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和
(甘肅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東大灘鄉東大灘學校,甘肅 武威 733299)
核心素養理念極大地提升了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小學生的關注度,開始立足小學生的認知特點、主體條件、生命需求與發展目標去考量、設計、實施與改善數學課堂教學.因此,數學課堂教學的生本性、趣味性、參與性與互動性正逐漸提升,小學生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獲得了更多更好的話語權與認知空間,數學課堂也展現出更加絢麗多彩的生命律動與認知靈光.由此可見,核心素養理念已經推動數學課堂教學逐漸走向人性化、體驗化、互助化與高效化的科學發展之路,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解放生命、綻放生命的生態課堂初見端倪.
數學生態課堂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小學生為課堂教學的設計立足點與價值指向,尊重數學教學中的生命偏好、生命訴求與生命律動,主張借助生命體的主觀能動性去實現生命之間的主體參與、自主學習、友好交流與互助成長.而且,教師還要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借助人性化、直觀化與趣味化的教學手段去優化小學生的主體認知環境,全心全意為激發小學生的認知興趣、探究熱情、求知動機與表現欲望而服務,力求激發小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認知主動性與交流自覺性.可見,生態課堂就是滿足生命需求、激發生命潛能、展示生命能動、綻放生命美麗、實現生命發展的生命課堂.
核心素養理念是生態課堂的“理論催化劑”,而生態課堂又是核心素養理念的實踐基地,二者的有效融合實現了理論指導與課堂實踐的高低搭配.
第一,生態課堂具有突出的生本性.生態課堂以小學生的自主學習為課堂基點,以小學生的認知特點為設計依據,以小學生的主體喜好為活動標準,以小學生的能動激發為教學目的,以小學生的快樂成長為價值指向.因此,生態課堂以尊重生命潛能、激發生命能動、綻放生命特色為課堂教學基線.
第二,生態課堂具有突出的趣味性.小學生的主體認知能力較差,而且心智未開,難以長時間持有高質量的關注度.然而,生態課堂卻能夠投其所好地借助趣味性、啟發性與誘導性較強的人性化教學手段去激發小學生的獵奇心理與求知動機,從而能夠將小學生的認知注意力牢牢地固定在數學課堂教學之上.
第三,生態課堂具有突出的開放性.生態課堂的存在價值就在于激發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現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與互助成長.因此,生態課堂為小學生的主體參與、合作探究、友好交流、快樂成長提供了非常寬松、自由、開放的認知環境,力求全方位解放小學生的認知途徑,實現小學生的開放認知.
第四,生態課堂具有突出的實效性.生態課堂擁有生本性的教學基點、趣味性的教學導引、開放性的教學環境,自然能夠有效激發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生命發展潛能,讓小學生在開開心心、興致勃勃的良好主體狀態之中展現出強大的參與積極性、思考主動性與互助自覺性,切實推動數學課堂教學的高效發展.
首先,生態課堂能夠為小學生創設一個趣味橫生、開放自由、開心快樂的人性化認知平臺,讓小學生輕輕松松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無拘無束地進行自主學習與互助交流,在群策群力、互幫互助中一起學習、一起思考、一起成長.因此,生態課堂能夠在數學課堂教學之中實現小學生的高效認知與快樂成長.
其次,生態課堂能夠為教師考量、設計與實施課堂教學提供了一個新角度、新途徑與新方法,能夠提醒教師要從小學生的生命需求的角度去設計教學過程與教學活動,積極為數學教學拓展“市場需求”,有效提升數學教學的針對性、服務性與誘導性,以激發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生命發展潛能為最大教學目標.
最后,生態課堂是教師積極踐行核心素養理念以及科學育人觀的實踐例證,能夠為新課程改革提供一個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人性化教學環境,可以借助良好的趣味誘導與感官刺激去切實激發小學生的生命活力與能動作用,引導小學生真正成為數學課堂的認知主人,以此完成素質教育賦予教師的育人職責.
核心素養理念為數學課堂教學提供了非常明確的教學目標與育人任務,生態課堂又給予數學課堂教學一個充滿生命活力、認知靈光的活動平臺.
翻轉教學是指教師為小學生提供一定的認知任務與輔助資源,讓小學生先在課下進行自主學習與獨立思考,借助個人能力對認知任務進行初次感知.然后,小學生再在課堂上的合作探究與友好交流中將自己的認知所得與學習經驗進行自由交流與多維展現,借助集體智慧與團隊合力進行互助成長.因此,翻轉教學是構建生命課堂的有效方法,能夠給予小學生非常大的認知空間與自主權力,非常有助于釋放小學生固有的生命認知潛能與主觀能動性.
例如,在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第四章“認識圖形(一)”的課堂教學過程中,這部分內容主要讓小學生認識正方形、圓形以及長方形等基本圖形.教師可以讓小學生在自己家中觀察一下,或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積累一些與上述圖形有關的生活用品,然后在課堂上的集體討論中進行信息交流.這樣,小學生就會在家中開開心心地進行主動觀察,積極探尋生活實物的具體形狀,或在家長的幫助與審核下獲得正確感知.因此,小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合作探究與友好交流時就會擁有更多更好的正確信息,自然能夠在課堂討論中積累下更多更好的圖形信息.如,正方形有地板磚、方凳、方桌等,長方形有案板、桌面、防盜門、電視屏幕、電腦屏幕、鍵盤等,圓形有掃地機器人、瓶子蓋、盤子、碗等.因此,小學生在家中能夠獲得一次獨立觀察、自主學習的好機會,還會在家長的幫助下獲得交流機會,更會在課堂上的集體討論中再次獲得互助交流、整合認知的探究機會,因而為小學生成為認知主人開辟了充足的探究空間.
電化教學是指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小學生直觀展示教學內容,讓小學生親自用眼去觀察、用腦去思考、用手去實踐、用嘴去交流,切實給予小學生良好的認知感受與情感體驗,激發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電化教學中,教師主要的參與空間就是播放教學課件以及課堂小結過程中的信息整合,因而教師主要發揮了誘導作用與整合作用,而小學生占據了絕大多數的教學時間.因此,電化教學不僅有效弱化了數學知識的抽象性與邏輯性,還能夠促進生態課堂的構建.
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五章“倍的認識”的課堂教學過程中,這部分內容主要是培養小學生一個數與另一個數之間的“倍數”關系.因此,教師可以借助電化教學幫助小學生快速培養對“倍的認識”.在多媒體設備的幫助下,小學生能夠在大屏幕上看到有一堆胡蘿卜,共18個,一只小白兔子用籃子裝胡蘿卜,每個籃子里裝2個,小白兔一共裝了9個籃子,運了9次才將胡蘿卜全部運回家;一只小黑兔用籃子裝胡蘿卜,每個籃子里裝3個,小黑兔一共裝了6個籃子,運了6次才將胡蘿卜全部運回家;一只大灰兔用大籃子裝胡蘿卜,每個大籃子里裝6個,大灰兔一共裝了3個大籃子,運了3次就將胡蘿卜全部運回了家.這樣,小學生就像看動畫片一樣感知到18與2、與3、與6之間的“倍數關系”,慢慢培養小學生對“倍的認識”.因此,小學生在多媒體設備的幫助下自己主動感知胡蘿卜的總數18,積極理解將18拆分成9個2、6個3以及3個6,在教師“無聲的幫助下”通過自主學習掌握了“倍的認識”,展示出自身固有的主觀能動性與生命發展潛能,實現了高質量的自主探究與獨立思考活動.
扮演教學,全稱是“角色扮演教學法”,又稱“小先生法”,就是讓認知能力與語言能力較好的小學生暫時代替教師引領其他小學生進行信息獲取、知識解讀、視野拓展與才干增長.在角色扮演教學法中,教師僅僅是小學生合作探究活動的關注者與監督者,一般不會直接干預小學生之間的互助成長活動,因此小學生自然能夠獲得較多的自主探究權力.角色扮演教學法能夠充分發揮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短時間內開展較為獨立的課堂認知,有效構建生命課堂.
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五章“混合運算”的課堂教學過程中,由于“混合運算”只需要遵循“先乘除,后加減”的規律,因而教師可以實施角色扮演教學法.教師首先選擇3名數學能力較好的“小先生”,并將學生平均分成4個學習小組,教師與3名“小先生”各帶領一組小學生進行“混合運算”的能力訓練活動.為了公平,教師可以讓其他3名“小先生”先挑選自己的學習小組,自己領導最后一組.這樣,3名“小先生”就會在領導本組小學生的“混合運算活動”中各顯神通,努力將自己的學習經驗、計算方法、注意事項都一一傳輸給自己的組員,從而能夠有效促進小學生對于“混合運算能力”的主體實踐與循序漸進.因此,教師將角色扮演教學法與分組教學模式有機融合,以此提升課堂教學過程中的競爭性、刺激性與趣味性,能夠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游戲教學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將知識學習與游戲活動密切融合,以游戲活動為活動平臺,以知識學習為內容指向,讓小學生在開開心心的游戲活動中實現對數學知識的高效感知.游戲活動是小學生的摯愛,因而游戲活動與知識學習的有效結合能夠極大地提升小學生對課堂活動的關注度、注意力與參與意識,更能夠借助良好的游戲過程與快樂體驗強烈激發小學生的探究熱情與求知動機.因此,游戲教學以其特有的快樂性與趣味性掀開生態課堂嶄新的一頁.
例如,在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五章“認識人民幣”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小學生已經對于人民幣有所了解,因而教師可以開展游戲教學法,讓小學生在開開心心的游戲活動中進行數學認知.教師為每個小學生提供20元的人民幣樣幣,并給予小學生一定的購物任務,或將購物任務制作成卡片,讓小學生自主抽取購物任務,以此提升小學生進行購物游戲的趣味性.教師可以為小學生創設一個模擬化的微型小超市,從體育器材室借來籃球、排球、足球、鉛球、羽毛球、乒乓球、乒乓球拍、羽毛球拍等文體用品,還可以投放碳素筆、圓珠筆、鋼筆、文具盒、書包等學習用品,并標上具體的價格.這樣,小學生就可以拿著人民幣樣幣,帶著購物任務,去進行購物活動,并進行消費總額計算以及找零活動,開開心心地進行游戲活動.因此,小學生就可以借助購物游戲積極主動地對人民幣進行了解,提升對人民幣的探究效果.
支架教學是指教師借助知識簡述為小學生展示教學內容,粗略介紹課堂探究任務中的知識脈絡,幫助小學生攻克探究任務中的知識難點,然后將對探究任務的鞏固、強化與深化等活動全部留給小學生.這樣,在支架教學中教師通過知識簡述給予小學生一個認知支點和學習起點,以此開啟一個難度較低、獨立性較高的主體合作探究過程,盡情展示小學生的集體智慧與團隊合力.因此,支架教學承載了教師的教學智慧與小學生的集體智慧,以此有效構建生態課堂.
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六章“小數的加法和減法”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小數計算”需要依靠“整數計算”來進行,因而教師可以借此為教學支點,首先幫助小學生掌握“小數計算”的“命門”,也就是對齊小數點,其次完全按照整數加減法去進行小數的計算活動,最后不要忘了檢查一下小數點的有無與對錯.這樣,教師幫助小學生掌握“小數計算規則”以后,就可以將課堂教學交給小學生,讓小學生在積極思考、認真計算中高質量完成計算任務,還要在各抒己見、暢所欲言、互助交流中開開心心地進行信息交流、互助成長.因此,支架教學以教師的知識簡介為探究起點與認知支點,有效促進小學生的后續學習與合作探究,引導小學生盡情享受數學認知的快樂.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理念為數學課堂教學提供了強大的理論指導與方向導引,而生態課堂又為數學教學的務實開展、高效運行提供了一個具有旺盛生命活力、強烈生命律動、絢麗生命靈光、強大生命能動性的實踐平臺,因而為數學教學提供了理論指導與實踐支撐的“雙保險”.因此,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以核心素養理念為指導思想,以生態課堂為知識輸出、啟迪生命、教書育人、塑造生命的“工作車間”,以小學生為服務對象與認知主體,非常有助于激發小學生群體的主觀能動性與生命發展潛能,實現小學生的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