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寒
(南京曉莊學院實驗小學 南京江寧 211100)
在小學體育教學環節中,趣味化教學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不但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學生的全面發展,還有利于小學體育教學質量的全方位提升。因此,在當前的小學體育教學環節中,教師應該通過組織并設計趣味活動和故事推動教學。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打破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營造良好和諧的教學氛圍,全面實施趣味化教學內容,進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教師倘若在體育教學活動環節中采取有趣好玩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小學生釋放自己心中的壓力和煩惱。由于面對陌生的教學環境,低齡學習者會在學習的過程中表現出不耐煩的感覺。教師如果能夠通過一些有趣的活動方式進行教學,就能夠達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師可通過有趣的教學活動,為學生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引導他們積極參與生活中的各項體育活動,增強個體體質[1]。
在開展趣味的體育教學環節中,教師要結合學習者的年齡教師選擇合適的游戲項目,設定科學有效的游戲方法。這樣能夠從側面反應趣味教學方式對整體的影響,培養低齡學習者的各種品質。從低齡學習者的情況來看,自我為中心的活動情緒是在日常活動中較為常見的。在這個階段,教師應該通過形式各樣的團體游戲。
在開展區域化教學環節中,教師可通過游戲的設置來調動低齡學習者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通過設定學習者的學習情景,老師發揮輔助作用,在游戲開展的過程中給予監督和指導。學習者可以通過趣味化教學活動,充分展現體育教學活動的愉悅感,讓學習者得到心理的強化。體育教師在開展趣味化教學環節中,務必要充分考慮學習者的年齡階段特征,全方位編排各項活動內容,讓學習者廣泛參與到其中的各個環節,使其得到良好的鍛煉。
在小學體育教學階段中,由于教學理念過于陳舊、教學方法過于枯燥就會影響到教學效果。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影響下,小學體育教學處于游離狀態。學校領導和教師群體沒有高度重視體育教學活動,將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學生的文化課成績上。在這樣的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活動形同虛設,體育教師沒有高度重視學生的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的培養,進而弱化了小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
小學體育教學的主要表現形式為簡單的列隊訓練和跑步練習。這些體育教學環節表現出枯燥單調的特征,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一些天生不熱愛運動的學生,他們在長跑和短跑運動中存在自身的弱項,使其對體育課產生了消極的情緒。同時在傳統教學模式中,現有的教學內容是相對枯燥的教學內容,不具備調動學生學習的基本功能,相應的活動內容過于簡單,不會讓學生感覺到活動的樂趣,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感覺到厭惡[2]。
在開展小學體育教學環節中,特別是在一些偏遠的農村地區,小學體育教學沒有相關的教學設施作為輔助,甚至沒有合適的教學操場。在這樣的情況下,很難開展體育教學活動。在體育教學中,除了簡單的隊伍訓練之外,應當融入更多的球類運動。很多小學因為經費的原因,缺少相關的體育教學器材,學生在體育課上無法進行相關的體育活動。此外在相應的體育教學設施中有與缺乏相關的設備維護方案,現有的設備得不到及時的更新,就會出現設備運轉不暢的情況,不利于各項活動的有序開展。
由于體育是義務教育環節中的非考試科目,和語數外等主要學科相比較,沒有引起社會大眾高度的重視,加上每周的課程安排中只有小部分時間用于體育教學,甚至一些其他的課程占用體育課的時間,直接弱化體育課的基本內容,縮短了體育課的教學時間。大多數教師群體認為小學生應該將重心集中在主科上,忽略了體育教學運動的重要性[3]。從體育教師的角度來看,由于他們是由運動訓練專業出身,對體育教學知識缺乏科學的認知,加上傳統觀念的影響,體育課程教學缺乏理論支撐。有些學生由于天生的生理缺陷,在身體協調和體能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劣勢。如果教師群體沒有意識到其中的問題,一味指責學生沒有很好地進行相關的體育活動,導致會給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帶來影響,這只會給他們產生嚴重的心理消極情緒,對體育課產生了厭惡的情感。
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故事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可以結合體育課程的理論內容,設計出具有生動形象的故事情節,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體育活動。在趣味故事的積極引導下,能夠全面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端正他們的學習態度,使其能夠掌握體育課程的理論內容,配合教師實現良好的學習效果。為了能夠充分發揮趣味故事的作用,教師在安排趣味故事時應該關注以下幾點內容:首先,尋找體育課程教學內容和趣味故事兩者之間的契合點,使其能夠得到有效的融合,只有這樣才能夠在小學體育課堂上發揮趣味故事的功能;其次,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點進行深入研究,從學生視角出發選擇合適的故事和講解方法,迎合學生的基本心理特征,使其具有良好的學習興趣。就拿乒乓球運動項目來說,我們除了基本的理論內容傳授之外,為了能夠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講述優秀運動員的人物事跡來體現體育運動的魅力。比如,馬龍從小酷愛乒乓球,在日積月累的訓練過程中,使其具有了較高的運動水準,最終進入了國家隊,為我國贏得了許多榮譽。教師可以借助這些勵志故事的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他們科學的體育觀[4]。
小學生可以通過游戲的形式來參與課堂活動,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廣泛參與各項體育活動。在小學體育課堂上,教師一定要充分了解小學生的心理結構特征,有意識地開展一些趣味游戲活動,讓小學生在趣味化的教學環境中掌握相應的技術動作,把握其中的教學內容和要領。具體來說,教師應該從體育項目的動作特點出發,設計合理的體育游戲。通過體育運動將其中的內容形式轉化為科學的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實踐。在體育游戲活動中,學生能夠通過快樂學習的方式配合體育老師進行課堂教學,進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為了能夠讓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強化,提升他們的個體素質,筆者設計了一個“捆綁游戲”。在具體的教學環節中,筆者將學生分為幾個鍛煉小組,用長繩子將每個小組成員綁在一起,讓他們共同行走一段百米長的路。如果哪個小組到達終點,那么就意味著游戲的勝利,并給予一定的獎勵。在這樣的趣味游戲活動中,學生可以積極踴躍參與各項活動,不但能夠提升了課堂的參與性,還有助于學生身體協調能力的提升,進而達到良好的教學目標。
小學體育教學的主要目標在于提升學生的體育能力,通過體育活動幫他們強身健體。因此,在日常的小學課堂上,教師應該通過教育活動引導學生樹立終身運動的觀念,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讓學生能夠將體育活動作為一項終身事業。為了能夠實現基本目標,教師應該開展一些趣味活動,進而提升學生的體育素質。所以,在日常的教學環節中,學生應該結合自身的課程特征進行相關的活動,并把趣味化理念融入其中。通過精心組織各項有趣的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其中的各項環節,使其樹立良好的體育觀念,掌握科學有效的運動方法,形成良好的體育能力,進而達到良好的強身健體效果,為最終的體育教學目標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就拿障礙物跑來說,筆者依托“長征”作為主要的主題,設計出生動有趣的趣味活動,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廣泛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使其基本的體育能力和身體素質得到強化。活動的內容如下:在操場的不同方位布置障礙物,將障礙物的名稱命名為與長征相關的地點,比如像“瀘定橋”“大渡河”等。學生在操場上進行障礙物跑的環節中,通過錄音機播放《映山紅》等紅色歌曲,營造良好的長征氛圍,增強跑步訓練的趣味性。在這樣的活動支持下,學生對體育運動有了更加明顯的興趣,也提升了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5]。
在小學體育教學的階段中,想要全面的改善當前的教學現狀,就必須要意識到趣味化教學的重要性,要通過更新現有模式來改善小學體育教學的問題,以下對趣味化教學方式的應用要點進行探討。
在應試教育和目前社會的背景雙重影響下,人們更加關注小學生的文化教學工作,而忽略了體育教學的重要性。體育課程在教學環節中處于邊緣地位,甚至被視為可有可無的課程。在這樣的情況下,小學體育教師無法提升自身的教學熱情,很多課程有心無力,更不用說教學技能和方法的創新了。為了能夠開展趣味化教學,小學體育教師一定要從自身的狀況出發,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吸收快樂體育理念,為后期的趣味化教學活動提供可能。首先,對當前的小學體育教學現狀進行全方位的了解和分析,把握小學教學環節中的各項問題,通過認知對當前的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從源頭上解決當前面臨的問題;其次,全面掌握趣味化教學的基本特征和教學作用,把握趣味化教學內容的核心要領。通過以上兩個層面的認知,教師能夠完全消除傳統的填鴨式教學理念,實現更加有效的教學方法創新,打破傳統教學方式的束縛[6-7]。
在日常的小學體育教學環節中,教師要想全面推動趣味化教學,除了改變原有的教學理念和方法之外,一定要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體育活動。首先,教師要與學生進行多方位的溝通和了解,以尊重為前提,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形成融洽的氛圍。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和老師之間的界限將會被打破,兩者能夠通過和諧的交流,積極參與課堂的各項活動。其次,鼓勵學生,讓學生獲得更多的支持,培養他們良好的習慣,增強他們的自信心。通過耐力訓練,增強學生的意志。再者,通過趣味活動改變枯燥無味的課程教學,讓每位學生參與到課程的環節中。最后,通過人格魅力的提升,吸引更多的學生進行課堂活動。同時在小學體育教學的階段中,還需要根據學生的特點構建出更為趣味的教學活動,讓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其中,同時還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不斷的激發學生的參與力度,使其能夠在活動中掌握更多的知識。
良好的教學情境能夠強化學生的體驗,讓學生能夠參與到符合自身實際的教學環境,進而調動他們的主觀創造性和能動性。因此,在小學體育課堂中實現趣味化教學時,教師應該積極創造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得到良好的教學體驗,感受到快樂學習的方法和內容。在教學情境創設的過程中,教師在盡可能地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參與教學實踐。比如,在隊列訓練時,學生可以通過相關的動畫方案創設教學情景,將教學情景貫穿始終,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參與各項活動。
在小學體育教學活動開展的階段中,針對區域性活動的內容要做到取之有度,俗話說:“水滿則溢。”開展豐富多樣的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主要是為了能夠給孩子傳授相關的體育知識,培養他們內部的團隊協作能力,不僅讓學生得到有效的體育鍛煉,還可以增加童年的樂趣,豐富個人的成長經驗。在這樣的情況下,鍛煉身體與提升素養是趣味化體育教學的最終目的,改變了傳統破記錄、做任務的教學目標。所以,教師堅決反對過度勞累和不切實際的任務活動。教師要多開展一些趣味化的體育活動,結合小學階段的年齡特征以及個體的身體狀況,兼顧外部的天氣因素,綜合考慮各項內容,全面組織實施各項體育活動,更好地提升趣味化體育的最終效果。
綜合以上分析,在小學體育教學的階段當中,通過趣味化教學方法的應用可以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中來,能夠調動他們學習情緒。因此,在趣味化教學方法應用階段,教師要按照學生的學習愛好以及特點,將各種方法滲透到小學體育教學當中,從而達到小學體育教學的目標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