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張 婕(編譯)
自2015 年起,來自北美各地的研究人員與加拿大PigGen、魁北克豬肉發展中心(CDPQ)合作,在魁北克德尚博地區的一個豬場(由仔豬斷奶至出欄)建立了一個自然疾病挑戰模型(NDCM)。
為此,研究人員在豬舍中投放了商業豬舍中常見疾病的病原體,包括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PRRSV)、豬肺炎支原體、豬甲型流感病毒等。每批新到來的豬只都會接觸到這些病原體。
哈丁(Harding)教授來自于薩斯卡徹溫大學西部獸醫學院(WCVM)大型動物臨床科學系,同時也是一位獸醫運營委員會的成員,該委員會每周就如何在不犧牲動物福利的情況下,將病原體的感染維持在一個足以維持傳播的水平上進行研究討論。與此同時,魁北克畜舍的研究小組對豬只飼料和飲水攝入量、疾病感染情況、死亡率和抗生素治療過程進行詳細記錄,以密切關注豬群的健康狀況。如果感染率過高,獸醫委員會采取通過疫苗接種、在飼料或飲水中添加藥物以及減少豬只之間的鼻對鼻接觸等策略來降低感染率。
這種類型的多疾病實驗是有很大意義的,它盡可能地模擬了加拿大豬舍中普遍面臨的疾病防控挑戰。
“當豬只進入豬舍時,會同時接觸到多種病原體,通常是病毒和細菌,” Harding 教授說,“PRRSV 可能會先感染豬只,然后繼發性細菌感染會對豬只造成更大的傷害。NDCM 的目標之一就是研究如何提高豬對疾病的適應力,即如何在面對疾病侵擾時仍能保持持續的生產力。”Harding 繼續解釋說。
適應力更強的豬只在接觸其他患病動物時的患病率更低。隨著基因測序和測量豬免疫反應的新方法的成本效益技術的出現,研究人員可以在豬個體中尋找對模型中的疾病更具抵抗力的基因和其他特征。
彈性特征很難研究,因為它需要大量的動物試驗來支撐。NDCM 提供了這個缺失的部分,在5 年的運行中積累了5 000 頭以上的豬只數據。沒有其他研究人員做過如此大規模的自然感染挑戰研究。
有了獲得更多關于這些特性的信息,養豬業有望在育種過程中識別出適應性強的豬只,并根據這些特性進行選擇。這一策略實施在提高生產力、改善動物福利和減少抗生素使用方面具有巨大潛力。
抗生素的使用目前仍然是畜牧行業和消費者關心的話題,為了做出正確的決定,我們需要對當下的抗生素的使用情況和效果進行評估。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Harding 的團隊詳細記錄了魁北克豬舍的這5 年以來的所有抗生素使用情況,這些數據將用于幫助確定加拿大養豬業當前的抗生素使用情況。雖然政府相關部門會對以公斤或噸為計量單位使用的抗生素的絕對數量進行監控,但這些信息并不總是能準確地反映豬場抗生素實際使用情況。由于在具體治療時,每個動物所需的抗生素劑量和類型都存在很大差異,況且抗生素的包裝規格也不一而足,例如以毫克計,給予豬只1 劑青霉素與1 劑四環素的劑量是不同的。
為了更好地評估加拿大畜牧業在減少抗生素使用方面取得的進展,進行不同豬場之前抗生素使用情況的比較,研究人員制定了被稱為“限定每日劑量”的標準,以記錄每頭豬只的抗生素接受劑量。
Harding 強調:“持續監測抗生素使用成為畜牧業的主流做法是很重要的事情。我們需要能夠證明為什么我們需要使用抗生素的原因,以及我們在正確地使用抗生素而非濫用。”
世界各地的消費者和管理機構越來越多地反對在動物生產過程中使用抗生素,特別是出于促進家畜生長等目的時。然而,Harding 指出,獸醫和養豬人有道德責任讓我們善待動物,我們需要保證動物福利,而應用抗生素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通過對抗生素使用情況進行基準測試,并找到創新方法來提高豬只抗病能力,這是自然疾病挑戰模型研究對于畜牧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做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