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冬梅
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尚未成熟,加之此階段對學生將來的學習和成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這要求教師要根據時代的發展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真正走進英語世界,從而愛上閱讀、愛上英語。[1]因此,若要實現由“閱讀”到“悅讀”的轉變,就要針對當前學生的特點,利用多媒體等現代科學技術或采用趣味性教學等教學方法,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英語作為一門在國際上應用較為廣泛的語言,不僅是與人交流的媒介,也是鍛煉學生思維的一個工具。閱讀是交流與思維二者交互的模式,這需要學生具備學習主動性和學習自覺性,同時具備強烈的學習動機,將所學知識進行內容整合、批判性的理解,最終應用于生活實際。但英語知識枯燥、難懂,加之缺乏英語學習環境,致使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較低,學習主動性不足,因此在英語閱讀以及學習方面有所欠缺。
當前,很多新一代年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其觀念僅僅局限于完成教學任務,使得教學內容僅限于對于英語知識的淺層理解,對深層次的教學乃至學生的接受程度不予以重視,在教學內容深度和廣度上較為缺乏。同時,很多教師注重課堂表現形式,將更多的時間花在教學設計形式上。例如,在問題的設置上不具有一定的梯度性,且不夠嚴謹,教師提出的問題是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關鍵部分,很多教師都忽視了問題發揮的作用。
作為一名教師,在教育他人的同時,也要致力于提升自己,不僅要掌握學科基本知識和教學方法,還要努力提高自身素養。即便是經過長時間的學習摸索取得的技能和經驗總結出的教學方法,也需要教師不斷根據時代的發展進行反思和改進,總結經驗,將課堂內容與當今時代發展需求相結合,創新課堂形式。同時,對閱讀教材反復研讀,并對其中的重難點進行深刻剖析,有針對性地向學生講解閱讀內容。在閱讀課本內容的同時,教師應多多閱讀其他外刊或英文原著等,提高自身英語文化底蘊,嚴格要求自己,在教學中反思,在教學中進步。
閱讀教材的選擇,在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要針對學生的身心特點,選擇適合他們的教材。教材要有趣。由于小學生的思維方式尚未完全形成,其思維較為發散,自制力不強,無法集中注意力,因此,興趣就是他們學習最大的驅動力。課本的內容盡量多一些生動的圖片,少一些枯燥的文字,或者帶有一些童真的小故事,但要注意閱讀材料選擇的難易程度。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其中大多數同學的詞匯量及語感遠遠達不到能夠完整閱讀一篇文章的程度。因此,教師要選擇生詞含量較少,能夠使學生產生閱讀興趣的材料,否則會使得學生因生詞太多讀不懂而產生畏難心理,對于閱讀教學設下阻礙。
例如,在教材編寫的時候最好每一個句子旁邊都有圖片,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文本內容。同時,教材內容要貼近學生日常生活,讓學生能夠很好地將學到的內容應用于生活,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閱讀教學中,不能要求學生一字不落地全篇閱讀。因為這種泛泛閱讀的方式只會導致閱讀效率低下。閱讀時要抓住文章中的關鍵詞,快速瀏覽。東漢桓譚在《新論· 離事》中寫道“舉網以綱,千目皆張”,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在理解文本內容的前提下,盡最大努力提取關鍵詞來提高閱讀效率,由此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同時,選取的文章內容應以積極陽光樂觀向上為主,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閱讀體會和感受文章所蘊含的情感及文化內涵,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提高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閱讀教學不應僅僅局限于課堂,在課前及課下都應潛移默化地引領學生進行閱讀,例如,教學《Chinese festival》,由于本篇文章是以中國節日為主線,因此教師可以找一些關于西方節日的閱讀材料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吸引學生的興趣,并開展以節日為主題的英語班會,讓學生搜集中西方節日的相關資料,鍛煉學生對于信息的搜集和獲取能力,這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抓關鍵詞的能力也大有裨益,或者舉辦小組之間的交流會并繪制英文海報,增強學生在英語閱讀過程中的信心。
在本節課堂閱讀教學內容結束后,教師可以開展課后延伸拓展活動,即對本節閱讀文章內容的鞏固,由此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課后活動的展示也可以是多種形式的,例如,文章若是情景式展現的情況,學生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對文章內容進行再次演繹;若是理論性較強的文章,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演講,這種深層次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通過此類方式展示自己,能夠較大程度地積累社交經驗,加強學生的自信心,拓展學生的思維,開辟其眼界,進而形成創新思維,提高英語核心素養。也可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根據小組情況設置不同等級的任務,讓學生在合作中共同成長,共同進步。
在教師一味地灌輸知識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下,針對某些知識難度較大的部分,對于學生來講,會有些枯燥乏味,會使學生喪失對英語課程的興趣。因此,要增進師生間的交流,加強二者的溝通,不斷為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注入生機與活力,增強課堂的活躍度,使學生身臨其境,就要將信息技術融于課堂教學中,這樣對學習效率的提高也會有所幫助。同時,教師要改進教學理念,完善教學思路,改進教學策略,為學生搭建知識的橋梁。由于英語教材中存在很多外國的文化和習俗,例如,在《Food》這一單元中,會存在很多“cheese”、“donut”等詞匯,這些食物在我國的飯桌上并不常見,因此,通過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示圖片或視頻,可以讓學生深入了解國外的文化習俗,方便日后的英語學習。
由于好動愛玩是小學生的天性,坐在課堂上聽教師單一的講解于他們而言無疑是痛苦且煎熬的,那么讓他們實際動起手來操作會讓他們對相對有些枯燥的英語的認知轉變為生動有趣。例如,教師可以小組為單位,設計一些與閱讀相關的小游戲。如給英語故事畫一幅畫,根據故事內容,讓學生自由創作,小組之間進行比拼,勝利的一方可以獲得一袋糖果,獎賞性質的比賽能夠激起學生的好勝心,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集體榮譽感,讓學生在享受收獲知識快樂的同時又能體會收到糖果的幸福,加深對所閱讀文章的理解并愛上閱讀、愛上英語。
環境對人的成長有著深遠的影響,教師應創設靈動有趣的課堂氛圍,通過采用小組合作探討問題、動畫、創設特殊情景等教學方法,由此來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增強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促進雙方知識火花的碰撞,這樣的課程不僅能讓學生感受收獲知識的喜悅,也能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2]閱讀,不僅要看還要朗讀,所以,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增加朗讀所占的比重,教學生發音,例如,教師向學生教授48 個音標時,可以采用動畫的形式,利用聲帶振動的方式來展示音標的發音,配上音效,并重復播放,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對知識的印象深刻,還可以培育其自主學習能力,掌握學習新技能,同時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級英語Unit3《At the zoo》,本節的教學目標在于能聽說認讀單詞tall、short、fat、thin,并能充分運用這些詞語來描述動物的外表。而圍繞這節課的教學,作為教師就需要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課前導入階段為能讓學生對本節課產生濃厚的興趣,就需要以卡牌的形式開展,將其展示在同學們的面前,每張卡牌后面都有一個小動物,接下來就需要根據卡片上的英文單詞猜測這個動物到底是什么?例如,第1 扇門上寫的是“It has dark circles under its eyes,but it likes to eat bamboo.”雖然學生對于這句話或許并不是很理解,但是通過對個別單詞的猜測,也能得到最終的正確答案。而為了能了解背后的故事,那么所有的學生都需要全身心投入到閱讀當中,整個過程無需教師的輔導,全部都是以興趣的方式進行引導。因此教師就可以通過這樣的方法,充分抓住當前學生的身心特點,并結合課文內容精心設計關于閱讀的相關活動,從而才能徹底激發學生興趣和好奇心,進而全身心投入到課堂活動當中。因此,基于閱讀為基礎的閱讀教學,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趣味性的講課方式能夠調動學生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在課堂中逐步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喚醒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英語這門課程而言,趣味性教學在小學課堂教學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小學英語教師要根據當前學生天真爛漫、好動愛玩的特點,合理設置英語閱讀教學的課堂內容,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創新教學方法,將各種教學手段有機結合,利用多媒體和傳統方式相互補充促進,使沉悶乏味的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調動學生課堂積極性和參與度,拓寬學生思維,讓他們產生知識、靈感的碰撞,同時拉近師生的距離,增進情感,實現由“閱讀”到“悅讀”的華麗嬗變,循序漸進地帶領學生走進英語的殿堂。
在學校內,學生所學習的知識相對系統且全面,然而大量的閱讀內容主要來自教材之中,因此在內容以及題材上相對比較片面。對此,建議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英文報刊和電影輔助自己的閱讀學習。雖然存在一定的難度,但通過每天的堅持便可實現積少成多,掌握更多的詞匯,也有助于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英語語言學習以及實際應用的能力。需要指出的是,閱讀英文報刊有著較為明顯的優勢,語言地道貼近于日常生活,很多時候學生發現,與書本上所講解的相關知識并沒有太大區別,很容易引起學習的共鳴。除此以外,英文報刊有別于傳統媒介,報道的都是當下最新的消息,新穎的故事更能讓學生了解世界上發生的不同事,開拓視野。除此以外,報刊的題材是多種多樣,所傳遞的信息也是五花八門,若能夠長期堅持閱讀,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習慣,也會提升廣大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能力,從而有助于建立初步的認知觀和價值觀。
通過閱讀英語報刊,能了解到書本上所沒有的知識,尤其是涉及到諸多海外國家的文化歷史以及社會等等,深刻了解到其他國家與中國在文化上所存在的巨大差異。在必要的情況下,教師也可以向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提供一定的指導。但需要避免采用灌輸式的方法,而是應當教師和學生共同對某個較為特殊的句型以及語法結構進行分析,讓學生以能接受的方式來理解。此外,在平時也應當鼓勵學生多多摘抄背誦經典句型,或者是讓他們進行仿寫。這樣就能夠將所學習到的知識為自己所用。甚至也可以鼓勵學生將自己的作品發表到英語報刊上,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能夠獲得滿滿的成就感。
此外,通過觀看英文電影,也能夠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觀看電影不僅可以擴大詞匯量,更重要還在于增強語感,提高廣大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其實電影能夠還原真實的生活場景,能夠讓學生所接觸到的英語更加具有生命力。對于國內的學生而言,標準的英語語調和精彩的英文對白是開展英語聽力和口語的天然素材,通過語言訓練不僅提升英語核心素養,還能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需要注意的是,為提高閱讀效率,可以采用全景式的通讀全文,就是為了能有效抓住文章的重點,例如,對各部分的小標題以及文章的最終結論展開精心閱讀,能從整體上把握作者的思維軌跡。除此以外,還需采用跳讀的方式,也就是說將一些無關痛癢的句子省去或粗略帶過,將學習的重點集中于文章的重點段落,這樣才能夠大幅度提高英語閱讀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