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額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濱江豪園幼兒園 江蘇常州 213100)
當今社會,“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以及“要把最好的東西給孩子”的理念,已經深深地印在了每個家長的心里,甚至部分家長以為給孩子最好的東西就是為孩子創造更加優越的生活物質條件,而忽略了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的培養[1]。當下,積極探討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的培養策略對實現幼兒的全面健康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現實意義。
基于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幼兒老師在后期的控制階段需要高度重視,但是由于受到多種多樣的控制因素的影響,導致目前的幼兒教學現狀并不樂觀2]。本文將根據筆者調查情況來分析我國幼兒自我服務能力的現實情況。
當下社會,每一個學生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可以有出息,也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家長忽視了對孩子的自我服務能力的培養,尤其是在姥姥姥爺、爺爺奶奶的隔輩寵愛的情況下,加重了孩子的自由散漫,缺乏自主意識,容易對大人過分依賴,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最為關鍵的是,家人和長輩的寵溺,讓這些孩子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并未具備充足的生活經驗,有些孩子還養成了懶散和自傲的行為習慣。這就導致他們無法和其余同伴真誠的相處,也不能犧牲自己的想法和利益,服從他人的指揮和引導,長此以往,必定會讓孩子的自我服務能力慢慢下滑,不止無法交往到同齡的伙伴,還對他們綜合能力的提升造成嚴重影響。所以,老師應該針對此種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措施,在達成幼兒培養的同時,為他們后續階段的進步和發展鋪墊牢固基礎,可以具備良好的自我服務意識。
實踐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夠直接性影響幼兒的自我學習能力和自我服務能力,但是根據現實情況調查發現,很大一部分家長由于對孩子的過分寵愛或者是缺乏培養孩子的耐心等原因,在生活實踐中忽視了培養孩子的生活實踐能力,長此以往很容易造成幼兒的生活、學習實踐能力較差。比如說,有些幼兒在下課的時候不會自己主動上廁所,也不會自己主動整理書包;上課的時候,缺乏認真聽課的能力,也不會主動舉手發言,不能夠主動學習,缺乏與老師和其他小朋友交流,學習物品隨意亂丟,忘記了老師課堂布置的作業等一系列問題。所以,在日常學習過程中,家長和教師應該為幼兒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積極培養幼兒的自我學習能力和自我服務能力,否則,不利于幼兒的健康成長。
幼兒的自身習慣和他的自我服務能力其實是有一定關系的,家長和教師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學校的實際教學管理水平、家長的教育模式以及幼兒的生活習慣三者之間存在著必然的聯系,所以,家長和教師一定要改變幼兒不良的自身習慣,加以引導,幫助幼兒提升自我服務能力[3]。對幼兒行為習慣進行分析可知,由于他們年齡較小,還并不具備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再加上長輩和父母的寵溺,就導致他們的一日三餐甚至是活動等等,都過于依賴長輩的幫助和指揮,并沒有對幼兒進行鍛煉和培養。那么長時間下去,幼兒自然會產生不良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這同樣會導致其自身的自我服務能力存在嚴重問題,若是老師沒有第一時間發現,又或是家長并未作出任何的干預,必定會對幼兒自我服務能力的培養造成影響,阻礙其后續階段的發展。
在幼兒園的日常教學中,有關于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培養方面還不夠完善,教學內容也不夠豐富,教學的方式也比較單一。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其一,幼兒園的自我服務能力教學內容沒有特點。教學內容枯燥,缺乏操作性、生活性,不能夠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4]。其二,幼兒園的自我服務能力教學內容較為單一。單一的教學內容非常枯燥、刻板,使得幼兒在學習過程中提不起興趣,不能充分調動幼兒操作積極性,動手能力得不到應有的鍛煉。其三,幼兒在學校學習到的知識實際應用性不強,不能很好地培養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其四,部分幼兒園沒有足夠重視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的培養,沒有意識到培養幼兒自我服務能力的重要性。
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主要依賴于家長和老師,在幼兒的日常生活、學習、游戲過程中,教師可通過積極引導幼兒進行獨立思考、獨立探索、獨立勞動等,來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勞動習慣。比如說,可以培養幼兒獨立進行穿衣、如廁、洗漱、吃飯等等。
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幼兒需要父母的陪伴和照顧,幼兒的身心發展需要依托于老師和家長,幼兒的各項生活能力也是需要老師和家長進行正確引導。比如說,剛上幼兒園的小朋友可能還不會自己穿衣服,不會自己吃飯、上廁所。所以說,幼兒園的老師的重點任務應該是要培養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而不是照顧幼兒的日常生活起居[5]。
幼兒園應該盡可能為幼兒提供更多的實際動手操作的空間和機會,以此幼兒園來提高喲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幼兒在提高自我服務能力的過程中,自身價值被逐漸肯定,他們自身也會感受到快樂和興奮,這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加強他們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另外,幼兒在實際動手操作的過程中還能不斷提高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獨立做事的能力,有利于培養幼兒的自立能力和堅強的意志。
幼兒自我服務能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幼兒更快、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幼兒獨立生活能力、學習能力、思考能力,以及良好的生活習慣的培養,是搭建幼兒適應未來社會的一塊非常重要的基石。
鐵絲人想要的黃金島,是不會出現了。先不論拿黃金造島的可行性,單說所需要的黃金……即便集齊了地球上所有被開采出來的黃金,大概也只能填滿一個大點的游泳池……
培養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老師與家長應該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采用多種手段和途徑來培養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
優良的外部環境對于培養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具有積極的意義。幼兒園的學校環境建設涉及很多方面的內容,主要包括校園建設、小班建設等等,在幼兒學習過程中,要不斷強化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服務能力,必要的情況下,可以適當借助優良的外部環境來提高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在幼兒園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校園板報等,來充分發揮各種媒介的作用,達到幼兒自我教育的目的。大部分的幼兒對老師都有一定的崇拜心理,老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來對學生展開教育。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幼兒的身心特點,讓幼兒積極參與到生活實踐中去,從而進一步提高幼兒自我服務能力和自主學習、創新能力。
為了進一步提高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幼兒老師可以在學校教學過程中充分地掌握幼兒的身心特點,依據幼兒特殊的心理發展方向,來舉辦校園競賽活動。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把幼兒分成多個小組,每個小組的通常可以控制在4-6個人左右,積極舉行“幼兒自我服務能力比一比”,發布“幼兒自我服務能力排行榜”等,來讓幼兒在具體的實踐中意識到提升自我服務能力的重要性。在實踐中,部分幼兒會不斷發現別的小朋友的優點和長處,當然也會發現別的小朋友身上的缺點和短處,從可以實現取長補短,不斷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和自我服務能力。
在教學實踐過程中,老師應該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充分了解幼兒的學習能力,并且在生活實踐中不斷提高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和學習主動性。培養幼兒生活的自理能力非常有利于幼兒日后的健康成長,能讓幼兒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不斷提高幼兒的責任心。老師和家長一定要多加關注幼兒的日常生活行為,掌握幼兒自我服務和生活能力的情況,從而根據實際情況不斷提高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進一步促進幼兒全面健康的發展。
(1)創造有利于幼兒積極主動學習的教學情境
在幼兒的教學過程中,興趣是非常好的老師,教師應該依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和理解水平,基于幼兒的教學內容來選擇適宜的教材,這樣既可以滿足教學需要,又可以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讓幼兒進行角色扮演來提高學生的生活、學習技能。老師可以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和內容,在適當的位置擺放對應的材料,創造適宜的教學情境,讓幼兒可以在學習、游戲當中自然而然地學習新技能。比如說,教師可以在動手區域放置“嬰兒鞋”,引導幼兒學會自己穿鞋子,使得幼兒可以在這個區域通過切身實踐和角色扮演來輕松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
(2)編撰幼兒自我服務小兒歌
(3)讓幼兒在游戲中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對于幼兒來說,枯燥乏味的課堂理論講解不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教師采用游戲的方式可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比如說,老師可以適當組織“我幫小寶寶穿衣服”或者是“我幫生病的小朋友喂飯飯”等小游戲,可以通過讓幼兒參加這種趣味小游戲來掌握生活勞動小技能,比如穿衣、吃飯、整理玩具、上廁所等等。
幼兒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不能把幼兒教育僅僅寄托于老師身上,家長也應該改變觀念,主動加入幼兒教育當中去。家園教育的一致性非常重要,幼兒園要積極倡導家園合作,讓家園合作的理念深入人心。假如說對幼兒的基礎教育不能實現家園一致,那么,幼兒在學校和在家里所接受到的教育可能會是相互矛盾的,幼兒不能分辨正確的方向,時間久了,幼兒就可能在學校是一個樣子,回到家里又是另一個樣子。所以,家園教育的一致性是非常重要的。作為幼兒的家長,一定要重視這個問題,而幼兒老師也應該大力宣傳家園合作教育的理念,并且通過采用多種多樣的形式來幫助家長樹立科學的育兒觀,讓幼兒家長充分意識到培養幼兒自我服務能力的重要性,并且適時地給予家長專業性的、系統性的指導。比如說,學校可以定期開展幼兒校園交流會、家長幼兒聯歡會、家長開放活動,定期推薦好書、進行家訪、組織講座等等,讓家長了解幼兒在學校的學習情況。
如果想要把幼兒培養成出色的、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就需要老師和家長更加重視幼兒自我服務能力的培養,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不斷反思以往的教學態度、教學行為,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來保證幼兒教育的科學性。幼兒教育是人生的基石,培養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塊基石,如果想要幼兒能夠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加堅實,那么必須要從小培養幼兒的自我服務意識和能力。
綜上所述,家長和教師可以根據時代發展的步伐,不斷轉變教育理念,重視幼兒的自我學習能力、自我服務能力的培養,探究多樣化的幼兒教學方式,廣泛倡導家園合作等方式,來不斷提高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為幼兒的全面健康發展提供一切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