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瑋凝
被譽為“鋼琴琴鍵上的作曲大師”的肖邦,他的一生都在致力于鋼琴音樂的創作,夜曲是在其創作中最具風格和氣派的作品,浪漫主義色彩是他作品的主調性。他以優美動聽的旋律和簡潔明了的和聲語言,仿佛描繪著一幅幅美麗的夜色圖;仿佛講述著一個個迷人的故事,真切地表達自己地內心世界,這也是其創作夜曲最主要地特征。
肖邦的創作歷程是從舞曲這一體裁開始,又以舞曲作為終結。整體以波蘭的民族音樂為基礎,這種具有民族性的風格特征,在他早期的作品中可以體現出來,但這種情感在早期只是一種泛泛地浮在表面的感覺,并沒有完全融入他的情感深處。作品整體是抒情優雅的曲調,表現的是肖邦的熱情高雅,但仔細聆聽,能感受到一絲落寞、一絲憂傷、一絲凄涼的曲調。這種“半憂郁氣質”,正是反映了肖邦的敏感以及情緒的多變性。
所以,在肖邦所創作的夜曲這一體裁的音樂作品中,都蘊含著他的真情實感,他可以將自己的種種人生經歷加入其中,同時將自己面對不同事情時,情緒的喜怒哀樂的發展變化也囊括在內;讓聽眾在欣賞美妙音樂沉浸其中時,也能夠直觀地感受到他情緒狀態所發生的變化。肖邦,又像是一位真正的詩人。他喜歡自由自在、不受束縛;他樂觀向上、不屈不撓,對美好的生活充滿了無限的向往,對世間萬物都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
在他的夜曲中,既可以為聽眾展現他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他甜蜜幸福的感情生活;以及在遭遇種種困境、經歷各種磨難,在面對家國時,他的心境也發生了一系列變化。有快樂也有憂傷;有順境也有逆境;有柔和也有痛苦等等。這一系列的情緒狀態都在他的作品中一一展現,并且夜曲整體的旋律風格是優美舒緩的,他的旋律不僅朗朗上口,他所加入的伴奏織體和和聲語言,也能夠為我們展現不同聲部的旋律特征,使得不同聲部的音響效果,既獨立又融合,豐富其音樂表現力的同時,也能增強人們的聽覺感受,充實人們的審美體驗。
通過分析浪漫主義時期作曲家的音樂作品,不難發現,他們的音樂像是在訴說在講述著一個個看似毫無關聯但又密不可分的故事,他們將當時所處的時代背景、人文環境、戲劇文學等多種因素糅合在一起,作為自己的音樂素材來進行創作,其實就是具備敘事性的音樂特征。所以,處在當時那個時期的肖邦,他的作品也頗具敘事性,就肖邦的性格來說,是內斂、不善言辭的。他很少直接表露自己的內心世界,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都是通過音符這種抽象的音樂語言來記錄自己的生活、講述自己的故事。我們通過他不同題材的作品能夠理解其真正的含義所在。
但就夜曲這一體裁來說,肖邦對其形式也進行了一定的創新,他的夜曲聽著好似是在描繪事物、描繪景物的基礎上來抒發表達自己的情感。這種寓情于景的手法是其一大特征,所以在面對情景交融的作品時,在處理上,首先它的速度放緩不要過快,一般會采用慢板的速度,先來講述故事,描述音樂內容;其次兩手的分工要明確,左手伴奏型織體沉穩有力,右手旋律聲部平穩舒緩,不要急于往下進行,在向聽眾展現其豐富的音樂畫面感之后,再將其所要表達的感情慢慢流露出來;最后,要具有一定的音樂表現力,情感的拿捏要十分精準,要能夠讓聽眾在起伏的旋律走向中感受到情緒的變化。聽肖邦所創作的夜曲作品,我們也可以感受到其旋律線條和脈絡是十分清晰的,是更容易讓聽眾所理解的,可以讓聽眾跟隨作者的步伐,沉浸在音樂之中,久久不能平息,感受夜曲所帶給我們的那份特殊的音樂魅力。
肖邦創作的作品大都是圍繞其現實生活所展開的,可以說肖邦具有一雙慧眼,他通過自己敏銳的觀察力,將生活的一點一滴通過這門特殊的音樂語言展示出來。因而,在他的現實生活中,他有著十分充盈的內心世界,并且不斷累積,形成獨具特色的內心情感紐帶,這是他與外界聯結的紐帶。所以,他將這份極具自己風格的情緒狀態融入在自己的音樂作品之中。仔細聆聽他的作品,我們總是能感受到愛的氣息,這份愛是美好的、是真摯的;他的音樂,總是能讓忙碌的人們放下手上繁忙的工作,停下正在快步前行的腳步,駐足停留、靜心感受,仿佛這是一個人人都向往的理想世界,沒有煩惱、沒有憂愁,告別疾病、告別傷痛,每個人都和自己進行了一場心與心的交流。肖邦對其音樂作品在思想情感上的表露總是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并非一成不變,而總是在摸索、在嘗試。
在對夜曲的創作中,他改變了原有的傳統意義上的演奏方式,是為了讓作品的情感表現得更通順、更流暢,能夠更直觀地呈現在聽眾面前,這些優美動人的旋律,能激發人們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有著扣人心弦、直擊人心的力量。并且,隨著肖邦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加深,他形成自己那套獨有的創作體系,也是越來越完備、越來越成熟。所以,作品所展露出的音樂風格和之前的創作相比也是大有不同了。情緒情感的表露也不僅僅是泛泛而來,而是更有深度、有廣度,由原本的柔和婉轉進而變為悲痛憤恨,可以說是從量變到質變的一種演變形式。夜曲這一體裁的創作也在經歷著一步一步地演變。
這首降b小調夜曲,是最能表現肖邦哀傷愁思的作品之一,也是最能突出肖邦獨特的藝術氣質與魅力的作品之一。樂曲的拍號為4|6拍,速度為“Larghetto(意為小廣板)”,為三段體結構,全曲一共85小節,是由第1-18小節的首部、第19-69小節的中部、第70-85小節的再現部和尾聲構成。該作品整體的調性是圍繞著降b小調來展開的,但中間也出現了D大調與降D大調的來回離調。下面將從觸鍵、力度和踏板這三個方面來具體分析其演奏特征,感受肖邦夜曲獨特的藝術魅力所在。
追溯到浪漫主義時期,對于鋼琴演奏時觸鍵特征的分析,主要體現在對于作品本身音樂內容的闡釋、音樂情感的表達以及音樂風格的把控。可見,觸鍵對于我們演奏者來說,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夜曲op.9.no.1這首作品,仔細聆聽之后,我們可以感受到它所傳遞出的情感狀態是憂愁哀傷的,曲調雖抒情,但也有著一絲痛苦、一絲凄涼之感,這對于音色的要求是極高的。音色要細膩、要飽滿、要靈巧,是加入情感處理的音色,千萬不能只是照搬譜子,把一個個音給彈出來,那是缺少靈魂的音樂,也是完全違背肖邦夜曲特征的音樂。所以,在我們的演奏處理上,最好的觸鍵方式是貼鍵。在這首作品中,基本都是要采用貼鍵的方式來傳遞音樂的。
例如作品的開頭部分,由右手的單音旋律開篇,仿佛講述故事一樣,具有朦朧與神秘之感,只有運用貼鍵的演奏方式,才能烘托氣氛、表現意境。左手規則的伴奏織體,右手旋律起伏連貫,加入11連音、22連音,與左手相互配合、交織在一起,更需要手指緊貼琴鍵,不要使用太大的力度,利用手腕帶動手指發力,順勢將聲音演奏出來即可。
在一首音樂作品中,力度記號有著較強的音樂存在感,它在整首作品中的地位是不容小覷的。它貫穿全曲,不僅可以突出音樂主題的發展脈絡,展現音樂情感的進展狀況、豐富音樂作品的旋律線條,使其變得生動有趣、富有靈性,還能充分地表達作者創作其作品時的內心世界以及情感的變化過程。在本首作品中,力度記號的使用貫穿了整個夜曲的發展始終。
從本首作品開篇來看,整體旋律的力度標記就為p,再加上本首作品降b小調的調性,也就初步明確了本首作品的感情基調:哀婉憂傷,也為之后音樂整體的發展以及旋律的走向,進行了一系列的鋪墊。開頭以右手單音旋律開始,前兩小節,是柔和抒情的,加上漸強漸弱的力度變化,這些整體呈現出來的時候,夜曲這一體裁整體的感覺和氛圍感就出來了,朦朧和神秘之感油然而生;第2、3小節,分別加入了流動性極強且十分密集的11連音和22連音,然后以降b小調的屬七和弦到主和弦,第一樂句結束,之后力度逐漸增強至第5小節的fz且它的調性發生了變化,由之前的降b小調轉到了降D大調上,這使得大調的明亮、溫暖、和諧與原先小調暗淡、憂傷、不和諧的音樂內容與所要傳遞的情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與反差效果。這種對比與反差可以充分地表現出音樂旋律線條的豐富多彩,起到互相襯托、互相渲染的效果,更好地來把握作品的深刻內涵以及情感表控。
鋼琴家安東·魯賓斯坦曾經說過:“踏板是鋼琴的靈魂”。當我們在演奏一首作品時,準確地使用踏板,不僅可以增添音樂的感染力、增強音樂的表現力,使得音樂變得靈巧富有活力,還可以對作品本身的內涵和所要表達的情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處理不同的音樂作品時,對于踏板的使用是不盡相同的,對其所產生的音響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在作品中,踏板應該如何去踩以及腳踩下去的力度深淺,也是十分講究的。
因為這首作品的創作處于浪漫主義時期,極具浪漫主義色彩,所以對于和聲的共鳴效果、氣氛的渲染和烘托、情感的表達以及色彩變化等方面,都有著一定的要求,需要使用踏板來對其進行處理;其次,夜曲這一體裁類型的音樂作品就是需要大量使用踏板的。夜曲的風格浪漫抒情、婉轉悠揚,使用踏板可以使該作品的音色聽起來更加細膩、更加生動、更具立體感,那些音符像是被美化過了一樣,不會顯得過于死板、缺乏靈性;最后,在作品中加入踏板,會使得音與音之間的連接更加順暢,仿佛一氣呵成、不加停頓;也會使得情感的表達更加自然、更具有說服力。
對于這首作品,在準確開始演奏之前,可以先將踏板踩下,予以暗示,但也不要一腳踩下去,那樣就顯得太滿了,二分之一的狀態剛剛好。提前踩下踏板,可以很自然地引出右手引子部分的演奏,這樣比同時開始,會顯得更加從容,在不緊不慢的情緒下展開演奏,而不至于顯得太過慌亂,能更好地營造出一種凄涼、憂傷的氛圍,同時也暗示聽眾音樂即將開始,讓聽眾對本首作品提前做出預判,整體感知出這首作品的意境,能對本首作品產生一定的期待感,也更容易與作者產生共鳴。
在音樂作品中加入踏板的使用,是非常常見的事情,但一定要在譜子上合適的位置使用合適的踏板,切忌通篇使用長踏板,這樣鋼琴的轟鳴聲會掩蓋掉一切聲響,失去作品本身的韻味。踏板的處理也不是憑空產生的,一定是經過思考,經過設計出來的,這樣才會恰到好處,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肖邦夜曲所散發出的迷人魅力,在音樂領域的地位是無可撼動的。在他的夜曲中,總能給我們傳遞出浪漫的意境、豐富的思想內涵、以及充滿著真情實感的思想情緒,這些個音樂元素匯集在一起,才顯得真誠顯得自然,往往就是最真誠最自然的東西才能最打動人,使得這優美動聽的旋律在人們心底留存,難以忘懷、印象深刻。夜曲的產生與當時正處于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是相互促進、融合發展的關系,正是因為浪漫主義時期的到來,這種真切地細膩地表達自己內心世界的夜曲體裁才可以得到孕育、發展和成長。并且肖邦在菲爾德創作夜曲的基礎上,加入了自己的思考,使得夜曲在不斷地向前發展,其作品的規模在不斷擴大,作品的藝術表現力在不斷豐富,同時也加入了具有民族性的波蘭民間音樂的元素,使得作品也具有戲劇性的色彩與效果,不僅提高了夜曲整體的藝術水平,并且也具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個人魅力,從而展現出更深層次的意境和更具深度的思想內涵。
本文通過對肖邦夜曲op.9.no.1中的力度記號、觸鍵方式以及踏板的使用這三個方面來進行具體分析,使得我們對肖邦夜曲有了更為真切的感受。他足以稱得上是鋼琴夜曲作品的代表領軍人物,也希望我們可以繼續去發現與探索,真正具有肖邦風格的音樂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