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教師進修學院附屬小學 張國強
傳統單一的課間活動已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活動開展過程中也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多數學校的體育教師還缺乏合理組織大課間體育活動的經驗及方法,除了增加活動的時間,在活動內容的選擇等方面,對學生的身心鍛煉沒有發揮太大的積極作用。為確保學生在校每天都能達到鍛煉一小時的效果,切實貫徹教育部門相關文件精神,將大課間列入學校課程實施的計劃中,保證大課間體育活動成為學生每天在校鍛煉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的體能素質,豐富學生在校期間的體育活動,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促進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
為了保證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有效實施,提高大課間體育活動的質量,莆田市教師進修學院附屬小學(以下簡稱“我校”)積極倡導“運動健康快樂”為主題的大課間活動,不斷加強學校體育工作,不斷豐富、創新大課間活動的項目內容,并有效開展實施,以確保學生每天體育鍛煉一小時的時間,增強我校師生的身體素質以及鍛煉的能力。堅持以“師生一同做運動,每天鍛煉一小時,快樂健康一輩子”為實施理念,將健康理念貫穿于學校的大課間活動。我校以每天早上8:20—8:55(春夏季)、9:05—9:35(秋冬季)固定為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時間,多樣、豐富、有趣的運動項目是學生參與活動的源泉,設置游戲、比賽則是學生參加活動的動力,采用實踐性強、趣味性濃的項目,豐富學生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鍛煉時間,增強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習慣。
在大課間體育活動項目內容的選擇上,結合我校師生的身心特點及實際因素,制定了自編的禮儀操、武術操等集體操項目,設置了不同年級的各小項目練習內容,制定了符合我校師生的大課間體育活動方案。同時結合天氣、場地等因素,開展實施了室內大課間體育活動和室外大課間體育活動兩種活動方案。室外活動的項目,是以自編的集體操和不同小項目的練習進行的,從練習開始,全校的音樂統一音控,采用音樂統一的形式引導師生共同練習。因低、中、高年級分不同場地進行大課間練習,集體操統一練習完之后,分別采取不同年級的不同小項目進行練習,如一年級練習“團結協作”的各項小游戲,以發展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二年級練習“跳長繩”,以發展學生的協調性、靈敏性及其合作意識;三年級練習“足球專項”,以發展學生的全面身體素質,掌握足球的基本運動技能;四年級練習“籃球專項”,以發展學生耐力及掌握籃球的基本運動技能動作;五年級練習“體適能”,以發展學生各方面的身體素質;六年級練習“繞‘8’字跳長繩”,以發展學生的耐力、靈敏與意志力。同時每周進行固定一天的全員跑操活動,增加學生鍛煉的興趣,提高師生共同參與的團隊能力。室內的活動項目,采用了不同的室內操,由值班教師組織學生在班級做室內操練習,師生共同在班級進行練習,練習內容形式多樣、豐富,促使學生在練習時不枯燥、有興趣。
大課間體育活動實施的整個過程都是在統一的音樂旋律下進行活動,歷時30分鐘,個人活動有效時間為20分鐘以上,開始的入場及熱身5分鐘,結束的拉伸放松活動及退場5分鐘。在開始準備階段,學校的《運動員進行曲》播放時,各班體育委員迅速組織班級學生按二路縱隊進行整隊,站隊時做到快、靜、齊,并按照學校統一規定的路線順序依次進入各班指定的活動場地內。行進過程中,特別強調入場的安全事項,并要求學生嚴格做到有序、安靜、整齊。到達場地后,繼續跟隨音樂進行原地踏步,并調整好隊形與位置,等待其他班級的學生有序入場,當全體師生都到達指定的場地后,由體育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協調性的熱身練習,使學生充分做好熱身活動及調動學生鍛煉的積極性,以防止學生在接下來的運動鍛煉中出現損傷的現象。
在基本活動中,由我校廣播播放統一的音樂,全體師生在體育活動場上進行集體操鍛煉,集體操部分有禮儀操、武術操、廣播操等,任選其二練習。各個班級前都有領操員負責帶隊領操,領操員的動作要規范,各班鼓勵學生結合各自班級的實際需要,輪流到主席臺上進行領操,以給予更多的學生上臺展示的機會,提高學生動作的規范性。同時,班主任和輔導員起帶頭示范作用,不僅要會做,而且動作要規范一致,以達到鍛煉的效果。集體操練習結束后,開始分不同年級的特色小項目練習,以各年級為單位分組進行練習,在涉及需要運動器材的內容時,需要各班級指定學生去領取并擺放,讓學生做到有序有責任心。進行小項目練習時,以學生自主練習的方式為主、教師引導為輔,讓全體師生共同參與大課間體育活動,在大課間體育活動中得到身心鍛煉,在快樂中實現身體素質的提升。為保障大課間體育活動有效地開展,可結合不同年級學生的實際需求制定鍛煉內容,如集體游戲(穿山洞、傳球等)、體能(開合跳、高抬腿、收腹跳等)、力量訓練(上下肢、腰腹力量等)、平衡訓練、柔韌訓練等。為保證學生對大課間體育活動保持樂趣和愛好,各個年級都需要一學期更換一次練習,使每位學生都能學到更多內容。
活動練習結束,師生共同就地進行放松練習,通過統一柔和的音樂、舒緩的節奏,在最佳的狀態下進行柔韌、拉伸練習,以最佳的狀態恢復,為進入下一節課做準備。結束大課間體育活動時,當天組織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體育教師對各班進行小結,總結本次活動的優缺點,對各個班集體的表現及時小結,表現優異的當場表揚,表現不足的當場指正,并告知當天三評比的隊員,將考核納入每天的少先隊三評比活動中,并提示下次大課間體育活動及時糾錯改正,再統一音樂播放提示各班級按照路線有序地退回班級,各班負責的學生收拾器材并按路線有序退場。
大課間實施的目的,是不斷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和良好的運動行為習慣,不僅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健康發展,也積極調動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讓師生共同感受體育運動對身心健康帶來的益處,提升師生共同運動的合作意識,增強師生的終身體育意識,促進師生關系更加和諧,培養學生在團隊活動中的合作意識。確保大課間體育活動真正地落到實處,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以及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以真正達到大課間體育活動實施的有效性。我校大課間體育活動以“統一調控督查,由教導處牽頭,年級組長支持,班主任配合,各任課教師共同參與,體育教師負責實施,學生自主管理”為策略,積極調動并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學校領導組織開會,并確定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具體實施方向,充分利用大課間活動時間使學生真正得到鍛煉,將學校的體育鍛煉真正落到實處。再由教導處統一統籌,組織體育組及其相關人員進行探討與研究,將大課間體育活動的管理制度明確并實施具體的職責,牽動年級組長帶領各班主任全力配合,動員全校師生共同參與,使大課間體育活動成為全校師生共同鍛煉的有效時間。
結合我校實際場地、器材、設施及體育教師自身師資水平等,有效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重要問題是場地的有效使用,切實有效地利用學校的小場地,采取多種不同的方法,因地制宜地開發場地、器材,是保障學校大課間體育活動有效實施的重中之重。合理地將學校現有場地進行規劃與開發,充分利用學校的操場、足球場、籃球場、跑道、中庭等活動區域,不僅擴大了學生活動的區域,更豐富了學生在校的大課間體育活動內容。再結合不同年級的不同特點,由各負責年段的體育教師制定出各年級不同的大課間體育活動項目,并通過體育組商議后,由學校領導會議審核通過,再統一由年級組長布置,分配給各班主任統一實施、督導和評價。為防止大課間體育活動時出現安全事故,在學生上下樓梯期間,為確保每班之間的學生不會出現擁堵、踩踏等安全事項,學校組織師生共同進行行進間的演練,把安全隱患降到最低。在實施的過程中一旦發現問題立即進行糾錯和改正,并調動全體教師積極參與到大課間體育活動中,與學生共同交流互動,促進師生共同參與運動。統一的節奏制定是為了更好地組織和實施,在大課間活動過程中體育教師起引導和監督的作用,讓大課間體育活動真正做到以學生自主管理為主體。
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項目及內容,要適合不同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為了使不同年級的學生在一學期學習結束后,能夠更好地、快速地適應不同年級的大課間體育活動練習內容,幫助學生在體育活動鍛煉中享受運動帶來的樂趣、增強身體素質、健全健康人格,充分發揮體育育人的功能,可以組織體育教師發揮不同特長,設計編排適合不同年級的各種集體操、體能操等。同時,對集體操的編排應設計簡單易學的動作,再配合音樂節奏等,做成正反面示范、分解示范等視頻教材,方便學生在家中自主學習。另外,還可以號召家長、師生一同學習,從內容上、形式上進行不同層次的體育活動鍛煉,再進行每月一次調換,保證大課間體育活動實施過程的創新性,以提高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在項目內容的選擇上,要牢牢遵循活動過程中的安全事項原則,讓學生在安全的前提下,積極主動參與體育活動鍛煉,感受大課間體育活動帶來的快樂,使大課間的各項體育活動實施過程更加具有生命力。
為了營造輕松、愉悅的體育活動氛圍,入場過程中,需要不斷強調學生有序整齊入場,安全、快速地進入指定場地;行進過程中要做到整齊有序,安全事項時刻記心間;并在不同的小場地上設置不同區域及固定點,使學生能快速進行大課間活動的體育鍛煉,保障大課間體育活動過程中學生活動的效率。大課間體育活動以發展學生的體能為主,使學生能夠自主獨立完成,練習不同的內容,充分利用各場地的優勢規劃活動的區域;同時解決體育教師各項組織管理的難題,在活動過程中不僅需要體育教師有效地組織管理,更需要教師把控各個練習環節,按學校的步驟統一音樂伴奏、口令等,激發師生參與運動的激情。
大課間體育活動內容的實施既要有統一性和趣味性,又要有創新性和特色性。學校要本著健康第一的指導原則,大膽創新并設計大課間體育活動,使每位學生的身心健康都能夠得以充分發展,并擁有強健的體魄,用激昂的熱情去學習并鍛煉身心,發展體能練習。同時結合學校的特色,選擇有利于強身健體、寓教于樂的練習項目內容,切實關注學生的需求和興趣,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保證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創新性。設計的大課間活動內容,更應該是簡單易學、能夠獨立完成的體能練習,同時通過課堂上的練習教會學生練習的方法,以強化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高效實施,從而達到鍛煉身心的目的。
限制大課間體育活動有效進行的主要原因,大多是器材設施不足。大課間體育活動專項資金投入不能保障,場地設施不能及時使用,就會影響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有效實施,使大課間體育活動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學校應在體育經費中設立大課間專項資金,以便用于購置相關的器材設施,使大課間體育活動有序地進行,同時用于邀請專業的人員參與學校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指導,為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有效實施提供保障,真正實現陽光大課間體育活動。
大多數學校對大課間的體育活動還停留在學校固有的課間操活動觀念,而宣傳大課間體育活動在強身健體、育人育心的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將大課間體育活動形成學校領導、班主任、輔導員、科任教師、學生共同參與的管理制度,以團隊合作的方式,使人人有角色,個個有任務。針對大課間體育活動結束時,積極提出需要改進和加強的地方,并提出新的要求和建議,確保大課間體育活動的質量能夠得到有效保障。保證解決組織與管理的難題,從而改變純粹由體育教師負責制定實施的現狀,轉換成學校師生共同完成的大課間體育活動,促進大課間體育活動高效、有序、全方位發展。
為了提升大課間體育活動實踐的有效性,我校組織大課間體育活動時,采用大膽創新的方法,改變以往單一的只做廣播操的練習,將大課間的活動內容大膽創新、積極改造,不僅增加了自編符合我校的禮儀操、武術操的集體操活動項目,更在活動中增加了不同年級的不同活動項目,將以往傳統單一的課間操活動,變成現在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在項目的選擇上更符合不同年級學生的身心需求,大膽創設,制定不同的項目內容,以快樂為主、運用優美的音樂確定體育鍛煉活動,使學生達到快樂健體、愉悅身心的效果,能提高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進一步促進師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享受運動帶來的快樂,促使每位學生的身心發展得到進一步的提升,使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內容更加豐富多彩,促使學生對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期待越來越高,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也越來越好,有效激發師生共同參與鍛煉的激情。
大課間體育活動要在高效的時間內進行,讓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下進行練習,是保障身體各方面得到鍛煉的前提。因此,大課間體育活動是我校體育活動中每天必不可少的鍛煉之一。豐富多彩的大課間體育活動不僅能夠增強師生的身心健康,還能提升師生共同參與的樂趣,讓大課間體育活動成為每位教師每天不可或缺的運動時間,增加教師的運動樂趣。同時,為避免師生長期在同一時間同一場地參加同一個項目而產生的枯燥、乏味,我校采取有組織、有計劃地對大課間體育活動進行調控,不定時進行場地、項目及鍛煉內容的調換,使大課間體育活動更具趣味性。結合我校各項大型活動展示的需要,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項目也都在這些活動中充分展示出來,讓鍛煉變成一種常態的練習,得到廣大師生的共同喜愛,受到了外界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