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徐州市銅山新區實驗小學 王 璨
文化的傳承離不開教育,音樂教育也承載著音樂文化的作用。國學經典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習慣,塑造完美人格,內化民族信仰,喚起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為此,音樂教學中融入國學文化,是拉近國學經典與生活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小學音樂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對音樂藝術的感情,對學習音樂的良好態度,發展學生的審美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應如何滲透國學經典呢?
教師和家長對音樂教學存在片面的認識,認為音樂教學就是培養音樂人才,中心任務是教學生識譜、掌握節奏、演唱歌曲、能唱能演,這樣就完成了音樂教學的任務。新課改要求創新教學理念,倡導“以人為本”“以生為本”,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注重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在音樂教學中滲透國學經典,是實現國學經典傳承的長效機制,是活躍音樂課堂和創新音樂教學的有效手段。這需要學校和教師的重視、家長的理解和認可,實現“三位一體”的互動,才能多元合力,國學經典與音樂教學才能有機融合,使國學經典與音樂教學相得益彰。如今,大家都認識到文化傳承的重要性和國學經典教育的必要性。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自覺將國學經典與學科教學相融合,讓國學經典與學生零距離接觸,感受國學經典的深遠內涵,這樣能促進學生的學習。想要使國學經典與教學的融合得到廣泛重視,需要教師思想上高度認識,在教學中不斷創新方法,得到家長的理解和支持,這樣學生的國學素養才能得到更好的培養,把經典傳承落到實處,最終閃現音樂怡情和國學潤心。
課堂教學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等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因此,作為對于課堂起主導作用的教師而言,應從思想觀念上支持國學經典走進音樂課堂,并在教學過程中將自身對國學經典重要性的認識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讓學生對國學經典產生興趣,從而激發他們主動學習國學經典的熱情,理解國學經典的精髓。這就要求教師應具備扎實的國學經典基礎,在教學中將國學經典與聲樂巧妙融合,夯實教學基礎。教師要在思想上重視,在教學中有機滲透,讓每一節音樂課都綻放國學經典之花,讓國學經典助力學生學習音樂、感受音樂和創造音樂,引導學生在音樂課堂傳承國學經典。比如,教學人教版小學音樂六年級下冊歌曲《感恩的心》時,如果純粹教歌和唱歌,課堂教學方法單一,且內容空洞,學生學得乏味,課堂枯燥低效。改變這種單一模式,與新課改同行,是音樂教師應遵循的理念,要從學生興趣入手,從三維目標的落實入手,并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注重內容的豐富和形式的創新,為學生創設和諧、互動的學習氛圍,讓音樂課堂充滿活力,綻放生機。教師首先為學生播放歌曲,學生欣賞后,教師提出問題: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學生回答后,教師繼續設疑:歌曲給你帶來什么感受?學生討論交流后,教師引導學生:什么是感恩?我們應對哪些人有感恩之心?“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是什么意思?你還知道哪些經典句子是有關“感恩”的?于是,學生想到《弟子規》中的相關句子,還有的想到“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等語句,與課堂教學緊密相通,密切相連。再通過聽、教、范唱、教唱、自主演唱等形式的“唱”的活動,在學生討論交流后,話鋒一轉,巧設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別的問題,再次將學生引領到國學經典中,通過誦讀和討論,巧妙地將國學經典與歌曲教學結合,既豐富了教學內容,又拓寬了學生的視野,讓國學經典浸潤小學音樂課堂。音樂教師應不斷更新教學理念,精通國學經典文化,并能自覺將國學經典巧妙與音樂教學融合,這是國學經典與音樂教學有機融合的基本保障,如果教師思想上不加以重視,并且對國學經典知之甚少,教學理念落后,那么,國學經典也難以在音樂課堂中融合,國學經典的傳承也就成了空中樓閣。為此,音樂教師是國學經典與音樂教學融合的基礎。
國學經典與音樂教學有機融合,是音樂課堂教學改革的需要,是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是“生本理念”貫徹和實施的手段。國學經典與音樂教學融合,除了強化意識和多元聯動外,還注重融合方法的靈活和多樣,并關注趣味性和有效性,讓國學經典的融入生動而直觀,潤物無聲。在音樂教學中融入國學經典,首先應找到國學經典中與音樂教學主題相關的元素,否則,滲透國學經典就成了畫蛇添足。比如,教學一年級下冊《保護小羊》時,情感目標之一是保護動物,愛護大自然。小羊是學生熟悉的動物,極容易想到《小羊跪乳》,為此,融入《小羊跪乳》的國學經典,通過講述這個故事,既能豐富音樂課堂內容,又因國學經典的融入使課堂更活躍,讓學生從小羊閉目吸乳的姿勢猶如敬禮而感受到感恩父母,做人應懂得感恩,飲水要思源。這樣的國學文化的滲透,能提升音樂教學的思想教育意義,讓學生感受國學經典,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融入國學經典的方法要靈活多樣,《保護小羊》的教學除了可以融入《小羊跪乳》之外,還可以融入一些國學歌曲,如譜曲的《弟子規歌》,課前也可以播放古詩文《新學堂歌》或者《小烏鴉愛媽媽》《小寶寶睡了》等,教學過程中插播《國學唱歌集》等,在教學的不同環節中融入國學經典,豐富國學內涵,啟發學生,讓學生深受教育,優化課堂,提升教學質量。另外,在音樂教學中靈活融入國學經典,還應注重方法和形式的多樣化,將國學經典融入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如講述音樂故事,做音樂游戲、律動游戲等,都可以滿足學生愛動的身心特點和音樂學習的需要,都對國學經典的學習有所促進。
新課改倡導活動教學,活動教學法的運用滿足了學生好動、愛玩和愛表現的心理。在音樂教學中融入活動,可以有效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樂學的主動性,同時也能促進國學經典和音樂教學的融合。教師可以結合各種慶祝活動、主題表演活動和文藝匯演等,精心編排,巧借各種節目,并在節目中融入國學經典,這是音樂教學與國學經典融合的有效手段。比如,兒童節匯演時,教師可以將音樂、舞蹈融入優秀的傳統文化,讓國學經典與表演、匯演活動巧妙結合,音樂教師可以配合班主任編排舞蹈節目,并將《弟子規歌》的古詩詞用舞蹈的形式表現出來。此外,音樂教師可以在年級的平行班中組織各種主題活動,利用活動形成班級之間的良好競爭氛圍。班級間比賽活動的開展把“國學經典與音樂比賽”相融合,豐富國學活動的形式,讓國學經典與音樂教育的結合更緊密,讓音樂文化浸潤學生心田,也促進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另外,活動的開展應落實到課堂教學中,課堂上以小游戲、小活動架起國學經典與音樂教學聯系的樞紐,每一節音樂課可以用三到五分鐘時間讓學生吟經誦典,讓他們交流誦讀的經典古詩文,或者每一節課留出幾分鐘時間,鼓勵學生交流、討論誦讀國學經典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以加深學生對國學經典的理解。教師也可以設計搶答活動,用比賽促進學生對國學經典的熱愛之情。多元活動的開展豐富了音樂課堂,激發了學生主動參與的興趣,也讓國學經典的精髓落實到學習生活中,讓國學文化真正得到傳承。
國學經典引入小學音樂課堂,既有利于學生掌握國學經典文化,獲得音樂體驗,又能提升對國學經典的認識,塑造完美的人格,實現育人的目的。作為音樂教師,應探索國學經典與音樂教育結合的可行性以及有效策略,讓國學經典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讓國學潤心,音樂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