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水靜
玉米高產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
方水靜
(甘肅省慶陽市華池縣悅樂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甘肅慶陽745603)
文章對玉米種植的相關高產技術及病蟲害防治工作進行了探討,提出了玉米種植的技術優化路徑,以期為相關人員提供借鑒參考。
玉米;種植;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防治方法
隨著我國科技不斷發展,玉米相關高產種植技術應運而生,使玉米種植水平及生產效率得到明顯提升。但在玉米的種植過程中,易受到病蟲害的侵襲,導致玉米產量和質量均受到影響,為此,玉米種植戶需積極應用先進的高產技術,針對相關病蟲害,采用對應的病蟲害防治手段,以增加玉米產量及保障玉米質量,同時全面提高當地產業經濟效益。
要確保玉米作物實現高產,不僅需要科學處理種子,還要結合病蟲害防治及高產種植技術來種植玉米,在進行選種工作時需從正規的采購部門選擇穗大粒多的種子進行種植,其具有很強的抗病性,可以快速適應當地環境,同時,玉米種植戶可結合當地氣候條件確定播種時期,從而提高玉米發芽率,增加玉米產量。玉米生長過程中易受病蟲害侵襲,且部分地區未建立健全的防治體系,相關工作人員技術水平較低[2]。為此,種植技術人員不僅要應用科學的高產技術還需加強病蟲害防治手段,不斷提高玉米種植戶的防治意識和創新意識,分析玉米產量及質量的影響因素,以此促進玉米的高產及穩產。
種植玉米前需合理選擇種植地,這是后續工作的基礎。和其他作物相比,玉米根系發達,對土地要求不高,可以很快適應土地環境并健康生長。隨著玉米不斷生長,其對水分的需求量增大,故需選擇灌溉便利的區域,以免影響后期玉米的生長及發育。若選擇的地塊比較干旱,則需對土壤進行松動,使土壤具有一定疏松性和良好的透氣性,提供優質的生長環境促進玉米生長。另外,種植地還需具有足夠的光照條件且保持地面平整,使玉米的各類生長需求得到有效滿足,最后實現玉米高產穩產。
在玉米種植過程中,整地也是關鍵環節。具體需對土地進行深松翻耕,使土壤更加通透,盡量避開連茬種植的土地。進行整地時還可適當添加肥料,讓土壤和肥料充分混合,做好施加基肥工作,使得玉米在后續生長時,根部可以吸收到足夠的養分。開展土地深耕操作時,需對深度控制在26 cm~30 cm,土地上的雜草及土壤里的石塊要及時清除。
品種選擇對玉米種植發揮重要作用,農戶選擇玉米種子時需確保品種的優異性。玉米品種種類較多,且在種植時受氣候和區域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因此,農戶需結合當地的地理條件和環境因素進行選種[3]。若當地比較干旱,可以選擇具有較強耐旱能力的品種,避免因干旱制約玉米產量。另外,選擇種子不僅需考慮當地氣候環境和土壤條件,還需考慮降水和日照時長等因素。
完成種子選擇后還需對其進行科學處理,正式播種前,將種子充分晾曬12 h左右,減少種子中的水分,提高種子的出芽率,保證其快速生長。另外,還可用紫外燈對種子消毒滅菌,然后將種子置于50 ℃左右的溫水中約7 h之后將其洗凈撈出瀝干。在此過程中使用藥物展開包衣處理工作,確保種子前期生長,有效避免病蟲害的侵害。
完成種子處理工作后即可進行播種工作,土壤墑情對于種子的出苗質量及出苗率至關重要,農戶在備墑前需合理控制土壤中水分,從而保障出苗質量。種植前,需要控制土壤的潮濕度,具體可將麥稈等覆蓋于土壤表面上,有效減少土壤水分的蒸發。同時,合理控制種植密度,過稀或過密都可能影響產量。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從傳統的人工播種轉變為通過機械操作,從而提升播種效率,減輕人工勞動強度。在甘肅部分地區,機械化生產已經逐漸實現,各種新興技術的作用及優勢得以充分發揮,使整個農業生產向著現代化和科學化的方向邁進,最后使玉米的質量及產量顯著提升。
種植密度影響著玉米的產量與質量,通過科學管控種植密度還可以有效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有利于實現玉米高產和穩產。在種植玉米時可使用播種機進行播撒,將種子播撒得更加均勻,以確保種植密度的合理性。種子處于幼苗階段時,需結合具體情況進行定苗和間苗,及時剔除長勢較差及多余的幼苗。當玉米長出3片真葉時可以對其進行疏苗,當玉米已經長出5片真葉后可以展開定距工作,確保每株玉米植株的生存空間都更加合理,具備良好的通風性且可以補充足夠的養分。此階段種植人員還需做好巡查工作,一旦發現缺苗情況要及時進行補苗,以確保幼苗的均勻度和整齊性,有效實現高質高產。
玉米生長過程中要結合其長勢,科學施加肥料,為玉米提供充足的養分,促進玉米健康生長。展開施肥工作時通常以氮肥為主,輔以鉀肥和磷肥,還需結合玉米的生長狀況適當添加微量元素,豐富土壤內的營養物質。根據玉米實際情況還要適當施用硫酸銨,具體可根據2 kg/畝~5 kg/畝的標準實施,以確保玉米養分的均衡性。在種植的后期時還要重視玉米追肥,通過機械化手段合理控制施肥量,做好玉米各個階段的追肥工作,保證玉米可以吸收足夠的養分。
隨著玉米的快速生長,對水分的需求也逐漸增加,故需為玉米提供充足的水分,為最終產量提供保障。在出苗時期要加強灌溉工作,使幼苗可以吸收充足的水分。確保土壤墑情適宜玉米生長后,還可利用滴灌方式進行灌溉,保證水分灌溉的均勻性。玉米處于孕穗期時長勢較為旺盛,葉子寬大且數量多,此階段葉面具有較強的蒸騰作用,在補充足夠的水分同時還要避免溫度過高[4]。進入到抽雄開花時期時,要結合當地氣候特點,掌握田間濕度及溫度,通過全面管控水的施加量確保植株的水分含量。在成穗期水分需求量較大,需適當增加灌溉量,在確保玉米的顆粒飽滿度同時保證穗型粗壯,從而實現高產穩產。
玉米的發育及生長易受雜草的影響,每個生長時期種植人員都需將田間雜草及時拔除,使玉米可以獲得更為有利的生長條件。雜草過多不僅會影響玉米的正常長勢,其還會與玉米爭奪養分導致土壤的養分大量流失,若未得到及時管控還會減弱玉米的光合作用,導致玉米生長發育遲緩。為了確保除草效果,不但要結合田間情況,還要高度關注玉米的種植密度,選擇人工、物理或化學方式進行除草。化學除草可以全面消除田間雜草,但需合理選擇除草劑,科學控制使用量,避免不規范操作或用量不合理危害玉米。人工或物理方式成本較高,但可避免玉米受到嚴重損傷,還可提高土壤的通透性。
玉米徹底成熟后需及時收獲,以確保玉米產量及質量。如果玉米顏色為白色,同時伴有一些細微裂紋說明此時玉米已經成熟。完成收獲后要及時對玉米進行晾曬,玉米存放區域需保證較好的通風性和干燥性,避免因潮濕導致玉米發霉變質,確保玉米的品質。為了有效實現玉米的優產和高產,整個種植過程中都要加強管理工作,對于各個環節都需要給予足夠重視。
(1)黑穗病:這是玉米生長過程中較常見的一種病害,發病后會導致植株顯著縮短。一旦發現玉米患該病后要及時將其拔除,同時對周圍區域及玉米植株噴灑農藥,有效縮短疾病造成的影響。
(2)大斑病:一般在栽培期間易出現此類疾病,有較高的發病率且危害嚴重。發病后玉米葉片會逐漸出現灰色斑點并向上蔓延,若未及時發現,則葉片會逐漸轉變為黃褐色。因此玉米品種需具備一定抗病能力,在播種前貫徹落實消毒工作,以此降低玉米植株發病率,促進玉米植株健康發育。
(3)小斑病:一般在春天出現較多,季節性比較明顯,植株發病后會出現褐色斑,斑塊呈不規則形狀。玉米植株染病初期,其秸稈下部的葉片會產生褐色斑,隨著病害的不斷發展,癥狀會加重且不斷擴大影響范圍。在進行防治時仍需對種子質量進行嚴格把控,保證玉米種子具有一定的抗病能力,使用有機肥結合復合肥進行施肥,加強對玉米發育及生長情況的觀察。
(1)蚜蟲:玉米生長過程中蚜蟲比較常見,在3月左右發病率較高。蚜蟲一般在葉片的背面或心葉部位寄生,這些區域會表現為黑色的霧狀物質,嚴重影響玉米的光合作用,并制約其正常生長[5]。相關技術人員可通過噴灑農藥的形式展開防治,避免蟲害的進一步蔓延,還需定期對玉米枝葉進行全面修剪,一旦發現有枝葉出現病害要將其快速清除。
(2)螟蟲:當出現此害蟲后,玉米的苞葉和花絲會被吃掉,若未第一時間采用相關措施進行管控,可能使玉米在短時間內快速變黃衰敗,直至玉米死亡。玉米螟蟲吸附于植株后枝葉處會逐漸變空,如果遇到大風枝葉會被吹斷,嚴重影響玉米產量。此類蟲害需盡早發現并通過科學措施及時管控,縮小蟲害的影響范圍。一般可通過噴灑農藥的方式進行滅殺,保證玉米的正常生長。
通過物理措施進行防治時首先可對土壤深耕,及時去除隱藏于土壤中的病原菌和蟲卵。很多害蟲對短波光線都具有一定敏感性,故進行防治時可利用黑光燈進行集中捕殺,剩余的害蟲可利用人工方式進行清除。另外,還可應用粘蟲網或粘蟲板等設施對害蟲進行有效防治。相比其他方法,也不會損害周圍生態環境,但需大量的人力、時間和資金,所以通常情況下,會和其他方式相結合從而確保防治效果。
此措施主要通過化學藥劑實現防治效果,如在播種前經專業人員指導可用藥液浸泡玉米種子,提高其抗病蟲害能力。生長階段相關人員可通過正規渠道采購化學藥物,結合病蟲害的規模及種類選擇針對性的藥劑進行防治。化學措施防治效果較好,但易出現藥物殘留、環境污染等情況,長期應用病菌或蟲害會產生一定抗藥性,不利于后期防治。所以采用此措施時盡量選用無殘留和低毒性的藥物進行防治,最大限度地減少周圍環境遭受污染,防止病害及蟲害產生抗藥性。
玉米是我國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且經濟價值較高。為了實現玉米高質高產,在種植過程中,相關技術人員需應用玉米高產種植技術,使整個種植過程實現科學化和精細化管理,同時加強對于病蟲害的防治,為玉米提供有利的生長環境,提升玉米的種植水平,最后實現高質高產。
[1]陳小燕.玉米高產種植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措施分析[J].現代農業研究,2021,27(2):113-114.
[2]閆金國.芻議玉米高產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J].農家參謀,2021(4):55-56.
[3]張霞.玉米高產種植技術與病蟲害防治對策分析[J].農業災害研究,2021,11(6):162-163.
[4]姜偉,劉巖,畢振宇,徐元輝.關于玉米高產種植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措施的研究[J].農業災害研究,2021,11(6):174-175.
[5]王志剛.玉米高產種植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措施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8,38(21):119-120.
Maize High-yield Planting Technology And Disease And Insect Pest Control
Fang Shuijing
(Agricultural Comprehensive Service Center, Yuele Town, Huachi County, Qingyang city, Gansu Province, Qingyang, Gansu, 745603)
In this paper, a discussion about high-yield technology of maize planting and the work of disease and insect pest control is included, comes up path of technology optimization for maize planting and reference can be provided for related people.
maize; planting; technology of planting;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prevention methods
10.3969/j.issn.2095-1205.2022.05.18
S435.13;S513
A
2095-1205(2022)05-54-03
方水靜(1991- ),女,漢族,甘肅華池人,本科,研究方向為農業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