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軼秀
(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實驗小學 山東青島 266109)
隨著近些年教育教學的不斷改革,地方課程已經成為教育改革的一股重要力量。與此同時,地方課程作為地方教學改革的實踐方式,能夠具體地反映出地方教育改革的現狀和成果。因此,加強地方課程教師隊伍的建設,提高地方課程的教學質量,加強地方課程的專業化,能夠是為地方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和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當然,在推進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難。這就需要認真分析當前小學地方課程的實施現狀,在此基礎上,找出制約地方課程實施的因素,針對性地提出解決策略,使地方課程的發展與教育改革協調一致,為現代化教育發展打下基礎、貢獻力量。
(1)課程價值認識不足
從《教育部地方課程管理指南(征求意見稿)》中可以得之,國家研究以及開發地方課程,主要目的是加強學校課程的設置與地區的適應,這樣才能形成一定的地方特色,在地方特色的基礎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當地的經濟以及文化發展做出貢獻。從當前地方課程實施的情況來看,大部分的老師比較贊成開展地方課程,也都普遍認為地方課程的開展有助于幫助學生增長知識,提高綜合素質,并讓國家課程在學習中得到知識的延伸,也就是比較肯定地方課程在學生學習中的價值。雖然說,教師比較認可地方課程的價值,但是認識還不夠全面、不夠充分。地方課程并不僅僅是將國家課程的知識進行了延伸,更重要的是地方課程的設置結合了地方特色,能夠促進地方經濟和文化的發展[1]。
(2)課程受重視度偏低
地方課程雖然得到學校和教師的認可,但是在實際實施的過程中,學校由于師資力量不足、日常的教學任務較重等原因,導致地方課程不能按照理論上的計劃實施。比如,山東的一些農村小學,根本沒有足夠的師資和條件來支持地方課程的開展。
大部分學校的教師往往身兼數職,而其他學科的教學任務又比較繁重,對于地方課程只是順帶上課,并沒有進行專心細致的備課,也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造成地方課程的教學效果很差。更有兼職教師,將地方課程的課時挪用到其他科目的教學上。這樣勢必會影響地方課程教學的效果。
當前,山東省小學在地方課程的開設上,已經達到了普遍開設的程度。但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大部分的學校都存在經常性不上課的情況,并沒有按照既定的教學計劃嚴格執行,使得地方課程的教學課時跟不上,教學效果也不明顯。地方課程被其他科目占用,已經是一種司空見慣的現象,尤其是語文、數學主課長期占用學校的傳統文化課程。并且,學校需要開設課外活動時,占用地方課程的課時也成為一種普遍現象。特別是在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前,需要用較多的時間進行復習,地方課程往往會被停掉,而是去上語文、數學、英語這些主課。
當前,小學教學效果從分數、教學評價等各個角度來衡量,但是無論是在日常的考試還是小升初這樣的大型考試中,地方課程所占的分量很小,甚至很多學校并不把地方課程作為教學評價的內容,也并不在小學生日??荚嚨姆秶畠取T诋斍靶W的考試評價中,除了有語文、數學、英語這三門主科以外,還會對音樂、美術、體育等課程進行評分評價,地方課程卻不在這眾多評價課程之列。一部分教師認為地方課程開設的意義不大,主要是因為它不在考試的范圍之內。當前的小學教學模式以及考試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嚴重制約了地方課程的發展,而且教師存在考試考什么,他們就教什么的思想。少了考試這一形式的庇護,地方課程的實施就比較困難。從學校層面來看,并沒有對地方課程的實施形成深刻的價值認識,造成對地方課程不重視。從資源配置來看,大部分的學校也能夠緊跟教學改革的步伐,開設地方課程,但是這僅僅是在表面上進行,實際上并沒有給地方課程提供針對性的教材和輔導資料,也沒有完善的評價機制[2]。
(1)職前專業師資培養欠缺
從課程內容組織方式來看,地方課程完全屬于綜合課程。新課改中明確規定小學教學要以綜合課程為主,那么地方課程作為綜合課程的一種,理應投入充分的師資,來滿足課程的教師需求。相比較其他學科而言,地方課程具有靈活性、開放性和探究性,這就要求任課教師具備一定的專業性,才能發揮出地方課程的作用。然而,從目前的職前師范教育來看,師范生的培養還是以學科專業知識的傳授為主,對綜合課程人員的培養并不重視,這也是導致地方課程師資缺乏的重要原因[3]。
(2)在職培訓專業程度不高
除了職前專業師資的培訓欠缺以外,在職教師培訓對地方課程的開展影響也很大。從當前在職教師培訓在地方課程培訓內容和培訓方式上可以看出,還存在很大的改進空間。山東省地方課程的師資培訓,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培訓開展次數少,培訓內容不具有針對性。這就造成地方課程在職培訓的效果不明顯;培訓中主要以理論知識的傳輸為主,缺乏教學的實踐指導;培訓方式比較單一、枯燥,不能引起教師的興趣;并且,在后期沒有設置相應的培訓考核,這樣培訓的結果如何得不到保證。總體來講,地方課程在職培訓程度不高,嚴重制約課程的發展。
從上文中分析小學地方課程的實施現狀以及制約因素可以看出,當前小學地方課程的實施存在師資力量缺乏且師資水平低、教學內容枯燥且方式單一、課程資源配置缺乏等問題,本節中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具體的解決策略。
(1)專門設崗,擴充專職師資隊伍
從當前山東青島小學地方課程的實施情況來看,師資方面比較欠缺,大部分都是教師兼職教學小學地方課程,尤其是班主任兼職或者是小科目任課教師兼職的情況比較常見。在地方課程教學方面,由于兼職教師任教較多,造成專業知識比較缺乏,因此,地方課程急需一大批專業性的教師任教。專職教師與兼職教師相比,不僅更具有專業性,而且也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置在地方課程的專門教學上。所以,小學地方課程的順利實施,需要設置專門的教學崗位,并擴大專業的教師隊伍,這樣就有助于推動地方課程的發展。
(2)定期培訓,提升師資專業水平
地方課程不僅缺乏的是教師,而且在教師的教學質量和綜合素質上也有待提高。再加上教育部門對在職教師的培訓力度不足,造成任課教師本身對地方課程的認識都比較缺乏,對內容的理解也是一知半解,更不可能透徹地給學生傳授相關的知識。地方課程與其他科目相比,本身就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和實踐性,這就要求教師具備非常強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當前,山東青島小學地方課程師資培訓,主要是以學校為單位,培訓等級偏低,需要縣市級教育部門提高對小學地方課程教師培訓的認識;并且,定期對教師進行相關知識的培訓,提升小學地方課程教師的專業水平。
(1)整合實施,開展教師協同教學
學校對不同的課程,要加強整合管理,主要體現在對整合方式上的優化,通過課程的整合,來提升小學地方課程的教學質量。從當前的教學模式看,課程整合已經成為非常重要的一種方式。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并沒有將課程整合進行充分實踐,只是一個表象,這樣地方課程仍是遭受其他學科的排擠,得不到重視。因此,做好課程整合,也是促進地方課程開展的一個重要途徑。首先,要做好課程整合的課時分配。其次,教師在進行課程整合的過程中,要將內容相似的兩門課程整合在一起,盡可能地通過主題教學的模式開展跨學科形式的教學。最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死搬硬套課本中的理論知識。對于地方課程這樣的綜合性課程,它的實踐性比較強,需要將內容與生活相聯系。教師在講課過程中穿插進去社會熱點、時事新聞、生活經驗等;通過理論知識的學習,鍛煉學生學習地方課程的思維,提高他們的學習和實踐能力[4]。
(2)交流合作,共同解決實施難題
任課教師之間經常交流課程教學方法、課程計劃等,對于解決課程的難題、增強教師之間的合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任課教師之間的交流不僅局限于校內教師之間,也可以與校外的同行交流探討。從校內方面來說,增強地方課程教師的相互交流,需要像其他課程一樣建立專門的教研組,在地方課程教研組里,應當選擇經驗較為豐富的教師擔任教研組組長的職務,定期將學校內不同年級以及不同學科的地方課程教師組織起來,進行集體的教研活動,增加地方課程教師之間的交流溝通機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研活動不能流于形式,做表面工作,要保持嚴謹、規范的行為。地方課程教師通過教研活動、集體備課,能夠更加深入地鉆研地方課程教材,在教學過程中適時地、恰當地引入當地的素材,提高地方課程的教學效果。從校外方面來說,主要是校外的專家對一線教師起到引領方向的作用。學校的任課教師雖然說具有一線的教學經驗,但是在一線教師缺乏一定的教研能力和反思問題的能力,遇到問題不能主動地解決。這就需要相關的專家對一線教師進行地方課程教學方向的引領。地方教育部門要為教師搭建多方面的交流平臺,邀請專家學者為一線教師提供教學上的幫助,進一步解決地方課程教學中的問題。
(1)多重保障,構建外部保障機制
地方課程的順利實施主要取決于學校的資源配置。但是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也離不開校外資源的支持。所以說,地方課程的發展需要校外資源和機制與學校配合,為課程的開展創建良好的環境。首先,地方課程的實施需要政策的支持以及充足資金的保障。當前,山東小學地方課程的開展局限于形式化。地方的教育部門就應該制定地方課程相關的政策來支持課程的開展,并且撥出一定的經費為地方課程的開展提供保障;其次,需要建立網上信息平臺,將地方課程的資源實現共享。這樣就能夠提高地方課程資源的利用率,避免了資源的浪費,同時還降低了成本[5]。
(2)配套完備,優化內部實施環境
地方課程的資源分為校內資源和校外資源兩種。從主次上來講,校內資源是占主導型地位,主要是因為校內資源使用比較頻繁并且應用比較方便,校外資源相對來講就是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所以,地方課程的開發,必須要完善校內資源的配套,這體現在硬件資源和軟件資源的協調性上,并且要定期對校內資源平臺進行管理和優化,以便跟得上時代的步伐。校內課程資源,一方面指的是教材資源,當前地方課程的開展存在嚴重的教材缺乏以及針對性不強的問題,學校需要加強對教材資源的完善和管理。另一方面,教材資源并不是唯一的地方課程資源。地方課程的開展可以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
新課改以來,地方課程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它不僅是國家課程的有效補充,同時也是延續地方文化和經濟的重要途徑。然而,在實施過程中,地方課程的開展并不順利。地方課程作為一門極具特色的綜合型課程,它能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更重要的是能夠幫助學生建立和加強熱愛家鄉的情感,也為地方的發展提供了幫助。因此,地方課程的開展和實施具有非常深遠意義。相信經過地方各級教育部門、社會、學校、家庭等多方面的配合與努力,地方課程一定會解決存在的種種難題,成為全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