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成業
(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廣河縣回民第七中學,甘肅 廣河 731300)
在初中數學的學習過程當中,是一個思維進行交流和交互的主要過程。學生的主要的知識結構,也是通過教師的教學引導才能夠進行完善,通過情景教學的模式,能夠有效地完善學生的數學知識體系,打破傳統的教師直接灌輸數學理念的行為。針對學生的數學思維,情景教學模式的創立非常重要,能夠讓學生的數學學習以及知識體系構建的更完善[1]。當前教師認為,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仍然要掌握數學的主要知識,基本上也都是通過練習數學的習題提高其學習效果。在數學教學的過程當中進行情景建立有多種方式,創立數學教學情景,必須要符合初中生的身心發展,以及當前新課標的具體要求和規定。
當前《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要求,在初中教學的過程當中應該有效的體現當前義務教育的普及性,發展性以及基礎性,在教學過程當中應該面向全體學生有效地實現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知識。不同的個體在進行數學學習時,應該得到不同的發展方向[2]。所以進行數學教育,要以學生為基礎,把學生每個人的知識,經驗以及其周圍的現實世界作為進行數學教學時的重要資源,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認知情況組織教學。主要是為了激發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其能夠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的機會,引導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動手操作和自主探究,并且指導學生之間可以進行合作交流,掌握數學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技巧,包括數學的思維方式。
在當前的數學教學過程當中,應該重視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只是知識的傳播者以及引導者,但是當前的課堂模式大部分都是本末倒置的情況,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數學知識。時間長了會造成學生無法積極地進行知識的獲取,并且其思維模式會出現僵化的情況,讓學生失去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在初中階段由于是學習的起步階段,所以數學教學成為當前教學重點問題[3]。所以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是解決這一問題的主要方法,想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信心,首先就要營造一個激情并且生活化的課堂氛圍,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應該認真負責,充分進行課前準備,并且利用課堂的設置,提高學生參與課堂學習以及提問的積極性。
在初中數學教學情景創立過程當中主要是符合初中生這個年齡段的實際的情況和需求。在這一教學過程當中,創建情境能夠提高數學學習內容的感染力以及真實性,讓學生能夠真正地體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4]。并且可以鍛煉其抽象思維,主動的發現數學當中的問題并進行解決,激發其學習的主要興趣,能夠有效得活躍課堂的氛圍,這種教學模式也能夠拉近學生和老師之間的距離,讓課堂氛圍更加和諧融洽[5]。另一方面,就是能夠促進數學教學的目標和任務的完成,并且能夠加強學生的學習情感,提高學生數學的學習效率,鍛煉其數學的技能,技巧和意識。
由于數學的理論性非常強,所以在教學過程當中應該采用一定的技能技巧,讓數學中的抽象的理論知識以及比較難的問題,采用直觀形象的情景設置進行轉化,讓學生能夠跟上抽象的思維。使用恰當的教學方式,讓教學情景能夠生動有趣,激發學生學習的潛力,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
由于數學知識與生活密不可分,并且在學習后也將應用于生活當中,所以學生在學習數學的知識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在今后生活當中能夠良好的應用。所以數學教學應該遵循實踐性的原則,建立一定的教學情境,在授課過程當中,可以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能夠更容易的理解教學內容,從而將教學中所學習到的知識應用于現實生活當中,解決其生活當中的問題。
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當中,應該設置一定的懸念,可以通過技能技巧進行層層設疑,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以及好奇心,能夠讓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當中,主動探究問題,發現問題,從而解決問題。在這樣的教學情境下,學生能夠充分的掌握知識的結構和內容。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過程當中,由于其思想理念對于教學的教師影響頗深,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基本上就是講解一節課,不給學生思維空間以及思索時間。學生也習慣了這種教學模式,喂養知識的形式限制了學生的思維以及思索。當前由于新課改的提出,強調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主要的作用是指導作用,很多教師也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但是由于傳統教學方式的限制和影響,在教師進行教學情景的創立時,學生仍然不是十分感興趣,并且參與程度相對較低,最終可能會出現教師進行情景教學的建立,由于學生受到原來學習模式的影響從而導致學習效果差,逐漸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新課標改革進行時之后,很多教師對于情景教學的研究逐漸深入,在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也會嘗試創建情境教學,帶動課堂的氛圍,有效地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但是由于教師的創造能力受限,對于情景的創建也是有限的,所以在進行教學過程當中,教學情景的創立模式也大致相同[6]。所以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對于教學情景也失去了興趣和好奇心,從而導致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進行新課改的實施后,為了提高課堂當中教學的情境性,很多教師充分地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為了提高課堂的生動性,很多教師會在教學課件當中放入一些動畫,實用性相對較低,由于制作ppt會一張一張的直接帶過,學生雖然很感興趣,但是無法理解教師的本意,也就失去了情景教學的主要意義,起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從而導致情景教學模式實用性較低。
由于學科的特點,數學邏輯性較強,思維嚴密,所以教學過程當中,如果教師對于所授課的主要內容進行平鋪直敘的敘述方式非常影響學生在學習數學時候的積極性,學生會感到枯燥乏味。由于鋪設懸念,能夠讓學生對于問題積極思考,讓學生置身在情境中能夠積極地去探索答案,從而提高其思維活躍程度。
例如在進行“過3點的圓”這堂課的教學時,在進行上課前,就應該積極地向學生進行提問,先有一個破損的自行車輪胎,如果需要換一個與原來輪胎大小一樣的輪胎需要采用什么方式?由于自行車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所以這個問題既能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還能讓學生知道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針對這個問題和懸念,學生也會進行積極的討論和探索。并且同時還能針對其他相似的問題進行思考。所以教師此時可以告訴學生,在學生只要學習完這節課后,就能夠解決這個現實中經常出現的問題,然后引導出這節課的主要教學內容,讓學生能夠在學習這節課是更加集中注意力,提高課堂效率。
通過教學情境的建立,能夠讓數學在學習過程當中,與社會生活和實際相結合,從而讓學生體會到進行數學學習的意義與實際應用的現實性。進行情境激發的主要原則就是需要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生活相結合。所以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可以利用學生原本擁有的知識和結構與即將要學習的新的知識進行聯系,創立情境,這是因為進行新知識的教學,必須要建立在原有的舊的知識結構基礎之上進行學習。這樣的話,進行情境創建,既能夠鞏固舊的知識,也有利于拓展學生的思維。其次是盡量使用一些有趣的故事和知識以及問題創建情景,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夠活躍期數學思維。
例如學習“已知兩個同心圓的半徑,求圓環的面積”這樣的問題時可以通過情境的教學,讓學生能夠留下深刻的學習印象:用比赤道長1m的繩子,給地球加個圈,在地球與繩子之間會存在縫隙,這個縫隙能夠放進去一個蘋果嗎?縫隙的面積有多大?教材中的知識點,很多背景材料都是教材編著時編者的心血,所以要充分的挖掘教材當中的背景素材,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當前在實際的生活過程當中,數學也廣泛地應用于其中,數學的命題以及概念本身就是現實生活中模型的抽象化。所以在現實生活中必然有著對應的模型,正是因為由于數學的抽象,隱藏了其在生活當中的實際應用性。所以在進行課堂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該創造機會讓學生知道數學與生活原型的聯系,幫助學生發掘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相關性。
例如在學習“列方程解應用題”時,在了解應用題的一般方法后,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營業員和學生,學生可以進行購買東西,可以買餅干和牛奶,然后給營業員遞上十塊錢,營業員則說:本來你用十塊錢買一盒餅干是多出來的,但是要是再買一袋牛奶就不夠用,今天我給你買的餅干打九折,然后找你八角錢。然后通過情景教學的模式與人物之間的對話提供相應的數學題目的具體信息能夠有效提高教學的時代性和趣味性。然后提高學生在生活當中發現數學的積極性,并且有效地及其探究欲望和興趣,這種將抽象的數學問題與實際意義生活相結合的方式,既能夠讓學生來理解所學的知識和內容,同時讓學生能夠清楚地知道,數學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拉近了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距離。
學生可以通過實際的動手操作,讓其在學習數學過程當中不再覺得枯燥乏味,而是感到有趣生動。在實際的動手實踐過程當中,學生能夠通過其動手操作獲得感性的知識,對數學知識結構進行感受,從而主動的探索知識以及結論。
在進行“認識三角形”的教學過程當中,可以向學生提出是不是任意三條線段都可以組成一個三角形?開始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基本上都會回答“是”,這時教學教師可以將準備好的長短不一的木棒拿出來讓學生進行動手和演示,通過親自實踐的方式否定了其所給出的答案。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結論,引導學生進行問題的猜測“能不能組成三角形,是否與三條木棒的長度有關系?”然后讓同學進行分組測量課本當中提供的三類三角形的三邊之長。然后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這一情境的創建,能夠突破數學教學當中的難點,學生既能夠主動地獲取知識。也能夠不斷豐富其數學教學活動,學會主動學習和探索。
數學的教學內容可以設計一些新奇的游戲,學生能夠感受到游戲的興趣,妙趣橫生,從而提高數學的教學效果,像學習“同類項”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準備一個配組的同類項的卡紙,然后讓學生去積極地尋找與自己卡紙上的單項式是同類項的朋友。找到同類項的同學,可以坐在一起,另一個被擠出來的同學,則站出來,再找到自己的同類項。另外,像學習“字母表示數”時,可以進行游戲設計,一首永遠唱不完的兒歌,你能用字母表示這首兒歌嗎?一只青蛙一張嘴,兩只眼睛,四條腿,撲通一聲跳下水;兩只青蛙,兩張嘴,四只眼睛,八條腿,撲通兩聲跳下水;N只青蛙()張嘴.....進行游戲的設計,能夠形象直觀的表達數學知識,讓學生在歡快的氛圍當中,探索數學的新知識。
初中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準備階段可加強對信息技術的利用,促進對不同教學資源的了解,綜合考慮課堂教學內容,教學重點難點及學生的數學知識結構等,加強PPT等教學課件的構建,同時加強對微課視頻及相關動畫等的利用,促進教學模式的多樣化建設,保障教學情境的趣味性創設,加強對學生注意力的吸引,促進數學課堂教學成效的提升。教師在創建教學情境的同時可適當對學生提出一定的問題,使學生帶著問題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促進學生求知動機的產生,推動學生深度體驗感的提升,促進學生探究式學習行為的產生,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實現教學成效提高的目標。教師應及時更新自身教學理念,促進以學生為主體教學情境的創設,推動學生機動性的提升。教師可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進行情境演繹,使得學生在活動中積極發揮自身的作用,提升學生的機動性,促進學生參與感的增強,助推課堂教學效果與預期目標相符。數學教師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加強教學資源的擴充,推動教學情境模式的多元化創設,保障數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建設,加強對學生注意力的吸引,實現信息化課堂高效化發展的目標。
由于初中階段是學生抽象思維充分發展的主要時期,所以學生需要對于數學的概念進行充分的理解,并且運用數學原理,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因此,情景教學模式非常重要,既能夠讓數學與生活相結合,又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數學教學的課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