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玉娥
(甘肅省高臺縣友聯水管所,甘肅 高臺 734300)
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確保水資源供應充足是關鍵。小型農田灌溉水利工程的主要作用是蓄水、灌溉、排澇及防洪。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人們只知道小型農田灌溉水利工程建設的重要性,卻不知道相應工程管理的意義。小型農田灌溉水利工程建設完成之后,只有對其進行科學的養護管理,才能減少水資源浪費,使工程效益得以充分發揮。
小型農田灌溉水利工程建設是為了滿足農田灌溉需求,實現水資源合理配置與利用。修建小型農田灌溉水利工程,可以為農業生產夯實基礎條件,提升水資源利用率,對實現節水灌溉目標具有積極作用。因此,應充分認識小型農田灌溉水利工程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性,積極組織管理維護工作,在提升經濟效益的同時,助力農業現代化發展。
部分水利工程的功能發揮具有季節性,導致部分區域的水利工程閑置時間較長,降低了小型農田灌溉水利工程的實用價值,不利于工程效益的發揮,制約了水利工程的可持續發展。采取合理有效的管理維護措施,有助于改善小型農田灌溉水利工程的運行條件。
農業生產過程中,水土流失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對周邊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不利影響。加強小型農田灌溉水利工程維護管理,有助于改善生態環境,為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提供保障,減少對農業環境的不良影響,推動農業現代化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
雖然農民群眾已經充分意識到了小型農田灌溉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參與其中,但由于工程管理體制不完善,大部分農民群眾的參與積極性與主動性持續時間較短,導致工程管理效果不理想。此外,還有部分農民群眾并沒有將小型農田灌溉水利設施視為農業生產的關鍵設施,沒有意識到小型農田灌溉水利工程管理與自身經濟利益的緊密聯系,所以沒有全面而深入地參與水利設施維護與管理工作[1]。
由于對小型農田灌溉水利設施優化與完善的重視程度不夠,應用于水利設施養護與管理方面的資金較少,甚至部分小型農田灌溉水利工程處于“只建不管”“重建輕管”狀態,導致水利設施維護與管理工作的開展面臨著較大的阻礙。如果不能及時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小型農田灌溉水利工程的綜合效益將會受到嚴重影響。小型農田灌溉水利工程管理資金不足的原因,主要是收入來源相對單一。灌溉用水的水費是工程管理的主要經費來源,但支出項目較多,收入有限而支出過大,導致小型農田灌溉水利工程管理資金入不敷出,并對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與主動性產生了影響[2]。
小型農田灌溉水利工程一直存在“重建設,輕管理”的問題。首先,相關部門在思想層面上依然只重視工程建設,而忽視了后續的運行和管理,沒有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到后續的運行管理方面。其次,水利設施的定期維護保養制度不完善,很多維護保養工作得不到有效落實。水利設施得不到及時有效的維護保養,其運行性能必然會越來越差,導致運行管理壓力越來越大。最后,養護管理人員缺乏養護管理意識,不能承擔起養護管理的主體責任,不能落實相應的工程運行維護管理責任制度。
目前我國的小型農田灌溉水利工程興建力度不斷加大,工程整體建設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但由于基層水利人員學習新技術、新工藝的積極性不高,整體施工技術水平不高。同時,基層水利人員很少有時間去學習先進的技術手段,施工技術水平提升速度慢,加之實踐經驗不足,難以承擔起后續施工任務。由于施工技術滯后,管理水平普遍偏低,部分灌區的支渠存在用水混亂的情況,導致水利工程老化、損壞嚴重。此外,農業生產進度難以統一,農民為了滿足各自的生產需求,存在隨意截留、放水和堵壩開溝等行為,導致工程供水功能逐漸喪失。
部分區域的灌溉工程,由于管理理念滯后,缺乏合理的供水計劃,實際工作中未能組織農民適時灌溉,大部分農田僅僅是滿足了基本的用水需求,卻無法澆透,不保收,導致灌溉面積衰減。此外,在小型農田灌溉水利工程管理過程中,部分管理人員質量意識不強,未能正確看待小型農田灌溉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不能及時發現或解決工程運行存在的問題。部分管理人員工作熱情不足,缺乏管理經驗。一些偏遠區域的防洪設施、河道設施等未配備專人負責管理維護,導致水利工程設施老化、損壞,發生故障的概率較高。
為了打造高質量的水利工程項目,須落實項目法人責任制,建立完善的招投標制度,選擇高資質的施工單位負責工程項目建設任務。應結合農業發展趨勢和要求,落實項目法人責任制,增強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規范其管理行為,積極推進農田灌溉水利工程建設,并制定相關政策制度,為后續工作的開展提供保障。同時,要組建一支高素質的管理隊伍,明確管理職責。招投標制度的建立,應遵循“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根據工程規模、性質和投資等情況,選擇高資質的施工隊伍,為小型農田灌溉水利工程施工質量提供堅實保障。
要想加強小型農田灌溉水利工程管理,需結合小型農田灌溉水利工程的現狀,制定相應的工程管理機制和責任制度,確保各項工程管理工作的開展有據可依。同時,要不斷完善工程管理機制與責任機制,提升工程管理機制與責任機制的針對性與可行性。首先,政府部門要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對小型農田灌溉水利工程管理工作進行積極的引導和指導。不斷落實工程管理主體責任,優化工程管理措施,提升工程管理質量與效率[3]。其次,相關部門間應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條件允許時可設置專門的管理部門和組織機構,構建更為系統的工程管理體系,擴大工程管理范圍,豐富工程管理內容,做好工程管理規劃,提升工程管理效果。
資金缺乏是現階段小型農田灌溉水利工程管理中非常突出的問題之一,加強小型農田灌溉水利工程管理,需加大工程管理資金支持力度。首先,政府部門要加大對小型農田灌溉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資金投入力度,保障工程管理各項工作的有效落實[4]。其次,相關部門要對相應的工程管理體系進行完善,根據農村的實際情況及時處理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工程管理的有效性。最后,要加強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建設溝通交流互動平臺,實現不同地區工程管理信息的共享。
小型農田灌溉水利工程的建設質量,直接關系著農業發展水平。應緊密結合農業灌溉需求,積極創新優化小型農田灌溉水利工程運行維護管理模式。立足于以往的工程運行維護及管理經驗,綜合考慮水利工程項目的具體情況和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建立合理的運行維護及管理模式[5-7]。同時,要結合水利工程的運行情況,完善配套基礎設施,并建立完善的工程組織結構,緊緊圍繞工程建設目標優化資源配置。此外,要加強對小型農田灌溉水利工程運行維護的日常監管,盡可能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提升工程綜合效益。首先,要改變過去“重建設,輕管理”的思想,加強水利設施養護與維修,并借助現代化科學技術的應用促進工程管理的集約化發展,提高水利工程的運行維護及管理水平。其次,要加強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提升工程運行維護及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同時還要合理分配灌溉水資源,促進產業結構轉型與升級。最后,嚴格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開展工程運行維護及管理工作,加強新型節水技術的應用,同時將高效節水措施和常規節水措施結合起來[8-10]。
雖然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但依然在管理體制、管理資金等方面存在著一些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切實提高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還需落實項目法人責任制、對現有工程管理體制進行完善、加大工程管理資金投入力度、優化創新工程運行維護及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