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偉
鄉村振興背景下山區農技推廣工作的轉型措施
王玉偉
(臨朐縣人民政府辛寨街道辦事處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山東濰坊262610)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積極推廣和應用農業技術,可推動農業規模化、產業化、現代化發展。然而,由于山區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農技推廣工作面臨著諸多困境,影響了轉型的步伐。文章對鄉村振興背景下山區農技推廣工作意義進行了分析,以臨朐縣為具體案例,探討了當前農技推廣面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轉型措施。
鄉村振興;山區;農技推廣工作;轉型措施
鄉村振興的實施是以產業發展為基礎,融入生態、鄉風要素,堅持高效治理理念,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步伐。農技推廣是實現鄉村振興的有效手段,不僅提高了農業技術含量,還為農民增收提供了保障。然而,由于鄉村振興的實施時間較短,經驗匱乏,特別是山區影響因素較多,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農技推廣工作的開展。基于此,文章以具體的案例為切入點,指出山區農技推廣工作的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旨在為鄉村振興背景下山區農技推廣工作的快速轉型提供有價值的建議。
鄉村振興主要是為了服務于“三農”,其中,農業是關鍵,尤其是對于經濟不發達的山區而言,農技推廣工作不僅可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推進農村建設的步伐,還有助于提高農民收入,為農村建設提供重要的經濟來源[1]。在農業科學技術快速轉化過程中,農技推廣是提高農業生產力的重要手段,其在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同時,提高了農村生產力,為農業現代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近幾年國家給予了農業大力支持,而農業體系的深層次改革、農業發展模式的轉變、農村生活生產條件的提高成為重點,這也是鄉村振興、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舉措。而農技推廣工作的高效實施及加快轉型的步伐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農業綜合服務的水平,為農業現代化發展、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為更好地了解當前鄉村振興背景下山區農技推廣工作的具體情況,以濰坊市臨朐縣為例,針對農技推廣機構設置、人才隊伍教育培養、基礎設施、推廣方式進行了重點分析。
臨朐縣農技推廣機構主要由縣(區)、鄉鎮、村三級組合而成,包括植保站、林果站、種子站、農技推廣站等職能部門,各鄉鎮也增設了農技推廣站、綜合服務中心,各個村設置了技術推廣示范戶,具體的機構框架圖如圖1所示。

圖1 臨朐縣農業技術推廣機構
目前在臨朐縣涉及的農業種植業農技推廣機構共21個,8個縣局,13個鎮街,在編人數共136人,其中,55人為縣級編制,81人為鎮街編制。
臨朐縣農技推廣中涉及的在職人員有127人,其中,68人為縣級農技推廣工作人員,59人為鎮街農技推廣技術人員。臨朐縣農技人才隊伍職稱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臨朐縣農技人才隊伍職稱情況(N=127)
由表1可以看出,臨朐縣農技人才隊伍中,以中級、初級職稱為主,其中,中級職稱占比為41.73%,初級職稱及以下占比為43.31%,正高及副高職稱人員占比僅14.96%。為了強化農技人才教育與培養,農技推廣機構采取了以下做法:第一,采用“走出去”的形式,組織農技人員出去學習,分層、分批去山東農業大學、青島農業大學、濰坊職業學院等諸多培訓基地進修。培訓時間為一個星期到一個月,以提高工作人員專業技術能力;第二,組織青年干部學習小組,加大碩士、博士生的引進。組織新進技術人員參觀學習,在實踐中鍛煉,開展集體交流與溝通活動,重點培養年輕干部。此外,要求年輕干部下基層鍛煉,以學促干,以干促學。
臨朐縣以“基層農技推廣綜合站建設”項目為基礎,相繼投入了100多萬資金,針對13個鎮、街、園、區購進了土壤養分速測儀器、農藥殘留檢測儀器、病蟲害測報儀器等,同時也為各個農技推廣部門購買了投影儀、打印機、電腦等一些辦公設備,配備10輛農技推廣專用車輛,改善基層農技人員辦公條件,提高農技推廣能力。然而,由于農技推廣涉及的部門及人員較多,且鄉村振興背景下對資金的需求較大,資金和基礎設施建設難以滿足農技推廣需求。
臨朐縣在農技推廣過程中基于原農業部提出的“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項目”,采用包村聯戶的形式構建推廣體系,確保農業科技能夠進入每家每戶。每年都會在全縣范圍對農技人員進行篩選,每名農技工作人員負責5~10戶農業科技示范戶,對這些示范戶進行技術指導及幫扶,重點品種、主要技術入戶率有了較大提高。同時,向農戶發放新技術、新品種宣傳單,通過公告欄向農戶宣傳一些種植方法,定期邀請專家來基層,幫助農戶解決疑難問題。
農技推廣過程中涉及環節較多,工作內容煩瑣,需要多個職能部門相互配合、積極合作,才能充分發揮推廣作用,促進鄉村振興[2]。然而,當前很多地區農技推廣中涉及的各部門間、機構間并未實現優勢資源價值的充分發揮,交流溝通不暢通,缺少一個專門的部門或者機構給予相應的引導與指導,將各個部門串聯在一起。正是由于未設置與農技推廣有關的專門機構,故影響了農技推廣工作的進度。整體工作效率、成效并未達到預期目標。大多數農業種植人員無法在較短時間內掌握新技術、新方法。
隨著鄉村振興進程的加快,山區農技推廣工作難度越來越大,對于技術推廣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當前在農技推廣中專業人才缺乏,整體專業技能較低,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兩方面。
一是人才引進難,培訓機會少。多數有能力、有專業知識的人才不愿意留在農村,他們更傾向去一線、二線城市參加工作。加上現有人才培訓、進修、學習的機會較少,專業知識更新不及時,對于前沿農業技術關鍵操作流程不了解,無法掌握最新農業知識。
二是激勵制度不完善,農技推廣人員自主提高專業技能的積極性較低。農技推廣人員工作壓力較大,需要下基層,進農田做實地考察,長期辛苦的工作若得不到領導的認可,則會出現消極怠工現象,自然不會主動學習,工作中失去了動力,在鄉村振興日益加快的步伐中,他們的專業技能會難以滿足農技推廣工作需求,專業技能較低問題越來越突出。
鄉村振興背景下山區農技推廣工作的開展主要依賴于國家財政支出給予相應的資金支持,但隨著農技推廣工作內容、范圍逐漸擴大,財政補貼需要劃分到農技推廣工作每一個環節,涉及農技推廣的占比較少,僅依靠財政支出已經無法滿足需求,甚至有些地區由于資金匱乏、短缺導致農技推廣無法順利進行。沒有了雄厚的資金作為支持,農技推廣工作的進度會越來越慢。
鄉村振興背景下山區農技推廣工作采用的模式比較單一,以傳統的公告欄、發放傳單形式為主,推廣效果不佳。比如在臨朐縣農技推廣中采用傳單現場發放、公告欄宣傳的形式,此方法傳統且固化,受眾范圍較窄,工作效率較低[3]。
鄉村振興背景下,山區農技推廣工作需要設置一個專門的機構,明確機構中各個人員的工作內容及責任,加強各個部門間的交流,實現優質資源的高效整合,確保種植人員可以在第一時間獲取新技術、新方法,提高農技推廣工作質量。農技推廣機構設置過程中要將接觸面保留好,方便后續工作的有序進行,暢通溝通渠道,在共同合作及協助下,完成農技推廣各項工作任務。
4.2.1 加強人才引進
要提高山區農技推廣工作的效率與質量,需要專業性較強、綜合素質較高的人才隊伍給予強有力的支持[4]。因此,農業部門應該加大力度引進優秀人才,不斷向農技推廣站輸送優質的專業人員。
農機推廣站可與當地農業院校進行長期合作,為各大院校應屆優秀畢業生、專業人才提供就業機會。同時,學校農業專業教師也可對現有農技推廣人員進行培訓,提高農技推廣人才專業水平。此外,政府相關部門還要為農技推廣工作人員提供課題研究的機會,鼓勵他們將成果及時轉化為實踐行動,為以后農業技術推廣提供保障。
4.2.2 構建完善的農技推廣激勵制度
為提高工作人員積極性,使他們主動參與各項培訓活動,農技推廣站要構建完善的激勵制度,對工作中表現積極且專業能力突出的技術人員,給予相應的政策補貼。同時,設置合理的獎懲制度,對工作中有明顯提升或者進步的給予物質或者精神上的獎勵,對工作不積極、能力不進反退者要適當懲罰。
完善的基礎設施、專業的機械設備是山區農技推廣工作有序進行的重要物質條件[5]。為此,地方政府除了給予資金上的支持以外,還可以制定一些優惠政策,鼓勵當地企業、農科院等機構參與到農技推廣工作中來。比如生產農業機械設備的企業可以為農技推廣提供播種機、自動化施肥播種機、秸稈切碎還田機等;針對這些提供機械的企業,政府要適當給予稅收上的減免;農科院可以安排技術人員下鄉,給予農民技術指導。除此之外,在運用這些機械設備時,工作人員要充分考慮當地氣候條件,結合地形、氣候合理運行機械設備,盡可能避免錯誤操作,在提高生產質量與效率的同時,加快農技推廣工作轉型。
優化山區農技推廣模式,充分利用農業院校科研優勢,集社會科技力量,加大對研發生產新技術、農產品種類的力度,并將這些先進的技術手段和農產品種植技巧推廣至各基層地區。同時,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發農業推廣的軟件,建設農技推廣信息平臺,及時更新平臺信息。如利用手機短信簡單易懂、群發、即時發、用戶量大、接收方便、留存備用等優勢,構建“種植業專家服務短信平臺”,定期向農戶推送服務信息。利用網絡平臺增設“農事早報”“專家講座”“三農前線”等欄目向用戶提供專業性的咨詢服務,使農業專家、技術人員、生產人員實現高效互動,及時解決農業技術、種植等方面的問題。
鄉村振興背景下,山區發展是其中的重點。而農技推廣工作又是提高山區農業水平的重要手段,因此,不斷推進農技推廣工作的快速轉型與升級,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為山區經濟發展提供動力,促進鄉村振興目標的實現。為此,地方政府應該給予高度重視,除了設置科學合理的農技推廣機構以外,還要明確權責,強化人才引進與培訓,加大資金的投入,推進農技推廣模式信息化發展,切實提高山區人民經濟生活水平,進而實現鄉村振興遠大目標。
[1]王玉華.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技推廣的強化路徑探究[J].農業工程技術,2022,42(12):71-72.
[2]李廣海.山東省農技推廣信息化助力鄉村振興分析[J].農業展望,2022,18(2):109-113.
[3]仲玉紅.加強基層農技推廣,助力鄉村振興發展[J].農家參謀,2021(20):40-41.
[4]莫廣剛,周雪松.基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技推廣隊伍建設的思考[J].農學學報,2021,11(7):112-118.
[5]鄒積紅.創新農技推廣機制全面助力鄉村振興[J].農業工程技術,2020,40(21):75-76.
Transformation Measures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in Mountain Area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Wang Yuwei
(Agricultural Comprehensive Service Center of Xinzhai Sub District Office of Linqu County People's Government, Weifang, Shandong, 262610)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mplementing the rural strategy, actively promoting and applyi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an promote the large-scale, industrialized and modernize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However,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many factors in mountainous areas,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is facing many difficulties, which has affected the pace of transform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in mountain area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takes Linqu County as a specific case, discusses the main problems faced by current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and puts forward practical transformation measures.
Rural Revitalization; Mountainous Areas;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Work; Transformation Measures
10.3969/j.issn.2095-1205.2022.10.17
F323.3
A
2095-1205(2022)10-58-03
王玉偉(1981- ),男,漢族,山東濰坊人,本科,助理農藝師,研究方向為農業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