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春暉
(江蘇省泗陽致遠中學 江蘇 泗陽 223700)
高中正處于學生快速發展階段,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質量如何將會直接影響到學生未來新技術的掌握和應用水平,所以教師必須要設計更為全面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模式,改變學生傳統被動的教學也優化教師灌輸式教學,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自主思考,遇到問題不再單純依賴教師。探究式教學模式就成為了改變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現狀的主要措施,如何更為全面的利用探究式教學,就成為廣大教師所需要關注的主要問題。
探究式教學的核心教學目標是要求教師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為學生設計具體的教學情境,啟發學生主觀思考能力,讓學生通過自主研究和探索的方式,對科學問題加以研究了解,同時學生在研究過程中將會改變傳統被動式學習,展開主動學習,這樣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對于知識的理解將會更為深入。因此探究式教學課,從學生角度出發,按照學生的發展需求來設計教學模式,教師應當將探究式教學融入到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不僅可以引導學生更加深入的掌握技能和知識,還能夠讓學生擁有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從而擺脫對于教師的依賴性,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夠根據自己學習方式去解決相應的現實生活問題,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
與之同時,將探究式教學應用于課堂教學中,還有利于幫助學生提升自主學習和創新意識。教師從傳統教學主導者轉變為教學引導者,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和幫助,讓學生能夠以更為良好的狀態進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有機結合,有序增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互動,促使教學氛圍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增強教學趣味性,培養學生學習積極性。而在探究式教學活動中,學生將會遇到各類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這樣學生的學習狀態就更加真實的展現在教師的面前,教師則可以收集學生所遇到的問題,進行統一的講解,加強教學針對性,而對于一些共性問題則是教學重點,從而通過探究式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為學生未來的發展以及信息技術的掌握奠定良好基礎。
最后,探究性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傳統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往往會按照教學大綱為學生首先進行操作演示,隨后要求學生模仿教師的操作過程來進行信息技術知識的學習。這樣的教學模式在教學活動中可以幫助學生快速完成知識的運用和實踐雖然看似教學質量較高,但實際上學生卻完全處于模仿學習狀態,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原理并不深入,只是為了完成學習任務而進行實踐操作,學生缺乏基本運用理念。所以就需要利用探究性教學來改變學生這樣的負面學習狀態,讓學生從自我探究角度來完成知識的見解和認識,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1 加強教學主題研究。探究性教學,在教學活動中需要教師為學生提供一個基本探究方向和探究主題,所以探究主題的設計將會直接影響到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在教學主題設計過程中,需要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探究空間,引導學生按照個人學習方法來完成探究,這樣學生就會對探究內容擁有更為深入的理解和認識。所以教師在設計探究項目時,不能夠過度空洞隨意,而是應當結合學生所需要使用的信息技能來設計探究方向與主題。讓學生可以真正認識到探究主題對個人學習發展的重要性以及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方法。真正將學生理論學習與實踐技能有機結合,提高學生信息技術的實踐操作能力。
2.2 突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就目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來說,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大部分教師仍然采用灌輸式教學,學生被動接受知識自主學習能力,無法在教學活動中得以體現,而信息技術是一門操作性較強的學科,學生如果單純掌握理論知識,就會出現在在實踐應用中出現無法解決新問題的情況。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操作方法僅僅停留在理論層次,缺少實踐應用技能,為了改變這一教學問題,在探究式教學中,教師需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改變教師的角色定位,做好教學引導,幫助學生展開自主學習,提高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可以感受到在自主學習活動中的獨特樂趣。此外,探究式教學方法的使用還能夠改變傳統刻板的教學模式,在教學活動中學生通過自主實踐對知識加以理解,從而強化知識印象。
2.3 教學內容加以拓展。傳統教學模式影響下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內容主要依據課本教學要求,所以所有教學活動的設計僅限于課本活動,這些活動內容與學生的現實生活全少學習積極性,所以導致課堂教學氛圍枯燥生硬,久而久之學生將會產生厭學的學習情緒,而探究式教學的合理應用,則可以改變學生單一的學習目標,讓學生以課本為基礎,對教學內容加以拓展,掌握更多的課外信息技術技能,學生將會從個人學習興趣角度出發,對信息技術加以探究,再學習到新的信息技術用于解決實際問題,這樣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學習內容都得到了有效的拓展。學生將會嘗試將信息技術利用于解決實際問題,這樣學生所學習到的信息技術。這樣學生所學習到的信息技術將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讓學生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不斷提升學習水平。同時探究式教學環節的設計可以不僅限于課堂教學,而是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對學生的教學環境加以拓展,促使教育活動變得更加靈活,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探究機會和空間。
2.4 在探究式活動中給予學生更多的合作交流機會。探究式教學,雖然更加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但是學生個人自主學習能力卻相對薄弱,為了讓學生的主觀學習思維變得更加靈活多元化,則應當借助團隊的力量,讓學生之間相互合作來解決學習問題,在合作教學活動中,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夠抒發個人意見和觀點,通過不斷的討論來幫助學生發現自己所存在的問題,從而相互影響,相互幫助,相互促進達到學生之間共同發展的教學目標。所以在探究式教學的應用中,不僅要給予學生更多的自我表達機會,還需要讓學生進行團隊合作,在團隊合作過程中不斷學習其他同學的學習方法和操作技能,加強知識的互動溝通,從而確保學生的團隊合作高質量完成。
3.1 為生創設具體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欲望。探究性教學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就需要為學生創設具體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利用自己所學習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一般來說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探索性問題,學生就會根據教師所提出的問題來展開自主預習,通過自主預習,學會總結歸納知識,以此來加強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有關于開源硬件開發環境的教學中,本章節內容較為抽象,需要學生反復練習,為了加深學生的學習影響,教師可以首先為學生設計本單元的自主探究任務,如:“了解硬件組成部分LED燈的特點及運用方法。”讓學生在展開學習之前就可以對學習內容擁有初步了解,隨后讓學生自主去探索開源鍵及開源內涵,學生就會結合自己所學習到的知識去討論問題,從而對知識進行更深一步層次的理解,為了加深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還應當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引入開源硬件和硬件的應用視頻。讓學生從更多的案例去了解技術特點。隨后再讓學生根據課堂教學內容展開自主實踐活動,將信息技術帶入到具體的教學問題中,從而讓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知識的運用,讓學生可以結合自身知識的掌握情況,化被動為主動展開知識的探索。
同時教師在為學生設計教學情境時,還需要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尊重學生的意見和看法,從學生角度對教學情境進行設計,教師要按照學生的知識探究過程去總結學生所存在的學習問題,將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有利于提升學生對于知識的認知與理解,更加讓學生具備知識探究能力和學習意識。
3.2 合理建設學習小組,開展探究式學習。信息技術對初中生來說,教學內容相對抽象,學生的學習難度仍然較大,單純在探究式教學中依靠學生個人學習能力來對知識加以學習,很難讓學生全面掌握知識,所以教師就需要建設學習小組,讓學生在學習小組內部展開合作學習了解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所存在的缺陷和認知不足,利用他人的學習優點來提升自己,也在學習小組中相互溝通互動取得進步。與之同時,教師還應當讓學生在小組內部以成員分工的形式對教學知識點加以探究,從而梳理出一個完整的網絡知識框架,在未來的學習中,學生可以運用該知識框架去解決各類新的現實問題。
例如,在有關于《開源硬件和開發環境》這節課的教學中,教師為了增強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需要首先讓學生去自主觀察micro:bit基本部件,通過簡單的應用去熟悉部件功能,隨后帶領學生去進行自主實踐創新,教師可以布置相應的課堂任務,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每一個學習小組中的成員都必須要擁有其自身的學習任務。以此來保證所有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學習小組劃分時,教師要有針對性的將學習較好和學習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劃分為一組學生,在學習探索中可以形成相互幫助的學習環境從而不斷拉近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學習差異。為學習后進者的學習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而在學習小組合作過程中,教師還應當利用學習小組之間的競爭性來增強學生的探究欲望。教師可以經常組織學習小組之間展開實踐技能比賽,為學生設計具體的探索任務比一比,哪一個學習小組更快完成知識的探究和搜索,而教師則應當做好教學引導和評價工作,聆聽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或者學習經驗對于學習偏差進行糾正,讓學生走向正確的學習發展道路。
3.3 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機會。探究性教學,需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而這些教學目標都需要讓學生在不斷的自主學習訓練中來有效提升。
例如,教師在展開信息技術教學時,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引入相關學習資料。按照學生的興趣愛好選擇學生所喜歡的文稿或PPT幫助學生在個人興趣的引導下完成自主學習。教師在為學生提供相關學習資料時,必須要注重資源的全面性,要考慮到資源是否足夠細致。在學生開展自主探究之前,對學習資料進行論證,避免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出現資料不全而無法完成學習探究的情況。
教師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同時,還需要注重差異化教學,每一名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掌握和理解能力都有極大的差而已,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將自主學習內容劃分為上中下三個層次,從而分別應對三種不同類型的學生。對于一些相對簡單的學習任務來說,就可以將任務交給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學生,讓學生不斷的自我探究中建立學習信心,掌握學習方法。而對于難度較大,具有創新性功能的任務,教師則應當給予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讓學生在個人學習基礎之上對知識加以拓展。讓學生不僅僅局限于課本中的知識,幫助學生從不同角度加強信息技術的應用,以便學生未來掌握。
總而言之,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探究式教學已成為教學改革的主要方向,教師應當利用探究式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通過不斷的自主操作來完善對于知識的理解,加深學習印象,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真正克服自主學習中的困難問題,逐漸建立清晰的學習思路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