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梁薇
莫扎特的作品始終緊跟時代潮流,在啟蒙運動的大環(huán)境下,以神話為主要內(nèi)容的“正歌劇”漸漸衰落,選材以人為主題的“喜歌劇”興起,于是莫扎特也著手將創(chuàng)作內(nèi)容轉(zhuǎn)向平民與世俗生活,莫扎特的歌劇選材貼近平民大眾,堅持讓歌劇為大眾服務(wù),并且創(chuàng)作的內(nèi)容通俗易懂,具有鮮明的時代性與流行性的特點。
莫扎特的歌劇創(chuàng)作基于音樂發(fā)展的原則,注重人物在每一部歌劇作品中的定位與每位人物的音樂風(fēng)格特征,在歌劇創(chuàng)作中,通過宣敘調(diào)、詠嘆調(diào)和重唱等多種音樂形式來表達人物的內(nèi)心情緒變化與矛盾。他的音樂風(fēng)格融合了古典音樂的連貫、優(yōu)雅與意大利歌劇的詼諧、幽默與自由,始終堅持“歌詞為音樂服務(wù)”和用音樂來刻畫人物性格的原則,這樣的創(chuàng)作方式使劇中的每一位角色都栩栩如生,促進了劇情的發(fā)展,加強了情緒的渲染,帶給觀眾飽滿的熱情,使歌劇的舞臺充滿感染力與生命力。
唐璜迷上了老軍官的女兒安娜,于是在夜里潛入安娜的房間欲行不軌,安娜大聲呼喊求救,唐璜卻殺死了前來營救女兒的老軍官,并趁亂逃跑。然而逃跑的路上又對正準備舉行婚禮的農(nóng)村少女采琳娜起了歹心,他用各種甜言蜜語誘騙天真的采琳娜,使得采琳娜在自己的未婚夫與唐璜之間猶豫不決,正當唐璜的陰謀快要得逞時,被匆忙趕來的前妻與安娜揭露了真實面目,采琳娜這才醒悟過來,唐璜的卑鄙計謀以失敗告終。可唐璜仍然不知悔改,再次勾引采琳娜,在她的窗下唱情歌,這時的采琳娜堅定地拒絕了唐璜,并向自己的未婚夫馬塞托表達了自己對他的愛意與忠心,唐璜因唱歌被眾人發(fā)現(xiàn)并追殺,最后被老軍官的石像施展咒語拖入深深的地獄。
采琳娜是這部歌劇中的女主角之一,是一個生活在社會低層的小老百姓,她年輕貌美,天真又活潑,是一位簡簡單單的農(nóng)村姑娘,愛慕虛榮的小市民形象也十分突出,幾經(jīng)唐璜的哄騙,她開始傾心于富裕的生活,在唐璜與未婚夫馬塞托之間猶豫,涉世未深的她面對唐璜的花言巧語絲毫沒有防備之心,在唐璜的滿嘴謊言下,她相信了唐璜真的想要娶自己為妻,從這里也體現(xiàn)出她作為一個年輕小人物的無知與膚淺。在她得知自己被欺騙之后幡然醒悟,心中充滿了愧疚與自責(zé),她勇敢地向眾人揭露唐璜的真實面目,又向未婚夫馬塞托撒嬌認錯,以溫柔可愛的形象請求未婚夫的原諒,并且表達自己對馬塞托的忠心和心中的濃濃愛意,這也充分體現(xiàn)出采琳娜率真可愛,單純質(zhì)樸的性格特點。
莫扎特在他的音樂作品中塑造了一個鮮活、真實、立體的采琳娜的形象,以采琳娜與唐璜的矛盾為線索,將整部劇情串聯(lián)起來,不斷向高潮推進,通過劇情的不斷發(fā)展,采琳娜的角色形象也逐漸被刻畫出來,觀眾對于采琳娜的角色認同也漸漸得到提升。
唐璜因殺了人逃跑,經(jīng)過農(nóng)莊時恰好遇到了準備舉行婚禮的農(nóng)村姑娘采琳娜,死性不改的唐璜又看上了采琳娜,于是展開了對采琳娜的追求,誰知天真無知的采琳娜經(jīng)不住唐璜的誘惑,對于未婚夫的感情開始動搖,在得知唐璜真實面目后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于是既后悔又自責(zé),心中充滿愧疚對未婚夫撒嬌道歉,此時唱起《鞭打我吧》。采琳娜的真誠獲得了善良的馬塞托的原諒,兩人開心地拉起手,歡快地唱著未來的美好生活。
這首作品屬于莫扎特的喜歌劇,角色形象是鄉(xiāng)下的年輕姑娘,角色年齡在16到25歲之間,應(yīng)用音域在小字一組的F與小字二組的G之間即(f1-g2),適合聲部為輕型抒情女高音。
在國內(nèi)的文獻中輕型抒情女高音(Soubrette Soprano)又被譯為喜劇女高音,其中意大利語Soubrette含義為“精明的、狡猾的”,精簡概括了該聲部的角色特點。①輕型抒情女高音聲部音色明亮通透、輕盈活潑,對于《鞭打我吧》這部作品的演繹十分合適。
氣息是歌者的必修基本功,《鞭打我吧》這部作品情緒多變,節(jié)奏速度多樣,因此在每句的演唱前都應(yīng)做好充足的吸氣準備,由于作品句與句之間連接緊湊,因此換氣要快,不能耽誤下一句的進入。在演唱時,應(yīng)盡可能保證氣息的流動,以情帶氣,以氣帶聲,使旋律得到連貫地演唱。由于歌曲前后具有明顯對比,演唱者在氣息處理上應(yīng)不斷根據(jù)自身情況進行磨合,保證在前后變化中保持氣息的穩(wěn)定與平衡。
第一句“Batti,batti,o bel Masetto”,節(jié)奏型為平穩(wěn)的二八,速度保持穩(wěn)定,不能太快,在氣息控制上要盡可能像說話一樣連貫,具體可參考鋼琴伴奏部分的連音線,此時腹部支撐應(yīng)做到位,但不能過于劇烈,因為此時采琳娜處于小心試探的階段,氣息也應(yīng)略微收一些。
在第17至18小節(jié)、21至22小節(jié)時,是鋼琴的間奏部分,此時演唱者可以重新調(diào)整呼吸,做好準備進行下一個樂句的演唱,“間奏”是演唱者需要十分重視的地方,每一個間奏都給了演唱者重新調(diào)整呼吸的機會,為后續(xù)的發(fā)展提供充足穩(wěn)定的氣息保障。
第61小節(jié)由行板四二拍轉(zhuǎn)為快板八六拍,氣息的流動應(yīng)比之前更加快速,速度逐漸變得活潑起來,圓舞曲風(fēng)格的段落在氣息控制上應(yīng)更有律動感,如同跳舞一般。一直到歌曲的最后,馬塞托不再生氣,采琳娜終于可以長嘆一口氣,此時氣息下沉,演唱進入尾聲。
意大利語歌曲中,雙輔音的停頓是十分重要的,在這首作品中“batti”“masetto”等詞匯中的“t”先阻塞停頓再發(fā)音,這是歌者在演唱中需要十分注意的一點。另一語言難點在于,例如19小節(jié)的“Lascie rò straziar mi il crine”四十六節(jié)奏型與集中的詞匯組合,十分容易造成語言含糊不清,尤其在“mi il”之間,兩個“i”同時出現(xiàn)需要連讀,需要歌者反復(fù)慢練。
此外,語氣重音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點,例如87小節(jié)“sì,sì,sì,sì,sì”連續(xù)的出現(xiàn),配合均勻的八分音符,在這里需要將每一個“sì”都著重演唱,“sì”是“是”的意思,這里通過語言的不斷重復(fù)來表達采琳娜的喜悅心情。
相對于演唱者而言,想要做到好的情緒處理,首先需要完整了解歌詞的含義,并且對于歌詞中的每一個單詞的具體含義都要十分清楚,可以通過對歌詞的詳細分解,進而對每一個樂句表達的情緒進行處理。
第一部分表達的其實是同一含義,“你打我吧,打我吧,我親愛的馬塞托,你可憐的采琳娜,就像是一只可憐的小羊羔,等待你來打我。”此時的采琳娜正處于差點背叛了自己的未婚夫馬塞托的自責(zé)愧疚的狀態(tài),她發(fā)現(xiàn)了自己被騙了,也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剛巧馬塞托在與唐璜正面交手時被打傷,心中又生氣又郁悶,所以這一部分采琳娜既像是一個犯了錯等待懲罰的小孩子,又怕馬塞托真的生氣離開她,于是小心翼翼地來哄馬塞托高興,撒嬌求他原諒。
第二部分歌詞大意為“哪怕你來拉扯我的頭發(fā),或者你抓傷我的眼珠子,然后將你那可愛的小手給我,我將愉快地親吻它”。在劇本中,此時馬塞托并沒有消氣,他轉(zhuǎn)身走開了,采琳娜著急了,開始說一些狠話,但是此時她知道馬塞托并不會真的像那樣傷害她,于是采琳娜就像小孩子耍賴一樣纏著馬塞托,請求他的原諒。此時馬塞托再次走開了,但是走的不是很遠,甚至不時回頭偷看采琳娜,于是采琳娜故技重施,再次用溫柔的撒嬌來挽回馬塞托。
第三部分“哦!我明白了!你沒有勇氣!你沒有勇氣!“這是采琳娜故作生氣,裝作自己受委屈地模樣來刺激馬塞托的心情,并且此時的采琳娜抓住了馬塞托的手。
最后一部分進入對于未來美好生活的暢想“我的生命,平靜又和諧,充滿滿足與幸福,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我們都歡樂的在一起”。這樣的美好生活讓馬塞托心動了,被說服的馬塞托安靜下來,帶著歡樂的心情凝視著自己的新娘,采琳娜心中也充滿了激動與喜悅,與未婚夫共同沉浸在對未來幸福生活的向往中。
這是一首極具感染力,表演性極強的歌曲,因此成為了許多女高音歌手在音樂會演唱的熱門曲目,下面將針對動作、情緒等方面根據(jù)自身演唱實踐進一步分析這部作品。
1、前奏處理
這部作品特殊的一點在于,演唱前沒有前奏,因此需要歌手提前與藝術(shù)指導(dǎo)商量好如何進入,以下有三種可選擇的進入方式:第一,不給提前的提示音高與速度,歌手與藝術(shù)指導(dǎo)在場上進行眼神的交流,確定已經(jīng)準備好,同時吸氣同時進入,但是這樣的進入方式要求歌手將第一個音的音高銘記于心,以保證在沒有音高提示的情況下也能夠一步到位;第二,只給音高不給速度,藝術(shù)指導(dǎo)將第一小節(jié)的和弦作為提示和弦,以由低到高分解和弦的形式先彈奏出來,歌手再跟隨伴奏的氣口進入;第三,既給音高提示也給速度提示,藝術(shù)指導(dǎo)提前給兩小節(jié)預(yù)備拍,旋律為標準音“a1”與歌手演唱的第一個音“c2”,但是這種進入的方式會影響音樂的整體美感,不建議音樂會上使用此種方式。
2、動作與表情
在動作與表情的表現(xiàn)上,大致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演唱開始時角色的小心翼翼與委屈,第二部分是假裝自己生氣,第三部分是喜悅歡樂的心情。
在第一部分的表現(xiàn)上,演唱者可以表現(xiàn)出一副難過、委屈的表情,在肢體表達上可以將雙手拉住放在身前,并且伴隨旋律輕輕搖晃身體,展示出犯錯少女撒嬌的可愛樣貌。
第二部分,在唱到“哪怕你來抓我的頭發(fā),哪怕你挖我的眼睛”這兩句時,角色明知對方不會這么做,但還是這樣說出來讓他不要生氣,此時演唱者可以裝作一副可憐的樣子,好像真的自己馬上就要去領(lǐng)罪一般,將手攤開或是伸向前。尤其值得關(guān)注的地方是,在這兩句中間有兩小節(jié)的間奏,間奏正好是兩句歌詞的承接部分,第一句說完以后男主角還是沒有消氣,所以女主角此時應(yīng)該是十分焦急,心里想著如何才能消除對方的怒氣,演唱者可以在這個間奏時抓抓自己的裙子,好像自己想不出辦法了,豁出去說狠話了一樣。
第三部分是女主角都已經(jīng)把好話說盡了,但是好像男主角還是在氣頭上,于是女主角索性不哄他,耍起自己的小脾氣來,又可愛又率真,用激將法來說男主角“哦!我知道了!你沒有勇氣!”此時演唱者的表情可裝作又無辜,又有一些埋怨的樣子,睜大眼睛,并且可以將嘴嘟起,在劇本中,此時的采琳娜抓住了馬塞托的手,但是在獨唱演唱中,沒有男主角,因此演唱者可以自己雙手扣住,放在身前,左右搖晃,好像在拉著馬塞托的手一樣。
第四部分從第61小節(jié)開始,進入快板,明顯情緒歡樂了起來,采琳娜快樂地暢想兩個人未來的美好生活,演唱者的表情也應(yīng)該自然放松起來,與前兩部分的委屈或是生氣形成鮮明的對比,露出快樂燦爛的笑容,八六拍的圓舞曲節(jié)奏讓氣氛活躍,演唱者可以隨著八六拍的節(jié)奏,跟隨旋律在每拍的重拍出輕輕搖晃身體或是輕輕點頭。在肢體動作上,雙手可以捧在胸前,作祈禱狀,眼睛也應(yīng)該入戲,好像已經(jīng)看到了未來的美好生活一般。劇本中,男主角在第85小節(jié)被說服了,他安靜下來,帶著歡樂凝視著自己的新娘,87小節(jié)“sì,sì,sì,sì,sì”歌詞含義為“是是是”表示贊同,演唱者可以在唱這句的時候點頭,就像自己遇到了十分贊同或是十分快樂的事情一樣,表情是又急切又快樂,興奮中也帶了些許的放松的心情,自己緊張、難過、小心翼翼的心情終于消失,最后進入了自由甜蜜、幸福愉快的二人世界。■
注釋:
① 汪啟璋,顧連理,吳佩華編譯.外國音樂辭典[M].上海音樂出版社,1988: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