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永才
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不僅需要課程改革的全面深化,更離不開教學改革的有效介入,尤其是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教學評價與教學情境等的現代轉型,這樣才能夠推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從理念走向實踐,真正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教育變革大多不是結果取向的事件,而需經歷艱難蛻變的過程。在當前教育發展不均衡的背景下,如何直面課堂教學實踐中存在的現實問題、探索教學變革的發展方向與實踐路徑、積極推進核心素養的培育,成為課堂教學改革的關鍵問題。本期專題中《化學實驗教學的現狀與對策》《化學教學評價的困境及突破方略》兩篇文章分別從教學實踐中的化學實驗、化學教學評價入手,闡釋可能的困難,給出教學解決策略,具有教學指導意義;《核心素養視域下教學變革的倫理困境及消解策略——以化學教學為例》《化學教學公平的實踐與探索》兩篇文章從教學倫理、教學公平的視角分析基于核心素養的教學變革,可以幫助教師以點帶面了解當前教學變革過程中的矛盾和沖突,從而為核心素養的進一步推進提供參考和借鑒,引導讀者深入思考。
核心素養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尋求素質教育的新突破,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其特點是立德樹人、素養為本,聚焦課堂、創新為本。根據課堂觀察和教學實踐,基于核心素養的教學實踐是多姿多彩的,其核心是追求真善美的。據此,筆者認為,落實核心素養可以考慮構建“五美”課堂。
“五美”課堂旨在回歸生態、創生智慧、尊重生命,意將立美與審美有機融合,讓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和創造美。
化學是一門實用的創造性科學。化學教學需要選取與生活、生產、社會和科技等多方面密切相關的真實性素材來創設真實性情境,從而引發真實性學習,教真實、有用的化學。創設情境以激發興趣、誘發欲望、開發情意和引發問題,情境賦予知識、活動以意義,可有效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和認知發展,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用敏銳的眼光去發現問題。
探究是人的本能,貫穿人的一生。探究始于問題,問題是思維的源泉。化學教學需要將知識問題化,將問題情境化,由教師的設問走向學生的提問,讓學生的學習成為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評價問題的過程,設問啟學、追問拓學、互問深學、反問會學。設計和引發高質量的問題,引導學生開展科學、合理的探究,讓學生多用實驗來探究化學,讓學生用聰慧的心智去領悟。
基于實驗類、交流類和調查類等活動的設計,基于真實情境下實際問題的解決,多開展實驗探究、自主合作、交流討論、調查分析和反思評價等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學生與教師對話、與同學對話、與文本對話、與自己對話,以深層次的對話有效培養和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和高階思維能力。讓學生在做中學、用中學和創中學,不僅讓學生動手、動眼、動腦,更要讓學生動心和動情。
從知識解析走向概念轉變、從觀念建構走向素養為本,引導學生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實現自主和主動的建構,在實踐應用的基礎上進行知識建構或重構,體悟知識內容的結構化、條件化和情境化。讓學生主動參與和理解,體驗過程、體會方法和體悟能力,明確“學什么”“為什么要學”和“怎么學”,將知識的內在邏輯與學生的認知發展和身心發展有機融合,引導學生尊重事實、遵循規律。
教學是一門“立美”的藝術,而藝術的生命在于創造。化學的本質在于研究物質和創造物質,化學學科的發展與人類文明、社會發展與科技進步等息息相關,化學教學要引導和促進學生的認識轉變和發展,引導學生由點到面來建模、由淺到深來循證、由小到大來明理,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到化學學科的價值與魅力。
研究表明,學習者應具備在特定情境中綜合運用知識、技能和態度解決問題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教學中,教師要在教學方式、教學評價與教學情境等方面不斷進行探索實踐,推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從理念走向實踐,從而真正地推進基礎教育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