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莉莉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作業的主要目的就是鞏固所學的基礎知識,掌握單詞、短語和一些簡單的句子等等,讓學生有一定的情境交流能力,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可是,當今很多老師在英語作業方面都存在一種思維定式,就是“題海戰術”,希望用大量的練習題和反復的訓練來起到鞏固課堂內容的效果。很顯然,這種教學方式的缺點是十分明顯的,作業單調、枯燥,沒有辦法有效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反而適得其反,學生的學習熱情受到了影響。這種由課后學習任務過重造成的負面情緒很容易就會被帶到課堂上,學生可能會出現厭學情緒,老師課堂教學效率也會下降。因此,根據當今時代對學生實行的“減負”的要求,用一種高靈活性、高自由度、高趣味性的“三高”的新型作業來代替原本冗長乏味的傳統作業,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水平,提高老師的課堂教學效率,是十分必要的。具體的作業優化方式,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和考量。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基礎性的作業是十分必要的。只有通過這種基礎性的作業,才可以讓他們在課后及時地鞏固所學知識,將單詞和短語等基礎知識形成記憶,這對于他們英語水平的提高是很有幫助的。對于小學生來說,基礎性的作業主要包括字母、單詞以及一些簡單的、經典的句子和段落的記憶。同時,也要求學生有簡單的閱讀能力,能夠理解一些閱讀篇目的主要寫作內容,并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等等。就三年級的學生而言,字母和少量的簡單單詞顯然是課后作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在布置作業時,不僅僅要考慮當前的教學進度,也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靈活的調整。既要讓學生能夠鞏固知識,使作業起到應有的效果,又不能太多,加重學生的課后學習負擔,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為了能夠更好地控制作業的量,以達到最好的效果,老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量:
如果剛好到了重難點的內容時,作業難度較大,就可以適當地減少作業的量,考慮將一部分課后內容轉移到課上來完成,在課堂上適當地提及一些作業上的內容。例如采用課堂提問和課堂練習等方式,讓學生能夠有一個大概的印象,這樣在課后寫作業時也可以有一定的幫助。
學生的精神狀態直接決定了老師的課堂效果以及課后的作業完成情況。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更是如此。甚至有可能因為學生的情緒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正常的教學進度。因此,如果近期學生的精神狀態不是太好,就可以酌情調整作業的量,在滿足鞏固知識點目的的同時,多給學生一些課后的自由時間,及時給予學生一些鼓勵。例如寫在作業后的評語里等等,幫助學生盡快將精神狀態調整回來。
了解學生對于作業的看法的最好方式就是直接進行調查。老師可以不定期地采取匿名投票的方式了解學生對于最近一段時間作業情況的看法,根據學生的反饋進行及時的調整。當然,這種投票的方式未必能夠得到一種很客觀的結果,但是也不失為對作業多少的一個考量方面。
總而言之,基礎性的作業必不可少,但是要仔細控制作業的量,太少起不到鞏固效果,太多又會讓學生不堪重負,這就需要老師時刻進行調整,在不斷地嘗試和調整當中找到平衡點,讓作業能夠發揮出最大的作用,最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除了一些基礎性的,必須讓學生完成的作業之外,也要布置一些其他方面的作業,讓學生全面發展,活學活用,真正體會到英語學習的魅力所在。為此,可以布置一些需要多個同學共同協作才能完成的作業,例如進行角色扮演,演出課本上的一些經典篇目,讓幾名同學分角色朗讀課文中的對話等。通過這種趣味性更強的作業,既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英語學習是充滿樂趣的,也能夠讓他們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進行團隊的分工協作,在無形中也鍛煉了他們的團結協作能力,這對于他們今后的綜合能力的發展是很有幫助的。
作為一門語言,英語的最終目的是讓人們學會用英語進行交流。而進行交流的最好方式莫過于相互之間進行語言交流和溝通。團隊協作的作業正好可以給學生們一個相互交流的機會。在共同完成作業的過程中他們可以進行語言溝通,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提高語言交流能力,這遠比單純的、傳統的、填鴨式的紙上作業的重復重要得多。因此,團隊作業是必不可少的一環。而且,團隊作業完成后,也會對課堂教學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學生對于課文的理解會更加透徹,一些臺詞中出現的單詞,短語以及知識點也會自然而然形成記憶,事半功倍。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有學習的興趣,才能夠讓學生真正接受英語,熱愛英語,更好地學習英語,才能夠讓英語作業變成興趣的發散點,而非單調的學習任務。
第一,教師可以將英語作業和美術相結合,提高作業的趣味性和創造性。看似英語和美術之間并不存在什么聯系,然而,它們之間的關系實際上是非常密切的。例如英語課本當中大量的插圖讓整本書富有童趣,在引起學生的學習和閱讀興趣的同時,也體現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增強了課文的可讀性。對于老師來說,一些樹狀圖和思維導圖的運用實際上也是一種美術的體現[1]。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很清晰地看到整篇課文的脈絡和重點難點,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能夠樂于學習英語,樂于了解英語,樂于接受英語。
另外,讓學生自己設計一些簡單的思維導圖,畫一些簡筆畫,并附上一些有趣的英語小句子或謎語和同學們分享等,這也是一種將美術融入英語教學的方式之一。方法多種多樣,只要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都可以在課堂中大膽嘗試,大膽創新。
第二,手工制作是重要的學習路徑。在一個階段的學習結束后,可以布置給學生們一個小的手工任務,例如可以讓他們制作自己的生詞卡片,讓他們把自己掌握得不是太好的那部分單詞用卡片記錄下來,可以在之后隨時進行翻閱和復習,不僅提起了學生的興趣,也讓他們及時鞏固了所學的知識,達到了“溫故而知新”的效果。同時,卡片的設計也提高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審美情趣,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是很有幫助的[2]。
第三,教師可以在作業設計中融入音樂。音樂也是一個可以融入到英語課當中能夠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好辦法。相較于美術,音樂對于學生的英語的“聽”和“說”的提高更為明顯。通過一些英語歌曲,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體會英語的發音,也可以從歌曲中了解到一些英語國家的文化[3]。例如我們熟知的字母歌,就是讓學生記住字母及其發音的一個很好的媒介。通過這種歌曲,學生不僅學習了知識,也提高了自我,一舉多得。老師在布置作業時也可以適當融入音樂的元素,讓學生學習一首簡單的英文歌,或者是學會指定的英文歌中與課文相吻合的一些表達句式和短語等。
第四,教師可以在作業中融入情境表演。這一點可以和之前提到過的團隊作業相結合,通過這種身臨其境的表演或朗讀課文,可以讓學生們對課文有更深的了解,也讓學生們認識到英語課堂不是枯燥乏味的,英語課堂也可以變得充滿歡笑和快樂,英語也有其獨特的魅力。而且,除了課外的團隊協作作業之外,也可以在課堂上采用這種方式進行教學,既可以進一步減輕學生的負擔,也讓課堂內容更加豐富和多元,提高教學效率,起到更好的效果[4]。有必要時,也可以讓學生們準備一些表演需要的道具,進一步增強她們的動手能力。
有句話說得好,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確實,對于學生來說也是如此。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理解能力,對知識的掌握能力都有所不同,如果用同樣的作業來要求他們,這顯然是不夠合理的。傳統的粗放式的作業并不能夠滿足學生們的個性需要。因此,要用一種新的作業形式來讓學生們擁有更加豐富且有個性的作業,能夠根據自身的特點和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最終得到一份專屬于自己的作業。具體的作業分層方式,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考量:
(一)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進行區分。不同的學生的英語水平顯然是不同的。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采取不同的作業來進行區分訓練,以達到最能夠貼合其自身能力的訓練效果。例如,英語成績比較好的同學可以更加側重知識的遷移和拓展的方面,一些詞語在多種語境內的不同表達方法和含義,一些簡單的時態變化等等;對于基礎較差的同學來說,基本的基礎作業并不能夠滿足他們的要求,需要進行不斷的強化訓練,可以選擇一些單詞和短語的記憶等等這類基礎性題目,讓他們的英語能力可以不斷提高。當然,并不是說要厚此薄彼,多關注好學生,對于成績較差的同學則不管不問。無論是成績好還是壞,只要能夠通過這種分層的作業模式得到提高,那么這種方式就可以說是有成效的。
(二)根據學生自身的興趣進行區分。雖然一部分同學的英語水平大致相同,但是他們的興趣點卻不盡相同,可能有人喜歡閱讀,有人喜歡翻譯,也有一部分人喜歡交流等等。對于這類水平相近興趣不同的學生,也需要進行一定程度的區分,以達到最好的效果。如可以采用一些探究式的作業,在作業當中融入自己喜歡的元素,讓作業更加靈動,更加富有個性。
上面這些種類的作業在根本上說都是“必寫作業”。在作業的構成上,除了這種必寫的作業之外,也可以適當增加一些選擇性的作業,用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們的英語綜合水平。這種選擇性的作業不必要與當前課堂學習的方面相關,不作為必須掌握的部分,只是拓寬知識面的需要。老師在布置這一類作業時,可以不做強制要求,給出一定數量的題目,讓學生根據興趣自己選擇其中的一部分進行完成即可。這種作業模式不同于以往的強制性作業,大家的題目可能都不一樣,這樣一來就讓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化,根據自身的興趣進行選擇,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寫作業的積極性。同時,英語作業也可以擺脫長期以來的刻板印象,變得更加豐富和多元,更加符合時代的要求,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對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興趣的養成甚至比學會一門科目更加重要,興趣會對他們的未來產生更加深遠的影響。而且,他們對于英語有了熱情和興趣,在接下來的課堂上也能夠更加容易接受新的知識,有利于接下來的教學的進行。
綜上所述,作為一種鞏固知識、拓展知識、遷移知識的有效手段之一,英語作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自不必說。為了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結合“減負”要求,英語作業的改革和創新勢在必行。老師要根據作業的重要程度和難度等方面,對基礎性的作業不斷地進行調整以發揮其鞏固知識的作用。同時,老師也要根據學生的能力和興趣愛好來布置一些有個性的作業,鼓勵學生彰顯個性,快樂學習。在作業中也可以融入音樂、美術等一系列元素,以增加其趣味性;可以布置一些團隊作業,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鍛煉他們的團隊協作能力和表現力。只有多措并舉,多管齊下,才能夠從根本上改變英語作業的現狀,讓學生們能夠擁有快樂的課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