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志遠
國務院辦公廳2019年6月發布的《關于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提出了“創新教學組織管理”的任務,包括“有序推進選課走班、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優化教學管理”三個方面。“雙新”背景下,選課走班已經在普通高中全面實施,以此為突破口,進一步走向教學組織管理的創新,成為普通高中的重要任務。
課程管理要走向創生取向。新課程背景下,滿足學生課程的選擇權并非“多即是好”,而是“好即是多”甚至“少即是多”,學校在開齊開足相關課程的基礎上需要有“課程生長”的意識,系統化構思國家課程的校本化實施。根據“五育并舉”、核心素養等新要求重構學校課程體系,提升師生在課程建設中的參與度,通過“課程群”等結構化構思使德智體美勞有機融合,將“大單元教學”“學習任務群”等新要求落實為具體的課程保障,同時也為學校的育人目標提供了豐富、多元、連貫的課程支持。
教學體系要關注班級功能。當“防止走班走丟了教育”已成共識時,班級的教學功能更值得審視。無論是傳統的“行政班”還是走班后的“教學班”,都兼具學生管理和教學管理的功能,但在長期以來形成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體系中,班級是被忽視的。其實,走班制的深化并非“全走班”“大走班”,而是要形成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體系,這就需要正視班級授課制的存在,形成以班級為載體的學科協同教學、課堂教學共同體等新型教學組織方式。
學校管理要展開系統變革。走班并不會必然帶來教學組織管理的創新,如果不能調動教育教學全要素的參與,選課走班也不可能撬動育人方式的變革。在“雙新”背景下,學校的教學管理處室、教研組、備課組等各類教學組織,需要進一步從行政取向走向專業取向和系統取向,形成課程研究和服務中心、跨學科教研中心等新的管理形態。學校的硬件設施需要關注選課走班的流動性、非學習空間的重要性、線上學習空間的可能性等新的視角,形成新型學習環境。
選課走班是創新教學組織管理的關鍵抓手,以此突破大有可為,同時也只有系統化創新教學組織管理,選課走班才能真正取得實效、產生變革意義,成為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