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洪英,方天發,盧琳中
(四川省普格縣農業農村局,四川 普格 615300)
普格縣位于四川省涼山州東南部,是大涼山腹心地帶,屬高山、中山切割地貌,境內海拔相對高差大。年均降雨量1100mm,平均氣溫為16.8℃, 旱雨季分明,降雨主要集中在6~10月,夏播油菜整個生長期雨水豐沛。土壤富含硒,全縣無工業污染,生態環境好,適合發展綠色有機農業。4~10月,海拔2300m以上山區氣候冷涼,最高氣溫不超過25℃,晝夜溫差大,適合夏播油菜生長。
油菜是我國重要的油料作物,菜籽油是營養豐富的食用油,種植油菜對確保“油瓶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種植油菜可以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對土壤生態環境具有保護作用。同時,油菜是很好的蜜源作物,全縣是養蜂大縣,種植油菜可以促進全縣養蜂業的發展。油菜是普格縣油料作物的短板,常年種植面積不到200hm2(冬油菜),冬季干旱和高海拔是制約全縣油菜發展的主要因素。為了擴大油菜種植面積,全縣利用春夏季高海拔氣候冷涼特點,2017年開始進行夏播油菜種植試驗,試驗取得成功。2019年、2020年,在海拔2300~3000m的高海拔區域大面積推廣種植夏播油菜,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2年共推廣種植733.33hm2(2019年333.33hm2,2020年400hm2),經田間測產,2019年平均產量142.3kg/667m2,平均效益405.3元/667m2,2020年平均產量156.8kg/667m2,平均增效益520.8元。種植夏播油菜比種植蕎麥、燕麥增收250元以上。馬鈴薯是茄科作物,不能連作,油菜與馬鈴薯輪作,是高寒山區既增效又保護土壤生態環境的經濟作物。推廣種植夏播油菜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探索出了一條致富道路,也有利于助推鄉村振興。推廣夏播油菜,普格縣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普格縣委、政府高度重視發展油菜產業,把發展油菜產業納入全縣脫貧攻堅產業扶持項目,定期或不定期研究工作推進情況,為油菜產業發展提供了組織保障,并納入目標考核機制。縣農業農村局成立了推廣夏播油菜種植項目實施小組,實施小組因地制宜對全縣種植進行統一規劃。普格縣夏季南部山區冷涼氣候區域海拔高度比北部山區海拔要高300m以上,即北部山區種植區域應在海拔2300~2800m,南部山區種植區域應在海拔2600~3000m,種植區域低于這個海拔高度,產量低,種植風險大,適宜種植的鄉鎮有原特爾果、紅莫依達、馬紅、特茲、耶底、甘天地、洛甘等。土壤選擇肥力中等偏上、排灌方便、坡度不超過25℃的田塊,應與馬鈴薯輪作。同時,為了確保油菜籽品質,種植區做到隔離防雜,集中成片種植,避免與蔬菜等其它十字花科作物間雜或近距離種植,以免串花雜交,影響菜油品質。
大面積推廣前,筆者引進油菜品種進行適應性試驗,通過2年的試驗觀察總結,一般選用春性甘藍型“雙低”品種,且適合密植,如宜油17號、宜油19號、宜油27號、德油5號、豐油10號、蜀龍2號等。
油菜夏播整個生育期沒有低溫春化過程,生育期比冬播要短40d以上,生長前期氣溫較低,一般在10℃以下,生長中后期氣溫稍高,一般在10~25℃。種植時應直播,不宜育苗移栽,根據土壤、勞動力和種植習慣選擇窩播、條播和撒播3種播種方式。播種前翻耕土地、整細、耙平,不能有大土團。根據海拔高度選擇播期,不能一刀切,高海拔山區霜期來臨時間在11月上旬,成熟期在10月中旬前即可。播期一般安排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海拔由低到高依次搶墑播種。條播、撒播要做到均勻播種,播后用細土覆蓋。
夏播油菜比冬播株高矮、分枝少,單株角果數和角粒少,為了增加產量,只有增加單位面積上有效株數,一般土壤肥力較好的田塊,用種0.4kg/667m2,基本苗保持在1萬苗以上,肥力中等的田塊,用種0.5kg/667m2,每667m2基本苗保持在1.3萬苗以上。油菜出土后在兩片真葉時定苗,勻密補稀。
夏播油菜因生育期短,施肥應以底肥為主,追肥作為補充肥料。一般用磷肥50kg或三元復合肥50kg、農家肥1000kg/667m2作底肥,在油菜勻、定苗后1星期內用10~15kg/667m2尿素追肥,根據苗情,長勢較好的田塊適當減量,長勢差的田塊適當增加用量。普格土壤嚴重缺硼,必須增施硼肥,解決花而不實問題,同時,硼肥有利于油菜壯籽,提升產量,一般用2kg/667m2作底肥,在初花期用1.5kg/667m2硼肥對水噴霧即可。
油菜播種出苗后,雨季還未到來,土壤含水量低,應及時灌水,確保幼苗正常生長。生長中后期,正是雨季,土壤含水量高,應及時理溝排水,降低田間水位,減輕土壤濕度、防止漬害。同時,雨季來臨,各種雜草開始生長,這時油菜苗較矮、弱,應及時除去雜草,否則,油菜在生長中受到雜草的影響,導致長勢差。為了保護土壤環境和油菜籽達到綠色或有機食品標準,建議不使用化學藥劑除草,應采用人工等物理辦法除去雜草。
夏播油菜生長前期病蟲發生較輕,在中后期主要蟲害是蚜蟲,病害主要是霜霉病,及時防治蚜蟲可以控制病毒的傳播。根據病蟲發生情況,達到防治標準的及時用低殘留、低殘毒藥劑防治,堅決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三致”(致癌、致畸、致突變)化學農藥。油菜蚜蟲可用抗蚜威、吡蟲啉可濕性粉劑等藥劑防治。在養蜂區域,為了保護蜜蜂采集花粉和蜂蜜品質,油菜初花到開花結束期間,一般不噴施殺蟲劑。油菜抽苔期是防治霜霉病的關鍵,當病株達到20%左右時,用甲霜靈、百菌清、代森錳鋅可溶性粉劑等藥劑防治。
夏播油菜對溫度較敏感,由于海拔差異,成熟時期不一致,要做到成熟一塊收割一塊,收割后應及時脫粒晾曬,防止混雜、霉變,保證品質。
為把夏播油菜種植落到實處,普格縣狠抓種植規劃區內的農戶種植意義的宣傳和種植技術的培訓,讓種植農戶真正認識到種植油菜有利于脫貧致富、有利于種植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性,提高種植積極性。縣農業部門組織專業技術隊伍到種植基地進行種植示范,指導綠色有機種植技術,解決生產中遇到的技術問題,做到技術指導到田,技術培訓到戶。落實物化補貼,利用脫貧攻堅的項目資金,每年投入20萬元,對種植農戶提供種子、肥料、農藥等物資補貼,做到種子統一提供、技術統一指導、病蟲統一防治、產品統一收購的“四個統一”。
為確保種植農戶利益,種植基地成立專業合作社,統一收購油菜籽,對油菜籽進行統一加工、菜油統一銷售,解決了種植農戶的后顧之憂。如原特爾果鄉種植基地古木洛村成立了村集體經濟產業專業合作社“普格縣綠康種植專業合作社”,合作社在對口援建單位的扶持下,購買大型榨油設備一套,建成了扶貧車間“古木洛高山菜籽油榨加工坊”,收購當地油菜籽進行加工,日產菜籽油400kg,合作社注冊商標統一銷售,由于菜籽油品質較優,油比市場價高1.0元/kg,目前供不應求。古木洛村2020年種植夏油菜133.33hm2,實現村實體經濟產值約200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增加約550元。全縣共成立了四個油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兩個菜籽油加工作坊,基本保證了油菜籽的全收購。
繼續擴大夏播油菜種植面積,把夏播油菜建成鄉村振興支柱產業,下一步:一是抓好訂單種植。培育本地種植大戶,由種植大戶牽頭,與油菜加工企業加強聯合,簽訂產銷合同,切實解決油菜籽“銷售難”問題,穩定種植基地。二是加大土地流轉,規模化種植。高山農戶大部分已搬遷到山下,留下的土地出現閑置,根據農民意愿,不違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鼓勵農戶通過轉包、入股、合作、租賃等方式將土地流轉給種植大戶統一種植,實現生產產業化、規模化。三是培育加工、銷售專業技術人才隊伍,解決油菜產業加工、銷售人才缺乏問題。四是利用營銷網絡平臺開展農產品網上銷售,為產品銷售、產業發展拓寬銷售渠道,提升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