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月琴
幼兒園課程故事是在幼兒園真實情境中完成的一種觀察和記錄,其內容都來自幼兒園課程實踐的點滴,本質上是一種教育實踐敘事。區域材料是支撐幼兒游戲的基礎,教師根據主題有計劃、有選擇地投放相應的材料,能使區域活動和班本課程更加一致,目的更加明確。紙是生活中常見的物品,生活離不開紙,幼兒的一日生活不能缺少紙。本文以“快樂‘紙’有你”課程活動為例,從探究實驗、環境創設、材料投放、組織形式和教師指導等方面,進行具體闡述。
好奇、愛探究是幼兒的天性。在一次玩報紙游戲時,幼兒對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教師與家長密切配合,根據課程活動要求,將幼兒提出的問題與產生的興趣梳理起來,開展了一場以“快樂‘紙’有你”為主題的探究活動。
《3~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蔽覀儚挠變旱男枰?、興趣出發,圍繞“紙”這一主題開展一系列活動,讓平凡的紙成為幼兒創作和游戲的素材,給他們一片盡情想象的空間。
在玩報紙游戲時,幼兒紛紛提問“紙是怎么制造出來的”“所有的紙都是一樣的材料嗎”“我們玩的報紙是怎樣制作的”……有關紙的問題深深吸引了幼兒。教師及時打開深度探索的通道,組織幼兒開始了探究之旅。
教師把問題拋給幼兒,鼓勵幼兒自主探索。為了驗證幼兒提出的問題,教師結合實際,讓幼兒能夠主動學習、主動探究,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教師結合幼兒的興趣和發展需要,將幼兒提出的問題設計成調查表,讓幼兒帶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探尋。
調查表包括以下內容:你見過哪些紙、紙可以用來做什么、你見過哪些特殊的紙、生活中有哪些紙制品等。經過努力尋找,幼兒最終找到了衛生紙,彩紙,卡紙、牛皮紙等紙張,教師還增加了瓦楞紙、泡沫,紙供幼兒觀察。
紙不僅是繪畫材料,也是生活必需品。圍繞“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紙”,教師組織幼兒交流。幼兒紛紛說出自己的發現:繪畫紙、報紙、紙箱、紙盤等。但是,幼兒很少有機會真正感受、認識和探究紙的特性。
觀察記錄是培養幼兒邏輯能力、實踐能力的重要方法。教師要抓住機會提問,讓幼兒產生無限的聯想,而不是“一股腦”地把問題拋給幼兒。另外,對紙的探究,教師要引導幼兒自主提出問題、自主探究問題,有助于幼兒思維能力、學習能力的提升。
活動中,教師組織幼兒通過看、摸、對比等方式,發現不同類型的紙的不同之處。隨后,幼兒紛紛說出自己的發現:“有的紙張摸上去比較粗糙,有的摸上去比較光滑”“有的軟軟的,有的硬硬的”“有的厚一些,有的薄一點”“它們的顏色也不一樣”“有的面巾紙聞起來香香的,有的紙巾聞起來沒有味道”……觀察結束后,教師帶領幼兒分享探索成果并進行歸納總結,幫助幼兒提升經驗。
在本次活動中,幼兒還有以下發現:用來畫畫的大都是白紙;卡紙很硬很厚,一般用來做手工;皺紋紙皺巴巴的,摸起來不滑,彩紙摸起來滑滑的……
最好的課程應接近真實生活,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紙與人們密切聯系,是一個極好的教材。教師抓住幼兒的興趣,讓幼兒接觸更多的紙,根據幼兒的問題梳理、繪制了《快樂“紙”有你》思維導圖。
帶著好奇和疑問,師幼繼續尋找“紙”是從哪兒來的?;顒又校變焊兄思埖陌l展演變過程與歷史,了解了紙對記錄事件、傳承文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體會了古代人民的智慧。
隨著活動的開展,幼兒在直接感知、傾聽故事、觀看視頻圖片等方式中認識了紙,紙有哪些特點?在集體活動中,幼兒探究了紙的吸水性、可塑性、透光性、硬度以及承重能力等,在多樣化的實驗探究中了解紙的本質。
“紙可以折一折,也可以撕一撕、剪一剪、揉一揉”“玩過紙橋游戲后發現紙上可以堆那么多積木”“衛生紙、宣紙和抽紙都很容易吸水,而牛皮紙、瓦楞紙吸水慢”……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紙蘊含著豐富的奧秘,幼兒每天都有新發現,并在歌唱、韻律、美術創作中表達自己關于紙的暢想。
隨著活動的開展,教師又將“紙是怎么做成的”這一問題設計成調查表,讓幼兒帶回家和父母一起搜集資料,探尋紙的奧秘。有的家長主動為幼兒帶來造紙用的工具和各類材料,有紙漿,造紙框、造紙膠、專用勺子、專用瓶子等,讓幼兒通過實踐,感受造紙過程。
第一次實驗中,幼兒都認為造紙成功了,非常開心和激動。好景不長,幼兒發現了問題,如造紙花費時間長、造出的紙厚薄不一、紙張顏色較淺等。為此,幼兒紛紛說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抄紙網再多一點就好了?!薄拔覀償嚢璧貌粔?。”“色素要多添加點?!薄谑?,幼兒又進行了一次造紙實驗,紙漿的浸泡時間更長了,攪拌得也更加充分了。
在一次次操作中,幼兒學會了主動思考,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看到自己造的紙時,幼兒非常激動,信心滿滿。主題活動不能局限于教學活動,要滲透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如游戲活動、生活活動、區域活動、活動室活動等。
《指南》中指出:“教師要為幼兒創設條件和機會,促進幼兒各方面的發展?!痹凇翱鞓贰垺心恪闭n程活動中,教師結合幼兒的興趣,生成了許多區域游戲活動。例如,在語言區,幼兒用紙自制繪本;在美工區,幼兒用紙做手工,提升創造能力;在角色區,幼兒用紙制作獨特的菜單;在科學益智區,幼兒玩紙橋游戲,培養幼兒主動探索精神。
在“快樂‘紙’有你”課程活動中,教師跟隨幼兒的興趣,一起行走在“紙”間,隨著活動的逐步深入,幼兒通過尋找各種各樣的紙,了解不同紙的特征和由來,在各種實踐中積極探索,獲得了關于紙的經驗。在千“紙”百態的世界中,還有更多秘密等待幼兒去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