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海軍
(忻州師范學院 山西忻州 034000)
田徑運動是一種涉及眾多基礎性運動能力的體育運動項目,對田徑運動員的專項體能有著很高的要求。田徑運動員要想在田徑徑賽項目中充分發揮出自身實力,取得優異的成績,首先要有良好的專項體能。基于此,高校在開展田徑運動的教學與訓練時,必須要重視田徑運動員的體能訓練。
田徑運動對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人文素養提升以及終身體育理念的形成等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高校開展針對田徑運動員的運動訓練是極有必要的。當前,越來越多的高校認識到對大學生田徑運動員進行專業體能訓練的重要性。下面將從3個方面對高校田徑運動員體能訓練的重要性進行分析。
田徑比賽中的能量消耗是巨大的,因而對于田徑運動員來說,擁有健康的身體是其參與徑賽時必須要具備的條件。高校對大學生田徑運動員進行體能訓練,能有效增強其身體健康。這是因為在體能訓練的過程中,大學生田徑運動員的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的功能會得到增強,中樞神經系統的機能會得到有效改善,肌肉、骨骼、韌帶等運動器官的功能也能得到增強[1]。除此之外,大學生田徑運動員在參與高校田徑運動體能訓練的過程中,能夠增強新陳代謝,克服人體的生物惰性等。總之,體能訓練能夠有效增強高校田徑運動員的身體健康。當高校田徑運動員有了健康的身體后,參與田徑訓練與競賽的信心自然會增加。如此一來,高校田徑運動員就可能在徑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田徑運動員要想在徑賽中獲得優異的成績,必須充分發揮自身的運動能力和運動潛能[2]。要實現這一點,田徑運動員要有良好的運動素質(即力量素質、耐力素質、速度素質、靈敏素質、柔韌素質),并要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和發展自己的運動素質。針對田徑運動員的專項體能訓練是一個十分有效的舉措。高校對大學生田徑運動員進行系統的體能訓練,能夠促進其各種運動素質的協調發展,繼而保證其運動水平始終在較高的水平,為其運動成績的提高奠定重要的基礎。
對于田徑運動員來說,影響其競技能力和運動壽命的一個重要因素便是傷病。田徑運動員一旦被傷病“纏繞”,即使處于運動的黃金年齡階段,也不得不退出競技舞臺。因此,減少運動傷病的發生是極為必要的。要減少田徑運動員運動傷病的發生,有效的舉措是全面有效地開展針對田徑運動員的體能訓練。高校在針對大學生田徑運動員進行體能訓練時,要注意提高其自身機體適應外界環境的能力,以便其能夠在訓練和比賽中更好地進行自我保護,從而預防或減少運動傷病的發生[3]。如此一來,高校田徑運動員的運動壽命便能得到延長。
高校在開展針對田徑運動員的專項體能訓練時,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選擇恰當的訓練方法是十分重要的。由于高校田徑運動員專項體能訓練的內容有很多,因而所選用的方法也應該多種多樣,下面進行具體分析。
田徑是一種對耐力素質要求比較高的運動,高校田徑運動員只有擁有了良好的耐力,才能充分發揮技戰術,繼而在田徑徑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因此,提高高校田徑運動員的耐力素質是極為重要的。一般來說,可通過長時間地跑步、規定距離的折返跑以及重復規范動作等方法來提升高校田徑運動員的耐力水平。
對于高校田徑運動員來說,要想在徑賽中獲勝,一個關鍵的因素是較快的速度。因此,在進行高校田徑運動員體能訓練時,速度素質訓練也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內容[4]。在開展這項內容的訓練時,可以運用的方法有信號刺激法,即接受訓練的高校田徑運動員,在聽到信號后,要及時對信號作出反應;移動目標練習法,即接受訓練的高校田徑運動員要對移動目標迅速地做出應答;競賽性速度練習法,即讓接受訓練的高校田徑運動員以個人或小組形式的競賽跑或接力性競賽跑進行速度訓練;高頻率訓練法,如讓接受訓練的高校田徑運動員進行高頻率的高抬腿練習,等等。
靈敏就是人體在面對突然的條件變化時,能夠迅速、準確、協調、靈活地完成動作。對于高校田徑運動員來說,擁有良好的靈敏素質也是十分重要的。一般來說,可通過以下幾個方法來提高高校田徑運動員的靈敏素質:競賽模擬法,即讓高校田徑運動員在模擬的多樣化復雜比賽環境中進行訓練,能增強其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靈活發揮技戰術的能力;專項技術動作訓練法,即通過對田徑運動專項技術動作的不斷練習來強化肌肉記憶、增強靈敏性,如通過進行負重和不負重的踢腿、跨欄的各種模仿練習等來增加高校田徑運動員在跑和跳躍等項目中的靈敏性;趣味游戲法,即讓高校田徑運動員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來提高靈敏性,如開展“沖出包圍圈”游戲來提高高校田徑運動員的快速跑和應變的能力。
田徑運動中的投擲類項目,對運動員的力量素質有較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在對田徑運動員進行體能訓練時,力量訓練也是一項重要的內容。一般來說,可通過以下方法來提高高校田徑運動員的力量:頸后臂屈伸、仰臥頸后臂屈伸等動作的練習,提高臂部力量;仰臥擴胸、直臂擴胸等動作的練習,提高胸部力量;負重側拉、俯臥兩頭起等動作的練習,提高腰部力量;屈小腿、腿舉等動作的練習,提高腿部力量。
田徑運動中的跳高、標槍、跨欄等項目,對運動員的協調素質有較高的要求。一般來說,可通過以下方法來提高高校田徑運動員的協調性:肋木懸垂舉腿(盲腿或屈腿)、墊上腹肌兩頭起等動作的練習,提高背部的協調性;車輪跑練習,提高下肢的協調性;改變動作習慣要素(速度、節奏等)的練習,提高協調能力。
在田徑運動中,體能訓練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在當前,絕大多數高校已經認識到進行田徑運動員專項體能訓練的重要性,并積極采取有效的訓練方法來提高田徑運動員的體能素質。但是,從總體的田徑運動員體能訓練效果來看,還存在一些問題制約了田徑運動員運動潛能的開發與發展[5]。因此,高校還需要進一步探索提升田徑運動員體能訓練效果的有效策略。
田徑運動是一項由眾多項目構成的運動,運動員所參與的項目不同,進行體能訓練時的側重點也應有一定的差異。因此,高校田徑運動員體能訓練必須要有針對性。具體來看,在開展田徑運動員體能訓練時,必須充分考慮到每一位田徑運動員學生的身體條件、訓練水平以及生理技能等,并要結合其所參與的田徑項目以及學校的訓練環境等,制訂合理的訓練方案,明確訓練的內容、方法、手段、負荷量等。只有這樣,高校田徑運動員體能訓練才能取得理想的訓練效果。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運動后,機體的功能會逐漸得到增強,而機體功能的增強需要在經過多次的良性刺激后才能實現。因此,在開展高校田徑運動員體能訓練時,需要按照體能發展的內在規律,對田徑運動員的體能訓練進行合理規劃,以保證訓練持續不斷地進行。此外,在開展高校田徑運動員體能訓練時,要系統地安排訓練的內容、手段、負荷等,以充分挖掘、發揮學生的運動潛力,為其成長為高水平的田徑運動員奠定基礎。
除了要保證高校田徑運動員體能訓練的系統性,確保高校田徑運動員體能訓練的科學性也是十分重要的。為此,在具體的訓練過程中,既要提前制訂合理的訓練方案,又要注意依據田徑運動員的實際身體條件以及田徑運動的實際訓練條件等,對訓練的方法、手段、強度等進行恰當調節[6]。同時,必須保證高校田徑運動員體能訓練方案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體能訓練的效果。
體能訓練是一個不斷重復的過程,而且這一過程是十分枯燥的,很容易使田徑運動員產生厭煩的情緒,繼而不愿意參與體能訓練,或是在訓練過程中注意力不集中。要解決這一問題,有效的策略便是提高體能運動的趣味性。為此,田徑運動教練員在開展體能訓練時,要注意借助于一些趣味性的游戲或比賽(如追逐跑、模擬比賽等),來提高運動員參與訓練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除此之外,田徑運動教練員還要注意活躍訓練的氛圍,讓運動員能夠在輕松的環境中進行體能訓練;采用多樣化的訓練方法,以避免極強的重復性,導致運動員對體能訓練失去耐性。
高校田徑運動員要想在各類徑賽項目中取得理想的成績,并盡可能延長自己的運動生涯,就必須要重視體能訓練。此外,高校田徑運動員體能訓練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必須要保證訓練的長期性、針對性、全面性、趣味性和科學性,并要切實提高教練員對體能訓練的重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