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純
(廣州市幼兒師范學校 廣東 廣州 510610)
對于教師來說,其最重要的任務在于教書育人,可見除了要對學生傳授知識外,還應當做好育人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夠培養出高素質的綜合型專業人才,從而讓其更好地參與到社會工作中,為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我知道不僅要做好班級的各項管理工作,同時還要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實現管育并重,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道德修養指的是人的一種道德活動形式,人為了實現個人的理想人格,從意識和行為兩個角度進行自我道德鍛煉,從而達到一定的道德境界。幼師院校的學生們在未來畢業之后,都會進入到社會當中,成為一名幼兒教師,具備優質的道德修養,能夠讓幼兒教師自覺按照社會道德標準完善自身,逐漸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幼兒在進入到幼兒園之后每天接觸的是幼兒教師,因此幼兒會不自覺地模仿教師的日常行為。幼兒正處于發展的重要階段,在此階段加強道德修養培養,能夠為接下來的成長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因此需要對幼師院校學生加強德育教育,能夠不斷提升未來幼兒教師的整體素質水平,并針對幼兒進行潛移默化的道德教育,實現社會的穩定發展。隨著社會的不斷創新發展,又是加強德育教育,能夠更加滿足社會市場經濟發展,對于人才的迫切需求。在幼師院校教育工作開展當中,需要培養學生具備正確的思想觀念,確保學生在進入到工作崗位之后,也能夠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和發展觀,在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熱情。在幼師院校當中,加強德育教育能夠有效地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擺脫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束縛,在教學細節當中,貫徹落實利得樹人的理念,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首先會自身樹立起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提升個人的素養水平,在教育其他人之前先教育自己,掌握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識點,積累豐富的教育經驗,能夠讓幼兒師院肖德育教育工作緊跟時代發展步伐,符合思政教育基本規律。
在班級管理中的德育工作開展方面,我認為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2.1 以德施教,以身垂范。古語曰:“律人先自律,正人先正己。”教師仿佛是學生求學之海中的領航燈,一舉一動都會引領學生不斷向前,不斷進步。作為一名幼師教師,我認為重視言傳身教是作為一名老師理應具備的基本的職業素養。通常來說,在幼師班級中學習的孩子們,大多正處于十幾歲的萌芽時期,尚未形成成熟的人生價值觀,,尚未形成固定的世界觀,甚至還尚未形成成熟的人格。因此對于正處于探索世界階段的孩子們,擁有相當強烈的求知欲望,而這時候恰恰是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關鍵時期。正在成長的學生們仿佛正如一顆顆茁壯成長的幼苗,如果說普通的幼師教育和文化素質教育是土壤的話,那么德育教育便是陽光和雨露,滋潤著學生的心靈,在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培育塑造中發揮著相當重要的關鍵性的作用。
俗話說:“身教重于言傳。”因此這也就促使在在幼師院校的班級管理中,作為一名幼師教師需要更加嚴格要求自己,把握好自己的言行舉止,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不論是在教學素養方面,還是在衣著打扮方面,還是在言行舉止方面,又或者是個人修養方面,都要努力做到能夠給學生樹立榜樣和標桿,發揚作為教師的德育模范精神。我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發現,我作為一名教師,作為與學生彼此之間朝夕相處的對象,我在幼師教學的過程中,包括我對幼師的所思所想,教學過程中的言行舉止、思維方式、一舉一動、情緒波動以及三觀觀念等都必然會對學生產生深刻的影響,學生會在不自覺中模仿我的某些行為,甚至是學習吸收我對某些事情的看法和觀點。當我以針對幼兒教育的某個事例為例,向學生表達我的見解和看法時,會不由自主的引導學生向這個思路發展。這也就意味著我的思維觀念和我對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的看法會對學生的未來產生相當深刻的影響。而只有當我的行為和觀念真正能夠符合正確的三觀,真正能夠被學生所認同,被學生所接受,能夠向學生傳達一種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正面的思想觀念時,學生才能夠真正的對我抱有崇敬愛戴之情,樂于信任,樂于向我求教,同時也樂于遵從我的管理、指導和教誨,對于我所提出地錯誤和問題學生也能夠真正的信服并在第一時間進行修正。
因此德育教育在班級管理中,不僅僅會對學生的管理產生作用,同樣也是對教師自我管理所提出的嚴格要求,能夠促使教師在班級管理中以德為鏡,端正三觀。能夠促使教師在班級的管理中更好地做好自我的管理,能夠在管理班級,教導學生的過程中不斷地加強自我的學習和提高,能夠在自我的提升中實現不斷地改造和進步,能夠不斷加強自身的個人道德素質修養。在教師不斷實現自我提高的同時,也能夠反作用于學生,在對學生起到一種積極的正面導向的作用,能夠以一種正向回饋的方式,成為學生的標桿和楷模。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悄無聲息的向學生傳達品德之風,協助學生樹立培育爭取的人生價值觀,構建正確的世界觀,能夠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藝德藝風。
2.2 端正班風,和諧促進。一般來說,創建和諧友善的班風是班級管理的核心目標。環境對于個人的發展來說起到了一種決定性的作用,什么樣的環境會造就出什么樣的人,特別是幼師班級中的學生大多正處于十幾歲的萌芽成長階段,,專注于在校園中學習幼師技能和文化課程,并未有太多的機會與外界接觸。而這個時期的學生如同一張白紙,一塊白布,而班級環境則如同一支畫筆,一個染缸,為學生渲染斑斕的色彩。德育教育最大地作用,也是最為顯著的作用,是能夠給予學生一個健康文明的學習氛圍,能夠滿足學生對于和諧共促班風班貌的要求。而和諧良好的班風班貌的樹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在日積月累中通過墊底積累,逐漸形成樹立的,這也就意味著需要教師在一點一滴中進行創造,在一分一秒中投入以十分的努力。
我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注意到良好和諧的班風班貌對于學生的幼師學習和文化課的學習具有相當的影響作用。比如在教學工作中我發現,當學生之間保持一種良好和諧的班風班貌時,學生能夠保持愉悅的心情,能夠與他人保持一種愉快良好的相處模式,與他人之間形成一種良好和諧的關系,能夠以更加愉悅的心情投入學習,當開展需要團隊配合的幼師活動時也能夠更加順利的進行,學習的效率也會進一步的提高,從而能夠形成一種更為和諧的班級風貌,形成一種良性的循環。而當班級氣氛緊張的時候,通常會使學生容易被不良情緒所影響,在與他人相處時會愈加小心翼翼,或者是暴躁易怒,會在班級中形成一種不良的抱團風氣,會抑制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對班級管理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在班級管理中,我致力于將幼師教育、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緊密相連,致力于在班級中形成一種正氣之風,注重在班級種樹立一種文明典范,讓文明之風格在班級中成為主流。并在幼師教育指導工作中,會將幼師創造與身邊的優良品德相結合,致力于向學生傳達一種積極向上的幼師教育思想,引發學生對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思想下的良好品質的思考和探索精神。將德育教育融入班風管理當中,將班級管理作為師生共同的責任和使命,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共同維護班級的和諧之風,在德育教育中實現良好的班級管理,營造文明的班級氛圍。
幼師將來的服務對象都是年齡尚小的幼兒,端正的班風可以讓學生們保持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這樣等到其畢業后參與工作的時候也能夠正確的看待自己的工作,并且在開展幼教工作時能夠以正確的態度對待幼兒,將教書育人的教師理念傳承到自己的工作當中,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養,又能夠使其未來參與幼教工作時更加的得心應手,并且也能夠堅持德育理念來培養幼兒。
2.3 以人為本,促進發展。幼師教育的主要目的和核心指導思想以及主要目標是能夠培養愛國敬業,德才兼備的多元化幼師人才,這也意味著在班級管理地過程中,必須要將德育教育和班級管理相結合,將以人為本作為教育主導思想,在德育教育中對癥下藥,以此力求能夠樹立正確教育指導方針。一般來說,德育教育也就意味著將愛國主義精神和時代文明精神融入與幼師院校的班級管理工作中,能夠在德育教育中凸顯社會主義美德,實現班級管理與時代精神相融合。
我在班級管理工作當中,注重培養學生對于道德素質的正確認知,強調的是學生要在幼師當中重視以人文本的關鍵要素,要在創作的過程中與時俱進,針砭時弊。俗話說:“幼師來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在班級管理和教導學生的過程中,我時常以這句話為教育學生和管理班級的一個重點,強調的是無論何種幼師創造最終都離不開來自于現實要素和時代精神作為基礎。因此在班級管理當中我會將班級管理和現實條件相結合,在此基礎上同時注重學生自我意識的表達和呈現,在能夠保持班級管理秩序和正確方向的基礎上,尊重學生的個性,保護學生的創造性,強調的是能夠在班級管理工作當中學生能夠在基于正確價值觀的基礎上實現向多元化、全方位、多層次方向發展。并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找準學生的問題,緊抓管理工作的痛點和難點,并通過德育教育,糾正不良風氣,對癥下藥,有針對性的施加以正確的引導和管理。在班級管理中加強對德育教育的管理,有利于學生在未來走上教育舞臺時,能夠向社會大眾呈現一種積極向上的優良正氣,發揮作為一名幼兒教師的引領和榜樣作用,充分發揮積極導向作用。例如在日常開班會時,我都會充分征求學生的意見和建議,鼓勵他們說出日常學習與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有效的建議,讓學生成為班級管理的主人,讓他們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通過學生的視角,更容易發現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這也能夠讓我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制定針對性的德育措施,從而解決學生的學習及生活問題,讓他們能夠更快樂地進行學習與生活。
我們要在幼師的班級管理工作中,正確認識到道德教育和幼師教育之間的和諧共生,相促相生及相互依存的關系。德育教育在幼師班級的管理中有利于培養品性端正,德藝雙馨的未來之星,能夠實現培育才華和品德兼修,起到一種正面積極導向力量的棟梁之材。因此,作為班級管理的主導人,我們應當重視對學生的德育教育,為其做好榜樣,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從而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為國家的幼教事業發展提供更多高素質人才。
2.4 深入第二課堂完成知識延伸。第二課堂更像是對幼師院校課堂教學內容的一種延伸和拓展,能夠讓傳統的理論知識點涵蓋范圍更加廣泛,充分鍛煉學生的各項技能,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培養學生具備基本的思想政治覺悟。為了能夠讓德育第二課堂的開展更加高效有序,我會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優化探索出新的德育教育形式,督促學生們加強課外閱讀,并科學合理的選擇課外閱讀的內容納入到學生們的閱讀范疇當中。我會定期組織學生走出校園,進入到當地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當中,培養學生具備愛國情懷。在學校內部,我也會讓學生們參與德育知識的辯論會和演講比賽,引導學生能夠積極主動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我會跟學生們在日常課余時間共同的討論時政熱點,并讓學生寫出論文內容。長此以往學生會逐漸養成關心國家大事的良好習慣,并擁有一雙美的眼睛,善于發現在生活和工作中的美好,培養學生具備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崗位責任感,在接下來進入社會就業之后,也能夠為幼兒的未來發展服務。
2.5 轉變學生學習觀念。當前一部分又是院校的學生并不是真的熱愛幼師這個專業,很多都是因為家長安排或者是自己考試成績不理想才選擇了這個專業,在日常學習當中抱有得過且過的心態,對于未來自己將要就業的崗位任職不明確,不理解幼師工作的重要性。教師需要首先帶領幼師院校的學生,了解幼師未來職業的特點,不斷培養學生從內心深處產生幼師工作的使命感。在幼兒的成長和發展當中他們的教師就是理想的化身,也是父母不可替代的重要標兵形象。因此幼兒教師自身的一言一行,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幼兒的成長。我在日常教學工作當中,會帶領學生不定期參與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具備成就感和使命感,對于幼師專業能夠產生學習興趣。提倡未來院校可以與當地的幼兒園進行合作,組織幼師專業學生能夠進入到一線工作崗位當中,體驗幼教工作的實際過程,跟幼兒進行零距離的接觸,感受到幼兒天真無邪的性格以及對教師的崇拜之情,進一步感受幼師職業的神圣和偉大。通過定期開展多樣化的實踐活動,學生們初步具備了更加明確的未來職業發展目標,并學會使用幼師德育素養的相關標準要求,強化自己、要求自己,實現學生的自我管理。
2.6 把班干部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整個班級體在生活和學習當中,會形成一種風氣,該風氣會對學生的思想、行為作風產生一定影響。教師樹立起良好的班風,能夠推動學生朝著高尚道德素養前進。在班級當中打造出得力的班干部團隊,能夠成為教師教學和班級管理的輔助力量,創建出良好的班風班帽,并輔助教師開展德育教育工作。首先班干部能夠起到一定的橋梁作用,想要針對幼師院校學生進行的與培養,需要班干部把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反饋給教師,讓教師能夠了解學生的意見,讓德育教育工作更有針對性。學生干部就像是班級當中的風向標,該風向標的指向會指明整個班級體學生的行動動向。因此在班干部的選拔過程中,教師需要選擇各方面都很優秀的學生,號召其他學生也能夠像班干部一樣優秀,督促自身積極發展,把班干部的正面影響力發揮出來,在幼師院校班級德育教育當中,形成更加優質的班風班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