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躍聞
(唐山職業技術學院婦產科教研室 河北唐山 063000)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戰略不斷發展過程中,“互聯網+醫療”模式在我國醫改發展方向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這對于醫學院校探索醫學生就業創業新模式具有極大的幫助。基于“互聯網+醫療”背景,加強醫學生就業創業教育模式的構建,是教育體制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符合社會改革發展的趨勢和潮流。同時,在5G時代出現以后,對高職醫學生就業創業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基于此,醫學院校應加大改革力度,尤其在構建課程教育體系、理順體制機制等方面,實現新型醫學生就業創業教育模式的順利構建,同時應將互聯網+醫療模式與就業創業教育模式相結合,以此來不斷提高高職醫學生的就業創業水平,形成全新的競爭動力。
通過與4G時代進行對比,在5G時代出現以后,涉及更為廣闊的覆蓋面積,而且速度明顯加快,耗電量較低,且傳播速度迅猛。而且對5G時代的核心技術構成進行分析,主要包括智能化技術解析、密集網絡技術解析等。得益于這些技術的支持,可以將數據采集和應用的智能化水平提升上來,并確保高度的便捷性,以此來為用戶的選擇、使用提供極大的便捷。同時,新技術可以實現遠程醫療,并將醫療手術的層次、水平提升上來[1],從而給予患者的治愈率一定的保證。總而言之,5G時代,對于醫療改革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促使全新的醫療體驗的形成。
首先,自主創業趨勢顯著。在信息化時代出現以后,互聯網應用與高職學生創新創業的融合程度越來越高,使得教育和經濟實現了共同發展。得益于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諸多學生對創業的關注度較高,借助新興技術的發展,形成對創業創新的促進作用。其次,創業模式的多樣化。在互聯網技術不斷發展過程中,就業創業模式更具多樣化。在自媒體短視頻等網絡銷售行業發展過程中,用戶使用規模大于7.5億人[2],網絡營銷人員數量的增長速度迅猛。最后,對自身綜合素質的重視度較高。現階段,就業形勢不容樂觀,使高職醫學生對自身素質的重視度較高。所以,對于在校的高職醫學生來說,應注重積極培養自身素質。比如,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高職院校應對創業項目和相關領域的實操等進行合理增設。同時,為了將自身的文化素質提升上來,不僅要加強專業技能的學習,而且也要對外語和其他興趣類課程進行積極學習。
首先,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為互聯網+醫療模式的發展非常有利。對于“互聯網+醫療”模式來說,主要是指基于互聯網技術,集中整合線上醫療專家與線下的患者需求,實現互聯網向線下的就醫平臺的順利轉化,促使完整的就醫服務鏈的形成。借助該服務鏈條的構建,可以將專家的碎片化時間整合在一起,不斷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從而進一步強化患者對醫療的滿意度,獲得良好的就醫體驗。其次,大數據及云計算,為該模式發展的重要支撐[3]。基于“互聯網+醫療”模式,智能化功能的可穿戴醫療設備,具有強大的發展潛力。由于其智能功能顯著,借助大數據及云計算等技術,可以使患者及時了解血壓和血糖等相關診斷信息,并順利獲取和共享患者個人的健康信息和數據,從而借助遠程專家會診和視頻互動等形式,確保治療的精準化水平,同時實現健康管理方案的順利制定。
第一,缺少先進的醫學院校就業創業觀念。現階段,在醫學院中,傳統就業觀念較為根深蒂固,缺少對創新創業教育的正確認識,一定程度上很難確保良好的創新創業教育意識。同時,醫學生創業意識比較薄弱化,缺少完善的創業能力。通常來說,醫學教育歷程在五年左右,由于專業學習任務比較沉重,所以,醫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學習有著較高的重視度[4],而且側重于臨床技能的學習。由于固定思維較為傳統化,樂于創業的醫學生明顯較少。同時,在一些醫學院校創業教育中,創業培訓的系統化、有效性明顯不足,而且財務知識、管理知識、市場營銷能力等學習尚未落實下去,使得知識儲備能力較低,再加上對市場的情況較不了解,使得醫學生創業能力受到了嚴重影響。
第二,醫學畢業生就業形勢比較嚴峻化。現階段,醫療機構的用人標準明顯提升,本科畢業生、碩士畢業生的增加趨勢顯著。相比于普通院校,重點院校的就業率較高,同一所醫學院校內各專業就業率的差異性較大,其中,預防醫學、醫學影像學、護理等需求較高,但是畢業生數量并不多。與此同時,通過對全國醫學生就業率各省市的數據統計可知,基于整體角度,畢業生就業的模式出現了明顯的變化,使單一化實現了向多元化的順利過渡,并對自主創業予以大力扶持。此外,目前,社會對于應屆生的要求較高,不僅要具備相應的碩士學位、博士學位,而且對于是否出國交流學習也有著一定的要求,所以,在用人單位用人標準提升的影響下,醫學畢業生的就業形勢變化突出。
第三,缺少完善的創業課程體系。通常來說,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較為滯后,教材體系的系統性和權威性較不完善,課程設置、教學內容的統一性不足。創業課程為就業指導課程的分支之一,但是沒有在各個專業中得到積極滲透,從而無法將創業教育的作用發揮出來[5]。同時,在創業教育內容的宣講方面,主要體現在技巧、心理等方面,但是實際教育與訓練的科學性明顯不夠,且在醫療創業指導課程中,也沒有與醫學專業特點設計相結合,醫學生接受的創業教育知識受到了極大的限制。除此之外,一些醫學院校僅僅對就業創業課程進行了開設,對大學生就業創業的后續指導沒有得到有效落實。
高校應大力普及創新創業教育,與日常教學緊密融合在一起,為創業意識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現階段,互聯網+創業備受政策導向的大力扶持,其門檻較低,且不易產生風險,使得醫衛類大學生創業內容與所學專業并不相符。所以,社會對科技興國、科技創業的要求較高,集中整合創業與專業,所以,對于高校來說,應注重日常教學、專業理論學習,并制定出完善的人才培養方案,積極納入創新型企業家精神;同時,應重點培養專業知識和創新理論等,對授課方式進行不斷優化與創新,加強學生創新創業思維方式的培養,使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方面,創新思維可以得到有效提升[6]。
除此之外,在更新創業理念時,學校應對社會、市場需求的變化進行密切關注,正確認識當前的醫學院教育所處形勢,同時積極轉變醫學生的就業創業觀念,凸顯出學生的就業創業主體地位。在就業創業過程中,對于醫學生來說,應正確認識自己,為找到適合的工作或創業項目予以正確指導。
在創業方面,創業實踐是至關重要的,而醫衛類學生的創業難度性較高,與專業契合培養有待進一步強化,導致創業思維尚未形成。基于此,對于高校而言,應對課外創業實踐予以高度重視,充分調動學生的創業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將其參與創業實踐的熱情激發出來。同時,學生應提高對創新創業競賽的參與度,并借助競賽形式,確保創業邏輯思維的初步構建。與此同時,部分同類院校具備創業孵化基地,但對其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水平較低,學生的創業僅僅在理論階段有所體現,對此應將學校創業的實踐教育落實下去,使學生的創業基礎越來越牢固化,當然,也要對企業孵化基地資源予以合理開發,加強業務平臺的積極構建,旨在將良好的場地和設備服務提供給學生,為學生順利創業創造有利條件。
在就業創業孵化平臺構建方面,醫學院校應對各主要學科的方向進行深入分析,積極設置學術論壇和創新興趣小組等,將學生的學習和創新熱情充分激發出來。而對于學校內部的創新工作室及實驗室等來說,應做到全面開放、免費開放,引導學生從自己的興趣愛好出發,以此來對不同專業項目進行學習和研究。需要注意的是,為了實現就業創業孵化平臺的順利構建,基于醫學校視角,應與地方政府及社會資源等相結合,將場地、資金等提供給創業者,從而給予創業者創業實踐強有力的扶持。除此之外,創業設計等相關專題競賽也要定期進行,借助比賽訓練的方式,使就業創業教育的實踐性得到穩步提升。
就目前而言,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過程中,互聯網在社會各個領域內得到了廣泛應用,尤其在醫學領域,與互聯網應用之間的聯系密切。為了更好地落實“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戰略思想,應對國內外成功的經驗進行借鑒,以此來不斷完善現有的教材,確保就業創業教材的編寫與醫學生實際需求相符。同時,也要對與就業創業相關的課程予以積極落實[7],如心理學、經濟學等。由于這些知識會對醫學生的未來職業生涯產生巨大的影響,所以應靈活運用這些基礎知識,使醫學生就業創業的綜合素養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穩步提升。此外,在課程講解方面,應注重與學生個性、醫學專業的特色相結合,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并將學科間的聯系性體現出來;還要集中整合就業創業教育與專業知識教育,使之成為協調統一的有機整體,進一步完善就業創業教學體系。其中,在專業知識教學中,醫學生還要樹立高度的創業意識,并具備一定的就業挖掘能力,從而不斷增強自身的就業創業實踐能力。
針對傳統教學模式,課堂授課占據著主導,其教學方式的多樣化缺失,所以,醫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較低,臨床思維能力很難形成,從而無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而在5G時代下,對于地方醫學院校來說,應從自身特點出發,不斷改革教學模式,以此來將教學效果提升上來[8]。具體來說:在改革醫學實驗教學內容與方法中,應加強5G和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在虛擬現實技術的支持下,有助于虛擬實驗教學平臺的構建,使實驗教學內容得到不斷豐富化。同時,在虛擬實驗教學方法中,憑借逼真的圖像和沉浸性、交互性等,可以將醫學生的參與度提升上來,使醫學生對人體的構造和生理過程形成正確的理解。
對于現有教師來說,為了將自身專業教學水平提升上來,應靈活運用外出學習、集中培訓等形式,也就是做到“引進來、走出去”。基于“互聯網+醫療”視角下,既要對學生就業創業的基礎知識進行積極傳授,也要從社會變化出發,給予學生就業創業正確的指導,加強社會資源的合理運用,對醫療衛生領域的知名學者、成功校友等予以邀請[9]。作為就業創業指導師,將自己成功的心得、經驗等分享給教師與學生,從而實現高質量的師資隊伍的順利構建,并滿足專兼職結合、校內外結合等內在需求。
目前,“互聯網+醫療”模式越來越完善,且我國醫學人才的潛在需求量較高,醫學人才備受高度關注,在移動醫療領域內,憑借資金的支持,使“互聯網+醫療”市場競爭局勢越來越激烈化。在互聯網健康醫療軟件開發行列中,醫學專業的人才嚴重缺失,所以應將更多的醫學畢業生輸送到醫療軟件開發工作崗位,使醫學生就業難問題得以順利解決、處理[10],同時避免人才瓶頸問題的出現,更好地促進“互聯網+醫療”模式發展。
同時,應對醫學生線上自主創業做出正確引導。對于醫學生來說,借助互聯網優勢,可以給予自主創業一定的支持,使醫學生就業難問題得到順利處理。比如,應與全球的醫療機構保持密切聯系,加強淘寶一站式網絡醫療平臺的設置,并集中整合醫療技術及藥品監管等,不斷拉近醫療服務與線上集中化之間的距離。而為了上述目標的順利實現,應加強優秀醫學人才的培養[11],與各地醫療機構保持密切的聯系、交流,充分地規避醫學生就業難問題。總之,在互聯網醫療機構中,優秀醫學生的傳送,可以滿足實際工作崗位中學以致用的需求,同時合理化利用醫學教育資源,避免畢業生流失問題的出現[12]。
為了將醫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提升上來,必須要積極構建創新創業平臺,并加強企業實踐資源的合理應用。對于地方醫學院校來說,應將企業力量進行整合,不斷提高校企合作的深度,有效落實產教融合,從而使醫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目前,我國5G技術遙遙領先,所以應將5G技術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加強新興信息技術在醫療行業中的合理滲透,形成全新的商業競爭點。在5G時代以后,醫療科技企業大力投資相關技術開發項目,這對于深化校企合作具有極大的幫助。因此,地方醫學院校應對科研人力資源和場地優勢進行合理應用,而醫療科技公司應對設備和材料進行提供,共同致力于科學研究和技術研發,滿足優勢互補、共同進步與發展的需求。在校企合作項目的支持下,可以使醫學生對5G時代醫療行業的新技術、新理念予以正確了解,將醫學生的視野、眼界拓展開來。另外,在暑期,學校應對優秀醫學生進行選取,以此來安排在企業研發、生產、管理等環節保持積極參與,不斷拉近學生與科技創新、產業培育過程之間的距離,從而使醫學生的創新能力等得以提升,為醫學生畢業后順利參加工作或創業提供極大的便捷,從而成為醫療產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之一[13]。
通過上面的研究可以明確,目前,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速度迅猛,基于“互聯網+醫療”背景下,必須要積極構建醫學院校創新創業思維平臺,其發展潛力顯著。借助就業創業思維平臺,可以與當代醫學高校的人才培養要求相契合,同時將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提升上來,有效緩解和控制醫學院校學生的就業壓力,從而給予醫學院校學生的發展強有力的扶持[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