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莉
(天水市特殊教育學校 甘肅 天水 741000)
聽障學生走出校門,首先面臨的是生存問題,聾校課程構建不應該只停留在諸如學習語文,數學等知識的層面上,要為他們的終身發展做課程規劃,那么在聾校低年級段,設置合理的勞動教育課程無疑是最好的選擇。聽障小學生盡管在認知、生理成長、思維、語言、學習等方面,與普通學生有很大的差異,但聾校勞動教育課程研制,要從小處著手,從他們今后生存和可持續發展的高度著眼,定位在聽障學生生活的各個方面,學校作為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也是培養學生勞動實踐能力和獲得勞動體驗的有效場所,立足校園,開展勞動教育,是夯實勞動教育效果的基礎工程。讓他們學會勞動的知識、技能,為中高年級段的學習打好基礎,最終能夠基本的適應社會及家庭,減少生活、生存的障礙,也降低給家長、社會的負擔,甚至還給社會家庭有所貢獻。這就是《聾小學“園本化”勞動教育課程構建及實施研究》的初衷。
從聾校學生日常行為發現,聾生普遍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學生不會勞動。聾生由于身體的原因,從小家里嬌生慣養,沒有從正常人的角度去嚴格要求,而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得過且過,使得學生從小就沒有養成勞動的習慣,更談不上會勞動,出于安全考慮,學校也沒有開設系統的勞動教育課程,學生平時只負責教室衛生和地段衛生,像打掃廁所這樣的活都是外聘清潔工干;二是學生不想勞動,通過調查發現90%的學生不想參加諸如打掃衛生、種地種花,幫父母做飯等勞動,即使勉強做了,也做不徹底,做不到位,效果很不理想;三是不珍惜勞動成果。比如有些學生沒有保持衛生的習慣,隨地亂扔垃圾紙屑,洗手臺上污水濺的到處是;從學生食堂觀察,學生吃完飯,大部分學生剩菜剩飯,也不懂得珍惜。四是不懂得感恩。社會團體以及社會愛心人士,經常為他們捐物捐款,長此以往,覺得理所應當。五是遇事責任心不強、缺乏擔當意識。針對以上現象,本研究以“園本化”為立足點,探究聾小學段勞動教育課程內容的構建及實施,因為聾校的學生是由聽力有障礙的特殊群體構成的,他們更需要通過勞動來鍛煉動手動腦的能力,培養他們珍惜勞動成果的優秀品質,也更需要通過勞動的實踐活動,積累勞動的知識和技能,獲得生存能力,贏得最佳生存質量。
“園本化”是指勞動教育課程的開發從校園內著手,課程內容“本土”化?!罢n程”是對中小學進行教育的主渠道,其功能的整體性和科學性是其他教育形式無法替代的。聾校勞動教育課程是在遵循聽障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教育自身規律的基礎上,構建適合聽障學生身體和差異性發展、適合聾??沙掷m發展的和諧課程發展體系,循序漸進地在不同年級的學習階段,開設不同勞動課程,通過勞動教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勞動的基本知識技能,培養小學生的勞動意識、合作精神,動手動腦及自我管理的能力。在此基礎上,美化住宿和學習環境,讓后續的學習、勞動、生活良性循環。
2.1 “園本化”勞動教育課程內容構建目標。
(1)力求從小學生的實際、個性、需求出發,從學校的辦學特色、可持續發展及已有經驗的積累為著眼點,建立健全聾校勞動教育課程體系,為學生將來的生存、生活能力打基礎,為學生的職業發展做后盾。
(2)探索勞動教育課程的三維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技能技巧、教學策略、最后形成勞動教育課程教學模式。
(3)通過勞動教育課程內容建立,改善聾校課程結構單一的現狀,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勞動獲得勞動知識、增長學生的勞動技能,磨煉學生的意志,增強學生的體質,提高綜合實踐和合作的能力。
(4)通過勞動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和勞動觀念,珍惜勞動帶來的成果,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克服懶惰、不勞而獲的思想。
(5)通過勞動過程和勞動結果的管理評價,讓勞動教育與生活相聯系,教師和學生有據可評,有據可查,從小樹立勞動光榮、勞動創造美的良好勞動氛圍。
2.2 “園本式”勞動教育課程的開發要遵循以下原則:
(1)以新時代勞動教育和聽障小學生心理學為理論基礎,以當前聾?!皥@本化”綜合實踐勞動課程開發和實施的現狀為背景,以學生綜合勞動素養培養為出發點,開發園本勞動教育課程。
(2) 關注學生情感體驗,使勞動過程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積極的情感體驗。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睆南壬脑捴校浑y看出,離開了感情,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包括勞動教育。
(3)增強教學環節的趣味性和操作性,使學生懷著濃厚的興趣和積極的態度去觀察、實踐,順利完成勞動的全過程。
(4)將勞動內容和有效任務緊密結合,多鼓勵表揚,組織學生主動參與多種形式勞動課程交流活動。
(5)要注意勞動與技術教育與別的學科間的互相結合、互相滲透、互相作用,不失時機地傳授勞動知識,融合發展。
2.3 “園本化”勞動教育課程內容。教育部《關于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內容指出,“小學低年級段要注重圍繞勞動意識的啟蒙,讓學生學習日常生活自理,感知勞動樂趣,知道人人都要勞動?!蓖ㄟ^勞動充分發揮勞動綜合育人功能,促進學生想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那么聾?!皥@本式”課程內容的開發,不但要遵循聽障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更要緊緊圍繞“我有”、“我需”,充分利用學生生活環境、學習環境,發揮“本室”、“本園”、“本土”等的優勢特點,課程設置根據年級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具體從以下十個方面挖掘勞動教育課程內容:
(1)自我整理類。如疊被子、衣服,整理床鋪、書桌、書包、衣柜、鞋柜等。
(2)日常技能類。如洗澡、洗頭、洗臉、梳頭、刷牙、剪指甲、縫紐扣、洗餐具、洗衣服、洗臺盆、削果皮、簡單的物品分類等。
(3)衛生清掃類。宿舍衛生、教室衛生、地段、區域衛生、洗手間的角落、墻面、坑池、臺盆等。
(4)美化類。校園美化:如隨手撿拾垃圾、檫拭走廊、墻面、樓梯、扶手、美化走廊墻面等。教室美化:如檫黑板,整理講桌,衛生工具擺放,墻面墻角設計,教室讀書的整理等。
(5)養護類。領護學校樹林、花園一角,或對花園樹木經常進行除草、澆水、松土;養護校園文化欄、文化墻,養護運動健身器材,飲水機的使用、維護、干凈整潔等。
(6)種植類。充分利用校園學農基地,學種蔥、蒜、韭菜、青菜、西葫蘆、南瓜等。
(7)幫廚類。對學校食堂采購的菜品進行分類、存放,幫著摘菜、洗菜、包包子、餃子、包餛飩等。
(8)虛擬崗位類。門衛、售票員、收銀員、快遞員、電器節能員、飲水機維護員、多媒體維護、校園綠植、衛生維護員、三餐排隊組織員等。
(9)工具使用類。削果皮,飲水機的使用等。
(10)手工類。折紙、剪貼畫,簡單的編織(如鉤編桌布、杯套、鑰匙袋、圍巾)、陶藝、泥塑等。
以上勞動教育課程內容的設置,是在對目前聾?!皥@本化”勞動教育課程開設現狀進行調查、摸底、分析、評估以后,以成功的課程經驗為依托,在已取得前期經驗的基礎上,拓展、豐富、勞動教育課程的內涵與外延,把先進的勞動教育理念,辦學特色,方式方法等,作為本次制定勞動教育課程的依據和參照。課程設置遵循“一式兩化”原則,低年級段設置“體驗式”勞動教育課程,中高年級段“知識化”“技能化”,課程內容從自我服務、校內綜合實踐活動課兩個維度整體規劃探索,兩個維度的課程均重視學生勞動意識、勞動知識、勞動能力的培養。通過這十類勞動課程的開發和實施,學生在生活學習等各個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餐廳,學生倒飯菜的現象明顯減少,開始珍惜糧食、珍惜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在課堂上,學生的學習也變得積極主動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校園,亂扔紙屑的現象完全杜絕,人人爭做維護環境的小衛士;不管是在生活還是學習上,同學之間都能互相幫助,團結友愛,宿舍變得更舒適溫馨了,教室變得更窗明幾凈了,校園變得更干凈整潔了,假期回到家,還能幫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得到了家長的好評。勞動的過程就是實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全面提升了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增長了勞動的知識和技能,讓學生認識到每個人都要勞動,勞動最光榮,勞動能創造幸福的生活,也為他們以后回歸社會奠定了堅實的勞動基礎。
《全面加強新生代中小學勞動教育實施方案(試行)》強調,中小學要“開足開齊勞動教育課程,不得擠占、挪用勞動實踐時間,系統學習必要的勞動技能,在中小學周課時計劃內,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勞動教育課程的實施時間,小學低年級段每周不少于2小時”,聾校小學更需要通過勞動來鍛煉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所以在實施方法上要機動靈活,實施內容要豐富多元,過程要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實施效果要安全、高效。
3.1 將勞技課程融入課堂教學。所有的勞動都有一定的方式方法,所有的勞動都需要知識技能。聾校小學每周開設一節勞技課,專門為學生講解不同勞動課程的知識、技能、勞動的要點、方法和注意事項以及勞動工具的使用等。
3.2 利用課外活動實施勞動教育。在美國大學申請的時候,課外活動占有很大的分量,主要是美國大學錄取采用“全人錄取”的思路,學生除了高分外,還要通過課外活動看這個學生是不是高分還高能。充分利用課外活動的時間也能有效防止學生在課外活動無所事事,閑游閑逛,打架斗毆。每周選一節課外活動作為勞動課,可以選一個年級組,也可以選幾個年級組,并選擇相應的課程,有目的、有組織地開展勞動教育。
3.3 利用每周兩次(周三、周五)的大掃除實施勞動教育。以班級、小組為單位,對宿舍,教室、樓道、廁所、地段、區域等進行清掃、清理。學生即得到勞動鍛煉,又美化了生活和學習環境。
3.4 創設興趣小組,開展勞動教育。根據學生的年級、年齡、、能力、興趣等、編排成不同的組,定時開展勞動教育。如鉤編組、泥塑組、綠植養護組等。
3.5 利用節點、節日氛圍實施勞動教育。如植樹節、學雷鋒日、五一勞動節等,分享勞動成果,宣講勞模人物故事,同時表彰學生中的勞動先進分子,并結合校園內宣傳渠道,進行勞動教育宣傳;舉辦日常生活勞動比賽,如疊衣被、整理書桌、宿舍衛生評比、種樹植樹等。營造“辛勤勞動光榮,好逸惡勞羞恥”的氛圍,增強勞動教育的感染力。
3.6 發揮個人或團隊的榜樣作用,實施勞動。比如一個學生喜歡泥塑,他(她)可以召集幾個同學或一幫同學,把制作成的作品如杯子、花瓶、泥人等給敬老院、兒童福利院等社會群體做節日賀卡,那么這就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既發揮了個人特長,又有引領和示范帶動作用,值得表揚和推廣。
教育部發布的《關于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規定:“學校要建立學生勞動評價制度,評價內容包括參加勞動次數、態度、成果等方面,并且,要將勞動評價將記入學生檔案,作為升學評優參考依據?!?。從目前聾小學對學生的評價來看,評價內容較單一,機制不健全,評價過程不系統,但部分評價以結果評價居多,忽略了感情、態度、過程等因素,真正好的評價機制應該是全面的、多元的、立體的。
4.1 評價原則。
4.1.1 重視評價個體的差異性,要把學生的勞動過程和結果結合起來進行綜合評。如勞動態度、勞動能力、合作精神、創新意識等;勞動是需要個體持續不斷努力的實踐過程,因此,靜態的、量化的、客觀的評價不能反應勞動過程的全貌,過程性評價能有效拓寬評價的內涵和外延,能有利于發揮評價的激勵和導向功能。
4.1.2 評價以激發學生對勞動的興趣,引導學生體驗收獲的喜悅為主。小學生最初參加勞動實踐時,勞動教育帶有暫時性,易受意外的偶然因素的影響,他們感興趣的是整個勞動活動,并不是勞動的具體內容,因此在組織小學生進行勞動實踐時,一定要具有集體活動的色彩,把不同的集活動形式同具體的勞動內容很好的結合起來,才能穩定學生的勞動興趣,提高學生勞動的自覺性。
4.1.3 評價形式豐富多樣,如作品展示、技能競賽,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評、互評、小組評等即時評價的同時,兼以檔案包,成長袋等學末、年終式的綜合評價。評價結果要與現實評優選先,畢業相結合。
4.2 評價目標。
4.2.1 總體目標:研究聾校低年級段學生有效學習評價機制,更好地檢驗、促進學生對各種勞動任務目標的學習,為學生的勞動教育課程的學習起引導和指導的作用。
4.2.2 操作目標:讓勞動教育評價機制這把尺子,為學生的勞動效果量體裁衣,讓它既要符合《關于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的要求,又要切合學生身心發展的需求,科學、簡便、易操作。
4.3 評價方式。
4.3.1 差異性基礎上的多元評價。學生受家庭、學校、社會等因素的影響,學生的身體狀況、勞動態度等是存在個體差異的,只按照一個人的勞動結果來評價,并不全面,只有通過全面的過程中的評價,才能促使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像“自我整理類”“洗漱類”等,可以嘗試用“表格”進行評價。把學生姓名、所要評價的內容、技能技巧的使用、態度、方法、熟練程度、結果、教師評語、學生自評、互評等列成表格,懸掛在教室墻壁上,平時通過對勞動教育課程的演練或比賽,把每一次的結果填在表格中,用月考評或學期考評的方法匯總評價結果,像這樣的評價方式實際上包含了立體多元的多重評價,有技能技巧的使用、各類評語等的綜合體,也有次數結果的評價,通過實踐證明,是適合聽障學生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因為聽障學生一般班額比較小,表格占地不多,簡單、易操作。天天掛在教室,學生抬頭不見低頭見,也能起約束和促的作用。
4.3.2 定量評價基礎上的多種形式評價。如組、班級所領養的花園一角、所負責的一片菜地、所承擔的區域衛生等都可以用流動紅旗來評價。學校制作多面小紅旗,并賦予小紅旗不同的內容,如“綠植優秀養護”(組)班、“優秀清潔之星”(組)班等,清掃類可以通過每周星期三、星期五的大掃除進行評比,以定量評價為主,實行等級制度。周、月、季度與期末驗收等的評價要結合勞動教育課堂,評價重點看“三度”,即參與活動的態度、廣度和深度??磳W生是否關注問題情境,積極參與活動,是否能提出有意義有價值的問題,是否能夠傾聽、協作、分享,是否目標達成。教師根據勞動教育課程標準和教學內容,制定出各階段具體的評價目標,根據教學進度及時進行月、季度評價,及時彌補不足。學生在勞動實踐活動中,時常有閃光的行為表現出來。為了及時抓住這樣的閃光點,,老師可創設一些即評卡片進行鼓勵和表揚,如“笑臉”、“點贊”、“加油”“你好棒”等,當學生接到話語親切、設計精美的評語卡時,其激勵之情不言而喻。同時教師將口頭評價、體態評價、星星符號等多種形式有機結合,靈活運用。
4.3.3 激勵評價基礎上的綜合評價。學生的興趣、愛好、情意等的評價,主要從學生對勞動實踐活動的關注、工具的準備、參與熱情、合作精神等方面評價,教師可根據當時的情境,即時使用口頭評價。在學生最需要的時候,教師一句發自內心的贊揚,就能點燃學生的勞動熱情,大大提升學生的自信心。教師注意從學生勞動過程和結果中發現變化,從單項考核中發現提高,從日?;顒又邪l現進步。除了激勵性的語言,此時肢體語言同樣能傳遞出肯定的信息,教師的一次點頭、一個微笑、或是一次輕輕地撫摸,都是對學生莫大的鼓勵,能達到無聲勝有聲的效果。也可以設置“成長記錄檔案”,把學生每一階段的成長分類留存,包括定量、定性的評價和師評、生評、互評的綜合性評價。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曾說過“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勞動教育課程和其它課程一樣,要從勞動教育規律出發,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和計劃,運用科學地教學方法、手段和策略,實現課程的系統化、規律化。樹立生活即勞動的觀念,培養學生會生活、愛勞動、吃苦耐勞的優秀品質。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勞動教育課程作為一門培養培養學生勞動意識與勞動習慣的基礎性學科,有待于廣大一線教師不斷地開發、研究、實踐,探索出一套出最適合,最切合實際的勞動教育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