播放,讓學生能夠在視頻的觀看中了解到坐井觀天的局限性,之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自我觀點的闡述,提升學生的總結能力。經過交流與討論,小學生就能夠對青蛙的行為有一個更加系統的認識,最后,也能夠在教師的幫助下,反思自己身上是否存在同樣的問題,進而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6]。
3.5 創新課堂教學的方法。語文課堂的學習能夠非常有效的提升學生的語言交流和理解能力,長期的語文知識學習,能夠從更加全面的角度上培養學生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增強對語文文章閱讀的整體感悟。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能力不斷提升主要依賴于學生平時的共同與交流,在不斷的互動當中,每一個學生的口語能力都會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小學語文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應該根據小學生自身的學習和接受知識的能力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在平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該積極的采取創新的教學手段,在平時的練習中提升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不斷的轉變教學方法,也能夠讓學生在多變的課堂氛圍中感受到語文知識學習的樂趣,增強語文知識技能學習的獨特性。小學的語文教師在創新教學方法的過程中應該積極的結合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特點,在潛移默化的學習環境中引導學生增強對語文文章閱讀的理解,增強對課堂內容知識的討論。
在平時的語文課堂教學當中,教師教學最應該注意的就是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知識技能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教師不斷的轉化教學方法,找到更加適合學生學習的方法也能夠在很大的程度上打開學生的語文學習思維,這樣學生也就不會局限在教師的教學語言中,尤其是在平時的課堂、課后交流中,都能夠更加全面的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的思維能力。除此之外,小學語文教師如果想要更進一步的創新課堂教學的手段,還應該更加積極主動的幫助學生創建良好的思維互動交流平臺,對每一個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讓學生能夠在學習能力和語言理解能力層面上的要有效的提升。例如:教師在進行《泊船瓜洲》、《商山早行》兩首古詩的講解中,應該讓學生更加深層次的理解文章的內容,不能還是單純的讓學生停留在古詩背誦的層面上。教師對學生也不能一刀切的管理,對一些理解能力不高的同學,應該進行更加細致的講解,增強學生對古詩文內容和情感上面的理解。教師不斷的創新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在相互交流、溝通中感受到醉著的寫作情感,更加有效的提升學生自身的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語文知識的學習對小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增強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能力,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更加有益于小學生在以后的生活中語言交際能力的提升。小學階段本就是語文學科學習的重要階段,教師積極的增強師生之間互動、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運用多媒體技術手段、創新課堂教學的方法,能夠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更進一步提升小學學校教學的綜合質量,以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促進我國小學教育事業長期穩定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