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曉娟
小學語文課程教學內容比較復雜,教學范圍比較廣泛,提升學生語文綜合能力,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引導,還需要關注方法的科學性,確保教學中所構建的教學體系具有全面、豐富的特征,使學生在進行語文知識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真正依托具有較高完善性的學習模式。情境創設教學模式的運用是有效推動學生語文學習的重要手段,更是達成發展學生語文綜合素養教學目標的關鍵措施,將情境創設教學模式與小學語文教學相結合要注重通過多項策略進行完善,為發展學生語文綜合能力奠定良好基礎。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的設計是教案設計的基礎,更是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指向。為了實現全面發展的根本教育目標,教師要結合語文教學內容為學生設計多元化的教學目標,促進學生提升語文學習能力。情境教學法的運用是促進完成學生多項學習目標的重要方法。將情境教學法與語文教學的基礎認知目標相結合,可以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使學生在相關情境中對教學內容展開學習。例如,在《樹之歌》一課的認知教學目標設計中,以引導學生認識課文中的生字并學會書寫部分生字作為主要目標。對此,教師可以采取情境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在相關學習情境中對課程內容進行理解和掌握。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將相關生字認知內容進行展示。借助多媒體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有效提升教學情境的真實性,真正推動學生個體感受和學習能力的發展,使學生及時有效掌握教學內容,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技能教育目標的設計其根本意義在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多項綜合能力,使學生在掌握基礎語文知識的同時學會以正確的學習方法對知識進行探索,不斷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實現情境教學方式與技能教學目標充分結合,使學生在相關語文學習情境中學習探索更加廣泛的知識,從而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1]。例如,在小學語文《黃山奇石》一課的教學中,在技能教育發展目標方面,要求學生能夠充分發展想象力,教師也需要為學生創設有利于他們想象力發展的教學環境,使學生根據課文內容發揮想象,感受黃山奇石生動有趣的狀態。
對此,語文教師可以通過情境創設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進一步體會黃山奇石的神奇造型,并根據石頭的形態進行想象和思考,促進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的發展。在情境創設教學方式的運用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將科學的探索方式教與學生,使學生掌握自主學習和多途徑探究的方法,為之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目標設計過程中,價值觀發展目標的設計是促進發展學生正確價值取向及核心素養的重要元素。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發展學生正確價值觀念,可以通過情境教學方式對其進行引導,使學生在相關學習情境中感受思想態度及情感價值觀念,進而為相關教育目標的達成打好基礎。例如,在小學語文《坐井觀天》一課的教學中,生動的寓言故事對學生闡明了正確看待事物及全面認識事物的道理。在本課教學中,很多學生對于坐井觀天的基本含義并不理解,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降低學生對于文本內涵的理解難度,教師可以嘗試為學生進行教學情境的營造,進而達到潛移默化對學生進行引導的目的。
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借助情境教學方式為學生進行真實的學習情境的創設,能夠促進價值觀教育目標的實現,進而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可以嘗試引導學生將書本卷成筒狀,讓學生通過書本筒對周邊的事物進行觀察。學生會發現,其觀察范圍比較狹小,不能全面地看到身邊的事物。這樣的教學情境往往更接近于真實,不僅使學生在參加情境活動的過程中學習興趣能夠得到有效激發,同時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學生的價值觀形成,在保證學生學習活動有效、合理的前提下,能夠對于文本的中心思想以及深刻內涵有更加深入的把握,這也是有效以及合理的教學情境在優化教學效果方面的重要價值體現。
情境創設教學方式的運用可以通過多種形式體現,這是情境教學模式的優勢特點,其靈活性較強的優勢是有效提升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的重要方法。在語文教學情境創設過程中,生活化教學情境的創設和運用是十分科學的,學生可以在盡可能真實的生活情境中了解以及學習相關的語文知識,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需要注意的是,以生活為基礎創設教學情境的方法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背景進行設計,避免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內容有較大的距離。例如,在小學語文《大青樹下的學校》一課的教學中,文章主要表現了一所民族小學中學生幸福學習生活的場景。在本課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課文內容引導學生以寫作的方式將自己的學校生活進行表達,這便是生活情境創設的重要時機。學生在學校內的時間較長,是生活中的主要內容,教師以此作為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行寫作練習,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感受能力,學生在熟悉的環境中進行寫作練習,能夠提升極大語文學習效果。因此,結合生活情境,充分發揮教學情境對學生的引導作用,不僅對于學生學習效果的優化有重要促進意義,也是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措施。
情境創設教學模式之所以教學效果較強,其優勢在于趣味性、靈活性及多變性。情境教學方式的優勢是具有多元化的特征,教師可以在充分利用其特點的基礎上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影響,加強不同教學情境的運用方式,可以使學生的學習體驗更加豐富,學習興趣更加強烈。其中,問題情境教學方式是十分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結合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內容為學生進行思考問題的設置,但是設置的思考問題需要體現針對性,引導學生結合教學內容以及自己的生活體驗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探究,以促使學生深度掌握相關語文知識[2]。例如,在小學語文《秋天的雨》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結合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的發展需要進行問題教學情境的設置,使學生在分析過程中實現學習目標。例如,以“課文中如何描寫秋天的景色?”這一問題,借助所創設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在課文閱讀以及主動探究的基礎之上,分析文本對于秋天景色的描寫詞匯和寫作手法,進而幫助學生在問題情境探究過程中掌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另外,依托問題情境組織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主體地位的突出,強化學生的質疑能力,引導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并根據學習內容對相關問題進行分析,最終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使得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都得到有效強化。
任務情境創設方式是在充分考慮學生基礎能力的前提之下,為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學習任務的設計,引導學生通過不同方式以及途徑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從而完成既定的學習目標。在任務情境創設及落實過程中,根本目標并不在于學生對任務完成的成果,而在于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是否完善,學習方法是否科學。對此,教師要加強自身參與作用和引導作用的充分發揮,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充分的觀察和引導,使學生在任務情境引導以及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對于相關的語文知識能夠有更加全面的掌握,語文核心素養真正得到發展。例如,在小學語文《我來編童話》的寫作教學中,最為重要的教學目標就是促進學生想象力的發展,通過創編童話故事的相關教學內容使得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能夠真正得以達成。教師可以設計童話故事表演的任務情境,引導學生在童話故事寫作完善之后將其改編為表演形式,以合作等方式將童話故事的內容展現,以此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合作能力、表演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激發,在合作過程中將童話故事充分展現。在學生進行童話表演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參與其中,一方面能夠很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另一方面也能促進師生之間良好關系的形成,提高學生對于教師的信任度,實現教學效果的整體優化。因此,為學生進行任務教學情境的營造,加強多元化任務探究方法的運用及教師的參與,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
情境創設教學方式運用過程中,將懸念情境創設方法科學合理地融入教學過程中,不僅可以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可以通過創設制造懸念的方式完善設計課程導入環節,進而促使學生對將要學習的內容產生較強的探索積極性。例如,教師在設計小學語文《童年的發現》一課教學方案的過程中,要想實現對于學生更好的引導,教師就可以嘗試為學生創設懸念化情境,使學生結合閱讀提示和教師的懸念創設開展探究以及相關的學習活動,有效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以及學習興趣,培養學生關注生活的積極態度。此外,懸念情境創設方式的應用可以通過質疑手段進行體現,其中的重點不僅是為學生構建針對性的探索問題,使學生積極參與至課文學習過程中,更為重要的是通過懸念情境創設教學方式,引導學生主動提出相關問題,感受課文中所呈現的情境,積極參與至課文內容探究過程中,從而完成學習發展目標。
情境教學方式的運用途徑比較全面,可以通過多項環節體現情境創設教學方式的優勢作用。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融入情境創設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學生識字學習效率,筑牢識字學習的基礎,促使學生的綜合學習興趣能夠得到有效激發。例如,在小學語文《拍手歌》一課的教學中,其中識字教學目標為引導學生認識并學會書寫“歌、深”等多個生字。對此教師可以借助情境教學方式組織教學。教師在教學情境的創設中也需要充分將多媒體信息技術融入其中,借助這一方式對其進行引導,使學生在多媒體的展示作用下充分了解課文中生字的書寫方式及主要含義,進而提升學生的識字學習效果。
閱讀是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重要方式,更是學生汲取知識的關鍵措施。在以情境教學方式為核心的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可以將情境創設與閱讀教學內容相結合,將閱讀內容中的情境真實展現,以此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語文學習能力。例如,在小學語文《一塊奶酪》的教學中,把螞蟻嚴守紀律的品質作為主要閱讀教學目標。對此,為了使學生對于相關的閱讀內容能夠有更加深刻的體會,教師可以借助生活情境來引導學生,使學生充分了解螞蟻的生活方式,學習它們和睦相處、辛勤勞動的團隊精神。在此過程中,學生的探究能力以及觀察能力都能得到有效發展,從而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3]。
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運用情境教學方式,在教學實施策略的選擇方面要能夠從多個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通過不斷地完善教學目標,進行多元化教學情境的創設,促使學生的多項綜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進而使學生在課堂上掌握的語文知識更多地體現出多元化特點,以推動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