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美鳳
(廣州市花都區廣播電視大學 廣東廣州 510800)
2022年3月,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了“創新發展老年教育”。而伴隨著老年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教師隊伍建設問題日益突顯出來。從全國老年教育教師隊伍的整體情況來看,兼職教師已然撐起了老年教育的大半邊天。例如,即使是在老年教育發展較快的上海,2022年初的統計數據顯示,兼職教師已占教師總人數的86.8%[1]。可見,完善老年教育兼職教師的規范化管理將直接關系到老年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和高質量發展。
無論是在實踐層面還是在理論研究層面,老年教育兼職教師的管理日益成為各社區老年教育機構的重要工作。近年來,圍繞老年教育兼職教師隊伍建設問題,很多學者進行了一些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例如,有研究指出,老年教育的師資隊伍以兼職教師為主,流動性大,隊伍不穩定,并對兼職教師的來源進行了歸納[2]。徐敏華等人通過對上海市老年教育機構教師隊伍的調研發現兼職教師存在的問題[3]。謝宇以廣州老年開放大學為調研群體,發現廣州老年教育兼職教師占系統內總教師數量的75.5%。她從教師專業發展視閾下提出了老年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的策略[4]。張慧芳等人提出要改革師資隊伍建設的模式,探索“互教互學”模式,主張吸納老年教育志愿者,建設兼職教師資源庫等[5]。
由此可見,關于老年教育師資隊伍這個話題的研究成果日漸豐富。隨著老年教育的快速發展,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兼職教師的作用,從而推動老年教育高質量發展成為全國老年教育系統亟須解決的重要議題和工作重點。
為了更好地發揮老年教育兼職教師的作用,不斷提升兼職教師專業發展水平,制訂相關的管理規定或培養方案,我們需要深入了解當前老年教育兼職教師的管理現狀,探索促進老年教育兼職教師規范化管理的策略或方法。本研究旨在通過調查問卷,了解當前廣州市老年教育機構兼職教師的管理現狀,并為后期設計和制訂兼職教師相關管理規定提供參考和建議。
依據本研究的目的,問卷調查以廣州市各區老年教育機構的兼職教師和管理人員作為被試。
本研究以問卷為數據收集工具,每個被試填寫一份。問卷面向兩類被試,一類是老年教育兼職教師,一類是老年教育機構的管理人員。其中,面向兼職教師的調查問卷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個人基本資料、兼職教師管理現狀調查和兼職教師規范化管理意見征集。在個人基本資料部分,主要收集人口統計學變量,如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和教師資格證持證等。在兼職教師管理現狀調查部分,問卷內容涉及課時量、課酬、培訓、評價等內容。在第三部分主要征集兼職教師對于老年教育兼職教師的任教資格、培訓項目、評價機制等方面的意見。面向老年教育機構管理人員主要是征集大家對未來進行兼職教師規范化管理的意見。
調查通過向廣州市各區老年教育機構發布調查問卷的二維碼來收集數據。正式的調查工作在2022年3月進行,共收集到有效問卷118份。
在有效被試中,被試樣本分布如下:在身份方面,兼職教師94,占79.7%,管理人員24人,占20.3%。在性別方面,男性有26人,占27.7%,女性有68人,占72.3%。在年齡方面,45歲及以下的有50人,占53.2%,46歲至55歲的有22人,占23.4%,56歲以上的有22人,占23.4%。在文化程度方面,高中或中專及以下的有22人,占23.4%,大專的有38人,占40.4%,本科有32人,占34.1%,研究生有2人,占2.1%。在是否持有教師資格證方面,持證的有50人,占53.2%,沒有教師資格證的又44人,占46.8%。在職稱級別方面,初級職稱有14人,占14.9%,中級職稱有12人,占12.8%,高級職稱有24人,占25.5%。
從調查樣本來看,廣州市老年教育兼職教師以女教師(72.3%)居多,45歲及以下的占一半多,學歷為大專本科的共有74.5%,持有教師資格證的占53.2%,持有教師資格證以外的職業資格的有52人,占半數以上。在職稱方面,高級職稱占25.5%。在94個兼職教師中,大部分兼職教師或者持有教師資格證或者持有其他行業資格,這為廣州市老年教育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力量支撐。同時,我們也不得不承認,有近半數的兼職教師在46歲及以上,學歷為高中及以下的兼職教師占有一定的比例。可見,廣州市老年教育兼職教師的年齡偏高、學歷偏低和準入條件低等問題還比較突出。
從老年教育兼職教師的聘任途徑來看,自主應聘的占38.3%,單位選派的有14.9%,由老年教育機構主動聘請的有46.8%。在合同或協議簽訂方面,有83%的兼職教師與老年大學簽訂了相應合同或協議,其中,聘期為一個學期的居多,占66%。在工資待遇方面,每課時的課程標準是100-200元的占57.5%,200元以上的也有27.7%。可見,在日常管理方面,大多數老年大學對兼職教師的管理比較到位,有合同,有明確的聘期和清晰的課酬標準。
老年教育兼職教師的日常教學管理主要包括課時量的安排、教學評價、教學研討活動等方面。數據顯示,兼職教師每周的課時量在2-4課時的有53.2%,課時量在4課時以上的有25.5%。83%的兼職教師表示所在的老年大學對他們的教學工作進行了評價,這些評價中有66%是由老年學員和班主任作出的綜合評價,也有34%只由老年學員進行評價。在教學研討活動方面,有53.2%的兼職教師稱所在的老年大學組織過此類活動。在課題申報方面,有51%的兼職教師了解過或參與過課題申報。
在培訓方面,僅有34%的兼職教師參加過老年教育職前培訓,沒有參加職前培訓的居多。入職培訓的內容主要包括老年教育基本理論、教育科研方法和專業技能類或其他相關知識。在年度培訓方面,有56.3%的老師每年參加過一次培訓,31%的兼職教師參加過2-3次培訓,參加3次以上培訓的也有12.5%。認為這些培訓對開展老年教育工作有幫助的兼職教師比例是100%。在職務晉升方面,57.5%的兼職教師并不清楚老年教育系列職稱評審的要求,40.4%的兼職教師明確知道自己可以參與職稱評審。
老年教育兼職教師的激勵制度主要包括薪酬滿意度和評優評先兩方面。在待遇滿意度方面,59.6%的兼職教師表示比較滿意或非常滿意,27.7%的被試表示一般滿意,有點不滿意的占8.5%,非常不滿意的有2.1%。在評優評先方面,有74.5%的兼職教師有參加老年教育系統內的評優評先,25.5%的兼職教師表示沒有機會參加。可見,在激勵制度方面,廣州市老年教育機構有一定的激勵機制,包括物質方面(課酬)和精神方面(評優評先)的激勵。
在問卷的最后,設計了12個題目,主要是征集兼職教師和管理人員對于兼職教師培訓、老年教育教師資格認定、兼職教師專業發展和加入師資庫等方面的意見。在被調查的118個兼職教師和管理人員中,有61%的老師認為有必要增設老年教育學段的教師資格認定工作。大家認為從事老年教育兼職教師最應該具有的品質分別是熱愛老年教育事業(42.4%),良好師德(40.7%)和奉獻精神(16.9%)。在擔任老年教育兼職教師時,最重要的硬性條件占比分別是:匹配的專業背景(57.6%)、較高的職稱(25.4%)和是否持有教師資格證(17%)。在學歷方面,有49.2%的被試認為不應該對學歷有要求,堅持能者為師,有13.6%的被試認為至少要達到高中或技校,27.1%的認為至少應該達到專科學歷,也有10.2%的認為至少要達到本科學歷。在培訓方面,49.2%的人認為最重要的是老年教育學心理學知識,培訓時間上,大家更趨向于短期培訓,主張培訓3天以內的占79.7%。在兼職教師準入方面,大家認為要組織面試和教學能力測試再確定是否聘用。在教學競賽和公開課方面,近半數的老師主張要舉行相關活動。在教師專業發展方面,近80%的老師認為即使是兼職教師,也應該堅持自我提升,促進專業發展。在詢問大家是否愿意加入廣州老年教育師資庫的時候,84.7%的教師回答愿意。
老年教育兼職教師的隊伍狀況直接關系到老年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因此,從兼職教師準入開始,嚴把入口關,通過各種方式或選拔途徑甄選優秀兼職教師。首先,要明確選拔的標準,從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情懷和專業技能等方面建立準入機制。關愛老年人,了解老年人的需求,提高做好老年教育的政治站位,擁有做好老年教育的情懷,才能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能力。其次,要規范聘用的流程,包括招募、選拔、考察、聘用等環節,確保兼職教師的隊伍素質。最后,在招募老年教育兼職教師前做好宣傳發動工作,面向全區或者全市,面向各行各業的優秀代表,吸引各個領域的能人加入老年教育的隊伍。
從調查得知,當前廣州市各區的老年教育機構對兼職教師的日常管理一般包括簽訂勞務協議、組織兼職教師參加培訓和課題申報、對兼職教師的教學進行評價等等。由于我國的老年教育起步較晚,因此對兼職教師的管理還處于摸索階段,尚未形成規范的管理制度。因此,未來,要留住優秀兼職教師,除了給予相應的物質報酬,還應該注重精神激勵。例如,制定常規的培訓工作方案,明確兼職教師的評價機制,及時獎勵優秀教師,樹立榜樣。又比如,鼓勵兼職教師參與教學研討和課題申報,推動兼職教師參與職稱評審,享受相應職稱待遇。
在老年教育系統里,兼職教師的比例在很多城市都遠超正式編制教師,因此,兼職教師們已經挑起了老年教育的大梁。在此背景下,要想發展老年教育,必須提升兼職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精心做好兼職教師的培養規劃,確定兼職教師隊伍發展的中長期發展目標,為兼職教師成長助力。同時,引導兼職教師自覺進行個人專業發展的規劃,將老年教育的兼職工作作為自身發展的一個機會和平臺。各老年教育機構的管理人員要經常與兼職教師交流溝通,了解其發展需求和成長困惑,通過組織多樣化的培訓活動、教學研討與反思等,鼓勵兼職教師參加學歷進修和在職培訓,助力老年教育兼職教師專業化。
總之,兼職教師的管理工作是一項事關整個老年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的大事。各老年教育機構要從更高的站位來探討兼職教師的規范化管理問題。在專職教師不足的情況之下,廣泛吸納有所專長的行業能手加入老年教育的隊伍,但同時做好職前調查、準入考核等工作。借鑒其他教育階段的教師管理規范,充分考慮老年教育的實際情況,擬定各項管理制度,使兼職教師們在課酬福利、業務進修、職務評聘、績效考核等方面享有專職人員同等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