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藝潔
班本課程源于生活,而課程主題又源于生活中的話題。節約用水一直被人們探討,保護自然資源應當從小做起。基于此,教師以“節約用水”主題生成班本課程,培養幼兒的節約用水意識。結合《3~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精神,教師在實施班本課程中,主要借助繪本資源加深理解,培養幼兒的節約用水意識,利用游戲資源,增強幼兒的節約用水能力;利用生活資源,生成節約用水活動,助推班本課程的有效開展。
節約用水是一種需要滲透與深度探索的活動,但在現階段,教師存在著“形式化”開展節約用水活動的情況。教師在開展《節約用水》班本課程時,只是在語言區強硬地告訴幼兒如何去做。
例如,在幼兒洗手時,教師不斷說:“洗完手把水關掉,不要浪費水,你們都是乖寶寶。”但是,教師缺乏對節約用水活動的深度探索,不告訴幼兒節約用水的原因,對水的探索浮于表面,這種無效的探索活動忽視了幼兒自身的作用,致使幼兒對“節約用水”缺乏認知。
節約用水是一種源于生活的活動。因此,教師在開發課程時,應結合每個幼兒的情況,提升幼兒的實踐探索能力。
在現階段,教師在與節約用水相關的活動中,只是傳授課程,缺乏生活實踐性。幼兒自主實踐的空間較小,逐漸對課程失去興趣。
1.調故事資源,組織討論活動
繪本故事是最適合幼兒閱讀的文本,是班本課程中一種有趣的實施媒介,是幫助幼兒探索世界、獲得知識、培養幼兒觀察能力、想象能力、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徑。繪本中蘊含著豐富的畫面、精彩的情節等趣味教育資源。
因此,教師在開展《節約用水》班本課程時,要深度開發繪本故事資源,結合繪本,生成有趣的討論活動,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節約用水意識。
例如,師幼共同閱讀繪本《兔寶寶的節水小妙招》。首先,教師在閱讀前提出:“你在生活中都會用水做什么?”問題時,可可說:“我每天都要喝水。”嘟嘟說:“我每天都要用水洗臉。”溜溜說:“我媽媽每天給我洗衣服也要用水。”教師在幼兒回答后進行小結;接著,教師引導幼兒討論水的作用和節約用水的方法;最后,師幼共讀繪本后,教師引導幼兒梳理出用淘米水洗衣或擦地、擰緊水龍頭、不玩水、等小妙招,使幼兒珍惜水資源,懂得節約用水。
2.借角色扮演,培養節水意識
角色扮演是繪本活動中常見的拓展途徑,深受幼兒喜愛。教師可以將《節約用水》班本課程與繪本相結合,組織角色扮演活動,培養幼兒節約用水意識。幼兒通過角色游戲,了解節約用水的方法。
例如,教師引導幼兒觀看繪本《兔寶寶的節水小妙招》后,為幼兒提供了小兔子頭飾,引導幼兒扮演小兔寶寶,幫助幼兒在繪本情境體驗中,知道水資源的用處,明白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同時,教師通過游戲,引導幼兒與同伴大膽交流,提升幼兒與他人交流的能力。
1.融合區域游戲,增強節水趣味
區域活動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實施方式,是一種以游戲為主的活動途徑,而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一種活動。因此,教師在開展《節約用水》班本課程時,可與區角相結合,讓教學活動從顯性課程轉為隱性課程。
例如,在美工區,教師為幼兒準備了卡紙、馬克筆、彩繩,讓幼兒制作“節約用水”小書簽;在閱讀區,教師為幼兒準備《兔寶寶的節水小妙招》、《節約用水我知道》《奇佳和水怪米夏》《水庫》《沒有水的孩子》《關于水,我知道》等繪本,引導幼兒獨立閱讀繪本,嘗試用簡短的語言講述為什么要節約水,節約水的一些小妙招;在益智區,教師為幼兒準備操作卡,引導幼兒匹配正確的節約用水卡片或根據水的功能對操作卡進行分類、配對,并學習按規律進行排序;在角色區,教師引導幼兒扮演繪本中的各個角色,深度了解節約用水的原因和途徑。
2.借助環境資源,搭建節水支架
學前階段的幼兒年齡較小,直接經驗不完善,需要依靠與有形環境的互動。《指南》中提出:“教師要創設適宜于幼兒活動的良好環境。”教師要在潛移默化中有效提升幼兒的各種能力,引導幼兒自主探索實踐。
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創設“保護水資源”主題墻,發動家長與幼兒尋找關于生活中水資源緊缺的地區及節約用水的小絕招,并制作成手抄報,貼到主題墻上,為幼兒搭建節約用水“支架”,潛移默化中形成節約用水能力,加深幼兒對課程內容的理解。
1.融日常生活,實踐節水行為
基于真實情境的體驗式活動是班本課程開展的最佳途徑,培養了幼兒“做中學”的能力。幼兒最喜歡在真實的問題情境中學習,享受發現和創造的樂趣。
在《節約用水》班本課程中,教師為幼兒生成了實踐課程《我做護水小達人》,以幼兒的日常生活為主線,開展“保護水源,節約用水”主題活動;教師在班級設置“小紅花評比榜”,引導幼兒在班級節約用水,如擰緊水龍頭、不玩水等,根據幼兒的表現贈送小紅花,并評選出“護水小達人”。
2.制作宣傳單,開發節水價值
幼兒園與家庭是幼兒成長中不可或缺的兩個部分,兩者對幼兒都有啟蒙與引導的作用。《指南》中指出:“教師要結合周邊環境,利用家長資源合理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因此,教師要與家長密切合作,攜手發力,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節約用水意識。
在《節約用水》班本課展中,教師可以邀請家長與幼兒一起制作節約用水宣傳單、開展親子繪畫活動,倡議大家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
教師基于幼兒在用水活動存在的不足,深度挖掘重點,最終形成有利于幼兒學習的班本課程,促進幼兒養成節水意識,從自身做起,珍惜每一滴水。
在《節約用水》班本課程中,教師關注幼兒的探索過程,支持每個幼兒的發展,幫助幼兒養成好思善問的好習慣。
教師及時搭建和撤離“支架”,引導幼兒運用經驗、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使幼兒在活動中始終處于積極狀態,也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發展。
《節約用水》班本課程是以幼兒為中心、以生活為基礎、以行動為途徑,基于幼兒獨特生命發展需要的課程,開拓了教育活動的路徑,有效推進了幼兒園特色課程的發展。在《節約用水》班本課程中,幼兒與環境、材料、同伴積極互動,成為班本課程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