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珍
(作者單位:太原日報社新聞采編中心)
新聞編輯是新聞工作中的重要環節,其主要是對新聞信息進行編輯加工,將通過多種渠道獲取的紛繁復雜的信息進行整合、處理,賦予實時信息以傳播的價值,使新聞內容能夠發揮出相應的社會功能[1]。近年來,隨著新媒體在新聞內容傳播方面的廣泛、深入應用,廣播電視媒體的新聞編輯工作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一方面,新媒體環境下,受眾成為新聞傳播的主體,好的新聞內容可以借助受眾力量實現廣泛的傳播,而缺乏吸引力的新聞內容則可能會被受眾所忽視和排斥;另一方面,新媒體環境下,新聞內容的傳播途徑趨于多樣化,通過不同途徑接收新聞信息的受眾對新聞信息推送的方式、風格等有個性化的要求,需要新聞編輯人員進行細節化的加工處理。顯然,在這種情況下,長期從事傳統新聞編輯工作的新聞編輯人員在能力方面會面臨較大的挑戰,而這也倒逼其不斷掌握新媒體環境下新聞內容生產和傳播的規律,科學、合理和有效地提升自己的新聞編輯能力。
新媒體的發展是媒體領域革新與進步的趨勢,而新媒體發展所帶動的傳媒行業領域的變化,逐漸改革了傳統媒體新聞編輯工作開展的環境與形勢,對新聞編輯工作的開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媒體環境有兩個典型的特征。第一,以智能終端為信息傳播載體。新媒體是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通過互聯網、寬帶局域網、無線通信網、通信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等智能化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的傳播形態。新媒體環境下表現最為明顯的特征就是人們普遍使用手機、電腦等智能化終端進行信息的編輯、發送、接收等操作[2]。第二,大眾化的傳播。新媒體環境下,受眾進行信息傳播與接受的行為門檻越來越低。受眾只要有網絡和智能化終端,就可以參與到信息的傳播、獲取和交流過程中。這種低門檻的要求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可以輕松便捷地參與到新媒體環境下的活動之中。
新聞信息是與新聞相關的信息內容。媒體環境是信息傳播活動的要素之一,也是對新聞信息傳播反饋、狀況和效果影響最為廣泛和深刻的因素。新媒體環境下,新聞信息的傳播發生了一些變化,而這些變化整體上反映出了以下幾個特點。
傳統媒體環境下,受眾多是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等有限的渠道獲取新聞信息。新媒體環境下,受眾除了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渠道獲取新聞信息以外,還可以通過網站、微博、微信公眾號、抖音等網絡媒體獲取新聞信息。顯然,相較于傳統媒體環境而言,受眾在新媒體環境下獲取信息的渠道趨于多樣化。
在以往的媒體環境下,受眾只能夠在特定的條件下獲取相應的新聞信息。而在新媒體環境下,受眾可以通過智能手機、電腦、智能電視等智能化終端設備隨時隨地獲取新聞信息。這說明,新媒體環境下新聞信息可以以更加高效的方式在媒體與受眾、受眾與受眾之間傳播。
與傳統以媒體為主導的新聞信息傳播鏈條不同,新媒體環境下的新聞信息具備分布式傳播的特征。在廣泛的新聞信息傳播范圍和多樣的新聞信息傳播渠道下,新聞信息傳播的門檻更低,每個人都可以通過相應的途徑參與到新聞信息的傳播過程中,成為新聞信息傳播鏈中的一員,這使得新聞信息的傳播主體更加多元化、大眾化。
傳統媒體環境下,媒體傳播的新聞信息多是經過編輯專門加工的新聞稿件內容,內容相對比較規范和單一。而在新媒體環境下,除了新聞信息本身的內容通過媒體渠道進行傳播以外,一些受眾在新聞信息界面的留言、評論等交互性的信息也會隨之傳播,這使得新聞信息傳播的內容更加豐富和多樣,受眾通過新聞信息內容閱讀獲取的信息也更加豐富[3]。
在新媒體環境的影響下,傳統媒體在新聞信息傳播方面面臨一系列的新情況、新形勢,其中既有有利于新聞編輯工作開展的內容,也有給新聞編輯工作開展帶來挑戰的內容。對于新聞編輯人員來說,應當重點關注的是新媒體環境下,新聞信息傳播內容、方式變化對自己新聞編輯能力方面提出的新要求。從能力角度看,新媒體環境下傳統媒體新聞編輯人員面臨的實際挑戰主要有以下幾點。
與傳統媒體環境下的新聞編輯工作相比,新媒體環境下的新聞編輯工作在內容、方式等方面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而是否洞察和快速適應這些變化,會直接影響到編輯人員新聞編輯的能力狀況。在日常的新聞編輯工作實踐中,雖然編輯人員已經逐步感受到了新媒體環境對自己在新聞編輯工作方面提出的新要求,但這種感受僅僅停留在碎片化的想法或者感悟層面,并沒有形成深刻的認知,更沒有轉化為推動編輯人員改變自身新聞編輯觀念的動力。
新媒體環境下,同一新聞信息可以通過多種渠道同時進行傳播,這雖然拓寬了受眾獲取新聞信息的途徑,但也容易引起媒體傳播的新聞信息內容的同質化問題。在快節奏的生活和工作環境下,受眾內心往往會對同質化的新聞信息產生厭惡之情,進而造成其逐漸傾向于通過某一特定的渠道獲取新聞信息。對于傳統媒體的新聞編輯人員來說,受眾的這種新聞信息獲取和選擇心理與習慣,要求其在新聞編輯工作中注意創新,要有意識地避免同質化的問題。
新媒體環境下,新聞信息內容的生產與傳播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傳統媒體新聞編輯人員僅靠自身已經掌握的知識和技能難以完全適應這些變化,需要具備持續性學習的素養。但是,在現實的新聞編輯工作中,部分新聞編輯人員缺乏主動、積極的學習素養,導致自身的新聞編輯專業知識和能力更新遲緩。例如,部分新聞編輯人員主觀上認為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新聞編輯工作中的應用是技術部門和人員的工作,自己只要做好本職工作就可以,在平時的工作和學習過程中,忽視對相關技術內容的學習,導致在真正參與相關技術工作時難以完全勝任。
在開放、多元、融合的新媒體環境下,傳統媒體的新聞編輯人員在能力提升方面更多地要保持積極的心態,在正視自身能力存在的不足的同時,尋求科學的能力提升路徑,通過努力逐步縮小編輯能力與編輯工作要求之間的差距。對于上述明確的新聞編輯人員在能力方面面臨的挑戰,新聞編輯人員應當重點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逐步提升自己的新聞編輯能力。
新聞編輯工作,既是檢驗新聞編輯能力的方式,也是提升新聞編輯能力的途徑[4]。在平時的新聞編輯工作實踐中,傳統媒體的新聞編輯人員要從新媒體的角度思考和理解新聞編輯工作,使自己的新聞編輯工作認知得到持續性的更新和完善。
在平時的新聞編輯工作中,編輯人員除了從以往的編輯工作經驗中尋求靈感和方法以外,還要注意防范以往的經驗或者經歷給自己的編輯工作思維造成的束縛,避免工作思路走入“死胡同”[5]。尤其是在當前開放化、多元化的新聞信息傳播環境下,新聞編輯可以學習的新知識、新技能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容易。在遇到問題時,編輯人員可以嘗試通過網絡搜索或者與受眾進行網絡交流等方式獲取相關的信息,充實自己的思想,這樣既可以保證自己所提出的新聞編輯想法符合新媒體環境下新聞信息傳播的實際情況,又可以避免過多地局限在自己固有的思維模式中,確保新聞編輯思維的新穎性。
思維是影響編輯能力提升和編輯工作開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新媒體環境下,數據所蘊含的信息量是豐富的,對新聞編輯工作的精準開展往往會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在平時的新聞編輯工作中,新聞編輯人員要努力突破傳統編輯工作思維的束縛,牢固樹立數據思維,即新聞編輯要充分認識到具備數據思維對新聞編輯工作的積極作用,并從思想上認識到大數據不僅能夠準確反映新聞內容傳播的狀況,還能夠深入了解受眾的新聞需求和愛好,有助于提升新聞編輯工作的精準性[6]。當然,除了意識到數據思維的重要性以外,新聞編輯人員還要認識到自身在數據思維方面的短板,并采取相應的行動措施加以彌補。例如,部分編輯因為缺乏良好的數據思維,不能正確使用專業數據設備對受眾情況、市場需求狀況等信息進行研究,造成新聞結構、用詞用句、觀點表述等方面存在“自說自話”的現象。筆者認為新聞編輯可以嘗試在平時的編輯工作中,多對受眾的新聞閱讀數據和同類型新聞的點擊量等數據內容進行對比,掌握受眾喜聞樂見的新聞結構和風格,將其作為自己下一步新聞編輯工作的重要信息參考,逐步彌補自己的數據思維短板。
在平時的新聞編輯工作中,編輯人員要從內容方面進行多維度的創新性實踐,以提升和發展自身的編輯創新能力。新媒體環境下,雖然受眾獲取新聞信息的渠道很多,但同時也面臨新聞內容同質化的問題,新聞閱讀的體驗欠佳。在這種情況下,傳統媒體編輯人員就可以借助對新聞節目內容的創新和豐富,打造自身媒體品牌,提升自身在新聞編輯工作方面的價值和實力。例如,電視媒體可以在新聞節目中加入評論性的元素,讓受眾對熱點新聞有進一步的理解和認識,提高受眾對新聞內容的接受度[7]。對于電視新聞編輯人員來說,要熟練掌握和運用新媒體技術開展新聞編輯工作,利用技術方法來提高新聞內容中聲音、圖像等要素的渲染力度和效果,豐富新聞內容元素,提升新聞內容的表現力和藝術性,使新聞內容的整體視聽效果實現明顯的提升。
新媒體環境下,傳統媒體新聞資源獲取的途徑日益多元化。在新聞編輯能力提升過程中,編輯人員要注意借助多種途徑融合的方式來獲取更多優質的新聞資源,充實新聞編輯工作的素材,提高新聞編輯工作的綜合水平。首先,編輯人員要改變傳統新聞資源獲取渠道,即除了從本單位、本部門獲取相應的新聞資源以外,還要嘗試通過其他新媒體途徑來獲取相關的資源,以增加自身掌握的新聞資源總量,豐富新聞資源的類型。例如,編輯人員可以通過網絡檢索微博、抖音中的熱點新聞,將其作為下一步新聞編輯工作的重要參考信息。其次,編輯人員要注意提高自身的新聞資源篩選和利用能力,避免被過多的資源所干擾和誤導,出現編輯工作失誤。例如,新聞編輯人員要在平時的新聞編輯工作實踐中多注意訓練和提升自己的新聞采集、篩選、審查、加工、潤色等能力,注意觀察和了解受眾閱讀新聞內容后的反應,并結合新聞傳播的實際情況,不斷更新和完善自己的新聞編輯認知,以提高自身新聞編輯方式的科學性、合理性。
較強的文字功底,是傳統媒體新聞編輯工作高質量開展的前提和基礎。雖然新媒體環境下傳統媒體新聞編輯人員新聞編輯工作開展的方式發生了改變,但以文字為基礎進行新聞信息描述和傳播的基本情況并沒有發生變化。因此,能夠以準確、簡潔、通俗的語言來進行新聞報道,仍然是新聞編輯工作的基本要求。
以智能終端為信息傳播載體和大眾化的傳播為主要特點的新媒體環境,不僅改變了傳統媒體新聞編輯工作的環境,同時也提高了對新聞編輯工作的要求。一方面,新媒體環境改變了新聞信息傳播的內容、方式等,使新聞信息傳播表現出傳播內容交互、傳播時效性強、傳播渠道多樣、傳播主體多元等特點;另一方面,新媒體環境凸顯了傳統媒體新聞編輯人員面臨的認知能力、創新能力和新聞編輯學習素養方面的挑戰。鑒于此,傳統媒體的新聞編輯人員要在強化新聞編輯工作認知的同時,樹立數據思維,創新新聞編輯內容,并持續提升新聞資源整合能力和夯實文字功底,以有效應對能力方面的挑戰,真正勝任新媒體環境下的新聞編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