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菊芳
甘肅廣播電視大學臨夏分校,甘肅 臨夏 731100
法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實踐教學是法學專業教學中的軟肋。傳統的理論灌輸型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當今法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需求,此種教學方式,不僅影響了學習者的以后可持續發展,并且還限制了學習者的思維發散。電大法律專業教學存在培養目標難以實現、教學方法不盡如人意,長期下去,還出現了理論和實踐部分脫節的問題[1]。這些問題的出現,都影響了電大法律專業的有效建設。從當前的視角看,電大法律專業教學,教學條件影響教學質量,無法滿足實踐性法律教學的要求。此時,需要根據自身的特殊性,培養目標的特殊性,提升學習者綜合素養,達到因材施教的教學目標。
在現代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背景下,僅僅使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那么就無法滿足現實的發展需求。社會實踐的教學設計必須充分考慮學習者的特點,根據特點,針對性地制定教學計劃[2]。案例教學屬于法律專業實踐式教學法的重要形式之一,不僅需要具備較高的理論基礎,還需要具備較強的實踐性能力。從另外一個視角看,教師不僅需要學習理論和法律知識,還需要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落實案例教學方式,保持內容的生動性,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保持較高的文化素養,幫助學生深層的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識。在使用案例分析法的時候,首先,需要根據典型案例分析課堂教學內容,落實實踐精神。一些法律中需要分析專業名詞或者是術語、法規條例等,如果僅僅使用傳輸的教學方式,那么就很難滿足現實的發展需求,甚至還會進入一個難以走出的死循環,不利于學生以后的發展。把典型案例落實到課堂教學當中,不僅可以讓抽象的法律規定變得更加的具象化和形象化,還可以激發學生的理解和興趣,真實地掌握這些法律知識,保持合理的發展路徑。在課堂教學中,還需要合理地使用這些典型案例,將時間、精力、機會等有機地整合起來,塑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分析案件中存在的難點和重點部分[3]。電大法律專業的教材編制中,也需要加入一些實際的教學案例,并且需要根據《民法典》的主要內容,合理地收集和分類典型案例,提高學生學習的方向性建設。其次,可以組織學生對疑難的案例實施探究,也就是說教師可以結合現實的需要,合理地使用這些案例,有效地思考,發表自己的看法,以辯證的思想進行內容的總結,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生的積極性,克服“一言堂”的問題,使學生在思辨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掌握更多的知識,提升內容的應用性與實踐性價值。最后,需要增加對應的作業量,提高實踐性的訓練。在傳統的視角下看,平時的作業雖然占據了一定的比例,但是名詞解釋、填空、問答題等題型比例較大,案例基本上就是寥寥無幾,不利于學生的思考和發展。此時,教師就需要增加案例的題目量,并進行合理的落實和點評,為學生步入社會以后的發展提供基礎準備[4]。
法學專業社會實踐設計,還需要根據實際分析對應的法律知識背景,保證方案建設的靈活性。參加庭審旁聽的方式,就可以讓學生在真實的環境背景下,提高實踐性的價值,理解法律的適用性和審判實踐。在直觀的基礎上加深印象,讓知識更加的扎實。例如:學生在真實的環境中看到受賄案公審的時候,不僅可以理解受賄罪的構成和量刑,還可以在深刻的理解中,明確開庭審理需要的準備,法庭中需要的調查,舉證質證等方面的內容,法庭辯論部分的程序、評議和宣判的形式等。在經歷了一次旁聽實踐以后,就可以一目了然地將所學習的文化知識和實踐部分的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
在組織學生庭審旁聽的時候,首先,需要密切結合當前法律專業的教學內容。如民法教學中可以按照其中不同案件的法律類型進行合理的組織規劃,有的是關于經濟方面的案件,有的是關于民事方面的案件,有的是關于婚姻方面的案件……這些都需要根據案件類型的不同,合理地為學生選擇實踐現場[5]。其次,在選擇案件的時候,需要保持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例如:某電大組織學生旁聽“煙草大王”黃某康受賄案案件的時候,該案同時和房屋拆遷案存在著較大的關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組織旁聽該案件不僅利用了熱點和典型問題,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最后,組織旁聽前需要先和當地的法院獲得聯系,并且掌握其中的旁聽價值,提高內容的深入啟發性。在結束以后,教師需要以座談會或者是講座的方式,對這個案件實施分析,并且發表自己的建議,找到該案適用于教學中的價值,同時不可忽略審判的嚴肅性,讓具體的案例教學更加深刻。對于教師來說,還需要找到案件中存在的問題,以實踐的視角布置題目,引發學生的思考,對學生的綜合性表現進行評價[6]。
此種教學方式,需要選擇的是一些真實、典型、有代表性的案例。根據實際情況,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落實不同角色中的主要職責問題。有的學生可以扮演檢察官的角色,有的是法官的角色,有的是當事人的角色,有的是律師的角色……不管是哪一個類型,都需要根據案件的類型,合理地提高實踐性教學建設。使學生加深對于檢察、審判、辯護、代理等內容的理解,熟悉他們實際的工作內容,并保持科學化的建設,為學生以后的可持續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準備[7]。可采取法律實務情景模擬訓練教學法,根據飾演角色就案件中的某個問題參與談判、辯論、調解或審理。學生除了鍛煉法律技能,還提升了法律自學能力。除此之外學生還需要經歷接待、咨詢、談判、調解等情況,情景模擬教學法給學生提供了系統、靈活的學習環境。還可采取診斷式法律教學法,在傳統教學方式的基礎上,合理統籌發展和建設,組織學生相互進行法律咨詢,使他們在“診斷”法律問題的同時,開出“處方”,掌握法律職業技能。也就是說,基本上就是在“如何行事”的基礎上,提高責任心,落實行為準則,保持法律的嚴謹性。隨著信息化的發展,還可以建立網上模擬法庭,采用現代技術,使所有學生都能自主安排時間遠距離參加實踐。網上模擬法庭是對傳統模擬法庭的擴充,及時地對學生的實踐進行指導和監控。并且還可以結合實踐的內容,設置談論體系,設立評價體系。例如:河南電大和安徽電大都推出了網上模擬法庭示范教學,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增加了主動參與性。在使用此種教學方式的時候,需要做好以下的幾點準備:首先,需要保證硬件的設備支持。橫幅、國徽、參訴人員標牌、條桌、桌布等都需要落實到實際的模擬教學中,并且按照實際的需求,合理安排位置[8]。一些條件較好的學校,還可以連檢察官服和法官服等都落實到實踐中,保持教學內容的規范性,使學生參與模擬教學時更具莊重感。其次,在選擇審判內容的時候,依然需要保持典型性和代表性,全部的學生都需要參與到實踐當中,并且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準備不同的材料,準備出庭。之后,每一個學生都需要根據自己的角色,做好實踐工作中需要落實的內容以及準備好相關的法律知識。最后,教師還需要找到一些有經驗的律師承擔實踐教師,對學生的實踐加以指導,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合理地制定出有效的優化措施。
法學家霍爾姆斯有言:“法律的生命不是邏輯,而是經驗”[9]。想要實現把“平面教學”轉變為“立體教學”,就需要根據電大教學的實際,合理地落實教學改革目標,滿足現實的發展需求。法律咨詢就是在有領導、有組織、有目的的基礎上,組織學生參加法律咨詢活動,帶著大家一起走向司法活動當中。對于學生來說,民眾生活中涉及最多的就是家庭婚姻、遺產繼承、借貸、房屋租賃、房屋拆遷等問題。這些問題都需要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進行合理解答,給他們提供有效的法律建議。這不僅可以幫助民眾有效解決糾紛問題,還可以在學以致用的基礎上,提高實踐性,使所學習到的知識與解決實際中所存在的問題融會貫通。在使用此種方式進行教學的時候,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參加的學生需要具備扎實的法律基本功。在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學生需要根據具體的問題,進行精確的解答,積極幫助大家解決問題。此時,可以小組的方式進行落實,保持團結協作的精神。此外,學生在參加活動的時候,需要有教師帶隊,以便獲得及時的指導,還需要安排學生做好相應的記錄工作,根據實際情況,記錄具體的實踐活動內容。
社會實踐的教學設計必須符合電大法律專業自主化的特點,落實一定數量的實踐性教學活動。其中的社會調查部分,主要是結合當前的熱點問題,分析事件的真相,并且根據這些真實的問題提高實踐性。在落實的時候,首先,需要明確社會調查的主要目的。也就是說,教師需要在合理的統籌規劃下,將立法、知法、守法、執法等內容的相關知識合理地落實到實踐當中,滿足法治社會的發展需求[10]。其次,需要在社會調查的基礎上,滿足法律的建設需要,解決實踐上的問題,分析當前的熱點現狀,加大民眾的合法權益保護,保證知識內容的實踐性與深入性。最后,需要在合理的社會調查中,以書面的方式進行內容的落實和報告的建設。這些基本的內容中,需要根據調查的特點,找到具體的解決方式,并且根據實際的調查,落實自己的建議和看法,并且提高參考性的價值。在提交了報告以后,教師需要按照其中的流程、學生的理解、學生的進步情況,合理地制定出評價結果,保持評價的全面性與科學性。
社會實踐教學設計應貫徹實事求是原則,在動態化的基礎上,建立固定的實習基地,解決供學矛盾問題。專業實習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鞏固理論知識,還可以幫助學生獲得更多的實踐經驗,最大限度增強學生的工作能力。首先,需要建立實習基地,如組織學生到公、檢、法、司等職能部門中去見習實習,并且根據實際情況與其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落實固定的司法部門和法律服務機構進行長期實習合作。例如:彬州電大就是在很早的時候認識到了這個問題,組織學生到當地法院實習,并與其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獲得了較好的教學實踐效果。其次,需要電大法律專業的教師擔任實習指導教師,在實踐方面給予學生有效幫助,以其豐富的教學經驗,科學地落實實習大綱,分析實習目的和內容。最后,需要保持紀律的嚴謹性,實習內容需要按照保密的方式落實。在實習報告中,需要根據實習鑒定進行合理的評價,為學生以后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準備。平時作業、畢業作業都需要在合理安排下,完成社會調查實踐部分的內容,落實實踐形式,并且以書面報告的方式,最大限度發揮實踐式教學的主要價值。
隨著社會的進步,實踐式法律專業教育不僅是為了提升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需要將實際辦案的全過程合理地落實到學習實踐當中。使學生在真實的案件中,更直觀地進行案件內容思考,提高自主思考建設,提升學生對于問題處理的嚴謹性,增強其調查和取證能力,提升溝通能力,更好落實相應的學習實習計劃。使學生在真實的實踐環境中,更關注社會需求,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從電大法律教育的實踐性、職業性特點出發,落實教學基礎,為電大學生將來成為合格的法律工作者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