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達 / 楊藝
李世榮演唱的《懷念戰友》,歌聲古樸動聽,聲樂洪亮,吐字清晰,同時也是這部作品的原唱。歌詞中表達了對犧牲戰友的追思,歌頌感人的戰友之情,李世榮的演唱使這首歌更令人動容,生動的體現了痛失戰友的悲痛心情。在用美聲唱法表演《懷念戰友》這部作品時,要尤其注意張口、發音的技巧,才能更好的展現這部作品的魅力,演唱者必須掌握科學合理的吟唱方式,才能理解作品中的內容、表達的情感等。
曲式分析是演唱一首作品的前提,只有先對美聲作品的曲式有較為清晰的分才能對這部作品有一個初級的掌握。包括了解作品的創作背景、主題表達、歌曲情感等,在掌握關于聲樂作品基本情況的基礎上,以便傾情的發揮,體會作品的深層含義[2]。作品《懷念戰友》運用的是單二部曲式結構,前奏一共有九小節,分別由兩種織體組成,旋律中密集的柱式音與舒緩的長音形成了強烈的反差,也預示著音樂的最后二個片段,而前面三個小節則表現了音樂中B 階段的強烈情感,給人緊張、興奮的心情感受。而前奏最后二分小節引出了音樂的A 段組成部分,A 段配的前二段音樂則需要重復吟唱。這是歌詞的連接段,同時更是歌詞表達心情的轉折段,由敘述方式逐漸走向情感爆發式,B 段為歌詞的副歌組成部分,由對比四句體組成,尾奏則由平緩的織體漸行漸遠,最后宣布了歌詞的完成。
《懷念戰友》這首聲樂作品借鑒了塔吉克民族的音樂特色,使用的也是塔吉克族常用的音樂旋律,四二與三四的混合拍子,采用了較多的切分、弱起、附點等鮮明特色的音樂素材,所以在演唱中要高度重視節奏感與韻律,同時要把切分、附點等部分有效表達出來,將每句歌詞的最后一個音拖長,拍子也由四三變為四二拍,以便于在節奏上更加清晰、明確,有序[3]。演唱這首作品時特別注意要在變換節拍的過程中緊抓節奏和韻律,作品《懷念戰友》在節拍上大部分以四二拍和四三拍交替進行為主,從而展現這部美聲作品動感和歡樂的節拍感。
歌唱能夠傳達信息,表達情感,生動而富有情感的演唱能帶動全場觀眾的心,實現演唱者和觀眾在情感上的交流,失去感情的演唱,會讓作品失去靈魂和韻味,也無法表達內心情緒,與聽眾產生思想和靈魂上的共鳴。一首充滿感情的演唱除了需要表演者對歌曲的創作背景有足夠多的了解,還要在之后的聯系中反復記憶歌詞,設身處地的將自身聯想到歌曲的世界中[4]。
《懷念戰友》這部作品在旋律上特點鮮明:一方面會多次出現五、六度,甚至八度的大跳以及多次的重復;旋律多次使用半音階進行。《懷念戰友》以半音階的上下起伏的旋律為主,六度及八度的大跳以及樂句及樂段之中稍作變化的重復體現出濃郁的民族音樂旋律風格特點。隨著演唱的推進,旋律由慢到快,慢慢強化,遵循此規律不僅使得旋律的起伏明顯和音符之間的連接靈動,而且更好的達到詮釋歌詞的效果[5]。整體上對于歌曲的處理符合節拍節奏的規律,但也有特殊的情況,如:可在A 樂段中39 小節、53 小節處,強調三拍子第二弱拍上的“她”和“分別”;B 樂段67 小節中強調三拍子第二弱拍上的“戰友”;B 樂段連接4 中三聲部漸強的八五拍127 小節,強調每一個字[6]。這些地方雖然違背了節奏節拍規律,但也正因此使得音樂突破了常規,賦予了作品新的生命力,反而表現出更加熱誠的情感。
聲樂作品《懷念戰友》是一首影響力較大的聲樂作品,也是雷振邦的代表作之一,這首聲樂作品對演唱者各方面的要求較為嚴格,作品分為前后兩個部分,但這部分的風格卻有較大的反差。雖然整體上都保持一致的旋律和曲調,但是兩部分的歌詞、音調等又曾在一定的差異,因此,演唱的時候給觀眾營造前后情感形成鮮明對比的效果。第一段以抒情為主,演唱者要控制好稀奇和發聲,前半段聲音以深沉為主,并且保證氣息不外散,從而表達出真摯的情感。同時,也要避免在整個演唱過程中始終都處于壓抑的氣息演唱者應嚴格把控氣息的變化,聲音不僅應低沉,而且能夠在地沉中收斂氣息,從而確保第一段作品情感的真切表達,但也要避免演唱過程中過于沉重導致氣氛過于壓抑的情況,給觀眾傳達錯誤的情感信息。作品第二段的聲樂演唱與第一段則完全不同,此段主要表達的是送別戰友的懷念、哀思之情,這個階段是整部作品情感的最高點,所以演唱者此時要把握好情緒,從而讓將情感融入到作品中,和觀眾產生思想上的共鳴。
要確保聲樂作品能夠完整表達,其中演唱者控制呼吸和發聲的能力顯得尤為重要,首先,要求演唱者能夠為增強與現場聽眾的共鳴感,強化自身音色,致使作品在演唱表達過程中的穿透性和藝術美感更強。并且對于聲樂作品《懷念戰友》而言,此作品除卻旋律和音調決定了作品的主要基調外,演唱部分也是抒發感情的重要部分。例如歌詞中“啊,親愛的戰友,我再不能看到你雄偉的身影和藹的臉龐”,這一段表達了對戰友的不舍和追思,聲音渾厚,情感豐富,在文字的表達往往更加直觀、易懂,對于聽眾的門檻要求更低。為了保證觀眾能聽清歌詞,明白歌詞表達的基本情感和主題含義,要求演唱者咬字清晰的同時,在氣息和發聲方面也應控制得當,確保演唱過程中音色的飽滿,以及情感的表達,幫助聽眾能夠更為主觀的感受到音樂作品所要表達的情緒、情感,實現聲樂作品《懷念戰友》的藝術價值。
音色修飾包括音色的改變以及裝飾音的應用。音色能表達歌曲中的演唱風格,裝飾音的應用則是為了突出歌曲中的部分特點而特別加入的,對聲樂作品的音色進行修飾,能夠將一些具有特色的民族音樂與作品《懷念戰友》相結合,從而形成一定的特色,體現聲樂作品獨特的魅力與韻味。但是,受東西方文化差異的影響,運用美聲唱法就不能很好的表現中國傳統民族聲樂作品,二者始終無法完美結合。因此,想要達到美聲唱法與民族音樂在效果上完美結合,就要演唱者把握情感及音色修飾的有效融合。
深刻掌握音樂的深層情感,熟悉音樂的寫作背景和有關事跡是重要。歌手在表演之前,必須不斷地學習歌曲,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歌手對歌曲情感的掌握。《懷念戰友》是電影中眾多樂曲中最受歡迎也是最廣為傳唱的,在很多高校的音樂學專業中都把這部作品作為學生練習和掌握的任務之一。從演唱上來說,這部作品對學生來說還具有一定的難度,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切分音以及高八度的大跳,對演唱者來說同樣具有更高的要求[7]。在演唱前,要把握歌曲幾個部分之間的內容對比和情感沖突,前半段的歌曲情感比較舒緩,越到后面情緒慢慢的展開,整個歌曲的情感慢慢豐富[8]。《懷念戰友》的前半段表達的情感較為悲傷,主要是回憶過去,演唱者要把握氣息及發音,并盡量放緩速度,切不可太重或者過強,以述說的情感來表現作品,從而實現了歌聲的平實、自然[9]。《懷念戰友》是一部二段體格形式的歌曲,作品的第二段為第一段歌曲的重復,歌手在表演時要情意真切,以深情地投入情感來表現出痛失戰友的無限悲情。
《懷念戰友》是雷振邦的代表作品,自創作以來多次獲獎并獲得一致好評。演唱者在練習這首歌曲之前,可以參考其他藝術家的表演,結合多位藝術家、演唱者的唱歌技巧,進行總結,以達到吐字清晰、發音標準的水平[10]。與此同時,由于該創作具有很大的難度,也就對歌手的表演功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該創作實際上是一個二段體結合的音樂,第二段旋律主要是對第一段旋律的復制,只在唱詞上做出了相應的調整,而從歌曲情感的層次上來說,歌曲的前零點五段與后零點五段在歌曲感情上也存在著強烈的變化對比,與前零點五段略顯平靜的歌曲情感不同,后半部分的歌曲情感卻相當激昂。演唱者對前零點五段追思天山時的氣氛掌控非常關鍵,防止出現整首作品都是十分悲痛、壓抑的情感,并且對歌曲中的對應詞要格外小心。幾個空拍過后,歌聲就走進了后零點五程,這就是送別戰友的高潮部分,在歌唱“當我告別了戰友的時刻,就好像那雪崩般飛滾萬丈”,此時,演員整體的情感意識有了較大幅度的飛躍,所以在這個過程中表演者要保證聲音穩定,不能有破音,特別是在表演八度大震的曲調時,更不能急功近利,要保持氣息平穩,避免出現聲音跑偏的情況。歌唱時演唱者的情緒要有代入感,能與歌曲的情感相呼應,抑揚頓挫,不能忽視這部作品中的因痛失戰友而產生的歌曲情感必須要真實、深沉,切不可因為一味地炫技而湮沒了創作中痛失戰友的哀痛之情。
聲樂作品《懷念戰友》要求演唱者具有一定的控場能力,演唱者在標簽前除了對作品的背景、內容、曲調、旋律等方面有較好的掌握以外,還要提前了解表演現場的實際情況,在面對觀眾時能從容表演,遇突發情況時,具有把控全場的能力[11]。不同演唱環境和表演場景對聲樂作品的情感表達也會產生較大的影響,這時候對演唱者的控場能力要求極高,當發現聽眾情緒與預期具有較大偏差時,演唱者應快速做出臨場反應,與伴奏想配合,調動聽眾情緒,從而確保藝術作品的完美展現和表達。如果觀眾都是普通的市民,對美聲音樂的了解度不夠,可能會出現無法調動觀眾情緒的現象,這時就需要演唱者通過聲音、面部表情、肢體語言等相互配合,帶動全場情緒和氣氛。例如,演唱現場如果出現一些躁動、聽眾無法全身心觀看的情況時,演唱者在演唱前需要先和聽眾溝通,幫助聽眾能夠認真體會作品中的內涵,以此確保表演的完美效果。
在演唱《懷念戰友》這首作品時,特別要注意的兩方面分別是這首歌開篇的音調屬于整首旋律中最低的部分,在演唱的過程中要注意曲子的起音。在開始演唱的時刻,音樂是要充分發揮想象力的,意在音為先,即使是在男高音演唱者的低沉區中,起音的方位也絕對不能夠隨著音調的改變而發生變化,因此必須要謹記,不管是在演繹哪種音樂時,都必須學會用吟唱方式,通過咬字發聲。其次,由于演繹《懷念戰友》時有著八度跳動的韻律,在完成換音區域的演繹時,在保持高音位置表現的同樣,還必須有適當的氣息作為支持,不能夠隨著音調的改變而發生變化,并且要保持整個聲音的連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