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湯易
近年來,大連市民政部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以婚姻登記規范化建設為統領,以婚俗改革探索創新為著力點,聚焦群眾關切,優化各項服務,積極打造和諧婚姻家庭新樣本,取得顯著成效。
做好強基礎各項保障。近年來,受信息化建設水平不斷提高、區市縣婚姻登記機構環境與服務不斷提升、交通便利等因素影響,群眾普遍選擇區市縣婚姻登記機構辦理業務,原有鄉鎮婚姻登記機構辦理業務量大幅下降。因此,大連市撤銷了除長海縣外的所有鄉鎮婚姻登記機構。目前,大連市共有婚姻登記機構16個,其中市級1個、區市縣級10個、鄉鎮級5個。切實加強隊伍建設,每年舉辦全市婚姻登記業務培訓班,年均100余人次通過培訓及時更新業務知識,提升服務能力。
探索高規格推動建設。2022年5月20日,大連市金普新區婚姻登記處金石灘結婚登記服務站正式亮相。該服務站是按照國家3A服務標準建設的結婚登記服務窗口,提供結婚登記、中西式頒證、家庭輔導、特色婚俗文化展示等服務功能。這是在國家、省民政部門大力支持下,大連市、區兩級民政部門將婚姻登記服務與“山盟海誓”特色文化、山海相融壯麗景觀有機融合的深入探索,是東北地區首個設置在國家5A級旅游度假區的婚姻登記服務機構。3個月已有897對新人在此登記。
營造數字化便民環境。全面推行婚姻登記線上線下或電話預約、婚姻房產公證跨領域聯辦,通過信息互聯、數據流轉,提高群眾辦事能效、減少群眾辦事環節。按照全省統一部署,實現婚姻登記信息數據在“政務信息資源共享交換平臺”上的實時共享、查詢可驗,投入使用后,相關婚姻登記信息數據已被多部門共享調用1167萬次。
探索改革,率先開展婚姻登記“全市通辦”。2021年3月22日,大連全市范圍內正式實施婚姻登記跨區通辦業務,內地居民在辦理國內結婚登記、離婚登記或補領婚姻登記證時,若男女雙方或一方為大連戶籍,可在任一區、縣(市)婚姻登記機關辦理。此項工作是大連民政政策創新制度突破的實際舉措。新政實施后,改變了大連實行65年的在戶籍地辦理婚姻登記的體制,這不但是新時期民政工作理念的重大轉變,更是管理體制的重大突破。截至當年底,全市共辦理跨區登記業務8933件,占婚姻登記總量的14%。
貫徹落實,規范開展“跨省通辦”登記改革。為確保婚姻登記“跨省通辦”試點工作規范有序開展,2021年5月25日,市民政局出臺《大連市國內婚姻登記“跨省通辦”試點工作的實施方案》并及時對全市婚姻登記員進行全面培訓。當年6月1日,大連市正式實施婚姻登記(結婚、離婚)“跨省通辦”試點。明確規定“男女雙方當事人均非大連市戶籍的國內居民,且一方在大連市公安機關辦理了《遼寧省居住證》(在有效期內),可在居住證簽發地民政部門婚姻登記機關申請辦理國內婚姻登記(結婚、離婚)”。截至目前,試點工作運轉規范、效果顯著,已為5870對非大連籍群眾提供婚姻登記服務。
政府主導,婚姻登記服務環境不斷優化。近年來,大連市各相關部門以優化婚姻登記服務環境帶動風俗習慣轉變,以聚沙成塔之勢有力推動移風易俗工作深入開展。一是宣傳“婚俗文化” 引導婚姻家庭移風易俗。基層各婚姻登記處結合實際,通過“婚俗文化展”“結婚證件歷史沿革展示”“婚姻家庭文化墻”等多種形式,緊扣婚俗文化,打出“政策+家庭理念”的組合拳,倡導家風文化傳承,更好推動婚姻登記工作開展。二是優化服務環境,創建百姓幸福窗口。積極協調有關職能部門,聯合制作“婚姻家庭公益宣傳片”等婚俗改革宣傳品,在全市各婚姻登記處循環播放,讓前來辦理結婚登記的新人能夠直接感受新婚姻家庭理念宣傳。
行業引導,婚俗改革不斷深化。充分發揮婚姻服務類社會組織和基層紅白理事會的引導作用。一是緊抓“幸福產業”,助推婚俗改革深入發展。移風易俗、婚俗改革離不開意識形態方面的正確引導,大連市積極探索通過婚俗禮儀服務不斷創新推動婚姻領域移風易俗。結合婚慶市場發展潛力巨大的實際,充分發揮社會組織行業帶動作用,依托大連“山海相連”環境載體優勢,以婚俗改革為著力點、以婚慶產業為切入點,不斷完善“旅游+婚慶”上下游產業鏈條,打造“山盟海誓”婚戀產業鏈,為婚慶旅游產業蓬勃發展持續注力賦能。二是依靠居民自治,助力婚戀文明新風尚。2021年,大連市各基層社區、村集中修訂完善村規民約,普遍明確了充分發揮紅白理事會作用。對于帶頭破壞村規民約的村(居)民,紅白理事會理事將第一時間出面制止,全面監督移風易俗工作落實。兩年來,紅白理事會有效助力了全市婚戀文明新風尚,涌現出高新區凌水街道廟嶺中心社區紅白理事會等一批群眾信得過的“大管事”。
社會參與,移風易俗扎實推進。一是抓住“關鍵少數”,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群眾看黨員,黨員看干部”。大連市在推動婚俗改革、移風易俗方面,十分重視抓住廣大群眾身邊的“關鍵少數”,發揮黨員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同時,注重發揮榜樣的示范作用。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堅持每年評選包含和諧婚姻家庭類在內的各行業“大連好人”,用百姓身邊人的幸福生活,深深影響著周圍的群眾。二是強化宣傳教育,營造文明嫁娶濃厚氛圍。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網絡和新媒體等多種形式,深入宣傳移風易俗、文明節儉辦婚事的重要意義和先進典型,倡導“婚嫁從簡、喜事新辦”新理念。同時,發動本地愛心企業積極參與“大連城市新婚尚公益項目”,倡導新人以實際行動踐行新風尚。
大力倡導婚姻家庭線下輔導工作。2021年,大連市出臺《加強全市新時代婚姻家庭輔導教育工作實施方案》,倡導各婚姻登記機關通過購買服務、公益創投、招募志愿者,建立民政、婦聯、司法大調解機制等方式,組建由心理咨詢師、律師、社會工作師、婚姻家庭咨詢師、社工等專業人員構成的專業團隊,在各婚姻登記機關、基層法律援助中心等場所為婚姻當事人提供輔導服務。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全市婚姻登記機關辦理離婚登記比上年減少8353對,同比下降43.7%。
婚姻家庭線上輔導實現常態化。充分利用“遼寧省婚姻家庭輔導課程”資源,通過網絡、智能手機等實現線上婚姻家庭輔導常態化服務。積極探索易于被當代年輕人接受的婚姻家庭關系輔導形式。今年以來,聯合市婦聯、市衛健委等部門制作發布婚姻家庭關系公益宣傳片,印發婚姻家庭手冊等,積極搭建婚前輔導教育平臺。推動各地積極探索通過開展婚前心理測試評估,定期舉辦新婚課堂、心理輔導講座,積極開展法律宣傳和輔導服務進社區,個案跟蹤輔導服務等形式,全程呵護婚姻家庭,促進社會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