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慶
(安徽省滁州市實驗中學 安徽 滁州 239000)
初中歷史學科是一門記錄歷史事實以及分析歷史生產活動的學科,為此歷史學科當中蘊含著豐富的優秀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社會的生產活動蘊含著對于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因此將時政熱點融入初中歷史課堂的教學當中,不僅是對于歷史傳統文化的學習,也是利用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精神來衡量現如今發生的時政熱點本質,因此做好時政熱點與初中歷史學科教學的相融合是提高歷史學科教學質量的要求,也是提高學生學科綜合素養的必然選擇。
1.1 強化學習興趣,活化歷史學科知識。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初中歷史學科的教學不能夠僅局限于歷史學科書本上的知識內容,以擴充學生的歷史學科知識為手段來提高學生的學科綜合素養,因此將時政熱點融入到初中歷史課堂的教學當中,能夠有效的豐富歷史學科的教學知識,改變傳統歷史學科課堂教學沉悶的教學狀況,以時政熱點為切入點來引導學生學習歷史學科課本上的知識點,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對歷史學科知識點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能夠更加集中注意力的分析歷史事實以及探索歷史發展規律,因此通過融入時政熱點的教學方法,能夠活化歷史學科的知識點,提高了學生對歷史學科知識的理解能力,強化了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讓學生意識到歷史學習不僅僅是對過去的回顧,更需要通過學史獨立自強。在教師將時政熱點內容引入到歷史教學過程中時,學生能夠清晰地感受到百年來中國的飛速發展,由此學生會產生強烈的民族認同感,愛國主義教育得到充分開展。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偉大的歷史轉折”,此節歷史知識點時,歷史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手段搜索我國在歷史發展洪流當中發生過的重大歷史進步事件,將搜索到的歷史進步世界制成視頻利用多媒體手段播放給予學生,通過直觀化的教學方式,來讓學生感受中國歷史的進步,以及中國在進步過程當中發生的這份人心的事情,例如中國的GDP隨著時代的發展排名在不斷地進步,例如中國嫦娥四號發射成功等等,將真實的數據以及歷史事件展示給予學生,讓學生能夠真實地感受到中國的進步,為祖國的強大而感到自豪,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愛國責任感,同時利用多媒體視頻的方式也能夠激發學生對于歷史學科知識學習的興趣,有效地吸引學生的課堂學習注意力。
1.2 擴展知識視野,強化對歷史學科知識的理解。歷史學科是對于過去歷史實施的記錄以及總結,也是對于歷史發展規律的科學性分析與概述,雖然學生可以將課本當中的歷史學科知識當初歷史事實來了解,但是學習歷史學科知識不僅是對于歷史事實的了解,同時還需要探索歷史發展本質以及歷史發展規律,對此種抽象性的知識以及深度的知識理解容易給予學生造成歷史學科知識學習的障礙,將時政熱點融入到歷史學科的學習當中,以學生熟知的時政熱點事情來引入歷史事實,做到以今映古,在擴展學生的歷史知識學習面的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對于歷史事實和歷史發展規律有著更加深層次的理解。這樣,學生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可以將歷史事件與時政熱點內容來進行對比,這樣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還能夠以史為鑒,提升學生自身的思維邏輯能力,長此以往,學生的綜合能力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得到發展。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民族大團結”時,此節課本知識的重點學習內容是讓學生了解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內容以及作用,而建立起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意義在于能夠促進民族團結以及民族共同繁榮,如何讓學生能夠有效地理解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意義成為了教學的重點以及難點,因此歷史教師可以以西藏建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來發生的歷史改革為講解的依據,歷史教師可以通過多方渠道或者書刊雜志,或者互聯網等渠道來搜索西藏民主改革以來發生的實際生活變化,將真實的發展變化自制成視頻播放給予學生,讓學生通過視頻畫面來感受到,自從建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來,西藏人民過上了擁有養老,居住以及醫療等多方面的保障,使得西藏人民走上了幸福和諧的美滿生活。
1.3 樹立正確三觀,啟發人生智慧。歷史史實的形成是由人類生產活動帶來的,歷史的發展都蘊含著深層次的發展規律,因此將時政熱點融入到歷史學科的課堂教學當中,能夠讓學生認知歷史發展以及時政熱點之間的共性特點,讓學生正確認知歷史事件和歷史發展規律的同時,也能夠讓學生正確看待當下發生的時政熱點,引導初中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讓學生以歷史的眼光以及發展的眼光看待社會生產活動以及社會發展變化,讓學生從時政熱點以及歷史發展當中吸取生活智慧,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以及愛國情感,就一直使得初中學生具備應有的愛國情懷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科技文化成就”時,教師可以將當下的時政熱點事件融入到此節課的講解當中,在二十世紀我國有一位著名的藥學家屠呦呦,藥學家屠呦呦作為高齡的醫者發表了中文演講“青蒿素是傳統中醫獻給世界的禮物”,表達了醫學家屠呦呦大愛國精神以及堅韌不拔的奮斗精神,將此視頻或者故事講解給予學生能夠培養學生正確的三觀。
1.4 構建健全的歷史知識體系,提高歷史學習成績。通過對于往年歷史學科考試試題的研究與分析可以發現,歷史試卷當中的命題既注重對于學生歷史基礎知識點以及重點知識的考察,同時也注重將社會生活內容融入到歷史學科的知識點考察當中,將我國的發展方向與歷史教材內容相聯系,將當下時政熱點問題融入命題的考察當中,實現了歷史學科的時代價值以及社會價值。為此初中歷史教師需要與時政熱點為主題來引導學生,對于歷史學科當中眾多且紛雜的歷史學科知識點進行歸納以及總結,幫助學生構建健全的歷史學科知識體系,也使得學生能夠利用歷史學科的知識來分析當下時政熱點問題,引導學生靈活的應對歷史學科的試題考察。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科成績,也有效地引導學生能夠關注社會熱點事件,關注生活,有效地強化學生對歷史學科知識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初中學生的與時俱進發展理念,賦予初中歷史學科知識點更多的活力以及價值[1]。
1.5 活躍學生思維,養成多角度看問題的習慣。在現階段的中學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能夠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地引入一些時政內容,就能夠更加輕易地引起學生的注意,原本枯燥無味的課堂氛圍也能夠得到調整。另外,由于歷史教學過程中所要涉及到的內容離實際生活過于遙遠,學生也很容易就會感受到枯燥與乏味。歷史教師如果能夠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地結合時政熱點內容展開教學,不僅可以加強學生對于歷史知識的理解,同時還可以使得學生能夠對思政知識產生深思,這樣的教學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引起學生的興趣,同時整個教學過程的課堂氛圍也能夠得到活躍,使得學生能夠在寓教于樂的教學氛圍中更好地學習。
其次,初中教師將歷史教學與時政熱點相融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培養學生從多角度看問題的能力。從一個層面來看,歷史知識有著很強的縱向延伸性。比如:在講到深藍與卡斯帕羅夫對戰的例子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對人工智能的不同時期進行表現,感受到事物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這樣的分析也是一種縱向的分析。從另一個層面來看,深藍與卡斯帕羅夫對戰的例子中,教師可以將計算機的整體發展和整個生命科學的研究來進行對比,通過比較其中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這樣還能夠更好地了解那個時期的科學技術發展。最后,這樣的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整體教學效率,由于歷史其實是已經發生的事件,而且其中還有很多的歷史知識都是大家熟知的,因此在我們需要某一個史事佐證時,其實并不用花費太多的時間去進行詳細地說明,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只需要將其中一些關鍵部分講出來,再引入一定的距離實際生活較近的時政熱點事件進行講解,學生的理解也會更清晰。
2.1 分析時政熱點與歷史知識的共性以及差異性,利用時政熱點引入歷史知識。時政熱點是當下社會生產活動當中發生的具有現實意義以及廣泛影響的事實事件,以今尋古可以發掘與此相對應的歷史知識點,分析時政熱點與歷史事實的共性以及差異性。在分析歷史史實和時政熱點的差異性以及共性的基礎上來分析歷史史實以及理解歷史知識,發揮現下時政熱點的教學價值以及現實價值[2]。
例如歷史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此間歷史知識點時,可以將當下“一帶一路”的時政熱點與此節課的“絲綢之路”進行相聯系教學,讓學生能夠理解“絲綢之路”與“一帶一路”之間的共性以及差異性。在此節課的歷史教學當中,歷史教師需要給予初中學生講解“一帶一路”的起源以及內容,以及“絲綢之路”的起源以及內容;“絲綢之路”起源于古代,而“一帶一路”的原名為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概念以及理念的提出是基于我國經濟的發展以及全球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此發展理念的提出旨在強化我國與國際的聯系,借助有效的合作平臺來構建共同發展,而“一帶一路”的提出是借用于我國古代“絲綢之路”,為此教師需要將“絲綢之路”和“一帶一路”的發展起源以及目標講解給予學生,讓學生將當下時政熱點以及歷史事實當中的“絲綢之路”進修共性的發掘以及差異化的比較,強化學生對兩者之間的理解。
2.2 以古為鏡,站在歷史發展的角度看待時政熱點。需要利用歷史發展的眼光來看待當下發生的時政熱點問題,在總結歷史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利用歷史發展規律來認知發生的時政熱點問題,將時政熱點問題融入到歷史學科的教學當中,引導初中學生具備歷史發展觀正確的認知以及把握歷史發展的規律,正確地應用歷史發展的規律來看待當下發生的,時政熱點問題,并且對于當下發展的事物進行未來發展以及未來結局的推算,使得初中學生養成看待事物利用歷史發展的角度,進而有效地引導學生在歷史學科的學習當中,能夠養成科學的分析歷史事實,總結歷史知識點以及掌握歷史發展規律的正確歷史學習習慣。在初中歷史學科的課堂教學當中引入時政熱點問題,分析時政熱點問題發生的原因,發生的過程以及事件的結果,將時政熱點的分析與歷史知識點相聯系,讓學生能夠理解與此相對應的歷史事實所代表的意義以及當下時政熱點發生所代表的意義,讓學生在掌握歷史發展規律的基礎上來分析歷史事實以及當下時政熱點[3]。
例如歷史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歷史學科“明朝的滅亡”此篇歷史學科知識點時,歷史教師可以將當下時政熱點反腐工作融入其中,分析當下開展反腐工作的起因,采取的政策以及行動,以及取得的反腐成果,并且反腐工作開展情況與明朝的滅亡相聯系,有效的分析明朝滅亡的起因,過程以及明朝滅亡的結局。在此節課的課堂教學初始階段,歷史教師需要給學生講解開展反腐的現實進展情況,從嚴治國的理念,創建了政治發展的新氣象,采取的反腐政策以及反腐行動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反腐斗爭的勝利,全面地實現了從嚴指導原則,事情以及人進行科學的管理,從而給予廉明治黨的發展理念,給予社會塑造了和諧發展的社會發展環境。在將反腐情況介紹告一段落之后,以反腐理念為切入點來分析古代明朝的發展,明朝在中后期時期雖然經濟也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是在政治方面由于皇帝整天只知道享受生活,對于國家的政事屬于管理,導致了朝廷出現了越來越嚴重的腐敗現象,甚至還出現了皇帝有二十年不上朝的行為,致使了國家各項政事疏于管理以及停滯,皇帝的不作為使得太監當政,朝廷內部黨派眾多,紛爭不斷,國內正式的空虛致使了擁有外地侵擾,使得明朝處于內憂外患的發展情況當中,最后直至明朝滅亡。通過反腐斗爭以及明朝的滅亡原因以及結果進行分析,讓學生在意識到反腐工作的意義[4]。
2.3 以時政熱點為基礎,升華歷史學科知識點。歷史學科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歷史學科知識以及歷史學科知識界的復習當中,要以時政熱點問題來對于歷史學科的知識進行深化以及拓展,使得歷史學科知識的教學升級為專題化的教學,從而健全初中學生的歷史知識結構體系,提高初中學生的歷史學科學習效率,建立以是這熱點為基礎的歷史知識專題化教學需要注意以下四個原則:第一,需要通過多種渠道來準備充足的時政熱點資料,此教學工作內容是開展歷史學科專題化教學的基礎保障;第二,針對時政熱點問題以及歷史知識點設計相關的解答題型和答案,使得初中學生能夠有效地融合時政熱點問題以及歷史事實事件,能夠站在歷史發展的角度以及歷史發展的規律,來分析當下時政熱點問題,如此是對于歷史知識點的實踐應用的教學保障;第三,引導學生利用歷史思維以及歷史發展規律來思考當下時政熱點問題解決的方法以及思路,實現對于初中歷史學科知識點的實踐應用,有效地做到時政熱點問題以及初中歷史知識點的有效融合;第四,在分析當下時政熱點問題以及歷史知識點的基礎上要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讓學生通過問題的發現以及解決來擁有歷史思維能力,建立正確的三觀[5]。總之,學生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適當的融入時事政治可以拉近學生觀念中歷史與實際之間的距離。學生在學習很多歷史知識的時候,還會由于時代代溝而出現理解不暢的狀況,教師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如果能夠有效融入時政熱點事件,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夠改善歷史教學短板,還能夠促進學生的綜合素養成長,幫助學生通過歷史學習形成正確的認知。學生就能夠在時政熱點事件中也可以加深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學生的歷史綜合素養由此得到提升。
例如歷史教師在帶領學生開展“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此節歷史知識點的學習以及復習時,教師可以將我國當下改革開放以來的社會發展變化與課文歷史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的發展變化進行專題化學習以及分析,使得學生站在全局的觀念以及發展的角度來分析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變化以及歷史上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的發展變化,學生在這樣的對比中,不僅能夠更加清晰地認識到古代中國的發展之迅速,開元盛世,以怎樣的姿態立足于世界東方,同時還能夠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百年中國的發展歷程,不僅能夠感受到先輩奉獻的不易,還能夠感嘆到祖國的強大。學生在這一過程中能夠對我國五千年發展史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知,對于當下時政熱點問題的正確分析及總結,因而使得初中學生擁有正確的三觀。
2.4 豐富創新教學方法。初中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通過積極引入多種創新型教學措施來融入時政熱點內容,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歷史情感共鳴。比如:初中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通過信息技術來講時政熱點事件引入歷史教學,同時還可以以合作教學、情境教學以及問題教學的方式來將時政熱點引入到歷史教學中。就拿信息技術來舉例。如今社會,信息技術在很多領域都已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歷史教師如果在歷史教學過程中能夠借助信息技術來引入時政熱點內容,就很容易會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比如:初中歷史教師在進行人教版初中歷史七年級下冊第十八課《收復臺灣和抗擊沙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在教學開始之前就可以結合當前的臺海局勢借助信息技術在互聯網上搜索一些相關的視頻、音頻資料,與文字相比直觀的畫面更能夠戳中學生的家國情懷,學生的愛國意識也能夠逐漸養成,新時代中學生由此不忘過去,知恥而后勇,熱愛國家,逐漸養成甘愿為國奉獻的精神,此時,時政熱點內容在初中歷史課堂中的使命也得以完成。
綜上所述,以古為鏡,以今尋古,將時政熱點問題融入到初中歷史學科的教學當中,能夠有效地培養初中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讓學生在分析歷史事實,學習歷史知識點以及分析當下熱點的基礎上,啟發學生的生活智慧,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歷史發展規律,擁有著正確看待事物的思維及觀念,從而有效地培養初中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