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廣州
(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耿車鎮中心小學 江蘇 宿遷 223800)
合作學習作為自主學習的一種方式,旨在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結協作能力,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在各學科的教學實踐中廣泛使用的教學模式。體育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增強學生體質,在體育活動中學習、了解和踐行體育精神,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將合作學習的概念引入小學體育的課堂教學中,通過興趣化和游戲化的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共同合作,有效完成體育教學任務。
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教學模式的相對單一,主要是依靠教師講解學生輕松并且進行訓練的方式,讓學生得到身體素養的成長,但是隨著人們對教學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不再僅僅是讓學生進行單一的體能訓練,而是需要注重學生的學習態度,讓學生可以認識到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性,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所以小學體育教學合作學習就成為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必須要進行的一個學習過程,學生在小組合作過程中不再是以被動的學習地位來參與訓練,而是主動學習,不斷嘗試新的體育技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進行思考訓練教師弱化教學指導作用,只是做好教學活動的組織與引導。教師與學生站在同一水平線上來進行合作學習,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合作學習目標和發展目標,逐漸讓學生的學習水平獲得整體提升,可見小組學習對于學生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同時在合作教學活動中,還能夠發揮學生的主觀學習思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合作過程中能夠發揮主觀思維進行多元化體育訓練,學生之間能夠形成頭腦風暴的教學效果,學生一旦可以突破一定的體能訓練內容將會快速提升學生的學習信心,學生在未來的學習活動中可以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去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在小組學習活動中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加強學生參與體能訓練的主觀能動性,并且小組合作學習還能夠以小組成績為每一名學生的最后成績,讓學生在小組活動中擁有同一的目標,去共同努力完成,這樣學生之間將會有著詳細的分工,保證每一名學生都可以參與到教學訓練中,防止學生出現渾水摸魚的情況,這樣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學習主動性,只有團隊合作才能夠激發學生強大的合作凝聚力,讓學生在合作過程中相互了解,相互接受,容納對方的不同之處,通過對方的強項來加強對體育技能的了解,從而促使所有學生提高體育技能。
2.1 兩兩合作。兩兩合作,即在進行某些相互配合的體育活動中,自由選擇伙伴,進行體育訓練。學生在選擇伙伴的時候,大多會選擇與自己關系密切的同學,這就使得訓練過程中對于動作要領的理解和交流變得十分順暢、和諧,方便教師進行統一的組織和管理。比如在進行“仰臥起坐”的學習和訓練中,就可以采取兩兩合作的方式,教師帶領學生進行完準備活動和動作要領理解后,引導學生進行輔助性練習,然后讓學生兩兩組合,互相壓腳面,相互糾錯,進行自主訓練。
2.2 小組合作。小組合作學習有效解決了大班授課過程中存在的弊端,是教學活動中使用最多的合作學習方式,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一方面能夠有效避免課堂秩序失控的狀態,使得過且過、調皮搗亂的學生積極、有效地參與到課堂活動;另一方面,通過小組的形式將學生凝聚成共同的力量,在與其他小組進行體育比賽的過程中,能夠使學生更加深刻的體會合作的力量。比如,在學期末舉辦班內小型運動會,教師應對學生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身體素質、體育技能水平等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再進行小組劃分,以保證小組的水平相當。而在進行一些特定技能訓練的課程中,應按照專門的技能水平進行分組,在乒乓球的教學單元中,把會打乒乓球的和不會打乒乓球的學生分為兩組,給兩個小組設定不同的學習目標,使會打乒乓球的一組提升傳接球技能,引導初學者進行基本功練習,掌握動作要領。
2.3 全員合作。全員合作學習,即將全班學生組織到一起進行體育教學活動,以班集體全員為合作對象,開展體育學習與訓練。例如,在學習橄欖球相關特點、比賽規則、訓練要點后,組織全班學生進行游戲創編,進行簡易版橄欖球比賽。將學生劃分為拉拉隊、裁判、運動員三種角色,比賽的兩組運動員分別站在場地中線的兩側,教師持球站在中圈內,將球拋擲于地上,雙方進行搶奪,得球一方即為進攻方,另一方為防守方,一方得分或喪失控球權則攻防轉換,在規定時間內得分多的獲勝。通過這種方式,是全員參與到熱烈的體育賽事中,感受體育的激情與魅力。
3.1 進行科學分組。時代背景下,如今的學生大多為獨生子女,習慣了以自我為中心。所以,現代教育應注意從小培養學生“合作共贏”的觀念。在小學體育課堂中以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體育教學,既能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又能使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建立良好的溝通合作關系。
合作學習,一般是“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為原則,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體育特長及技能、身體素質、學習能力等將學生進行等級區分,采取4-6人為一組,在進行分組時應保證每個小組的成員涵蓋不同的特質。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根據學生特質,再進行明確的分工,為每一位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保證每個學生在體育活動中都能發揮出自身的能力。比如在排球墊球練習中,可以分組的形式,六人一組,保證每組中都有一名排球技術比較好的同學,站在中間,剩下五名學生圍成一圈,進行排球墊球接力,由中間的學生依此或隨機將球傳給同組伙伴,讓大家都參與其中,進行墊球練習。
3.2 培養合作精神。合作教學模式中最重要的就是合作,大家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努力,拋開個人英雄主義,以集體的榮譽為重心。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展開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教師應加以引導和輔助,為學生創造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以建立學生之間的默契、增加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在體育活動中提高自身身體素質的同時,領悟合作精神。
例如,為了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使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達到更好的效果,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合作跑”比賽。首先,讓學生兩兩一組,體驗一個人跑步和兩人三足跑步有什么樣的區別,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然后,讓學生進行練習,再提出兩人三足跑步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是怎么解決的,由此引導學生得出“兩人合作好就能跑的好”這樣的體會。最后,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三組,練習和體驗合作跑的動作要領,再組織三隊進行合作跑比賽。
3.3 建立評價機制。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中進行合作學習的方式多是游戲或比賽,對游戲表現和比賽成績進行評價,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肯定和鼓勵。體育教師應密切關注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參與度和實際表現,建立合理的評價機制,對學生的進步予以表揚和激勵,讓學生在體驗合作學習樂趣的同時,感受贊美帶來的喜悅,這對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在進行“立定跳遠”的教學中,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委派跳遠成績好的學生為組長,帶領學生一起進行嘗試性的練習,大家一起討論動作要領,然后再進行實際的訓練,訓練結束后,進行小組互評或組內自評,對表現突出和取得明顯進步的學生進行嘉獎,以鼓勵學生們更加積極地參與到體育教學活動中。
4.1 合作訓練教學法。以歐美國家的學生團隊合作教學為例,會讓學生以合作大作業的方式來增強學生之間的了解,幫助學生學會處理協調個人與他人之間的不同意見,以此來加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所以在小學體育教學中,也可以使用該方法對教學措施加以改進,有效改善傳統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
首先就是要給予學生反饋學習成果的經歷,防止學生出現濫竽充數的情況。教師可以首先將學生按照身體體能來劃分成為不同的學習小組,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可以達到的體育發展目標,隨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訓練。將教學考察以小組為單位,教學任務不再最終落實到每一個學生的身上,學生相互合作,相互學習,共同達到教學目標,從而培養學生團隊精神。例如在籃球技能的訓練教學中,教師可以按照學生技能水平劃分混合學習小組,采用相互協作相互學習的方式,讓學習技能較高的學生,能夠帶領學習水平較差的學生來完成技能的選擇,以此來達到更優化的教學效果。
其次可以在教學活動中組織體育活動競賽,組織活動進行也是增強學生體質。利用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來改變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態。例如在小學跳遠的教學練習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排隊,一名同學跳完之后后面的同學在其跳到的位置處進行跟跳,這樣就能夠測量出學生小組的總體教學成績。這樣就淡化了每一名學生的跳遠成績概念,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的總長度作為核心發展目標,這樣就能夠讓每一名學生在跳遠練習中盡可能發揮個人更好的成績,引發學生之間爭強好勝的心理,這樣就能夠利用學生的心理缺失來改變學生在練習過程中身體體能的消耗負面情感,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需要注意的是,合作訓練并不是指教師能夠完全放手讓學生進行自主訓練教師應當在學生的訓練過程中,仔細觀察每一名學生的實際訓練情況和訓練過程。掌握學員使用在學習過程中是否會出現一些姿勢錯誤或者選擇方法不對的情況,給予學生針對性指導,防止學生要求的過程中,由于過度訓練或者訓練方式不對而對個人身體機能造成傷害。
4.2 小組合作學習形式多樣化,豐富學生學習體驗。教學形式單一是傳統教學中所存在的主要問題,教師應當利用小組合作的教學信息,促使教學形式變得多樣化,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首先所有教學活動的設計都需要符合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夠快速加注學生的學習注意力的課堂積極性,促使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體育訓練。
以小學體育教學中的跑步訓練教學為例,跑步訓練是學生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所必然面臨的訓練內容,跑步訓練過程枯燥,學生在完成中長考之后將會身心疲憊,肌肉酸痛。這些教學后果很難提升學生參與跑步訓練的積極性,為了達到提高學生訓練目標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采用豐富有趣的跑步練習,如:“兩人三足、列隊開火車”以豐富有趣的游戲形式來提升學生的訓練積極性,讓課堂教學氛圍變得更加活躍。于是同時為了鍛煉學生的身體體能,幫助學生提高身體極限,教師還可以在教學活動中引入競賽式教學比賽。可以按照學生的跑步水平劃分為不同的小組,讓學生以激勵好的形式來加強訓練,這樣也可以淡化學生在跑步訓練中的自我優越感。是學生可以在高強度的情況下,也可以長期保持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參與到體育訓練中去。
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師創設全新小組活動形式是需要注重每一名學生的身體承受能力,避免高強度的訓練導致學生出現肌肉拉傷或者摔倒扭傷的情況。真正保證每一名學生都可以在個人身體素質的基礎之上,獲得不斷的提高,強化體育教育對學生身體素養的刺激作用。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在小學體育課堂中展開合作學習是體育教學發展的有益探索和必然趨勢。通過合作學習的實施,使學生在體育教學過程有更多的發言權,激發學生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的熱情,在更加輕松、自由的環境中進行體育學習。另一方面,合作學習能夠促進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進行更多的交流和互動,在增強身體素質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思考和交際能力,充分實現自我價值。讓合作之花綻放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對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