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興
(遼寧省朝陽市朝陽縣松嶺門動物衛生監督所 122609)
蛋雞產蛋有一定的周期,要在保證蛋雞身體健康的基礎上提高產蛋量及蛋品質,以此來保障養殖場的經濟效益。一般情況下,產蛋周期約為500d,一只蛋雞產蛋量約為300 枚。需要擬定科學的飼養管理計劃,安排專業的養殖人員對蛋雞進行系統、規范化的飼養管理。
蛋雞產蛋前要做好蛋雞選擇工作,優選身體素質高的蛋雞進行集中飼養。做好飼料管理工作,選擇合適的飼養方式,并定期展開檢疫和防疫管理,保障蛋雞健康。
在開展蛋雞飼養工作時,應優選本地蛋雞,本地雞只更容易適應當地環境,疾病發病率低。同時應觀察蛋雞身體素質,優選身體健康、精神狀態好、體重達標且日齡符合要求的雞只,對這些經過一系列篩選后挑選出來的蛋雞進行單獨飼養,這樣可以降低蛋雞產出畸形蛋、軟殼蛋的概率,保障雞蛋質量符合市場需求。
通過蛋雞日齡大小可以推算出初次產蛋時間,而產蛋前管理工作的側重點是保證飼料營養充足。一般要科學管控飼料中蛋白質的含量,確保飼料衛生指標達標,嚴禁使用變質飼料來飼喂蛋雞。雞蛋質量通常取決于雞只身體內鈣的含量,因此,可以考慮適當在飼料中添加貝殼粉等顯著提升飼料含鈣量。
常見的補鈣方式是讓雞只曬太陽,通過光照來促進鈣的吸收。要求飼養人員不能一味的將雞只圈養在雞舍中,適當進行散養,讓雞只多運動、多曬太陽,從而提高雞只身體免疫能力。科學提高產蛋數量和蛋質量,為提高養殖場的經濟效益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對蛋雞進行集中飼養時要分析當地常見的疾病種類、發病原因、途徑,做好疾病檢疫及防控工作。常見做法是根據雞只日齡定期進行身體檢查,結合常見疾病為雞只注射疫苗。大部分疫苗以滅活性疫苗為主,這種疫苗的不良反應比較小,不會影響雞只產蛋。
另外,做好環境衛生管理工作,每日按時清理糞便,避免排泄物中滋生細菌。同時要管控雞舍飼養密度、溫濕度,定期進行消毒工作。消毒時應將雞只轉移到其他雞舍。消毒后及時通風,以此來全面降低雞只發生疾病的概率。一旦發現雞只感染疾病,應及時進行隔離,在臨床判斷疾病種類后開展治療工作。如果治療無效要及時進行無害化處理,避免影響養殖場內其他蛋雞健康成長。
產蛋期間的管理工作需要分成兩個環節,一是對初產期蛋雞進行管理,另一個是對產蛋高峰期的蛋雞展開管理。
當蛋雞到達初次產蛋的時間時,通常要提前對蛋雞進行轉群,方便對蛋雞進行統一的管理。因為不同階段蛋雞的營養需求不同,需要分類飼養。轉群最容易發生應激反應。所以,初產期管理工作的側重點就是降低應激反應的發生率。首先,更換環境如果涉及溫濕度調節,應緩慢逐次完成調節工作,不能直接調整到初產蛋雞需要的溫度,避免發生熱應激或冷應激情況。其次,在飼料調整環節也要在原有飼料的基礎上逐次、少量添加新飼料。要對飼料充分攪拌,并實時關注蛋雞精神狀態、飲食情況和排便情況,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有效對策,避免造成蛋雞不產蛋或產蛋質量下降的情況。
同一批蛋雞進入產蛋高峰期的時間比較接近,養殖場應著重規范飼養人員的工作行為,提高其對自身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建立嚴格的管理機制,引導他們按照管理方案有序展開基礎的飼養管理工作。同時,應培養專業飼養人員,提高其專業管理水平。這樣才能對不同品種蛋雞產蛋時的不同要求擬定科學的飼養計劃,保障飼養效果滿足養殖場的發展需求。
通常產蛋高峰期除了要及時將雞蛋收集起來,做好水槽、食槽清洗工作外。還要關注蛋雞糞便顏色、形狀是否正常。另外,不僅要在白天觀察蛋雞狀態,還應在夜晚了解蛋雞有無打噴嚏的情況。然后及時為蛋雞補充蛋白質,避免營養跟不上產蛋后的身體需求,造成產蛋率下降,質量不達標。
飼養管理人員應為蛋雞建立檔案,記錄飼養管理過程,重點做好環境溫濕度管理,并確定蛋雞淘汰制度。此外,可以考慮在管理工作中融入現代化技術,提升管理水平。
在蛋雞每次產蛋后應管理蛋雞體重,一般狀態好的情況下每只蛋雞1d 能產1 枚雞蛋。但大多數蛋雞都達不到1d 產1 枚的標準,這就需要為蛋雞建立檔案,了解蛋雞產蛋前的體重,記錄蛋雞體重變化情況,考慮是否可以增加每日飼料投放量。通常飼料投放量要根據季節進行合理調節,如冬季為了抵御寒冷,可以適當增加飼料量。另外,如果蛋雞體重過重也會出現肥胖問題,影響產蛋率,所以有時還需要減少飼料量。飼料大多以粗糧和精細糧混合的方式,可以改善雞只消化系統。
蛋雞產蛋后要對雞舍溫、濕情況做好管控工作。通常這項管理工作應分季節進行,夏季勤通風,冬季及時在雞舍內設置空調或采暖設備,保障環境溫度適宜,避免由于環境問題引發產蛋率下降的情況。
在飼養管理工作中可以使用智能設備來監控雞舍環境溫度和雞只狀態。如在雞舍內安裝監控,利用該裝置進行遠程管控,實時關注雞舍內的情況,及時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要求飼養人員掌握信息技術的操作能力,同時也不能過分依賴智能設備,還要采取人工現場管理和智能管理相結合的方式解決飼養管理難題。
飼養管理工作中一個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做好淘汰雞的處理工作,根據蛋雞淘汰原因不同有不同的處理方案。如果蛋雞是因為日齡較大,產蛋周期結束,已喪失產蛋能力,則淘汰蛋雞的方式是作為肉雞低價銷售到市場,避免繼續飼喂這些雞只而浪費飼料。如果蛋雞是因為疾病而需要被淘汰,應及時進行無害化處理,常見做法是集中焚燒病雞尸體。此外,不論是哪種淘汰雞,在淘汰后應及時對雞舍進行全面的消毒處理。可以噴灑消毒劑,或者對雞舍進行熏蒸,這是保證環境衛生的前提,能避免下一批產蛋雞進入雞舍后出現交叉感染問題。
蛋雞在不同階段對營養需求不同,如產蛋前應補充鈣,產蛋期間要補充蛋白質。同時要結合當地常見疾病制定疾病防疫計劃,重點做好環境消毒工作和基礎衛生管理工作,并為蛋雞注射滅活性疫苗,日常關注蛋雞精神狀態和身體狀況。尤其是要關注夜間蛋雞是否有打噴嚏的問題,檢查蛋雞排泄物的顏色、氣味和形狀。全面降低蛋雞被疾病感染的概率,降低養殖場的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