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霞
(甘肅省臨夏州廣河縣回民第一中學 甘肅 廣河 731300)
新課標指出化學實驗教學,是進行中學化學實驗改革的一大突破口。初中生正處在對各種新鮮事物好奇的階段,初中學生正是通過好奇心驅使來獲取知識,掌握對世界的認知方法。因此,如果初中化學教師能在課堂教學中引入趣味實驗的元素,勢必可以讓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熱情得到增加,促進其化學核心素養的培養。
以往的初中化學課堂采取的教學方法是灌輸式的,沒有考慮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接受力,沒有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也沒有意識到趣味實驗對學習效果的促進作用。所以很難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也不能很好地讓課堂效率得到提升,教學質量沒有得到有效提高。而通過在初中化學課堂當中引入趣味實驗的教學模式,一方面能激發起學生學習化學的好奇心,能促使學生主動去觀察、分析和理解各種化學現象和實驗結果。另一方面通過在實驗中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互,也能讓化學課堂的學習氛圍更加濃厚,學生的合作意識也能得到提升。開展趣味實驗教學活動,可以促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平等交流,也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可以幫助學生正確意識到自身的教學主體地位,積極鼓勵學生認真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以及比較復雜的學科知識。巧妙靈活運用趣味實驗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理解初中化學實驗操作方面的具體理論知識,不僅僅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完善自身的學科體系,也可以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以及理性判斷能力,并在此基礎之上優化實驗操作教學的具體步驟以及相關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綜合學習能力及相關學科素養,逐步提升初中化學學科課堂教學實際效率。
2.1 學生參與度不夠?;瘜W教學需要依托實驗進行,雖然很多教師沒有忽視趣味實驗的重要性,但是這些教師沒重視學生在實驗當中的主體地位,換言之,學生在實驗中的參與度不是很高。有些教師在進行實驗時,出于實驗危險的原因,直接將某些實驗步驟省略;而有些教師則在進行實驗時,采取自顧自的實驗方式,沒有讓學生參加,僅僅讓學生記錄實驗的步驟,然后對實驗步驟進行記錄。這種實驗方法因為學生的參與度不夠,所以很難真正激發出學生對化學實驗的熱情,讓其感受到化學實驗魅力的目的自然無法實現。
2.2 教師缺乏足夠的實驗展開經驗。很多教師依舊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在進行教學時傾向于進行化學知識點的講解,讓學生進行習題練習,然后針對薄弱知識點采取有針對性的練習,以提高化學成績。這種應試化的教學模式順應以往的教學理念,能很好地提升學生的化學成績,但是在新課改之后,教育關注點由提高學生學習成績轉變為提高學生核心素養,該種教育模式就應被淘汰,因為其對提高學生的化學綜合素質沒有任何幫助。另外,很多初中化學教師因為長時間沒有接觸實驗,導致在進行實驗時手忙腳亂,忘記實驗的步驟,這些教師雖然在理論知識上的建樹很高,但其十分缺乏開展化學實驗的經驗。導致教師沒有辦法帶領學生將化學實驗進行下去,甚至于這些教師缺乏對實驗過程中的掌控力,經常發生一些實驗事故。
3.1 趣味性原則。初中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身心發展的特點決定了初中化學實驗必須具備趣味性的特點,如果化學實驗不具備趣味性,則初中化學教師很難引導學生順利完成實驗。只有實驗具備趣味性,學生才能從實驗中感受到化學的魅力,從而營造出輕松自在的教學環境和學習氛圍。
3.2 安全性原則。雖然教師在實驗開始前就已經對實驗安全性進行了強調,但是因為初中生沒有對化學實驗的風險有足夠的認識,這會讓他們對實驗的風險性估計不足,再加上初中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低下,對實驗器具沒有良好的把控力,如果教師不能對實驗過程進行監督和有效指導,就會造成比較嚴重的化學實驗事故。
3.3 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進行實驗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對相關化學知識點有深入地理解,如果在實驗進行中,教師沒有將學生放在第一位,讓學生對實驗有足夠的參與度,就勢必不能發揮出趣味實驗應有的作用。教師在實驗開始之前,應該意識到學生在實驗當中的主體地位,教師要通過鼓勵、引導等方式讓學生積極完成試驗,教師在其中只是充當輔助的作用。教師只有意識到自身和學生在實驗中的主次關系,才能讓學生在實驗中有足夠的參與度,趣味實驗才能起到增加學生學習化學興趣和培養其綜合能力的作用。
4.1 創設教學環境,創新實驗教學方法。創設教學情景,要求教師合理運用情境教學方法,將具體的學科知識轉化為繪聲繪色的教學情境。教師在課堂教學環節之中,不僅僅需要將具體的理論知識以及相關專業教學內容引入其中,也需要在此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學生多方面學習能力以及相關學科素養,這就意味著,教師需要在教學設計環節之中,進一步整合具體的教學資源以及相關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相關的教學環境,創設實驗教學的主要氛圍,引導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參與的課堂教學具體環節之中,促使學生可以從多個角度、多個方面理解學科知識的主要內容,幫助學生深層次挖掘學科知識的本質與內涵,進一步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以及探索欲望,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意識以及思維意識,進一步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完善學生學科知識體系。實驗教學方法是否恰當決定著趣味實驗能否良好展開,決定著趣味知識在初中化學課堂中,能否起到良好的作用。換句話說,良好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決定著趣味實驗能取得效果的上限,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當中,一定要注重對教學方法的摸索和探究,唯有如此才能讓課堂教學效率實現質的飛躍。在實驗進行時,如果教師只是單方面在講桌上給學生展示實驗,或者教師只是用口頭的方式來模擬實驗進程,讓學生感受,這樣做會讓學生從心底厭煩化學,會對化學提不起絲毫的興趣,這種教學方法會遏制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會讓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無從培養。鑒于此,教師必須轉變教育理念,力求將更適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教學方法應用于初中課堂,唯有此,才能切實讓初中化學課堂的效率得到提升,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才會更加濃厚。讓學生的注意力長時間集中于化學課堂,從而讓其對實驗的興趣大大增加,以便趣味實驗的順利進行。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物質構成的奧秘中的《分子和原子》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采取實驗教學的方式,讓學生意識到分子是不斷運動的這一化學現象。
教師在進行實驗之前,可以將學生分為兩組,然后讓學生在玻璃片的兩端分別滴上酚酞溶液和濃氨水,然后讓學生透過玻璃罩觀察,玻璃片上的顏色是否發生變化。另一組學生的實驗在筆帽中進行,方法是先將脫脂棉放入筆帽,然后將含有酚酞溶液的濾紙植入筆帽內,最后將脫脂棉和適量濃氨水進行接觸。該實驗是通過觀察濾紙顏色變化來判斷分子運動情況,通過該實驗,學生就能對分子是不斷運動的這一概念有所了解。另外,教師采取兩組趣味實驗同時進行的方式,一方面操作十分簡單,另一方面也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一化學現象,讓其對化學抱有極大的學習興趣,從而更好地理解微觀粒子的性質和知識點。
4.2 增強實驗教學的靈活性。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活動以及實踐操作教學活動之中,融入一部分趣味游戲教學理念,這就要求教師及時轉變自身教學理念及相關教學觀念,進一步探索全新的教學思路以及教學思維,教師也需要逐步增強教學的靈活性與多樣性,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活動,巧妙、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模式,不斷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實踐操作教學環節之中,鼓勵學生認真開展各類實驗學習活動,認真完成各項實驗教學任務。除此之外,教師也需要立足于學生當前的學習情況以及綜合學習能力發展,需要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教學內容,促使學生可以深入融入到實驗操作教學環節之中,進一步整合多樣化的教學資源以及相關教學資料,逐步優化主要的教學過程。鄒橋實驗教學的靈活性要求教師必須要對實驗操作的主要目的以及具體的操作步驟有一個明確的認識,也必須要求教師可以在教學設計環節之中,親自體驗各類實驗操作過程,及時糾正實驗操作步驟之中的具體問題,以及相關的教學問題,以便幫助學生更加輕松的融入到具體的教學環境之中,避免學生出現更加復雜的學習問題以及知識點理解問題。很多教師也會組織學生進行趣味實驗,但是實驗的頻次較少,很多教師出于自身課題任務重或者實驗不允許在室內進行等客觀現實限制條件,僅僅只是在課堂進行簡單實驗的演示或者用PPT和視頻的方式,讓學生對實驗有一個大概的了解。這樣做自然不如學生親自參與實驗的效果好,鑒于此種現象,教師不能將思維局限和固化,要打破傳統的、僅僅在教室或者實驗室進行實驗的思維束縛,教師可以開創性地帶領學生來到室外,進行那些在室內無法進行的實驗。例如,教師在講解“燃燒和滅火”中的化學知識時,因為室內條件所限,沒有辦法讓學生親自參與滅火的過程,從而讓其對燃燒的條件和其他燃燒相關的知識點有深刻的認識。對此,教師需要在講解完滅火原理后,然后再引導學生來到室外進行滅火的實踐操作。進行滅火器的實踐操作,可以按照如下步驟進行:首先教師可以在空地上布置燃燒物和各種類型的滅火器,然后讓學生根據課堂所學知識,選擇恰當的滅火器進行選擇。在實驗進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記錄實驗的過程,對不同類型滅火器的滅火效果進行評估。通過讓學生實際參與滅火的過程,學生一方面學習化學的積極性會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學生通過實驗對滅火有自身真實的體驗,自然會對滅火的原理和相關知識點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4.3 結合生活進行趣味實驗。化學規律和知識都是從生活中得來的,生活中的各種現象中都蘊含著豐富的化學知識。
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具體的生活情境,開展相關趣味實驗教學活動,可以引導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具體環節之中,也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融入到相關的教學氛圍以及教學情境之中。教師要通過將化學融入生活的方式,讓學生意識到化學對實際生活能起到的積極作用。對此,教師可以通過引入常見化學現象,來組織學生展開化學趣味實驗,通過將化學和實際生活相結合的方式,學生能對化學抱有更加的興趣,學習熱情自然也會更加濃烈。當然,在教學結束后,教師也可以打破傳統的給學生布置紙質作業的固有模式,創造性地給學生布置一些和生活相關的趣味實驗,這樣一方面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會得到強化,另一方面也能通過實驗對相關的化學知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例如,在進行酸堿中和度的學習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布置課后趣味實驗的方式,讓學生對酸堿中和反應有更深層次的理解。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洗發劑和護發劑來進行酸堿中和度的實驗,首先教師可以給學生三分頭發樣本和四個能進行實驗的玻璃杯,以及幾份能測定pH數值的試紙,然后讓學生通過這些實驗器具來檢測護發劑和洗發劑的酸堿性。教師先給學生講解操作方法:可以在四個瓶子內依次加入洗發劑溶液、酸堿度等于4的溶液、酸堿度等于10的溶液、護發劑溶液,然后將頭發放入前三個瓶子內浸泡30min,然后將三分頭發樣本取出,觀察其顏色變化,然后將三分頭發樣本放入最后一個內有護發劑溶液的瓶子內,再次觀察其顏色變化。學生按照教師指出的以上操作步驟,會對酸堿中和度的知識點有更加深層次的理解。通過以上結合生活的實驗,學生一方面能增加自身動手操作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促進對酸堿中和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另外,學生通過以上的實驗也能促進自身綜合素質的發展。
4.4 運用小組合作教學方法,開展趣味實驗活動。為了進一步提升初中化學日常實驗教學活動實際效率,教師可以運用小組合作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學科知識主要內容,幫助學生們深層次挖掘學科知識的本質與內涵。首先,教師需要將全體學生集中起來,依照學生的能力發展階段以及相關學習情況,細致劃分學習小組,隨后固定每一學習小組的成員數量,隨后為每一學習小組安排相關的小組組長以及小組管理員。同時,教師也可以依照課程大綱標準、課程教學目標,設置各類教學任務以及階段性能力發展目標。通過設置各類知識學習目標以及能力發展目標,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有意識、有目的的學習相關學科知識,以及較為復雜的專業理論知識。在此之后,教師則需要積極引導小組組長帶領全體組員,深入研究初中化學教學的具體教學要求,或者是共同探索某一實驗操作教學題目或者是相關課題。教師也需要認真分析小組合作教學的具體效率及相關教學過程,隨后引導學生不斷調整主要的實驗操作教學策略。除此之外,教師需要積極鼓勵小組內部成員展開平等交流與互動,也需要引導小組之間通過合作與競爭等形式進一步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引導學生探索更加全面化的實驗操作技巧以及相關專業理論知識。運用小組合作教學方法以及相關教學模式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將學習能力相近的學生集中到一起,共同研究某一課題或者是某一知識點,隨后共同參與相關趣味游戲教學活動。教師在開展趣味游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也可以采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我也不同學習小組,安排不同的游戲教學內容,鼓勵小組內部成員積極開展各類趣味化的游戲學習活動,將小組合作教學模式以及趣味游戲教學模式進行緊密對接,可以充分發揮二者的積極作用,凸顯小組合作教學模式以及趣味游戲教學模式的現代教育意義。例如,在教師引導學生們學習《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相關實驗操作步驟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通過試驗演示等形式,幫助學生們理解一氧化碳的還原性質,還需要促使學生們了解尾氣的處理方法,通過趣味游戲教學方法,教師需要鼓勵學生結合一氧化碳的性質進行細致分析,教師可以開展“化學實驗小能手”等等主題教育活動以及趣味實驗活動,幫助學生們更好理解《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相關實驗操作的流程與步驟。
化學是一門操作性較強的學科,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該充分利用趣味實驗的手段,增加學生學習化學的欲望。初中化學教師要不斷摸索和實踐,盡可能地將更加適宜的實驗方法和內容呈現在學生面前,力求將教學內容以更加靈活和獨特的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通過手腳并用的實驗,能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升,創造力得到培養,從而實現化學教學的順利改革。當然,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提出的方法和策略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初中化學教師在實踐中需要結合自身學校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趣味實驗進行方法,唯有此,才能在更大程度上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真正愛上化學,感受到學習化學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