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全成
(甘肅慶陽市二中 甘肅 慶陽 745099)
隨著我國教育政策以及相關教學措施的不斷完善改進,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標準越發嚴格。化學學科是高中階段課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是一門實驗與理論知識并重的科目,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方向奠定扎實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引導其探究學科的本質,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使其能夠用自己的觀點和行動來展示化學實驗成果。
想要在學科核心素養優化的背景下進行高中化學教師教學認知的逐步提升與完善,首先要對高中化學核心素養的構成要素進行深入的研究與探討。在目前的學界對化學核心素養的構成,尚未實現理論定義方面的統一。但大多數教育研究者都認為高中化學的核心素養應當包含五個內容,首先是所有高中學生都需要在高中化學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微觀探析能力和宏觀探析能力的提升與完善,其次學生需要具備個性化的獨立思索能力,第三,學生需要有模型構建的認知和一定的推理能力,在實驗環節,學生需要具備較為良好的創新意識。且在對化學學科發展史進行深入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具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意識。但想要進行相應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則意味著教師本身需要對化學核心素養的構建體系有較為深入的了解。在宏觀辨析和微觀辨析層面,教師在日常的課堂構建中,需要具備從宏觀視角和微觀視角引導學生進行物質認識的意識,只有如此方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在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獨立思索能力培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在課堂內容設計的過程中進行必要的課堂留白,只有如此,學生才有較為良好的獨立空間進行個性化問題探論和思索。而教師想要引導學生進行模型構建認知能力的提升和推理能力的完善,就需要在日常的課堂構建過程中,有效的進行情境構建環節的創新,讓課堂知識與實際生活進行更為密切的連接,只有如此才能夠幫助學生進行模型構建認知能力的逐步提升。除此之外,在實驗環節的教學過程中,倘若教師需要讓學生進行創新意識的提升與培育,就需要減輕對實驗探究環節的控制力度,讓學生通過不斷的自主化實驗操作,來進行相關實驗經驗和數據的交流和討論。且教師在化學學科史的探論與教學中,需要有更廣闊的視域來幫助學生進行社會責任意識的提升,讓學生意識到應當以更為科學合理的方式來進行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以有效的化學知識來進行社會建設。因此在進行高中化學核心素養構成要素分析的過程中不難發現,想要優化學生在高中化學學科教學中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效率,就需要讓教師改變慣有的教學認知,從核心素養發展的角度出發來進行課堂行為構建和課堂內容的設計,只有如此,才能夠使得日常的課堂教學更符合社會人才培養的期待。
課堂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主要陣地,有利于學生自身化學思維的鍛煉,提高其個人修養。傳統教學模式下,高中化學課堂更多注重于應試教育體系,對于邏輯性的要求更強,目的大多是為獲取更高的成績結果,導致部分教師對核心素養的教學認知不夠深入,難以進一步鞏固高中化學課堂的教學成果。
核心素養的概念很早就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被提出,是OECD提出的一種結構模型,對高中學生進行核心素養教育,能夠幫助學生樹立健康的學習品格。核心素養的本質是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養成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其所需要的必備品格,強調的是學生在經過一段時期的學習后形成的滿足個體發展以及社會發展實際需求的各方面能力,對實際教學起到重要的導向作用。高中化學課的核心素養,是學科領域具備的一種關鍵品格能力,同時也是高中生實現全面發展的關鍵性內容。若教師對核心素養的教學認知不夠全面,學生對化學課堂存在抗拒與抵觸心理,必然會導致其個人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對于學習的熱情也不是很高漲,直觀影響著學生未來的長遠發展以及社會進步。
基于以上情況,教師需對高中學生進行核心素養教育,明確高中化學課堂的教學目標,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樹立健康的學習品格,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過程中逐步培養自身的核心素養。同時,教師應培養學生從微觀和宏觀的角度分析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對高中化學課堂的興趣愛好,幫助學生建立模型意識和良好的邏輯思維,夯實學生的化學基礎,培養學生科學探究和創新的能力,使其切實體會到汲取新的化學知識所帶來的樂趣,將核心教育在課堂中落實,讓以往死氣沉沉的高中化學課堂煥發出新的活力與生機。
3.1 教師在課堂內容構建方面存在問題。就目前而言,部分高中化學教師對于人文教育比較忽視,依舊側重于理論知識的教授,難以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與實踐能力,未能完全脫離傳統模式下被動灌輸教育的束縛,教學理念與教學手段具有明顯的滯后性。為促進高中化學教學工作的有序開展,教師需成為一個具有創新精神的人,將化學學科作為傳授知識育人的綜合體,而不再單純的將其作為理論知識的傳授體,進一步保障高中化學教學成果的最終質量與教學效率。
高中化學核心素養是培養學生核心素質的具體體現,同時也是發展學生學科綜合素養的一部分。現階段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期間,教師對課堂內容的安排十分緊密,一般過于注重化學原理與化學公式的原理,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較強,僅僅是按照教師提供的思路思考問題,沒有充分發揮自身的主管能動性,也沒有自己獨立的思想,隨著時間的推移,極容易使學生淪為考試工具,阻礙其未來的全面發展方向。
3.2 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方面存在問題。由于應試教育的壓力,使得教師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來進行課堂教學活動的推進,因此許多教師在課余時間反而沒有足夠的精力來進行課前的教學設計,而想要從學科核心素養的角度出發,進行日常課堂活動的改革與完善,就意味著教師需要以更為科學合理的方式來進行課堂教學設計內容的創新。在應試教育環境無法得到必要改進的背景下,想要讓教師以更為科學合理的方式進行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設計是很困難的,大部分教師都不具備以充分的時間和精力來進行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設計創新的條件,這是目前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除此之外,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師應當從核心素養培養的角度出發,來進行課堂內容的構建和課堂教學活動的推進。但許多教師沒有過多的時間和精力來進行高中化學核心素養內容的深入了解和學習,因此許多教師雖然對核心素養這一概念有所耳聞,但卻并未對其進行過深入的理解,這會直接影響到教師課堂教學設計過程呈現出的質量。而與核心素養相關聯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改革,又沒有經驗可供借鑒,因此教師只能通過自身不斷的摸索與實踐來進行相應路徑的制定和教學模式的擬定,這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也是當前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困境。
3.3 教師在課堂教學實施方面存在問題。想要在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進行核心素養的體現和培育,在目前的教學實際環境下是無法達成的。許多教師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都會將學生看作一個整體來進行教學,但實際上每一位學生都是一個個體,都有不同的學習天賦,學習能力,學習狀態和學習進度,想要讓不同的學生在同一教學方式的使用背景下,呈現出良好的學習狀態是很困難的。想要在核心素養培育的視角下,以統一的課堂教學實施行為,讓不同學生進行各方面能力和素養的提升也是很困難的。因此就目前而言,在高中化學核心素養優化背景下,讓教師進行課堂教學實施的改革與完善,仍然存在著諸多困境。除了上述這一困境之外,學生的基礎過于薄弱,也是導致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無法得到有效實現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多數學生在初中階段都未能養成較為良好的化學學科學習習慣,因此在進入到高中階段后,無法有效的配合教師進行相應教學任務的完成。在這些教學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無法得到有效解決的情形下,單純優化教師的教學認知,是難以使得高中化學的課堂教學在質量和效率上得到進一步改進的,這是教育研究者務必要重視的問題。
4.1 更新教學理念。不同的教學理念對課堂教學策略的實施有著重要影響,教師對知識理解的越深刻,就越能促進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發展。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化學科目中的精髓進行深入挖掘,結合不同學生的特點逐漸滲透核心素養理念,尋找化學科目的普遍性規律,并借鑒其他優秀教師的豐富教學經驗來不斷轉變教學思維、創新教學理念,深入理解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引導學生建立適合自己情況的知識結構。可在課堂中以講授為基礎,利用先進的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結合圖片、音樂、視頻等素材等方式使整個化學課堂變得趣味盎然,調動學生對課堂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增加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能力。
例如,在引導學生開展金屬及其化合物知識的學習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設備帶領學生認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金屬材料與金屬化合物,讓學生進行觀察,逐漸認識金屬化合物在各個領域中的具體應用方式,使學生脫離課本式的較為抽象化的單一乏味教學,讓學生的實際日常生活與化學知識相聯系,簡化以往較為抽象化的教學過程,讓學生認識到化學知識的生活化與社會化,不斷滲透知行合一理念,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化學思維,從而使學生的個人學習能力與獨立思考意識得到提升。
4.2 創設課堂情境。隨著社會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逐漸走入各大高校課堂,在不同的教學環境下,學生所獲得的學習感受是完全不同的。為打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動性與課堂的教學質量,教師需巧妙運用多媒體投影等多種信息技術途徑開展化學情境教育,激發學生對化學課堂的興趣愛好,強化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記憶,在問題的引導下實現其思考能力的鍛煉與提升,打造生動形象的高中化學教學課堂,借助一些現代化的手段來為學生創設生動的學習情境,深化學生對課堂內容的理解與認知,善于引入化學中的經典案例為核心素養的形成提供條件,確保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時,教師也需結合時代的發展,通過現代性的教學工具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學習視角,增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熟悉感,在實踐中為其創設不同學習視角的教學情境,如講解化學家事跡、觀看化學家視頻、播放相關化學事跡等,讓學生感受化學家的成功經驗與奉獻精神。
例如,在《氧化還原反應》這一課時,問題本質較為理論抽象,無法讓學生直觀理解其反應的具體含義,教師應有效的去設置適合學生化學課堂內容的情景氛圍,通過現階段快速發展的多媒體信息技術幻燈片投影、音樂氛圍渲染等手段,讓學生能夠在不同教學工具的幫助下提高對課本知識的理解能力,促使學生更加高效地完成化學知識的學習。
4.3 深入理解核心素養。高中化學核心素養是新課程改革的目的,同時也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注重學生的自主發展、個人修養、合作創新等方面,可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行為舉止,從而具備優良的道德品行。教師需意識到核心素養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獨特價值,注重其核心素養能力的提升,利用化學學科的優勢來促進其全面發展方向,貫徹落實要培養科學核心素養的教學方案,以此來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拓展能力與獨立思考能力。
同時,核心素養也是適應社會發展的關鍵品格,學生學科核心素養能力的提升并不是否定學科知識的重要性。教師需深入理解化學核心素養,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在課堂中科學合理的貫穿核心素養教育。若對核心素養的理解不夠透徹,依舊采取原始的教學方法,必然會對學生長期的發展極為不利。
4.4 全面認識教學內容。化學的學習包括實驗操作與理論知識講解,是較為貼近生活的一門學科,也是容易吸引學生學習興趣的學科。為此,在高中化學教學期間,教師在理論知識講解的過程中可多與學生進行互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科研探究精神,鍛煉其邏輯思維能力與創新實踐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社會責任感。化學學科的實驗操作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讓每個學生都親自動手操作,引導學生感悟其中的化學原理與化學理念,通過設計實驗方案、分析實驗現象、得出實驗結論等將虛無縹緲的知識變成真實的化學現象,使課堂成為師生共同學習交流的平臺,在潛移默化下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力,讓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形成嚴謹踏實的操作探究意識,從而促進高中化學教學質量的提升。
4.5 學校要加大資金投入,提升教師進行教學改革的欲望。許多教師之所以無法使用更為科學合理的方式進行高中化學的日常課堂教學,助學生進行化學核心素養的培育,并不是由于教師本身的教學素養和教學水平,尚未達到進行核心素養培育的認知程度。而是因為高中化學課程教學的大背景,并不適宜于讓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核心素養的全面培育。想要讓高中化學的課堂教學形式變得更為豐富完善,讓學生的個人能力和素養得到有效提升,教師就需要有更為充分的教學輔助工具,幫助學生進行思維能力的拓展,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有更為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來讓學生在進行相應課程知識點學習的過程中,在最短時間內進行有關知識的深入理解和全面應用。而這些都與課堂教學的實際背景和環境有密切關聯,如若學校沒能給予充分的資金來幫助教師進行教學輔助工具的革新與完善,那么課堂教學形式就無法得到進一步的創新。如若學校未能進行信息技術的全面覆蓋,教師就無法通過在線教育教學平臺的使用來進行相應課堂資源的全面搜索,這些都是會限制學生核心素養培育以及課堂教學質量提升的重要因素,如果長期在缺乏必要輔助教學工具和全新教學形式的環境背景下進行課堂教學構建和課堂內容安排,那么教師進行教育教學改革的欲望也會不斷消退,最終會影響到教師教學認知程度的提升與完善。因此對于學校來說,想要有效的提升教師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教學認知水平,就需要提供更為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通過穩定的資金投入,來幫助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模式的革新,只有如此才能使得教師的教學認知水平達到更為理想的高度。
4.6 進行多元化評價方式的運用,激發教師提升教學認知水平的積極性。在傳統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評價過程中,學校領導往往只通過教師所在班級的最終化學考試成績,來對教師的教學質量進行評定。這樣一來,教師就只會根據教學評定的側重點,來進行日常的課堂行為構建。由于教學評價側重于考察學生的學習成績,因此教師在日常的課堂教學活動安排與布置過程中,就會將課堂教學重心放置在引導學生進行成績提升方面。這樣一來,學生的核心素養就無法得到有效提升,日常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就無法達到更為理想的狀態。為了進行這一狀況的有效改進,學校應當進行多元化評價方式的使用,改善傳統對教師評價所使用的價值觀念,從多方面和多角度出發來評價教師的教學水平。而實際上教師進行高中化學課堂知識的教學,并不是單純為了引導學生進行專業課程知識的學習,更是需要通過科學合理的課堂構建,幫助學生進行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和素養的培育。因此從這幾個方面來看,在進行教師評價方式運用的過程中,學校應當逐步將學生的創新能力發展程度,學生的交流合作能力發展程度,日常課堂構建的氛圍,以及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通通納入到評價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的體系當中來。久而久之,教師的日常教學認知水平就會發生改變,教師就能夠意識到以核心素養培育優化角度出發,來進行日常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是很有必要的。這對提升高中化學的教學質量能夠起到較為明顯的作用。
總而言之,教學是把學生培養成材的重要途徑,高中化學教師的教育認知可大幅度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為此,教師應更新教學理念,正確認識到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性,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不斷推進核心素養的落實,優化自己的教學認知,增強學生的課堂認知與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探究精神,讓化學課堂不只是學生的學習積累,同時也是其個人能力與文化素養的提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