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偉
(新疆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布爾津鎮第一中心幼兒園 新疆 爾津縣 836699)
古詩詞是我國幾千年文化傳承的精髓,其富有極強的想象力與文化魅力,其可對學生的各方面產生重要影響,隨著國家對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視,古詩詞被納入中小學教育中,而當前隨著幼兒教育的大力推進,古詩詞也被融入到幼兒教育中。但由于幼兒年齡階段的特殊性,古詩詞又具較高理解難度,因此如何提高幼兒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發揮古詩詞的重要價值成為幼兒教師重點關注問題。
古詩詞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人的情感和人文素養培養上有著很大幫助。而當前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學習間出現了一定的矛盾沖突,現代心理學、教育學研究表明,幼兒期的兒童各方面發展較快,其身心具有較強可塑性,因此,科學合理的學前教育對幼兒身心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一時期的教育會影響幼兒的身心發展,若不加以重視會嚴重影響幼兒發展。但當前存在著這樣一種現象,人們過分追求經濟利益,使得教育忽視兒童對傳統文化的學習,學生人文情懷難以實現。
一是傳統文化教育方式影響大。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常常會把孩子能記憶多少首詩、能識多少字作為教學質量好壞的評判標準,沒有真正將教學生學理念融入教學過程中,學生還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狀態,這種思維也讓幼兒受到嚴重感染,他們會單純認為學習傳統文化就是背誦更多的詩詞,沒有真正體會學習的樂趣,這使得其在踏入正式學習之旅時,很快被學習中的困難而打敗。其次,學期教育相關理論認為,孩子將來成為什么樣的人取決于其所受的文化教育的種類,國家實施將古詩詞融入幼兒教學的目的就是豐富幼兒人文素養,讓幼兒從接觸知識以來就受文化熏陶,提高幼兒對善惡的分辨能力[1]。
二是傳統文化教育提前化。根據實際調查可知,當前幼兒教師的教學多數沿襲的是中小學教學模式,教育模式不純粹,多數還是以幼兒學習到的知識量為評價標準,功利化較為嚴重,幼兒在進入教學時,被家長、教師逼迫著學習,極大扼殺了孩子頑皮天性。同時,隨著家長對幼兒教育重視程度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幼兒園提出了雙語教學模式,這使得我國傳統文化的教育逐漸被忽視[2]。
三是傳統的古詩詞教育模式。幼兒階段的學習主要靠語言來呈現,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對幼兒的學習起到很大作用,幼兒有很強的向師性,其在學習過程中自制力較差,不能很好約束自身行為。這就導致許多幼兒在教學時,將大量精力與時間放在了規范幼兒學習行為上,給幼兒造成了一種權威性的教學環境,孩子活潑好動性被扼殺,更有一些老師為了維持正常的教學秩序,對幼兒提出的疑問置之不理,極大阻礙幼兒創造思維的發展。這些都不利于幼兒的自然發展,嚴重還會讓幼兒對古詩詞產生厭惡,阻礙幼兒想象思維的發散。
四是家長的攀比心理。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社會對人才的競爭越來越大,國家也加大了幼兒教育的投入力度,這讓很多家長產生了攀比心理,為讓孩子不被社會所淘汰,很多家長從小便十分關注孩子的教育問題。很對家長在孩子幼兒時期就開始策劃孩子的搶跑計劃,為孩子制定提升技能計劃,各種算數層出不窮,而這其中古詩詞的知曉量儼然已成為了當下家長拼娃的重要標準,許多家長為讓幼兒背誦更多的古詩詞,不惜剝奪孩子的娛樂時間,甚至以金錢為誘惑,強迫幼兒記憶,極大違背幼兒的自然發展規律,不利于幼兒的自然成長[3]。
2.1 培養幼兒人文素養。古詩詞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瑰寶,其記載著中華幾千年的傳統人文素養。從幼兒時期對幼兒開啟古詩詞教學能提高幼兒鑒賞美的能力,同時通過不斷的背誦還能提高幼兒語言表達、組織能力,潛移默化地將古詩詞中蘊含的人文素養傳達給幼兒,從而發揮古詩詞的情感價值。從教育學的角度出發可知,古詩詞內部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哲理,幼兒可通過閱讀古詩詞體會其中智慧之處。比如,在學習曹植的《七步詩》時,幼兒能根據詩中句子體會兄弟間互愛互助的情感,并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懂得團結與互助。
2.2 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許多古詩詞都是作者愛國情懷的體現,許多作者都通過詩詞表現出了濃濃的愛國情懷。因此,學習古詩詞能有效提高幼兒愛國情懷,能讓幼兒實際感受愛國情懷的體現。隨著人民生活質量的日益提升,國家對人才的培養力度越來越大,國家越來越重視學生愛國情懷的培養,在日常教學中常通過主題班會的形式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但學生對“愛國情懷”的理解不深刻,甚至認識過于片面、扭曲。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善于利用古詩詞中滲透的愛國情懷,增強學生對愛國情懷的認識,比如,教師可利用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的《示兒》來對學生的愛國情懷進行培養,作者出生在兩宋交戰時期,其從小就體會國家分裂帶來的痛苦,因此其立志為國家統一做貢獻,在死前都還在擔心國家的平定。除此之外,諸葛亮的《出師表》也極大體現了作者的拳拳愛國情懷,作者為報劉備的知遇之恩,全心輔助帝王,一心只為復興漢室,在死后都還在為國家興亡做謀略,其對國家的愛之深,足以讓后人敬仰。
2.3 提高幼兒綜合學習素養。幼兒由于年齡、認知上的特殊,其綜合理解能力較弱,在將古詩詞融入幼兒日常教學過程中后,會使得幼兒綜合學習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其中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增大幼兒知識視野。幼兒由于學習時間的短暫性,其只能依靠平時對知識的模仿而增加自己的知識量,但將古詩詞融入幼兒教育后,由于古詩詞的種類、內容的豐富性,其知識跨度較大,有詩歌、詞賦其中都蘊含大量的知識量,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對詩詞進行學習,適當地對古詩詞進行背誦記憶,這會使得幼兒知識面得到很大提升。二增大學生學習信心。古詩詞具有特殊的文化魅力,幼兒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通常是寓教于樂,賦予古詩詞活力,在日常教學中注重體現古詩詞的娛樂性,以歌曲、角色扮演、游戲等形式來對古詩詞進行演繹,提高學生學習古詩詞興趣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各方面的綜合能力。三提高學生記憶力。心理學研究表明,幼兒的記憶力發展是人整個發展過程中最迅速的階段,幼兒對古詩詞進行背誦的過程中可增強學生的記憶效果。
我國有著五千年的歷史文明,文化對人的生活方式、交友方式、思維模式等產生著重大影響,其對人們起著潛移默化的改變。古詩詞在我國有著上千年的傳承,是我國傳統文化之一,對人的教育、情感陶冶上扮演著重要角色。古詩詞有著其獨特的文化風格,與現代詩歌不同,其講究語句的平仄押韻,而且對詩句的字數也有嚴格要求,通常以五字、七字為主,我們把它們稱之為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作者通過短短的語句描述出不同的景色、情感,其放在今天依然有著很大研究意義,在對詩詞進行理解時也還不能深層地體會作者的情感思想,這足以看出作者在創作時的難度,經常對詩詞進行鑒賞能很大程度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品位。我國對古詩詞的重視在中小學的課本中就能足以體現,當前,國家在進一步地將古詩詞融入幼兒園教育,但由于幼兒年齡、認知方面因素的影響,其與教育的結合存在一定難度。其中,幼兒知識結構不全面,掌握的詞匯較少,情感體驗較少等問題都極大阻礙了幼兒對古詩詞的理解,許多幼兒對古詩詞的理解只處于簡單會背狀態。加之受傳統教育的影響,幼兒對知識的接受還處于死記硬背狀態,教師對學生的教學也只是一味地向學生傳輸知識,導致幼兒只是會背詩詞,對詩詞理解不深刻,若不強加記憶,一段時間后幼兒就會忘記得一干二凈。
3.1 精心選擇教學內容。由于幼兒的特殊年齡階段,其對古詩詞沒有任何學習基礎。基于此,幼兒教師在進行古詩詞教學時,就要特別注意幼兒的學齡特征和理解基礎,認真選擇好每一堂古詩詞教學,便于幼兒去接受、去最大程度地理解古詩詞的內容,這樣也便于后期教育影響的開展。
教師在開展古詩詞教學時,要注意學生生活環境與古詩詞的契合度,比如,現在是冬天,幼兒教師在選擇古詩詞時就要注意與當下情景的詩詞教學,就可以選擇《江雪》、《梅花》等古詩詞對幼兒進行古詩詞教學,幼兒在現實生活中已經感受到冬天的樣子,再通過古詩詞的引入,能讓幼兒更好體會冬天的意境,同時體會詩人當時的創作情感,讓學生受到心靈觸動,豐富幼兒的情感體驗,提高古詩詞的教學效果。
3.2 運用日常生活案例進行教學。將古詩詞融入幼兒教學中,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在踏入學齡階段后能更好理解詩詞情感,而是培養幼兒人文素養,這也可為以后的教育研究提供有價值的教育案例。比如在清明節來臨之際,幼兒教師可選擇《清明》這首古詩讓幼兒進行學習,這不僅可以讓幼兒學到更多古詩詞的同時,還能讓幼兒知曉清明節是做什么的,體會清明時人們對先烈的緬懷之情,豐富幼兒的認知。在實際組織本節教學時,教師可從多方面進行教學組織,首先,帶領學生閱讀全詩,讓學生能夠獨立通讀全詩,在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時,適當的解釋詩句意思,讓幼兒從字面意思理解詩句意義,讓幼兒理解清明時作者的傷感之情,進而將這份情感引入實際生活中,讓學生回憶已故的親人,實際感受思念親人那種傷感。其次,為讓學生清楚了解清明節的意義,讓學生回憶以往清明節時自己在干什么,從生活實際告訴幼兒清明節我們要去踏青,掃墓,通過這些活動體現后人對先烈的思念之情。通過生活實例教學,幼兒能更清楚明了的了解詩詞意境,便于幼兒的情感體驗。
3.3 豐富課堂教學模式,活躍課堂氛圍。由于古詩詞都是古人經過無數遍的精壓縮創作而成的,因此,在理解上存在一定難度,傳統模式的教學只會增大學生古詩詞理解難度,讓幼兒失去對古詩詞的學習信心。在這一背景之下,幼兒教師的古詩詞教學必須簡潔、生動,采用活潑生動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比如,在進行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這首詩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采用《荷塘月色》這首歌作為朗讀背景音樂,這首歌是學生耳熟能詳的,利用其作為背景音樂能很快將學生帶入學習情景,賦予詩詞情感,將詩詞情感具體化,讓學生能通過音樂傳達的感情體會詩人的創作情感。
3.4 營造良好的古詩詞學習環境。幼兒教師在進行古詩詞教學時,首先要分析幼兒的學情特點,根據幼兒的學情特點來進行教學,這樣才能保障古詩詞的高質量教學。心理學研究表明,幼兒這個學齡階段的兒童對知識的學習主要通過感官來認識了解的,其對知識的接受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幼兒學習時的心理狀態,若學習時幼兒處于愉快放松狀態,其注意力集中時間就會相對延長,對古詩詞的學習接受就相對較快。因此,為讓幼兒長時間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更加發揮古詩詞的作用,幼兒教師在進行實際古詩詞教學時,要善于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通過情景教學法滿足幼兒學習需求。比如,教師在教授幼兒《絕句》這首古詩時,首先對詩人進行簡單介紹,讓幼兒知曉詩人基本信息,然后再結合背景音樂對詩句進行閱讀,讓學生跟著音樂進行閱讀,還可以通過擊鼓傳花等游戲,提高學生記憶速度,為學生營造一個愉快輕松的學習氛圍。
3.5 創新幼兒古詩詞學習方式。由于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進行古詩詞的教學過程中,過于重視學生對古詩詞的背誦效果,沒有教會學生去聯想性的記憶古詩詞,學生常常花費大量時間去記憶詩詞的內容,導致學生對古詩詞產生厭學心理。因此,在將古詩詞融入幼兒教學中時,教育部一再強調,幼兒教師要努力尋找最適合幼兒的教學方法,以防幼兒在最開始接觸詩詞就產生懼怕心理。基于此,一些幼兒教師采用了唱古詩這種教學方法,將復雜難懂的古詩變成幼兒易接受的音樂形式,提高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
3.6 趣味性教學。幼兒時期的兒童對世間的事物存在極大的好奇,其自制力也較弱,不能及時控制自己的行為,因此,幼兒在上課時總是表現出好動、注意力集中時間短等現象出現。基于此,幼兒教師要抓住幼兒這一發展特點,注意調動課堂氛圍,增長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其中趣味性教學就能很好幫助教師解決幼兒聽課難這一問題,多數幼兒喜歡以講故事形式學習,因此教師在進行古詩詞的教學時,首先以講故事的形式導入課堂內容,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一起,比如講孟浩然的《春曉》時,先用故事形式開始講解詩的大意,從前,有位大詩人躺在床上不知不覺地就睡著了,等他醒來之后才發現一天都已經過去一大半了,然后聽著林中傳來的陣陣鳥啼聲,才回想起來昨晚下的雨不知打落了多少樹葉和鮮花。通過故事的形式集中幼兒注意力,以便學生理解詩詞的大意,便于后期的背誦記憶。
3.7 畫面感情景教學。畫面感教學是學生在學習古詩詞時常用的教學方法,通過對詩詞畫面的建立可幫助學生更好理解詩詞蘊含的情感。學生在通過多次背誦記憶后,會對詩詞產生自己獨特的見解,因此教師可在學生對詩詞有一定的理解之后,可建立畫面感教學,詩詞的畫面感大多源于詩人寫作的背景,通過畫面的呈現可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詩人所表達的情感。例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中描述的畫面,通過大漠、孤煙、落日等景物直觀地展示了作者內心的孤寂與落寞,這些景物都蘊含著一定的情感,通過場景的再現將學生帶入作者寫詩時的場景,讓學生更加深層次的理解詩人的思想感情,從而激發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熱情。由于幼兒理解能力的特殊性,因此幼兒時期學習的詩詞畫面感都極強,比如白居易的《池上》,小娃撐著小船,偷偷地采摘著白蓮,但不知道怎么掩飾自己的行蹤,被荷塘里的浮萍出賣了自己的位置。
3.8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學習效果在很大一部分上取決于學生對學習科目的喜愛程度。隨著新課程理念的不斷深入,要求教師要以學生為本,承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做學生學習路上的引路人,積極采用各種教學方法豐富學生的學習渠道。為提高學生對古詩詞的熱愛,教師要積極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古詩詞學習氛圍,采用情景教學的方法促進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同時還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加深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例如在對“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這幾句詩進行情景教學時,教師可先布置一個古村場景,精心準備各種道具,讓學生感受教師的認真,在對這幾句詩進行故事演繹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性格特點,給予每個學生表演機會,讓學生從表演中感受詩詞的魅力,從根本上喜歡古詩詞。
3.9 以實際情況為依托,制定古詩詞教學方案。幼兒教師在制定教學方案時要嚴格按照幼兒的實際學習特點來制定,首先根據心理學對幼兒的研究,明確幼兒知識結構不完全,語言組織能力弱等特點,因此在進行古詩詞教學時要降低幼兒對詩詞的理解程度,同時要適當結合課外詩詞對學生的認知進行拓展,在教學時要教會學生學習詩詞的方法,兼顧游戲,寓教于樂。除此之外,教師要深知學生的學習不僅僅只是依靠教師來進行,還需要家長的適當配合才能使學生的學習事半功倍,教師要及時向家長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讓家長了解學生在校期間的實際表現,同時家長也要向教師反饋學生在家的表現,便于教師針對各類型學生實施教學方案。與此同時,實時關注自己的教學效果,善于發現其中的不足,并及時作出有效調整。
3.10 古詩詞與游戲教學相結合的方法和策略。幼兒學習的古詩詞多數都是畫面感極強的詩詞,這個時期的兒童喜歡以游戲的方式來學習,因此幼兒教師要善于將古詩詞賦予游戲娛樂性,在課前對詩詞進行游戲創作,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保留孩子的頑皮天性,在進行古詩詞教學時認真選擇好教學內容,確保孩子能在短暫的時間內學習到更多的知識。
綜上所述,將古詩詞融入幼兒教育中可對幼兒發展產生重要作用,提高幼兒的記憶力,增強幼兒愛國情懷,提高學生綜合學習能力。但當前將古詩詞融入幼兒教育中還面臨許多挑戰,家長會把孩子詩詞的背誦量作為滿足內心攀比欲的重要標準,使得教育模式提前化,這些都會降低幼兒學習古詩詞的興趣,使幼兒產生厭學心理。因此,幼兒教師要不斷對古詩詞的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利用多種教學方法豐富學生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