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陽
(江蘇省寶應縣教育局電教站 江蘇 寶應 225800)
電化教育設施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是指,在學科教學的過程中利用投影儀,電腦,電視,等現代多媒體技術手段開展教學工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將傳統的課本理論知識融入現代化多媒體技術,通過對課件的研究,設計,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從而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隨著新課標的改革,普及應用電化教育設施融入教育教學工作中,全面推動學?,F代化教育歷程,是各個學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目前我國電化教育設施的普及和應用已經有了不錯的成績。但由于城鄉發展不均衡,教師技能不理想,學校電化教育觀念不強,使得推進學?,F代化建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1.1 是推進學校教育現代化建設的核心。電化教育在學校的普及和應用是推進學?,F代化建設的核心。學校教育現代化建設的教育根本是以學生為主體,讓教育更加靈活多元化,全面培養學生綜合能力,這就需要教師要走出課本,融入現代化元素,開展多元化教學。教育的改革,不僅要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還要以先進的教學設備做支撐,滿足現代化教育的需要。電化教育是時代的象征,現代文明和科學技術的產物,也是學校教育現代化建設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電化教育設施在學校的普及和應用,可以使學校拓展教學方式,增加教育規模,使教育變得有深度有內涵,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教學環境,豐富學校的教學內容,進一步推進學校教育現代化建設的教育工作目標。因此,學校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將學科教育與電化教育設施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提高學生學習的趣味性,在學習課本理論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感官享受,進一步開拓學生的思維,增長學生的知識,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1.2 是學校現代化建設的常用教學方法之一。電化教育設施引入學校教學工作中,使學校教學工作的開展更加多元化。電化教育注重學生的學習體驗,讓學生走出課本融入到多媒體技術中來,真正地做到寓教于樂,是學校教育現代化建設最常用的教學方法之一。電化教育的應用讓學生學習課本知識的同時,豐富教育資源,充分地利用互聯網媒介等,加入新的元素,讓學生了解更多的知識。傳統的教育理念主要以課本為主,學生在學習的是過程中比較枯燥,而電化教育正是為教學工作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在原有的教學基礎上改革創新,摒棄傳統的教學思想,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地探究思考問題,用最直觀的感受增加學生的體驗感,提高學生的理解力。相比較傳統的教學模式而言,電化教學更加多樣性。老師可以通過聲音,圖片,視頻等多媒體方式把復雜難懂的學科理論知識變得生動有趣,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不僅如此,還可以進行課程深入探究,增加學生學習的知識面。電化教育還有助于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傳統的教學方式,以傳授,記錄,背誦等形式為主,不利于學生探究思考,因此很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愛動腦,沒有主觀能動性,缺乏創新性思維。而電化教育從根本上改變了難以教學難題。電化教育思維更活躍,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化差異,讓學生在多媒體技術的幫助下發揮主觀能動性,對學科知識有了進一步的理解,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1.3 是學校實現教育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手段。電化教育是科技進步的象征,時代文明的產物,是現代教育戰勝傳統教育必經之路。電化教育以其“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吸引著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學習不再是一種壓力和負擔,真正的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電化教育不受空間與時間的約束,為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了豐富多樣的可能性,給學生和老師更多的自由選擇空間,進一步拓展了學校的教育空間。此外,電化教育的開展離不開學校的基礎硬件設施。要想全面開展普及應用電化教育,首先要保證學校基礎硬件設施建設,推進學校教育現代化進程。讓學校在軟件硬件的基礎上改革創新,提高教師的執教能力,增加教師軟件使用水平,為教學工作提供無限的可能性,為實現素質教學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2.1 各學校教師電化教育設施應用力度不夠。在學校電化教育進程中,教師對教育設施的應用情況,對學校的教育信息化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國目前學校教師年齡差別較大,一些學校年齡較大的老師普遍設施應用能力較低。使得很多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軟件,硬件設施落實到位,但由于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應用技術能力,使得電化教育設施應用力度不夠。使得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將電化教育設施當做擺設,而沒有實際的“用”起來,沒有將課程和多媒體教學融為一體。電化教育應用的關鍵在于教師。首先,要讓老師理解電化教育設施應用的重要意義,提高老師對電化教育設施的應用興趣,讓教師自覺地將電化教育設施應用融入進學科教學課堂。教師資助的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中,要充分地利用多媒體資源,合理地使用電化教育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通過多媒體資源帶動課堂氣氛,保證電化教育應用的實效性。很多老師由于年齡比較大,對多媒體應用比較困難,想在教育教學中使用電化教育設備,但又不知道如何使用這一問題,這就要求學校增加教師培訓力度,全面提高教師應用電化教育設備的水平。
2.2 城鎮與鄉村電化教育差異性較大,教育不平均。受到經濟發展的影響,城鎮與鄉村學?;A設施建設差別較大,因此城鎮與鄉村學校在信息化硬件軟件設施建設方面也存在著不均衡的現象。農村學校相比于城市學校而言,在教育經費上投資少,基礎設施建設落后,導致電化教育發展也出現了很大的差異。城鄉電化教育發展不平等主要體現在學校的現代化設備上。城市中的大部分學校都已經配備了足夠用的多媒體大屏,計算機,投影儀等電化教育設施。但很多農村學校由于教育資金不足,雖然有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仍存在著多媒體教學設備不足的情況。由于多媒體教學設備不夠用,因此學校不得不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使電化教學工作的開展受到阻礙。城鎮與鄉村學校電化差異,不僅在設備上有所體現,還與老師的信息化設備使用水平也有著直接的關系。很多農村學校教師由于教育資源落后,教師知識更新的速度很難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在面對新設備,新機器時,很多農村教師設備使用能力有限,操作不熟練,失去了對電化教育設備的使用興趣,使得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用效果不佳。還有很多農村教師由于年齡較大,雖然有比較豐富的教學經驗,但卻缺乏設備使用技術能力的培養,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動手實踐能力較差,勉強可以使用PPT進行教學,并不能發揮電化教育設備應用的作用。然而在城鎮的學校由于教師培訓多,教師接受新鮮設備的能力快,能很快地使用電化教育設備開展教學工作,使得城鎮與鄉村電化教育差異較大,造成教育不平均的現象。
3.1 完善城鄉統籌規劃,推動各區域電化設施建設。隨著教育體系的改革,我國要進一步推進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建立教育信息化體系基本覆蓋城鄉各類學校,全面實現教學內容現代化,教學設施現代化,教學方法現代化。為了實現這一教育目標,首先要完善城鄉統籌規劃,了解城鄉各地區教育現代化建設,在政府的協調下,均衡各區域學校電化教育建設發展,加強發展落后的地區學校教育建設。對于一些區域硬件設施較為落后的農村學校,要給予政策上的傾斜。在“政府負責、分級辦學”體制下,推動各區域電化設施建設。為保障電化教育設施建設得到全面的發展,投入教育經費是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各級政府要有專業的人員制定完善的城鄉統籌規劃,完善各區域教育裝備體系,有規劃地進行教育設施建設,不能朝三暮四,雜亂無章。學校電化教育設施建設是一個整體建設,并不是單純的根據學校的人數和班級情況配備多少計算機投影儀等,而是要建立整套的電化裝備以保證在教學工作中的應用與教學,從而推動學校教育現代化進程。在電化設備建設的過程中,各級地方政府要確保教育經費落實到實處,設立有關的監管部門,確保教育經費“??顚S谩?。
3.2 強化教師培訓,提高電化教育設施應用技能。學校信息化設備建設是電化教育的基礎,強化教師的設備應用水平是開展電化教育的關鍵。教師是學生課堂的引導者,是開展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必須要強化教師的培訓,讓教師熟練地掌握電化教育設施的應用技能,從根本上引導教師利用電化教育設備開展學科教學工作。很多教師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在課堂上已經習慣了用黑板和粉筆進行線下教學的方式,在面對現代化設備時,總覺得有些陌生,用起來不順手。甚至有些教師根本不會使用各項功能。因此要想提高電化教育設備在各個學校中的應用,必須要加強教師的培訓,從轉變教師對電化教育設備的觀念開始。要先讓教師學會應用電化教育設備,開展教師技能培訓工作,教會教師如何使用設備。尤其是一些地區的農村教師,以前從來沒有使用電化教育設備,更要積極地開展培訓工作,讓教師反復練習,學以致用,真正的做到“會用”現代化設備。在教會教師使用設備技能以后,還有讓教師“敢用”設備,很多教師在進行設備培訓以后,由于使用技巧不熟練,很多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怕將教育設備用壞了,所以不敢慵,使得電化教育設施發揮不到真正的用處。因此學校要定期地組織教師進行設備使用維護謝謝,讓教師在反復使用增加設備的熟練度,了解掌握電化教育設備的各種功能。不僅如此,學校還要成立設備維修管理人員,積極的解決教師在設備使用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以至于讓教師在課堂上從會用設備到敢用設備。不僅如此,還要改變教師的傳統教學觀念,積極地開展教學研討會,組織教育交流活動,讓教師可以認識到現代化教學的重要性,在展開教學的過程中,發自內心的“想用”現代化設備,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提高電化教育設施在學校的應用實效性。
3.3 建立資源共享,促進學校合作。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推動電化設備教育的應用,要建立共享資源,促進各學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目前,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發展一直面臨著缺少優質教育資源的問題。很多學校教學設備先進,但由于教師缺乏優質的教學素材和教育資源,是的,教學內容依舊呈現單一化,難以發揮電化教育設備的作用。有些年輕教師在互聯網上搜集教育素材,豐富來教學內容,但由于網絡信息魚龍混雜,要想找到恰當的教育,資源非常的困難,給電化教育設備的應用帶來了一定的麻煩。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就要協調學校建立共享資源,建立教師共享資源庫,鼓勵教師將日常教學工作中積累的教育資源和大家一起分享,促進教學工作開展的多樣性。同時還要加強各個學校之間的合作,定期地開展學術交流會和學術研討活動,促進各學校教師間的交流與研討,城鎮帶動鄉村共同進步,促進城鄉學校的協調發展,進一步提高各地區各個學校教學質量。
3.4 應用電化教育設施,開展學科教學工作。教師要充分地利用電化教育設施開展學科教學工作,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電化教育與傳統的學科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傳統的教育理念以課本為主,展開學科理論性教學,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易傳授理論知識為主,為學生講習題畫重點,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興趣都不高。但電化教育則是通過視頻圖片,動畫等方式展開教學工作,使得學科理論具有直觀性,增加學生的直觀體驗感,讓學生很快地融入到情境中來。電化教學還有利于教師把握課堂節奏,圍繞著學科理論知識,進行知識擴展,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儲備量,還帶動學生的參與度,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隨著新課標的改革,學校要明確對學生的培養目標,倡導“寓教于樂”式教學,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實踐素質的培養。為進一步實現這一教育目標,教育部門應該全面推廣電化教育設施應用;強化教師培訓,提高電化設備應用技能;完善城鄉統籌規劃,推動各區域電化設施建設;加強各學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建立共享資源,促進城鄉學校電化教育均衡發展,為推動學校現代化建設進程發揮著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