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借助信息技術進行輔助教學已成為當前初中英語課堂的常態,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式以及師生互動的方式正在發生一定的變革。因此,教師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所具備的優勢,從而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豐富的教學環境,幫助學生獲得全方位的發展。本文從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整合的內涵、整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整合需要遵循的原則以及整合的具體策略這四個方面入手,闡述了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教學的整合。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信息技術;融合策略
作者簡介:王發霞,白銀市靖遠縣劉川中學。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并且更好地推動了教育思想以及理念的轉變,進一步提高了師生信息素養,促進學生獲得全方位的發展。英語這一學科作為初中的重要課程,在課堂講解過程中,為了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進一步活躍課堂教學的氛圍,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效率,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加強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課程的整合。那么,教師應該怎樣完成這一任務呢?
一、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教學整合的內涵
將信息技術與課程進行整合,就是指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能夠將信息技術、信息資源、信息方法以及課程的內容進行有機結合,以此來共同完成課堂教學任務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在將兩者進行整合的過程中要注意,首先必須要在一些以多媒體以及網絡等為基礎的信息化環境之中來進行。其次,需要教師對課堂教學的內容進行信息化處理,以供學生展開知識的學習。最后,教師需要借助一些信息化加工的工具來幫助學生完成知識的重新建構。
二、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教學整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過于依賴信息技術教學
信息技術對于當前初中階段的教學所產生的影響其實就是把雙刃劍,自從將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進行整合之后,能夠發現教師的教學課件制作得更加精美,學生對于知識學習的關注度也逐漸提升。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所選擇的教學方式逐漸打破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并在此基礎之上構建了新型的教學方式。由于信息技術具備圖、文、聲、像、影合一的交互性特征,受到了廣大教師的青睞,并且對英語這一學科的教學也帶來了一定的改變,不僅豐富了課堂教學的內容,實現了課堂教學外延的拓展,還促使初中英語這些學科的教學更加生動形象。但由于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在當前初中英語的課堂中教師過于依賴信息技術,從而導致課堂教學的成效不明顯。出現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師將整節課所要講解的內容都設計在教案之中,并從頭到尾將教學的精力全放在課件上。事實證明,教材的內容是教師進行知識講解的重要載體,是不可以被忽略的。
(二)學生缺乏學習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觀察能力、記憶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正獲得進一步提升,但是,由于學生并沒有形成良好的自主控制能力,從而導致學生在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始終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及積極性。通過將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進行有效的整合,能夠有效地增加學生展開英語知識學習的途徑。而在此過程中,學生進行課堂學習、課外學習、閱讀以及寫作等能力時,都會涉及大量的信息技術,但是并沒有取得良好的學習成果。這主要是因為,在教學的過程之中,教師在課件之中為學生播放英語的相關聽力并放映與閱讀內容相關的視頻,而在此時,學生往往更加關注的是課件的背景以及圖案,忽略掉了教師所要講解的知識,從而導致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逐漸降低,無法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三)課堂教學內容忽略學生情感需求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在各個行業之中,影響著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進行輔助教學,在生活之中,也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來進行交流。但是,就目前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教學進行整合的現狀及其分析能夠發現,教師所涉及的教學內容往往會忽略學生情感態度方面的需求,也因此導致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之中完全割裂了教師與學生之間所存在的聯系,促使課堂教學的內容缺乏一定的生機和活力。
三、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教學整合需要堅持的原則
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教學的整合使課堂教學產生了深刻的變革,例如教師的教學方式不斷創新,學生的學習方式也更加靈活,師生之間進行交流及互動的方式更加多樣。但是,教師在實現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教學整合的過程中,需要重視以下這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以學生為中心原則
基于新課程改革背景,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堅持學生才是課堂主體的這一思想,也就是說,在課堂教學中,所設計的所有活動都是為了學生進行知識學習而服務的。因此,教師在將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教學整合時,需要將學生的需求放在中心位置之上。
(二)呈現學生需要信息原則
在信息爆炸的這一時代之下,面對豐富的信息資源,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素材的挑選時,需要注意所呈現的內容應該是最適合學生、最適合課堂教學開展的,所以說,這就需要教師能夠對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以及課堂教學的目標、重點、難點進行深層次分析,只有這樣,才能夠挑選出最好的教學資源,并促使課堂教學的質量得到有效提升。
四、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教學整合的具體策略
(一)重視英語教材內容,實現信息技術整合
在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中,并沒有信息技術來進行輔助教學,教師只能夠將教材內容作為載體,以此來進行言傳身教。但在此過程中,也成就了較多的詩人及學者,與此同時,也為后人留下了珍貴的文學著作。所以說,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也是存在一定的積極作用的。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被廣泛地應用在各個學科的教學過程之中,而這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與此同時,更是教育獲得發展的要求。但是,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做到在關注教材內容的基礎之上來實現與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如果說在此過程中,教師只注重教材的內容,而忽略信息技術的輔助教學,那么,便會導致課堂停滯不前。但如果教師只注重科學技術而忽略教材內容的話,教育的發展也不存在任何意義。
(二)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英語這一學科屬于一門語言學科,而語言是用來進行交流以及溝通的,所以說,英語這一學科的教學往往更提倡在具體的教學情景中來展開,與此同時,還提倡教師可以自然地從生活過渡到具體的英語主題之中。事實證明,在初中英語的教學過程中,圍繞學生的實際生活來完成具體情景的創設,將更容易幫助學生將現有的知識與即將學習的內容進行有機結合,并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幫助學生取得良好的學習成果。
比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The Olympics”這一課時,可以通過為學生播放相關的視頻內容,完成新課內容的導入,視頻的內容為奧林匹克運動會舉辦時的場景,由于學生對相關的內容非常的熟悉,因此將更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共鳴,并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可以為學生播放與奧林匹克運動會相關的背景音樂,以此來奠定本次課堂教學的感情基調,并在此基礎之上完成教學情境的創設。通過創設課堂教學情境,能夠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并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自主性。由于信息技術包含文字、圖形、圖像以及視頻等,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從而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三)分解教學重點難點,完成課堂教學任務
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便是突破教學的重點及難點,而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嘗試借助多種信息技術手段及工具,通過完成教學重點及難點的逐步分解,從而有效地完成課堂教學的任務,實現課堂教學的目標。在此過程之中,教師可以嘗試應用多媒體課件、微課視頻以及動畫等等一些技術手段,來進行教學難點的講解,從而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并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及綜合素質。
比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Email”這一課時的內容時,本篇文章主要講解的是作者通過Email的方式來為自己遠在美國的朋友介紹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所以,在本課時內容的講解過程之中,教師可以嘗試為學生設計“解說員”這一游戲活動,在游戲的過程之中,教師需要為學生選擇一段與中秋節相關的視頻,并要求學生對視頻的內容進行配音解說。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鼓勵學生積極思考中秋節的由來,中秋節的習俗以及意義等等相關的英語表述。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進行輔助教學,能夠進一步發展學生的創造能力,與此同時,還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英語表達的能力,促使學生快速地理解和掌握本課時的重點知識。又比如說,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語法知識的學習時,由于在此過程中對英語詞匯進行辨析是教學的難點,因此,教師便可以借助微課教學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學習。例如,在講解“take、cost、spend、pay”這四個英語詞匯的用法時,教師便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來為學生錄制一個詞匯解析的微課視頻,并且能夠將其發送至微信或者QQ等等平臺,以此來與學生進行共享,在此過程中,學生不會受到時間以及空間的限制,有助于有效地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四)關注學生情感態度,推動知識情感同步發展
通過當前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教學進行整合的現狀進行分析,能夠發現教師容易忽略學生情感態度方面的問題,而要想改善這一現象,就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能夠重點關注學生的知識世界與精神世界,并且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實現知識技能與情感態度同步發展的教學目標。在此過程中,師生關系的和諧是促進學生獲得知識與情感同步發展的有效途徑。所以,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自己的專業水平來完成知識的傳授,而在課后,教師也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來完成QQ群或者微信群的建立,這樣一來,將更有助于教師與學生進行良好的交流以及溝通,如此,便能夠很好地實現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整合,除此之外,還能夠實現學生知識以及情感的同步發展。
(五)借助信息技術小結,構建完整知識體系
課堂小結對于一堂成功的課程能夠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事實證明,課堂小結是完整課堂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之中,課堂小結并沒有為學生帶來較為深刻的印象,但是在借助信息技術進行輔助教學之后,通過聲畫與共的表現形式,從而將知識有體系地為學生進行直觀地呈現,能夠幫助學生將這些零碎的知識進行串聯,從而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比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Family and home”這一課時的內容時,由于本課時內容的側重點是對主人公的情感體驗進行分析,所以,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圍繞本篇文章的內容,從而將其劃分為三個部分,由于這三個部分都是對主人公的情感進行描寫,因此,教師可以通過流程圖的方式來呈現本篇文章的脈絡。在此過程之中,不僅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完成相關知識體系的構建,還能夠促使課堂教學的任務得到一定的升華,并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能力。
(六)設計形式豐富作業,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通過為學生布置有效的課后作業,能夠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獨立應用知識的能力,與此同時,還可以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掌握的知識與技能。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教師已逐漸完成作業設計觀念的轉變,并積極地探索形式多樣以及內容豐富的作業,從而有效地維持學生對于英語知識學習的興趣,并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作業的完成之中,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水平及能力。比如,在進行文章內容的講解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借助網絡來搜集相關的資料,并且能夠對班級中的全體學生做英語報告。在此過程中,需要學生帶著任務來進行相關資源的查找,能夠有效地鍛煉學生借助網絡來進行信息查閱的一個能力,與此同時,還能夠為學生知識的學習做好一定的鋪墊,除此之外,也可以有效地鍛煉學生口語表達的能力,從而真正地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
總而言之,基于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實現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教學的整合,是促進教育獲得高效發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以及培養學生形成良好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但是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之中,教師還應該關注信息技術所具備的兩面性,充分發揮出信息技術所具備的積極意義,通過豐富課堂教學的形式,從而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進一步提高教學的水平。
參考文獻:
[1]翁建云.初中英語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的有效路徑[J].校園英語,2021(48):187-188.
[2]孫鳳娟.論如何借助信息技術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效率[J].中學生英語,2021(44):104-105.
[3]鄭金鳳.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開展英語教學[J].中學生英語,2021(44):61-62.
[4]傅雪融.如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構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J].學苑教育,2021(32):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