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明世
(山東財經大學 山東濟南 250014)
在新時代的教育理念變革之中,人們對于學生的各個方面的綜合素質有了更高的要求,素質教育成為當前學校教學的主流,國家也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發展,而在體育教育方面,相關部門就提出了身體素養教育的概念,學生的身體素養提升變得越來越被重視,特別是在高校的體育教育之中,雖然每年都會有很大的投入,但是高校學生的體育健康一直沒有取得理想的成效,一些高校體育教育存在的問題急需解決。在高校的體育教學里面,身體素養教育作為教學之中的基礎實現要素之一,其相對應的教學模式一直受到多方面的影響,身體素養教育的目的是樹立高校學生的終身鍛煉觀,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校學生的體質,因此,它不僅對高校體育教育的專業性提出要求,還對高校體育教師的教學水平提出要求,學生進行身體素養教育的學習需要專業的知識、技術指導。
在高校中,從高校學生的體質測試結果來看,大部分高校學生都能夠達到基本的標準,但是也只是限于及格[1]。對于當前的高校學生來說,因為信息技術、互聯網絡技術的發展,學生有了更多獲取信息的渠道,在網絡之上,接收的信息呈現海量的趨勢,這也為學生重視身體健康提供了一定的幫助,越來越多的學生認識到了體育鍛煉的重要性,體育健康意識在不斷增強。但是,高校學生體育鍛煉的參與度還是較低,互聯網帶來了信息獲取的便捷,同時使很多高校學生沉迷其中,而且高校學生的學業壓力較大,這就使得高校學生的體育教學成效不大。在進行實際的體質測驗之中,高校女學生的體育測驗困難項目是800m 跑和鉛球力量專項,而高校男學生的薄弱體育測驗項目是引體向上,這表明高校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整體較低,高校體育仍然需要在身體素養教育方面進行探索[2]。
高校體育教學對學生的影響極其有限,高校學生很少會主動進行鍛煉的意愿、行為。身體素養的提高是曲線上升的過程,需要有長時間進行體育鍛煉的毅力以及科學、合理的運動方法,這樣才會使身體素養的提高出現效果[3]。但在高校體育教學之中,由于體育課程并非主要課程,每個學期安排的課程數量非常少,體育教學的影響大多只是限于課堂教學之中,在課堂教學之外,很少會有體育活動的組織或者體育運動的開展,在這種情況之下,大部分高校不會有課后活動、體育競賽或者是校園體育活動的開展來作為體育教學的課外延伸,這樣就使得高校體育教學的過程性影響缺乏,學生很少進行主動的體育鍛煉,身體素養教育無法實現。
從高校體育教學目標完成的情況來看,實際教學管理存在著結構性偏差,身體素養教育理念很難實踐。在高校體育中,身體素養教育可以使學生養成適應社會發展和自身提高的能力。身體素養教育是從知識、能力與品質三部分入手的,是一種有著情感態度、價值觀念的教育,可以讓高校學生終身受益。但在實際高校體育教學中,占據主要位置的教育觀念是以體質測驗結果為主的一種功利化的教育思想,那么在進行體育課程教學結構設計時,就會出現以體質測試結果為主的教學管理方式,致使身體素養教育理念很難實踐,高校的學生身體素養提高的目標無法完成[4]。
對于高校體育來說,其主要含義是高校有目標、有組織地向學生教授系統的體育運動與衛生保健方面的知識,主要的目標是強化學生的體質,使得學生的身體健康得到充分的保障,學生的各個系統、器官能夠良好發育,并且提升學生的身心和諧,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可以全面發展。在高校體育課程教學中,身體素養教育的實現是最為基礎的方面,現階段的教學理念是通過一定的課堂教學訓練方式,使學生可以對各種身體素養提升鍛煉技巧有一定的掌握,提升其在身體素養認識之中的專業性。高校體育中身體素養教育更加注重對學生運動鍛煉觀念的培養,使得學生有著對“體育和健康”的深刻認識,身體素養關乎人體的活動能力,這種能力體現了人體的各項系統協調,身體素養教育就是為了讓學生理解其中的關系,從而對自身的情況可以有更加客觀的判斷,并且進行合理、科學的運動鍛煉安排,養成健康、長久的運動觀念,為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5]。
從現階段高校體育發展政策中可以發現,大部分政策都是在宏觀上來對體育教育進行指導,確定一個大范圍的宗旨、目標,在這個方向上進行規范,在一些較為細致的方面,就沒有相對應的政策指導,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高校更好地理解政策含義,從相關的政策方面,研究高校體育身體素養教育實施策略,體現政策的約束力。高校的體育教學有著更加廣泛的適應能力,需要探索出符合高校自身的體育教學模式。如可以結合高校所處的區域,在該區域太極拳流傳較為廣泛,那么高校在體育教學中結合身體素養教育的內涵,發展出一系列獨有的太極拳教學模式,在提高學生身體素養的同時,也發揮出了高校體育教學的獨有特點。在對政策充分理解的基礎上,注重政策的約束力體現,發揮出高校的獨特優勢,促進高校學生養成終身鍛煉觀念,使他們擁有更加強健的體魄[6]。
對于高校體育中身體素養教育來說,其實現的重要途徑就是需要構建有效的身體素養教育機制,提升高校體育教學的價值認知,在高校之中形成以學校、教師為主的教學監管力量,同時提高學生的自主參與力度,這樣才會有更好的體育教學成效。培養高校學生應終身運動鍛煉的觀念,使學生認識到身體和健康之間的關系,從而形成自主運動的意識。構建有效的身體素養教育機制,從根本上提升高校體育教學的價值認知,是促進高校體育發展的關鍵,也是身體素養教育理念貫徹的重要形式。
應該有專業的高校體育教師教學團隊的建設,選拔一批專業素養高的體育教師,補充進入體育教學的團隊,培養教師的身體素養教育教學經驗。為了保證高校身體素養教育教學科學化,要改變體育教師的教學理念,可以對體育教師進行定期培訓,使其接觸最新的體育教學思維。高校體育教學教師也可進行配對教學,經驗豐富的體育教師帶動經驗缺乏的教師,共同完成高校體育身體素養教育教學科學化的目標。
在當前的高校體育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要目標,把提升學生的身體健康素質作為關鍵的教學方向,使學生可以養成終身運動鍛煉的思想,這樣高校體育教學才更有價值,同時高校體育中身體素養教育的實現,也促進了高校體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