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雅
寫作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與閱讀教學有著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能夠通過開展生活化教學來推進寫作教學的發展,在此過程中,往往需要教師對其教學形式進行正確的認知,采取科學有效的手段來完成生活化教學與寫作教學的充分融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關鍵在于對學生展開寫作技巧的培養,從而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寫作素養,為學生帶來不一樣的學習體驗。本文從生活化教學內涵、教學原則以及具體實施策略這三個方面入手,闡述了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開展生活化教學的邏輯方法。
生活化教學這一教學策略主要來源于生活教育理念,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這一理念逐漸受到廣大教師的關注和重視。要想對這一教學策略進行充分的了解,首先需要對生活教育理念展開充分的認知。生活教育最先由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提出,這是陶先生教育實踐體系實現的基礎以及前提,其中包含幾個較為關鍵的內容[1]。例如,說明生活本身所存在的教育意義,并且具備積極向上的教學作用,因此能夠有效地推動教育活動的高效開展;除此之外,生活也能夠決定教育,生活正在不斷地進行變化與發展,往往能夠對教育的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也就是說,教學活動的開展往往不能夠脫離實際生活而單獨存在。其次,教育還應該為實際生活所服務,對學生展開教育的核心是完成知識以及技能的傳授,而引導學生掌握知識與技能的關鍵點在于更好地服務社會服務生活。最后,教育生活之間應該存在互補的關系,其中實際生活能夠為教育工作者帶來展開實踐的基礎,而教育活動應該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從而實現生活教育。
正是由于生活教育這一理念的發展,才逐漸演變出生活化教學這一教育理念。所謂的生活化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時,能夠將教學活動與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結合,通過將實際生活中的相關素材引入教學,又或者是將教學活動回歸于實際生活的一種教學方式。確保生活化教學落到實處,有助于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2]。這要求教師在教學時能夠將教學活動回歸于學生的實際生活。久而久之,教師在設計教育活動時便會對生活教育理念進行更多的關注。但就目前的教學情況來看,教師在教學時仍然以理論教學為主,一味帶領學生對理論化的題目展開練習。無論是教學活動還是練習實踐,都沒有與學生的現實生活進行充分的關聯,從而影響到教學質量的提升。鑒于此,就需要教師充分地運用生活化教學的策略來完成課堂教學活動的創新,以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與綜合素質。
所謂的生活化教學其實屬于一種教學理念又或者是一種教學模式,并非一種固定的學習方法。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要想完成這一教學模式的構建,存在不同的方法與形式,這就需要掌握一定的原則以及要點[3]。
就當前的教學情況來看,教師的教學方法過于單一,部分教師認為生活化教學僅僅是包含生活素材這一方面,在實際教學中也是依據生活案例來完成課堂的拓展。相對來說,缺乏更廣泛手段的利用,也正是這樣,才使得生活化教學較為局限,久而久之,便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課堂教學的效果。所以要想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完成生活化教學的構建,首先要做的便是保證實施渠道的多樣性,也就是說教師在教學時不能局限于一種教學方法和手段,要善于運用不同的方法來展開教學,以促使生活化教學能夠讓學生長時間保持良好的興趣。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除了要實現渠道多樣化之外,還應注重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為學生設計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活動,會對學生的學習狀態產生積極的影響。學生會以積極的態度來參與教學活動。當教學活動缺乏一定的趣味性時,學生就難以積極地學習知識。教師在開展生活化教學時,需要重點關注這一問題,并且能夠有意識地遵循趣味化教學的原則,促使生活化教學能夠始終保持一定的趣味性,從而真正地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寫作素養。
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往往是由教師來進行單方面知識的講解。新課程改革對課堂教學活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需要教師圍繞著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來展開教學,并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開展生活化教學,需要教師注重以學定教這一教學要求,并且能夠依據理實結合這一教育原則。除了要完成理論知識的講解之外,還應該為學生創設一些相關的實踐活動,從而真正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進一步提高學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4]。就當前生活化教學實踐情況來看,大多數的教師仍然會忽略掉這一重點內容,在開展寫作教學時偏向理論化教學,由于沒有為學生創造更多的時間以及機會進行實踐,使得學生的寫作能力無法獲得有效提升。
在寫作教學過程中采用生活化教學的策略,能夠為教學活動的設計與開展帶來較為積極的作用,它不僅能夠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還能夠豐富教學的方法。作為一名稱職的教師,在實際教學時應該要抓住生活教學的要點,并將其與寫作教學進行充分的結合,從而提高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在寫作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展開拓展閱讀十分必要。就目前學生的寫作情況來看,存在最為嚴重的一個問題便是缺乏素材的積累。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時能夠立足于生活化教學的理念,鼓勵學生從實際生活中獲得相關的素材,從而拓展自身的素材積累,為其寫作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5]。
例如,在以“推薦一個好地方”為主題來展開寫作教學時,由于寫作內容屬于說明文的范疇,主要對一些景點以及地點展開介紹。但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由于在實際生活中并沒有去過太多的地方,常去的只有動物園以及電影院這樣一些場所,因此會缺乏相關素材的積累,也正是這樣,才使得學生在寫作時經常出現雷同的現象。這就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時能夠從學生的現實生活出發,結合學生在節假時期的旅游經歷,來完成旅游分享活動的構建,并要求學生與大家一同分享旅游經歷。學生在互相分享的過程中,便順利完成了寫作素材的積累。當然,教師也可以為學生提供文本類的閱讀素材,要求學生展開拓展閱讀,在此過程中也有助學生寫作素材的豐富。
教師在開展生活化教學時,除了要對實際生活中的素材進行有效的利用之外,還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來完成生活情景的構建,并對學生展開針對性的指導,從而幫助學生掌握豐富的寫作技巧。
在寫作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重點對寫作技巧以及修辭手法等知識進行仔細講解,幫助學生充分地理解并掌握。在進行寫作技巧以及修辭手法的教學時,除了要完成理論知識的講解之外,還需要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實踐之中。當然,教師也可以立足于學生的實際生活來完成生活化情境的創設。
例如,小明與母親去動物園玩耍時,看到了美麗的孔雀,脫口而出用三個比喻句來贊美孔雀,大家能夠猜到小明是怎么說的嗎?通過為學生創設這一教學情境,并且將比喻寫作的練習融入其中,有助于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能力,扎實掌握比喻這一修辭手法的技巧。
要想實現寫作教學的生活化,教師需要注意不能夠局限于課堂之中。也就是說,教師應該將教學回歸于實際生活中,以此來完成教學的拓展。
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寫景題材的寫作技巧時,便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帶著學生走出課堂,進入到大自然中來展開寫作觀察,引導學生抓住寫作的關鍵內容。在觀察的過程中,有助于學生獲得豐富的素材積累。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立足于寫作練習這一角度,為學生布置一些與實際生活相關的練習,并要求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其中來展開實踐。
例如,在寫題目為“我的自畫像”的作文時,由于寫作內容是對自己進行介紹,因此教師便可以為學生設計以下的寫作任務:從不同的家庭成員口中收集對自己的評價,并將其進行整理,最終以作文的形式完成。這就需要學生回到家后積極與家庭成員進行溝通,從而獲得大家對于自己的評價,完成文章內容的寫作,便能夠有效地實現寫作教學的拓展。
在小學語文的寫作教學實踐中,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寫作能力的培養和寫作技巧提升的同時,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加有效地將寫作與生活結合在一起,就要重視對學生的科學化引導,促使學生借助對生活多方面的觀察和思考來引導學生將自己的所見、所想等融入寫作當中,體現更加真實的情感內容。在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和積極性的同時,也能夠借助小學階段學生對生活中一些新鮮事物的強烈好奇心,更加深入地去進行生活事物的觀察和思考,將所觀察的事情借助自己的語言文字表達成為一篇完整的作文,久而久之就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提升寫作思維和能力,使得學生的作文內容不僅能夠包含生活化的元素,更會展現真實豐富的情感。為此,在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的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在生活中看到的、經歷過的一些具有趣味性的事情或者是印象深刻的事情為范例,引導學生將其中的一些細節部分用心去體會,用筆去記錄并整理。
例如,教師在小學語文寫作的教學實踐中,以“生活中的趣事”為主題讓學生進行寫作。首先教師讓學生回想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有趣的事情,或者是學生自身所經歷過的有趣的事情,并且要注重引導學生將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有一個詳細的思考,能夠將所觀察的事物描寫清楚。接下來,教師在課后引導學生對生活中類似的事情進行更加仔細、有意識、有目的性的觀察,并在腦海中能夠形成一個深刻的印象,使得學生在觀察生活的過程中能夠享受生活、熱愛生活,并且從生活逐漸地引入到寫作當中,將觀察到的內容、收獲到的思想情感等更加充分地融入寫作當中,來逐漸提升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也能夠為學生今后寫作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礎。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教學生活化的實現,要有效地將寫作教學與生活化的教學整合在一起。在此過程中,往往還需要教師對生活化的內涵進行充分的理解,并且能夠采取不同的教學措施來完成生活化課堂的構建,幫助學生更好地去體驗和感受生活,在此基礎上促使學生獲得良好的寫作能力,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