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馬克思的共享思想及其時代價值

2022-11-21 04:58:54余玉湖陸珊珊
關鍵詞:馬克思發展

余玉湖,陸珊珊

(1.重慶工商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 重慶 400067;2.淮北師范大學 歷史文化旅游學院, 安徽 淮北 235065)

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歷經磨難,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社會主義中國,為人民實現共享奠定了制度基礎。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突破,社會發展碩果累累,為人民實現共享奠定了物質基礎。我國在社會現代化發展進程中,已經進入“兩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期,在這個關鍵期里,“共享發展”日益成為關系人民現實利益和民生福祉的重大現實問題。馬克思的共享思想,對于當下具有價值導向作用,對于實現“兩個百年”奮斗目標、人民幸福、民族復興和人民共享具有重要意義,為新時代共享理論的發展提供指導,為新時代共享實踐提供驅動力。

一、馬克思共享思想的生成

“共享”二字在馬克思的經典著作中雖未被直接提及,但是在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深刻剖析、揭露和批判以及對未來共享社會構建的追求過程中蘊含著豐富的共享思想。

(一)馬克思共享思想的萌芽

1.中學時代樹立實現全社會共享幸福的崇高理想

馬克思在中學時代就樹立了為全人類謀幸福的崇高理想,其中蘊含著共享思想的萌芽,在馬克思的中學畢業論文中,表達了一種“我為人人”的共享理念,“在選擇職業時,我們應該遵循的主要指針是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1]459。“我為人人”實質是為社會大多數人實現幸福而奮斗。這個共享目標的樹立,在為社會大多數人的共享幸福奉獻自己,為全社會的共享幸福、全人類的幸福中奉獻自己,從而使個人在共享中實現了“自身的完美”,“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而工作的職業,……那時我們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百萬人”[1]459。從中學時代就樹立的為全社會謀幸福的崇高理想,激勵著馬克思后來為構建未來共享社會奮斗終身。

2.《萊茵報》時期提出共享實現的政治前提和物質基礎

剛進入《萊茵報》工作的青年馬克思深受黑格爾理性主義的影響,肯定理性對現實社會的批判與改造作用,強調從理性角度談論自由,反對脫離實際的空談。在他“堅信理性決定物質利益”[2]的基礎上對林木盜竊案、摩澤爾河沿岸地區農民貧困境遇等社會問題的分析與研究中,發現理性自由與物質利益之間存在沖突和對立,使馬克思陷入了“現實物質利益”的困境,認識到理性主義無法解決現實生活物質利益的難題。

自由是共享實現的政治前提。19世紀40年代,德國民眾對于思想、政治自由的呼聲愈發強烈。普魯士政府迫于壓力通過頒布新的書報檢查令來緩解社會矛盾。在《評普魯士最近的書報檢查令》中,馬克思通過對書報檢查令逐字逐句的剖析,揭露了新法令在出版自由政策上的欺騙性和虛偽性,認為書報檢查令中所強調的“嚴肅和謙遜”在本質上限制了人們對客觀真理的探討;以宗教原則混同政治原則,用法律形式管制人們的思想等,是完全違背精神自由的。普魯士政府并不是在推行真正的自由主義,其出版政策仍是為了維護封建專制統治。書報檢查令的“出版自由”與理性國家的新聞出版自由相悖離,馬克思認為真正的自由不應該被制約與束縛,而是“你能夠想你愿意想的東西,并且能夠把你所想的東西說出來”[1]134。為此,馬克思為民眾的思想自由、政治自由和輿論自由進行辯護,將新聞報刊定位成“是把個人同國家和世界聯結起來的有聲的紐帶”[1]179,是表達民意、反映各種社會政治問題的公共平臺,每一位公民都可以在新聞報刊中享有發表言論的自由,即使是社會底層人民的訴求也能在新聞報刊中得到表達。新聞報刊在本質上是人民的報刊,是人民精神上的鏡子,出版自由代表的本應該是普遍權利,而書報檢查令對出版自由的限制實質上扼殺了人民精神權利。馬克思深刻揭露了普魯士政府的虛偽性,反對其頒布的書報檢查令,認為這剝奪了人民的話語權,提出取締書報檢查令,捍衛人民的自由發聲共享權。

現實的生活是共享的物質基礎。為了維護貧困民眾撿拾枯枝的權利,在《關于林木盜竊法的辯論》中,馬克思就林木盜竊法的問題與省議會展開激烈的辯論,省議會站在林木所有者的立場上,將撿拾枯枝與盜取林木混為一談,同樣列為“盜竊罪”,片面維護特權等級的私人利益,法律不再體現人民普遍利益而是成為維護私人利益的工具。馬克思對此進行了批判,揭露了普魯士政府是為了保護林木所有者利益而不顧貧困群眾的現實悲慘的生活狀況制定的《林木盜竊法》,是“從活生生的道德之樹上砍下來,把他們當作枯樹拋入犯罪、恥辱和貧困的地獄”[1]243,可以說這是在剝奪貧困民眾基本生存的權利,也扼殺了貧困民眾的社會共享權利。

省議會將撿拾枯枝視為違法行為,在馬克思看來是極度不合理的,與理性主義相悖離。馬克思后來發現普魯士政府對于摩澤爾河沿岸的貧困問題一直保持漠視的態度,廣大種植葡萄的經營者都走向破產。這使馬克思對理性主義國家觀產生了深刻的懷疑,國家與法本應該是用來保障人民共享自由平等的權利,但是現實卻成為普魯士政府固守官僚等級制度和袒護特權等級私人利益的工具。在現實與理性的沖突背景下,馬克思認識到用理性批判的方式分析現實是不合理的,現存的法律制度也是不公正的,從而推動了對黑格爾思想的批判和反思,開始將目光逐步轉向現實物質生活領域,其共享思想的基本立場也逐漸向唯物主義轉變。

3.《德法年鑒》時期提出“社會的享受”共享思想

在《德法年鑒》時期,馬克思通過經濟學和哲學批判分析了資本主義的非共享性,提出“社會的活動”“社會的享受”[3]83等概念。1816年,在普魯士政府當局時期,猶太人處于非常矛盾的地位:經濟富有但政治無權。猶太人為了能跟基督教徒一樣共享平等的權利,一直與政府進行政治斗爭,猶太人解放問題成為社會焦點。馬克思在《論猶太人問題》中與鮑威爾針對猶太人解放問題公開論戰,批判了鮑威爾關于把一切人(包括猶太人)只有放棄宗教信仰才能獲得政治解放的觀點的片面性和抽象性。馬克思認為不能把世俗問題歸結為神學問題來進行抽象的批判談論,應當把神學問題歸結到它的世俗基礎上,對這一世俗基礎進行批判改造。因此抽象唯心地談論政治解放和宗教解放是無用的,猶太人問題要在不同的具體的社會歷史條件下進行分析研究。猶太人問題的本質還是在于政治國家和市民社會的矛盾,單純的政治解放也就是資產階級革命,實現的只是形式上的虛假的平等和共享,市民社會中宗教、財產不平等仍然存在。對此,馬克思批判地指出:“政治解放對宗教的關系問題已經成了政治解放對人的解放的關系問題。我們撇開政治國家在宗教上的軟弱無能,而去批判政治國家的世俗結構,這樣也就批判了它在宗教上的軟弱無能。”[4]187政治解放的根源在于人的解放,無產階級要實現政治解放,只有靠他們自己,因為資產階級自身的局限性以及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狹隘性,“就在于形成一個被戴上徹底的鎖鏈的階級,一個并非市民社會階級的市民社會階級,形成一個表明一切等級解體的等級……社會解體的這個結果,就是無產階級這個特殊等級”[4]17。無產階級是人類解放的物質力量,只有以無產階級作為物質武器,實現無產階級的解放,才能打碎這個等級社會,消滅資本主義私有制,徹底改變現有的生存結構和社會結構,進行整體而全面的社會革命,才能實現人類解放,為實現人的共享奠定政治基礎。

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通過揭露資本主義社會工人與自身生產的勞動產品及其異化的事實,揭示了工人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中不能共享社會產品的原因。工人生產的“產品數量和力量越大,他就越貧窮”[3]51,從而工人和他的勞動產品相異化。在勞動過程中,工人感到痛苦不堪,是被強制性地進行勞動,在這種勞動過程中工人喪失了自己,生產行為異化,工人也“在生產行為本身中使自身異化”[3]54,勞動成為維持個人生存的手段。而上述最直接的結果就是人與人之間相異化。馬克思在研究私有制和勞動中,逐漸認識到生產資料私有制是造成異化勞動的根本原因,在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批判過程中,馬克思針對異化勞動問題提出“社會的活動”和“社會的享受”等相關概念,形成了共享思想的雛形概念:“活動和享受,無論就其內容或就其存在方式來說,都是社會的活動和社會的享受”[3]83,“社會的活動和社會的享受決不僅僅存在于直接共同的活動和直接共同的享受這種形式中”[3]83,只有到了共產主義社會才是“私有財產即人的自我異化的積極的揚棄……是人和自然界之間、人和人之間的矛盾的真正解決”[3]81,個人的勞動和自由才會得到充分尊重,人民享受社會的勞動產品,人人共享“社會的活動”和“社會的享受”才能得以實現。

從中學時代樹立“我為人人”、實現全社會共享幸福的崇高理想,到《萊茵報》時期和《德法年鑒》時期,既是馬克思共享思想的萌芽階段,也是共享思想伴隨著其基本立場經歷從唯心主義到唯物主義的徹底轉變階段。

(二)馬克思共享思想的形成

在《德意志意識形態》《共產黨宣言》等著作中,馬克思開始運用新的思想——唯物史觀分析現實社會中的共享問題。對舊式分工的批判、對共享內容的深化、對共享目標的明確,是馬克思共享思想形成的重要階段。

1.《德意志意識形態》批判舊式分工和構建真正共同體

《德意志意識形態》(以下簡稱《形態》)的面世意味著歷史唯物主義的正式誕生,在《形態》中馬克思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視角通過對舊式社會分工的批判以及對真正共同體的設想與追求,科學地闡述了共享思想。

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提出私有財產是分工的基礎,主要指向對私有財產的批判。在《形態》中,馬克思轉向對舊式社會分工的批判,他將分工和私有財產放置在相等的位置上,認為分工是私有財產的“產品”。在馬克思看來社會分工制約著人們的社會關系和社會活動以及所有制形式,舊式社會分工的發展還會導致個人利益與共同利益之間產生對立矛盾,并且正是由于兩種利益之間的矛盾無法得到解決,才產生了代表統治階級利益卻冒充公共利益代表的虛假共同體。生活在虛假共同體里的人們只是看似自由而已,所有的活動都必須在一個強制的一定的特殊范圍內,在這個范圍內“他是一個獵人、漁夫或牧人,或者是一個批判的批判者,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資料,他就始終應該是這樣的人”[4]537。而真正的自由只有統治階級成員才能擁有,說到底虛假的共同體只不過是“一個階級反對另一個階級的聯合”[4]571,是披著自由外衣的新的枷鎖罷了。由此可見,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舊式社會分工體系,建立在以私有制和階級對立為基礎、通過強制約束個人發展形成的虛假共同體之上,人們共同活動所產生的成倍增長的生產力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是異己的,是在這些人之外的強制力量,“因而,他們不再能駕馭這種力量,相反,這種力量不僅不依賴于人們的意志和行為反而支配著人們的意志和行為”[4]538。因此,消滅“異化勞動”、實現共享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的必要前提就是消滅舊式社會分工。當舊式社會分工一經消滅,個人利益與共同利益之間的矛盾就得以解決,虛假共同體也同時滅亡,隨之建立起“各個人的這樣一種聯合(自然是以當時發達的生產力為前提的),這種聯合把個人的自由發展和運動的條件置于他們的控制之下”[4]573,即共產主義社會這個真正的共同體。在這個共同體里所有現存的條件都是聯合的條件,受共同體里的所有個人支配,生產力對于社會成員來說不再是外在的異己的力量,相反人們實現了對物的力量的支配。在這個共同體里,所有人可以“隨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獵,下午捕魚,傍晚從事畜牧,晚飯后從事批判”[4]537,個人的自由不再具有偶然性而是成為一種必然的自由,人的能力得到全面充分發展。

2.《共產黨宣言》豐富共享內涵和確立共享目標

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運用唯物史觀揭示了資本主義產生、發展、滅亡的一般規律,指出了現實社會非共享的必然結果,指出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的歷史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進一步具體深化了共享思想的內涵,并且表達了馬克思對于共享思想最終目標的不懈追求。

不論是奴隸社會、封建社會還是資本主義社會,都存在著不平等的社會等級地位差異,社會都是屬于非共享狀態。在奴隸社會,奴隸主擁有包括奴隸在內的所有生產資料,奴隸沒有人身自由,也不可能共享社會財富;封建社會的地主階級支配著生產資料,農民毫無生產資料,以地租的形式被束縛在社會最底層;自由、平等和財富在資本主義社會里只是屬于資產階級專有的權利,無產階級則處于不對等的地位。隨著機器大工業化的發展,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得到大力發展,勞動開始社會化,勞動產品由大家共同創造,社會的財富最終卻是“無產階級勞而不獲,資產階級不勞而獲”的實然狀態,共建和共享分離。因此,資本主義社會是非共享的社會,卻被他們標榜為共享的社會,實質是偽共享。生產資料私有制加劇了資本主義非共享的社會現實,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矛盾日益加劇,在這種現存的生活狀態下,無產階級是無法實現共享發展的。無產階級只有改變現存的社會結構,“通過革命使自己成為統治階級,并以統治階級的資格用暴力消滅舊的生產關系”[5]53,才能夠實現真正的共享。實現一個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所有人共享政治、經濟、文化等福利的共產主義社會,在這個社會里,階級與國家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5]42。馬克思共享思想的最終目標是實現無產階級和全人類的解放,滿足全體社會成員共享社會發展成果的需要,建立自由聯合共同體繼而達到每個人的全面自由發展。

(三)馬克思共享思想的發展與完善

馬克思共享思想的發展與完善主要體現在《資本論》和《哥達綱領批判》中,針對資本主義無法實現共享、如何實現共享以及未來共享社會——共產主義社會的發展等相關問題,馬克思進行了系統的思考與規劃。

1.《資本論》對資本關系遮蔽共享的批判

在《資本論》中,馬克思從商品入手,以資本主義經濟關系為研究對象,分析了生產資料私有制與這種“剝削與被剝削”的資本關系的必然聯系,勾畫出了社會全體勞動者共同勞動、社會財富共享的未來共產主義,并揭示出建立在生產資料私有制基礎上的資本主義社會無法實現共享的根源。

馬克思從勞資關系入手,分析了工人階級在資本主義社會的勞動狀況。首先,自由的“一無所有”實質背后的自由勞動與被指揮和控制的逼迫勞動。在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生產資料所有權和工人的勞動力分離。所有生產資料所有權都被資本家占有,而工人則是除了勞動力以外一無所有。為了維持個人和家庭的生存,工人只有出賣自身的勞動力,把其當做商品來換取可以繼續生活下去的工資,工人出賣勞動力的本質是對自己自由勞動的出賣。勞動力一旦出賣,工人的勞動力的使用權和所有權分離,勞動力使用權歸資本家所有,因此工人只能在資本家監督下根據他的指揮來進行勞動。其次,工資遮蔽了資本家對工人剩余勞動價值的無償占有。在資本主義企業的生產過程中工人的全部勞動時間是包括必要勞動時間和剩余勞動時間兩個部分,但是資本家支付的工資僅僅只是工人在必要勞動時間里創造的價值,而工人在剩余勞動時間里所創造的價值則被無償占有,所以“資本主義生產——實質上就是剩余價值的生產,就是剩余勞動的吸取——通過延長工作日,不僅使人的勞動力由于被剝奪去了道德上和身體上的正常發展和活動的條件而處于萎縮狀態,而且使勞動力本身未老先衰和死亡。它靠縮短工人的壽命,在一定期限內延長工人的生產時間”[6]272。最后,資本經濟關系的發展過程中勞動對資本在“‘形式上的從屬’基礎上‘疊加’了‘實際上的從屬’”[7]。在剩余勞動價值生產過程中有兩種生產方式:一種是絕對剩余價值生產,另一種是相對剩余價值生產。在資本主義經濟關系早期,生產技術發展較為緩慢,主要以絕對剩余價值生產為主,勞動對資本還是“形式上的從屬”。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生產技術的提高,資本家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價值,除采取延長勞動時間的方法外,還用提高勞動強度的方法來加強對工人的剝削,這時候主要以相對剩余價值生產為主,“一切提高社會勞動生產力的方法都是靠犧牲工人個人來實現的;一切發展生產的手段都變成統治和剝削生產者的手段,都使工人畸形發展,成為局部的人,把工人貶低為機器的附屬品,使工人受勞動折磨,從而使勞動失去內容”[6]708。勞動對資本轉向“實際上的從屬”。這里說的“轉向”不是“一方退位另一方上位”的意思,而是在前者基礎上的“疊加”。也就是說在剩余價值生產中,勞動對資本的從屬不僅是“形式上的”還是“實際上的”,這標志著勞動已經完全成為異己的所有制。

資本家與工人之間的剝削與被剝削關系導致了資本主義社會根本無法實現共享。馬克思通過對生產關系分析研究,認為生產資料私有制是這一局面產生的根本原因。首先,生產資料私有制下資本家壟斷了生產資料所有權,工人不擁有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必然會產生資本家剝削工人的現象,必然會產生異化勞動。其次,勞動產品的分配最終由生產資料所有制決定,分配給誰,分配什么以及分配多少都由生產資料所有制性質決定。“就對象說,能分配的只是生產的成果,就形式說,參與生產的一定形式決定分配的特定形式,決定參與分配的形式。”[8]33再次,生產資料所有制決定了社會財富分配規則。占統治地位的思想是占統治地位的物質關系在思想觀念上的表現,社會財富規則是占統治地位的思想的反映。資本主義社會生產資料私有制就決定了擁有財產的資本家會把資本或者土地等生產資料作為依據。最后,生產資料所有制決定了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對應所處的社會地位。資產階級處于統治地位,無產階級處于社會最底層,即被資產階級剝削和壓迫的地位,生產資料私有制是維護資產階級統治地位的根基。因此,要改變資本主義社會的不共享狀態,必須消滅資本主義私有制建立的基礎,打碎資本主義制度,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制度,才能從根本上消除資本主義不共享的現象。

2.《哥達綱領批判》對未來共享社會發展的構建

資本主義社會中生產資料私人占有制導致社會貧富差距擴大和兩極分化現象愈演愈烈,造成兩大對立階級矛盾尖銳化,形成資本主義制度自身無法化解的根本矛盾,必須經過無產階級的暴力革命,將“舊政權的純屬壓迫性質的機關予以鏟除”[9]156,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共享社會即共產主義社會取而代之。

在《哥達綱領批判》中,馬克思系統建構了人類未來的美好社會形式——共產主義社會,并區分了共產主義發展的兩個階段,指出在通向共產主義的道路過程中需要經歷一個過渡時期,“這個時期的國家只能是無產階級的革命專政”[9]445。這個過渡時期是從資本主義社會走向共產主義社會的橋梁和紐帶,但其經濟、道德、精神等方面仍帶有舊社會的痕跡,這些弊端都是不可避免的。除此以外,在現實生活中個體之間的差異會導致個體在勞動方面也存在差異,共產主義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擁有平等的勞動權利對于不同等的勞動來說就是不平等的權利。那么在生產力還不夠極度發達的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只有依靠調節分配方式來減少這些不平等的因素,在第一階段,全體社會成員共同占有社會生產資料,社會生產的總產品也由全體社會成員共同占有。在對社會總產品進行分配之前,必須先扣除用以促進社會再生產、保障公共權益、維持社會正常運轉的一部分。剩下的社會總產品根據按勞分配的方式來進行分配,不勞者不得食,充分調動全體社會成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社會生產力極大發展和社會產品極大豐富,提高人民的共產主義覺悟和思想道德品質,進而發展到共產主義社會的高級階段。在高級階段里,階級差別徹底消滅,國家消亡,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的機構不再具有階級性質,每個人都能得到全面的發展,在各個領域范圍內“各盡所能,按需分配”[9]436。從而消除了第一階段時期實行“按勞分配”存在著的某些事實上的不可避免的不平等現象,實現社會全體成員的真正平等共享,實現真正意義上共享社會發展成果。

二、馬克思共享思想的內蘊

(一)共享主體——社會全體成員

馬克思致力于全人類的解放,追求人人共享的共產主義社會,在共產主義社會里人人平等,每個人都能得到全面發展,共享社會發展成果。“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5]53馬克思認為要與過去所有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劃清界限,共享的主體絕不是部分少數人,不是統治階級,而是社會全體成員。馬克思從“現實的人”出發,通過分析研究,闡明了共享主體是社會全體成員的科學性和必然性。

在馬克思的世界觀由唯心主義轉變為唯物主義的過程中,馬克思對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思想進行了批判繼承。費爾巴哈認為人的本質是抽象的,在對人的本質的考察中脫離了社會歷史的現實條件,只看到人的自然屬性而忽略了人最重要的社會屬性。馬克思指出:“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4]501共享的主體不是抽象的、孤立的人,而是現實的人,是處在一定社會關系中實踐著的人,是在一定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下從事勞動生產活動的人。

在資本主義社會里,占據社會統治地位的資產階級是社會的少數人,他們對無產階級進行壓迫與剝削,使得無產階級既無財富也無權利,處于社會的最底層,生活貧困,無法共享自身創造的社會財富。要實現全人類的解放,只有依靠這個深受苦難且占據社會絕大部分群體的階級,只有實現這個階級的解放才能推動整個社會所有人的普遍解放,實現這個階級的權利和要求就是實現了全體社會所有人的權利和要求。因此,在共產主義社會,共享的主體是現實生活中的每一個人,也是社會的全體成員。

除此以外,馬克思曾表明:“整個所謂世界歷史不外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過程。”[4]196勞動是人的本質,人是勞動的主體,社會歷史通過人的生產勞動活動得以形成,物質生產生活資料通過人的社會實踐活動創造出來。而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是現實生活中的人,正是他們的社會實踐勞動創造了社會財富,因此共享的主體是現實生活中參與社會實踐的每個人。

(二)共享前提——發展生產力

馬克思認為生產力是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性力量,“歷史過程中的決定性因素歸根到底是現實生活的生產和再生產”[10]591,也就是說物質資料的生產和再生產是實現社會成員共享的物質基礎,而生產力的發展是前提。因此,當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后,“將利用自己的政治統治……盡可能快地增加生產力的總量”[5]42,為社會獲得“自由的、毫無阻礙的、不斷進步的和全面的發展”[11]34奠定扎實的物質基礎。社會要實現共同富裕、人人共享,其前提必須建立在高度發達的生產力基礎之上,要實現生產力的高度發達,必須大力發展生產力。馬克思指出,人類社會“第一個歷史活動就是生產滿足這些需要的資料,即生產物質生活本身……是一切歷史的基本條件”[4]531。當人們的生活長期處于貧困狀態,生活資料的匱乏勢必引起人與人之間爭奪物資的斗爭,“全部陳腐污濁的東西又要死灰復燃”[4]538。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是實現社會全體成員共享社會成果的前提和基礎。

如何發展社會生產力來夯實共享社會的物質基礎?一方面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通過發展各種產業來促進經濟建設的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要注意生產力發展中的結構性問題,防止因為發展生產力過程中的結構性問題而導致的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協調和不可持續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大力發展生產力,也取得了經濟建設的巨大發展,已躍居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在發展中出現了結構性問題,產業結構失調,地區發展不平衡,行業發展不充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不協調。靠犧牲大量資源和環境實現的粗放型發展,造成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不可持續性等問題,嚴重影響全社會實現共享發展。

因此,應破解生產力發展中的結構性問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生產力結構,通過創新驅動生產力的發展,通過科技創新、制度創新、思維創新等驅動,使社會建立在生產力高度發達、社會財富充分涌流的基礎上,從而實現共同勞動、共享社會財富,實現“各盡其能,各取所需”。

(三)共享保障——社會主義制度

只要提高生產力就一定能實現全民共享嗎?實現人人共享的社會既需要物質基礎,也需要好的社會制度保障。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由于私有制和階級剝削、壓迫的存在,即便是生產力再發達,創造的社會物質財富再多,也無法實現真正的全民共享。馬克思主義認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并維護和鞏固其發展。首先,共享保障體制建立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之上。當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進入“社會財富充分涌流”階段,為適應生產資料公有制的“經濟基礎”,就需要建立相應的社會制度——社會主義制度,從而建立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的制度基礎,滿足社會成員追求共享發展的美好需要。其次,共享保障體制的上層建筑反作用于經濟基礎。建立在一定經濟基礎的上層建筑一經產生,就會維護并鞏固和發展其經濟基礎,并同威脅和阻礙自身經濟基礎的其他形形色色的上層建筑作斗爭。最后,共享保障體制的建立需要其相適應的政體才能實現。這個政體就是無產階級專政,“這個時期的國家只能是無產階級的革命專政”[9]445。對人民實行民主,對敵人實行專政。這也被馬克思譽為根本的“制度武器”,如果沒有建立社會制度的根本武器,“即使你把‘人民’和‘國家’這兩個詞聯接一千次”[9]445,全民共享的國家也無法建立,共享的社會也無法實現,人民共享權利就無從談起。只有通過無產階級的革命專政,才能實現生產資料公有制第一階段社會的制度建立,才能保證未來高級階段的共產主義社會實現,也才有共享權利的制度保障。

共產主義社會有第一階段和高級階段之分。在第一階段,也就是社會主義社會中,由于該階段的生產力水平還遠未達到“按需分配”的程度,因此需要在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基礎上嚴格實行 “按勞分配”的分配制度,根據個人所付出的實際勞動來分配消費資料。當社會進入高級階段,徹底消滅階級差別,生產力高度發達,物質財富極大豐富,分配方式由“按勞分配”轉向“按需分配”,“才能完全超出資產階級權利的狹隘眼界,社會才能在自己的旗幟上寫上:各盡所能,按需分配”[9]436。各項制度趨于完善,共享發展的條件更加成熟,這時候的社會將是公平正義的最終歸宿,實現真正的自由、平等和共享。

(四)共享原則——社會公平正義

在馬克思共享思想的豐富內涵中,無論是在政治、經濟、文化還是對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層面,其本質都是為了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解決社會不公問題,為此才能更好地實現全體共享。但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無產階級飽受苦難,待遇極為不公,資本家壓榨工人的剩余勞動價值,工人創造巨大的社會財富,而自身獲得的卻是僅維持生存的最低物質資料。在資本主義社會,法律形式上規定人人享有平等、自由的權利,私人財產神圣不可侵犯,實質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的“虛假共同體”,在資本主義私有制下的無產階級處于社會最底層,“自由”得一無所有,為了生存只能被迫出賣勞動力,連“自由”選擇就業的權利都沒有,遭受嚴重的剝削和壓迫,毫無平等可言。馬克思批判了資產階級政治共享上的虛偽性,批判和揚棄了“虛假共同體”,主張實現無產階級自身解放基礎上的全人類解放,進而實現社會全體成員對真正的自由、平等、財產權等權利的公平共同享有,這是馬克思共享思想在政治方面的公平正義體現。

共享本質的實現,需要徹底消除資本主義剝削和壓迫人的制度,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社會的真正公平正義。在資本主義社會,人的勞動不是自由自覺的勞動,而是被束縛、被強制的勞動,會導致勞動異化和人的本質異化現象,社會的不公平、不正義也成為資本主義社會的必然。要消除異化,消除社會的不公平、不正義,根本出路在于消滅私有制,建立生產資料的公有制,實現人對自身本質的真正占有,促使人的本質力量得以復歸,從而獲得自由的實踐勞動的權利,社會才能合理分配社會產品,社會成員才能平等互助,共享社會發展成果,共享的本質才能在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價值追求中得到體現。

(五)共享目標——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

馬克思針對資本主義社會普遍存在的人的不平等、不自由,不能共享發展等現實狀況,對未來共享社會提出了大膽構想,力圖消除資本主義制度下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使人們能在需要、能力、社會關系、個性自由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這與共享思想的價值目標契合一致。

在未來共享社會里,第一,充分滿足人們的合理需要,如生存需要、物質需要以及精神需要等。馬克思指出:“這時社會的每一成員不僅有可能參加社會財富的生產,而且有可能參加社會財富的分配和管理……足以保證每個人的一切合理的需要在越來越大的程度上得到滿足。”[9]460第二,人的勞動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人們不再被固定在一定的范圍內做自己不情愿做的事,而是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選擇自己想做的事,施展自己的才能。第三,豐富人們的社會關系。在共產主義社會,由于人們從被迫的生計中解脫出來,有閑暇時間從事自己喜歡的職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會日益密切,從而也豐富了人們社會關系,人們之間的社會關系也不會帶有功利性和目的性,是純粹意義上的豐富社會關系。第四,共享狀態下每個人的個性都呈現出獨特性。每個人的主體性、創造性、自覺能動性得到充分發揮,從而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這四個方面的充分發展,為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共享目標奠定基礎。作為未來共享社會的共產主義社會是一個“自由人的聯合體”,在這個“自由人的聯合體”里,個人共享的價值目標和社會全面發展的終極目標一致,都是要在自由人聯合體里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

三、馬克思共享思想的新時代價值

馬克思共享思想與中國共享發展雖然在時代語境和發生機理上存在著差異,但在為全體人民增進福祉、促進社會進步、實現社會共享發展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和一脈相承性。馬克思共享思想為新時代共享理論的發展提供指導,為新時代共享實踐提供驅動力。

(一)把“人民至上”作為新時代共享發展的價值取向

人民至上是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立場,“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12],人民至上是馬克思共享思想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因此,新時代堅持“人民至上”理念,就是要使全體人民實現生活更加美好、發展更全面,實現共同富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們生活更加美好、人民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13],既是我們要完成的任務,也是我們要實現的目標。“扎實推進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一個顯著特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的一個中心課題”[14],“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目標。我們要始終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實現現代化過程中不斷地、逐步地解決好這個問題”[15]。為此,新時代共享發展必須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同時,要把實現“共同富裕”作為實現“人民至上”理念的重要體現,把“以人民為中心”作為處理一切社會問題與矛盾的根本立場,聚焦社會民生問題,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使命。”[16]首先必須要解決全體人民的基本生計問題,推進社會救濟、基礎性的社會保障、公共衛生保障和住房保障的完善,加強義務教育,完善教育體系。其次要充分考慮全體人民的發展機會和發展能力問題,提供發展平臺和發展前景,促進充分就業,消除歧視問題,提供公平合理的社會流動渠道。最后完善社會福利,保證全體人民的生活質量水平,加強和創造對社會的管理。實現“共同富裕既是順利推進現代化進程的內在要求,也將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鮮明特征”[17]。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要在2035年推動我國“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第一次以黨的全會文件突出強調了“扎實推動共同富裕”,充分展現了“人民至上”理念,實現人人享有、各得其所,是中國共產黨踐行共同富裕價值表征的有力明證[18]。

(二)把“大力發展生產力”作為新時代共享發展的動力基礎

馬克思指出進入共產主義社會,實現真正的共享發展,需要高度發達的生產力,社會財富充分涌流,需要極大豐富的物質財富作為前提和基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為我們提供了共享發展的制度基礎,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巨大成就為我們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進入新時代,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凸顯,其根本原因還在于生產力發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為此,在新時代共享發展過程中,必須堅持推進生產力的大力發展,促進科學技術創新發展,提高社會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社會生產力區域共享,實現不同地區生產力均衡發展。就新時代共享發展的生產力而言,既需要從縱向上實現國內各地區充分且較平衡的生產力進步,也需要從橫向上比國外資本主義國家取得更快發展,這樣才能更好地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斷增強綜合國力,為實現共同富裕不斷提高生產力水平,為實現共享發展提供可持續發展的生產力。

(三)把“完善社會主義制度”作為新時代共享發展的制度保障

馬克思指出只有進入共產主義社會才能消除異化勞動,實現人對本質的真正全面占有。在進入共產主義的第一階段,由于生產力還未達到足夠發達,主要是通過制度安排實現人的勞動向自身的復歸。生產資料公有制和按勞分配制度是推進第一階段共享社會發展的有力保障。因此,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也就是實現新時代共享發展的強有力制度保障。新時代共享發展必須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這是實現共享發展的制度自信和優越性體現;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制度和司法制度,實現全體人民共享自由民主平等的政治權利;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實現全體人民共同享有社會的勞動、教育、文化、生態、財富等權利,使全體人民共享生態文明建設創造的生態成果和文化建設創造的精神文化成果。建立在生產資料公有制的社會主義制度是實現共享的制度保障,新時代要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生態五位一體的社會主義制度,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推進社會主義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為實現全民共享提供制度保障。

(四)把“秉承社會公平正義”作為新時代共享發展的根本原則

馬克思共享思想的本質是為了消除社會不平等的根源問題,針對資本主義社會的公平正義問題,主張實現生產資料公有制的經濟正義、自由平等的政治正義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價值正義,在新時代共享發展進程中,必須始終秉承社會公平正義這一根本原則,平等、公平地為全體人民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對現有的分配制度進行改革和創新,協調好初分配與再分配之間效率與公平的關系,對社會資源進行合理分配;保障和維護全體人民的基本權利,推進社會基本權利的全民共享,社會實現機會公平、權利公平、規則公平,每個人都能擁有平等的機會參與社會發展;在推進物質文明發展的過程中堅決不能忽視對精神文明的發展,在滿足全體人民物質需求的同時也要保障人民的生態公平和正義,不能因為是貧困地區或欠發達地區就享受“低價”劣質產品,東部或發達地區就能享受到美好的生態環境建設資源,要消除不平衡不充分生態差異,充分保障全體人民共享公平正義的健康中國、美麗中國。

(五)把“謀求人民幸福”作為新時代共享發展的目標

馬克思共享思想旨在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為人民謀求幸福。發展是為人民謀求幸福的最好方式,發展是硬道理,沒有發展就無法實現共享,但發展不是實現共享的目的,而是一種手段。發展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幸福的生活,增進人民的福祉,因此在新時代共享發展要拋棄單純追求經濟增長速度,要重視社會的全面發展,重視人民的幸福,把“謀求人民幸福”作為最終目的,堅持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不斷提高全體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足感。馬克思主義政黨把“謀求人民幸福”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切奮斗都致力于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國共產黨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從黨成立之初,團結和帶領人民取得革命勝利,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了站起來的偉大夢想,為人民實現共享幸福奠定了政治和制度基礎。改革開放以來,從農業農村到城市進行了全面改革,取得了巨大發展,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使人民實現了富起來了的偉大夢想,為人民實現共享幸福奠定了物質和財富基礎。進入新時代,黨團結和帶領人民在實現中國夢的征程中,為人民實現共享幸福奠定了現實和時代基礎。為實現“兩個百年”的奮斗目標,為新時代實現“人民幸福”共享的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總之,在新時代的共享發展中,馬克思共享思想對于堅持“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大力發展生產力,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堅持公平正義原則,謀求人民幸福的目標實現,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實現人民幸福、民族復興和人民共享等具有理論指導和價值導向作用。

猜你喜歡
馬克思發展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寶藏(2022年1期)2022-08-01 02:12:28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中國核電(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一個半世紀后的卡爾·馬克思
在馬克思故鄉探討環保立法
人大建設(2019年2期)2019-07-13 05:41:06
從HDMI2.1與HDCP2.3出發,思考8K能否成為超高清發展的第二階段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華人時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馬克思的“知本”積累與發現
湖湘論壇(2015年4期)2015-12-01 09:29:5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选高清无码| 91九色国产porny| 国产簧片免费在线播放| 国精品91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無碼一區在線觀看 | 国产视频久久久久|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 国产美女丝袜高潮|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aⅴ影院| 欧美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a级片| 国产精品免费电影| 亚洲伊人天堂| 国产乱子伦无码精品小说 | 伊人成色综合网| 一级毛片无毒不卡直接观看 | 99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亚洲天堂网2014| 日韩黄色精品| 天天操天天噜| 国产日产欧美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精品| 成人福利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综合在线观看视频| 萌白酱国产一区二区|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2019| 2021最新国产精品网站| 欧美三級片黃色三級片黃色1|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91| 亚洲一级色| 久久福利片| 国产精品男人的天堂| 午夜精品国产自在| 五月天在线网站| 草草线在成年免费视频2| 国产精品色婷婷在线观看| 她的性爱视频| 在线观看热码亚洲av每日更新| 国产三级视频网站| аⅴ资源中文在线天堂| 91小视频版在线观看www| 日本精品αv中文字幕| 高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 亚洲AⅤ波多系列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无码翘臀在线看纯欲| 欧美日本视频在线观看| 无遮挡国产高潮视频免费观看 |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国产亚洲第一页| 亚洲美女操| 国产区网址| 成人一级免费视频| 青青青国产视频| 麻豆国产精品视频| 激情综合网激情综合| 五月婷婷欧美| 国产菊爆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 国产丰满大乳无码免费播放| 91成人精品视频| 99偷拍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看国产一级毛片| 福利在线不卡一区| 综合色在线| 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色精品视频| 国精品91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欧美日韩高清免费 | 青草精品视频| 国产视频一二三区|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四房播| 婷婷色在线视频| 成年人福利视频| 怡红院美国分院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啪啪| 91精品情国产情侣高潮对白蜜| 中文字幕资源站| 爆乳熟妇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