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申鋒,錢明珠,2*,孫伶俐,化 軍,朱紅標
(1.河南農業職業學院 牧業工程學院,河南鄭州 451450;2.吉林大學 動物醫學學院,吉林長春 130012;3.河南健恒動物藥業有限公司,河南鄭州 451476)
隨著我國禽類養殖集約化,禽類疾病的混合感染、繼發感染層出不窮,加之免疫抑制性疾病時有發生,這為禽類疫病防控工作帶來極大挑戰。抗生素的使用曾在促進了家禽生長發育,提高了生產性能(劉銀平和唐榮,2019)以及防治疾病、控制傳染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黃耀華,2019),但抗生素濫用、超劑量使用(姚易安,2018)使藥物中毒、藥物殘留(邵春雷,2018)、致畸、致突變、耐藥性等問題日益突出(蔣杰等,2018),甚至隨著生物鏈進入人體,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張延等,2019)。因此,研制綠色、無公害、無污染的新型替代抗生素的免疫增強劑勢在必行。
免疫增強劑按來源分為微生物來源類、生物因子類、人工合成類、天然類、微量因子類等(苗云清,2014)。已經證實具有免疫增強作用的物質有百種以上(王奇和王琤,2016),如生長激素,CpG寡聚脫氧核苷酸(徐寧等,2019),中藥單體黃芪、人參、黃芩、香菇、靈芝、刺五加等(張慶茹等,2012),中藥復方玉屏風散、四君子湯、小柴胡湯等(周澤偉等,2016)等。單味中藥和中藥復方已成為新的研究方向或領域(呂文博等,2015)。
在中醫藥寶庫中,部分中藥的扶正固本功效與增強動物免疫功能同源。中藥免疫增強劑是專指傳統中藥、中藥組方、中藥提取的活性成分等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的現代中藥制劑。中國的中草藥資源豐富、價廉、易得。大部分中草藥的毒副作用小或無毒副作用(王軍海和馬呈瑞,2016)。中草藥基本不產生抗藥性,作為免疫增強劑多數不會殘留于動物體內,很少會出現蓄積中毒現象(布占營和趙朝梁,2016)。單一中藥免疫增強劑作用有限,研制和開發復方中藥免疫增強劑是今后的發展方向(楊飛,2016)。
3.1 多糖類植物多糖是由10個以上的單糖以糖苷鍵的形式相連而成的高聚物,如黃芪多糖(APS)、甘草多糖。蔣焱平等(2018)研究發現,玉屏風多糖可顯著提高小鼠IL-2、TGF-β1和IL-6水平,增強小鼠腸黏膜免疫功能,且復方效應優于其組方中的各單方多糖。
3.2 苷類又稱配糖體或甙類,如人參皂苷、黃芩苷、三七皂苷、淫羊藿苷等。曹發昊等(2018)研究發現,口服復方人參皂苷納米乳能誘導卵清蛋白(OVA)免疫小鼠產生Th1/Th2混合型免疫反應,表明人參皂苷和鹽酸左旋咪唑能協同增強小鼠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
3.3 生物堿類如苦參堿、小檗堿等。張瑞奎和汪超(2018)研究發現,使用不同濃度的苦參堿(50、100及 200 mg /kg)可增強肉瘤大鼠的細胞和體液免疫,減少炎癥反應的發生。朱翠等(2022)研究發現,飼糧中添加250 mg/kg小檗堿可增強63日齡黃羽肉雞腸道抗氧化能力,改善腸道屏障,降低腸道炎性因子的表達,從而改善腸道免疫功能。
3.4 有機酸類有機酸可通過穿透細菌細胞壁而破壞細菌的正常功能,發揮抗菌作用(張皓然等,2018)。如當歸、蜂膠中的阿魏酸、山茱萸中的角果酸等。Abdel-Rahman等(2013)研究發現,飼糧中添加250或400mg/kg的蜂膠,肉雞的飼料轉化率顯著改善。
3.5 揮發油類植物揮發油具有抑菌、抗炎、調節免疫和促生長等功效,且具有綠色無污染等優勢。如薄荷、當歸、白術等含有的揮發油。曹巖峰等(2019)研究表明,復合精油添加劑除改善蛋殼顏色,還可顯著降低谷丙轉氨酶(ALT)含量,提高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水平。
4.1 促進免疫器官發育多種中藥提取物和方劑對免疫器官發育和免疫器官指數有促進作用。張孝清等(2017)研究發現,給蛋雛雞添加復方黨參口服液,能顯著提高雛雞免疫器官(胸腺、脾、法氏囊)指數,說明其能顯著提高應激免疫抑制下的蛋雛雞免疫功能(張孝清等,2017)。于洋等(2011)研究發現,中藥蟾酥對肉仔雞免疫器官的生長發育有明顯的促進作用(于洋等,2011)。
4.2 促進免疫細胞活化、增殖、分化中藥免疫增強劑可促進免疫細胞和細胞因子的增殖、分化及功能活化。封海波等(2014)研究發現,川牛膝多糖(RCPS)配合口蹄疫(FMD)疫苗免疫小鼠可顯著促進樹突狀細胞的成熟和遷移。巴雪麗等(2017)研究發現,新疆野生荒漠肉蓯蓉粗多糖可顯著提高淋巴結中CD4+ CD44+和CD8+CD44+T細胞的表達水平(巴雪麗等,2017)。
4.3 對免疫應答的作用
4.3.1 促進抗原遞呈和加工 白吉慶等(2005)認為,中藥多糖具有廣泛的免疫佐劑作用,其主要作用是,促進單核吞噬細胞抗原遞呈功能,增加T細胞數量和活性,增強B細胞活性及其產生抗體的能力等(白吉慶等,2005)。許嬌紅等(2018)發現,螺旋藻多糖對提高小鼠抗體生成細胞數、NK細胞活性有顯著作用。
4.3.2 促進體液免疫 陽剛等(2019)在烏骨雞日糧中添加川麥冬多糖,結果表明其可提高免疫抑制烏骨雞公雛新城疫病毒(NDV)抗體滴度和血清中IgA、IgG與IgM濃度。臨床上,將中藥免疫增強劑與各種疫苗聯合使用,以提高特異性抗體水平。袁野等(2015)研究發現,在抗原含量正常或減量的情況下,使用添加有囊素多肽、黃芪多糖、灰樹花多糖的疫苗免疫雞后產生的抗體水平均顯著提高。
4.3.3 促進細胞免疫 商云霞等(2015)研究發現,中藥復方多糖(cCHMPS)能顯著或極顯著促進外周血T、B淋巴細胞增殖(P<0.05;P<0.01),提高NDV病毒抗體濃度,增強機體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水平,且中等劑量的cCHMPS免疫增強效果最好。邱時秀等(2019)研究發現,日糧中添加桑枝葉干粉可以提高彭縣黃雞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及肌胃重,提高血清抗氧化能力,增強機體的體液及細胞免疫水平,適宜添加量為6%~9%。
5.1 提高家禽的生產性能在家禽臨床上具有補中益氣、健胃消食的中草藥常被用于促進家禽生產,提高產蛋性能。甘輝群等(2018)在番鴨日糧中添加0.03%或0.04%黃芩解毒散能顯著提高番鴨的平均體重、平均日增重和成活率,降低料重比,提高小腸絨毛高度,縮短小腸隱窩深度,顯著提高V/C值;減少盲腸中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數量,增加乳酸桿菌數量,說明黃芩解毒散對番鴨的生長性能和腸道健康都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5.2 提高家禽的免疫功能很多中藥能激活家禽免疫信號通路上的受體蛋白,促進細胞因子的分泌,從而提高其免疫效應。邱時秀等(2019)研究桑枝葉干粉對彭縣黃雞生長性能、屠宰性能及抗氧化、免疫功能的影響發現,日糧中添加桑枝葉干粉可提高彭縣黃雞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及肌胃重,提高血清抗氧化能力,增強機體體液及細胞免疫水平,適宜添加量為6%~9%。
5.3 提高家禽疾病的防治效果部分中藥在體內、體外具有很強的殺菌、抗病毒作用,在治療家禽細菌性疾病、病毒性病癥方面發揮作用。喬彥杰等(2019)發現,日糧添加益母草堿能提高雞血清中抗體含量,抑制腸道內有害菌繁殖,保護乳酸桿菌數量,調節腸道菌群平衡。邵振宇(2018)發現,APS對雞傳染性法氏囊炎(IBD)和新城疫(ND)混合感染的預防和治療有很好的效果。黃亞東等(2018)發現,由黃芪、黃連、甘草、白術和板藍根組成的復方中草藥制劑對肉雞傳染性法氏囊病有顯著的預防與治療效果,為其臨床應用提供了依據。
5.4 提高家禽疫苗的免疫效果中藥免疫增強劑與疫苗聯合應用可發揮佐劑作用,提高疫苗效價和保護力。魏恒和李娟娟(2018)發現,由黃芪、黨參、仙鶴草、茯苓、金銀花、黃芩、板藍根、甘草8味中藥組成的復方中藥組方提取液對雞ND疫苗具有免疫增效作用。甘輝群等(2015)發現,復方黃芪按20 g/kg體重的劑量給雛雞口服能顯著提高雛雞新城疫的抗體水平,同時也能提高雛雞SOD和IFN-γ的水平。王申鋒等(2018)發現,給免疫抑制雞飲水口服黃芪提取物可,顯著緩解免疫抑制現象,以黃芪提取物中劑量組的緩解作用最為明顯。
中藥免疫增強劑因其資源豐富,價廉易得,綠色、無殘留,不產生抗藥性等諸多優點,已成為廣大養禽戶疫病防控的新選擇。但中藥及中藥組方的成分復雜,每種成分的作用機理、成分間的相互作用機制、中藥組方及應用等問題仍需廣大獸醫工作者不斷探索、研究,以豐富中藥免疫增強劑的基礎研究,充分發揮中藥免疫增強劑的優勢,促進其在家禽生產中的應用,為現代畜牧業的綠色健康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