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林 ,孫華偉
(1.安徽省定遠縣畜牧獸醫局,安徽 定遠 233200;2.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獸醫診斷檢測重點實驗室,江蘇 南京 210014)
2022 年1 月13 日,美國日新增新冠確診病例超過139 萬,創造了疫情以來單個國家單日新增確診的“世界紀錄”,將中國遠遠甩在身后。很多人不禁要問,美國的衛生技術條件和設備都優于中國,防控效果卻截然相反呢?美國霸權主義雖然可以凌駕于國際法之上,但是卻無法凌駕于自然規律之上。美國新冠疫情的發展表明:疫苗并非終結疫情的萬靈丹;中國成功的防疫政策表明:盡早盡快地控制傳染源是新冠疫情防控的不二法寶。
從日增10 萬,到日增139 萬,美國不斷刷新單日新增紀錄,再次證明自己“世界第一”的地位,英國單日新增病例也連續多日超過10 萬。截至2022 年1 月19 日,近五分之一的美國人感染了新冠病毒。按理說,各國的新冠疫苗陸續問世后,屬于新冠的“至暗時刻”已經過去,為什么歐美大國每日的新增病例還在不斷刷新著世界紀錄呢?
在人類傳染病的醫學史上,有一個標志性的人物必須要知道,那就是瑪麗· 梅倫。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癥狀感染者”+“超級傳播者”。面色紅潤,身體健康,毫無癥狀的瑪麗,體內卻有著大量活動的傷寒桿菌,感染力極強,更可怕的是,瑪麗從事的還是廚師行業。1906 年,整個紐約有3 467 人感染傷寒,639 人死于此病,而瑪麗就是這場災難暴發的主要原因。
“傷寒瑪麗”對周圍的人是一場災難,但在人類進化史中卻十分珍貴。“超級瑪麗”事件再次證明,對于感染者或無癥狀感染者,最好的方法就是嚴格隔離。因此,瑪麗被送入紐約附近的北兄弟島上的傳染病房。1938 年,在島上被隔離25 年的瑪麗死于中風,她在孤獨中度過了余生。
我們做一個類比,假設你聽到了一個有趣的謠言,你會忍不住把它告訴別人,同時每個當天聽到謠言的人第2 天都會告訴2 個新的人,那么30 d 后,謠言受眾將超過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怎么會有這么快的傳播速度呢?答案在于謠言是以指數函數的速度在傳播,指數函數的特點是變化率急劇增加。因此,是否控制傳染源,對疫情防控的效果差異巨大。
2006 年,“高熱病”橫掃全國各大豬場,無數養豬人寄望于豬藍耳病(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疫苗的早日問世,15 年過去了,市場上出現了10 多種毒株的豬藍耳病疫苗,但近日,農業農村部公布第一批國家級動物疫病凈化場名單中,僅有2 家豬場獲評國家級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非免疫)凈化場。
非洲豬瘟在陽性病例篩查方面,無法與新冠相提并論。雖然有客觀方面的因素,當仍有眾多可借鑒之處,如加強對異常豬只的體溫監測,發現陽性病例后及時“拔牙”,對相關物料和人員進出進行嚴格消毒等。
養豬高利潤階段已漸行漸遠了,近期不要再對市場抱有幻想。豬場通過良好的“倉位”管理,長期備有一定數量的現金,在市場深度調整時變被動為主動,就更容易從容不迫。豬場如果長期“滿倉”運營,市場一有風吹草動,就很容易被摁在地板上被“割肉”。資金鏈游刃有余是養豬成功的必要條件,豬場活下來的前提是認清局勢和自己所處的位置,做適合自己的事情。
真理往往是簡單的,簡單到常常被我們忽視、遺忘和拋棄。在2000 年的一個早上,美國互聯網巨頭亞馬遜公司創始人及現任董事長杰夫貝索斯給巴菲特打電話,問巴菲特:“你的投資體系這么簡單,為什么你是全世界第二富有的人,別人不做和你一樣的事情?”巴菲特回答說:“人們之所以掙不到錢,是因為不愿意慢慢地掙錢。
就像傳染病防控的三要素,大家耳熟能詳,但是又有幾個國家認真執行了呢?中國嚴格遵守了疫情防控中“早、快、嚴、小”的四字原則,這也是中國疫情防控鶴立雞群的主要原因。非洲豬瘟防控之所以未能像新冠防控那樣成功,主要是因為未能嚴格執行傳染病防控的三要素,如未能盡早盡快地控制傳染源,致使非洲豬瘟陽性病例在一開始就橫跨6 省,被從黑龍江運輸到河南。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愿越來越多的豬場能從新冠疫情的防控中學到更多真知灼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