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夢圓 劉蓮順
(1.吉林農業大學人文學院職業技術教育學院 吉林長春 130000;2.吉林農業大學 吉林長春 130000)
近些年,國家對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尤為重視,我國不僅致力于本土化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更是以期推動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的蓬勃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是我國目前教育研究的重中之重,與此同時,“家政”更是炙手可熱的話題。國家提出家政興農行動計劃,希望通過家政產業來推動鄉村振興,因此,高職院校現代家政服務與管理專業在國家政策支持、社會潮流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優勢。
現代家政服務與管理專業是我國普通高等學校開設的專科專業,為適應經濟發展和滿足社會需求所開設的公共服務與管理類專業之一。家政服務是指將家庭事務由家政服務公司和專業家政服務人員、社會專業機構等來承擔,幫助家庭構建家庭規范,達到提高家庭生活質量,促進社會發展的目的[1]。2015年新修訂的《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目錄(2015年)》設置家政服務與管理專業,專業代碼為69030,分為家政管理、家政服務、高級家政管理等專業方向。
人才培養方案是職業學校制定教學任務、組織開展教學活動的規范性文件,是落實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總體要求的直接體現,是實施專業人才培養的總綱領,也是進行質量評價的基本依據[2]。首先,高職院校作為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的重要場所,其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對于專業的持續發展,以及能否培養出符合社會市場潮流發展的人才具有重大現實意義。通過收集整理文獻資料,可以看出,人才培養方案是高等職業院校培養專業人才的綱領性文件,對于培養什么就業方向的人、具備何種技能的人、怎樣培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其次,就目前我國市場發展來看,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必須從實際出發,準確把握住專業發展的時代特征,要站在時代前列和實踐前沿,一定要滿足社會需求及市場需求,精選出優質的課程內容,完善課程體系、進行多元化教學。國家所出臺的有關教育類的方針政策對于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有著重要導向和支持作用,培養方案大體分為培養目標與培養規格兩大方面,作為方案中的“掌舵人”——培養目標,對于培養什么樣的人具有先導性作用,一個目標明確的培養方案更是培養成功專業人才的充要條件。培養規格是人才培養方案的具體實施內容,從知識能力素質要求、就業面向與證書、培養模式、主干課程與實踐課程等方面都進行了明確闡述。
家政服務業作為助力鄉村振興的服務業之一,仍然具有巨大的人才缺口,高職院校作為培養家政技能人才的主陣地,在解決家政人才需求問題上有著重要的作用。結合網絡公開的高職院校家政服務與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并結合此學校家政專業畢業生的就業選擇進行分析研究,有助于從理論上發現培養方案的不足并加以補充和完善,以期開闊現代家政服務與管理專業的研究思路,拓寬高職院校的研究視角。
首先,國家教育部門對于職業教育的大力支持,努力響應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方針及政策,為此闡明自己淺陋的見解或建議。其次,現代家政服務與管理專業發展的需要,從招生—培養—就業的一體化過程至關重要,目前家政服務業仍然具備巨大的發展空間,能否廣泛的吸納年輕人才接受職業教育,不光是理論層面需要研究的,更是現實層面需要落實行動的。因此,本研究有利于提升高職院校現代家政服務與管理專業的人才發展質量。
借鑒歷史,吸取歷史的經驗教訓,推陳出新是學科建設發展重要的步驟之一,整理分析國內家政學學科的發展進程,不僅有利于高職院校現代家政服務與管理專業的學科建設及專業發展,更有利于深入了解家政學專業的發展現狀及所存在的現實問題,在此基礎上總結經驗,推動我國家政學學科建設的整體發展。
我國部分學者從民國時期開設家政學科的院校為切入點,從多方面進行闡述,其中,包含家政教育、家政學科的理論及師資隊伍建設、軟硬件設施建設、學術研究成果、培養為社會服務的人才等內容,探析了解我國家政學學科的歷史發展特點。也有學者從家政學學科、家政服務業、家政企業的發展三個維度進行回顧及現狀分析,提出“清除阻礙家政產業發展的問題,高校和培訓機構首先要解決家政教育序列不健全的問題”[3]。還有的學者通過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并結合家政學的本土化特征,總結發現了中國家政學學科在發展建設中所存在的不足,并進一步提出了家政學學科發展的幾種途徑:發揮學科優勢開展研究,發展高等教育培養學者,融入社會建設體現價值,參與國際交流建立規范[4]。
本研究對網絡上所公開的高職院校現代家政服務與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分析整理,各所院校的培養目標及要求具體如下:
培養目標:要把職業道德和職業技能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為第三產業的發展提供人才,主要的培養方向為家政服務員、養老護理員、育嬰師、整理歸納師等職業,并使其從事家政培訓、家政基層管理、物業管理、養老照護、母嬰照護、家庭教育指導等工作。作為一名優秀的家政服務人員要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擁有創新精神及創新能力,將工匠精神作為自己的精神追求,對現代家政服務與管理的相關知識內容熟悉并能靈活運用,能應對就業壓力并具備勝任多崗位的就業能力做到個人可持續發展,要具備堅定的理論信仰,培養全面多角度發展的應用技能型復合人才。
培養要求:家政專業人才要具備基本的職業素養及良好的道德素質,要掌握與家政相關的理論知識、專業知識、實踐技能,掌握整個行業的發展現狀及就業需求,要具備良好的語言溝通、團隊協作的能力,能夠獨自處理緊急問題,能夠不斷地學習并對整個行業具備評估分析的能力,要取得相應的職業技能證書。
從以上的培養目標及培養要求可以看出,我國高職院校對現代家政服務與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越來越系統全面,不僅局限于培養職業需要的技能性人才,更是想要培養出符合市場發展潮流并且具備德智體美多方面知識的全方位人才,這是符合我國目前的人才市場需求及社會環境的。從另一角度來看,各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因繁多并涉及范圍廣并不能達到預期的完美效果,其缺乏層次性,沒有清晰有條理地遞進出每一階段的小目標,并且各院校的培養目標大體上相同,很少有結合學校自身優勢或特色制定的目標。從國際方面來看,菲傭、英國管家的培養是最值得我們借鑒的模式,所謂術業有專攻,有針對性地培養具備專業特色的高素質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打造品牌特色。其次,培養目標并沒有從國際化的視角出發。眾所周知,國外家政學學科、家政服務業的發展是走在世界前沿的,日本、菲律賓、歐洲等國家都致力于培養國際社會所需要的家政服務人才,我國高職院校的家政專業也應順應國際發展形勢,參與到國家家政學的發展進程中去,并積極參與國際舉辦的家政職業技能大賽,與世界其他國家一起交流探討切磋,以此提升本國家政專業人才的發展質量。這樣也會提升學生的跨文化交流與溝通能力,更快地推進我國家政服務業的整體發展,并且有助于提升整個專業的地位,有助于擴大招生及本專業的長遠發展。
人才培養目標作為人才培養方案中的重中之重,它指示著家政專業的人才朝著何種方向發展,是專業課程設置的方針指南,對于整個課程體系的確立及完善具有先導性作用,是家政專業所要達到的預期目標,貫穿于整個人才培養進程,為課程體系的完備提供有力指導。學校應給予高度重視,不斷進行研討更新,要做到與時俱進,并結合學校特色制定出針對性的人才培養目標,以此來占據家政服務業的部分市場。
高職院校現代家政服務與管理的專業建設內容一般分為課程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教學設施和資源建設等。首先,課程設置及要求方面,家政專業的課程設置一般分為公共基礎課及專業課兩大類,公共基礎課大體分為三方面內容,首先是學習思政課程如馬克思主義、形勢與政策等,其次是加強學生身體狀況的課程如體育課,最后是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及良好的心理素質的課程,如軍事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課程。專業課程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必修課程為家政專業人才所必備的專業理論知識及與家庭相關的基本內容如家庭急救等;選修課多為必修課程的擴展,與必修課程高度相關,多為養老和嬰幼兒照護等方面的內容。無論是公共課還是專業課,每一門課程都有自己的課程目標及課程內容概要,這是很完善和值得效仿的做法,只是從選修課程來看缺乏創新性,選修與必修過于相關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教育資源的浪費,因此在選修課程方面要多加分析研討,可以開設一些具有吸引性的課程。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學到知識,還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大選修的學生群體。實踐性教學是課程體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才能夠創造出最大的市場效益,縱觀我國高職院校家政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實踐性教學所占的比重雖照前些年有了明顯增加,但還遠遠不夠,尤其就目前疫情常態化的形勢來看,想要開展校企合作,讓學生深入企業中進行實習略有些困難,因此以往的頂崗實習實施起來并不容易,高職院校中,不僅家政專業,其他專業的實踐性教學在疫情之下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基于此,我們需要做好準備,研究出在特殊情況下也能進行有效實踐的方式方法,利用好學校的教育資源,努力鍛煉實踐技能為就業做準備。
師資隊伍方面,家政專業教師主要以是否為“雙師型”教師為劃分依據,或分為專職和兼職教師,由隊伍結構可以看出,從事家政專業教學的全職教師較少,且雙師型教師的本科及碩士專業很少是家政專業,兼職教師偏多,并多為護理專業畢業生。由此可見,本碩家政專業的畢業生和中高職的現代家政服務與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并不能有效銜接,并沒有有效地利用好國家的人力資源。值得提倡的是,高職院校的部分家政教師取得了國家級職業技能證書,高職院校也大力地響應了1+x證書制度,不僅規范教師的專業知識技能,更是要求其具備相應的證書。
教學設施和教學資源方面,高職院校家政專業的教學設施一般較為完備,大體分為兩部分,一是校內的專業實驗室和實習實訓場地,二是校外的實習企業、培訓基地、培訓中心。部分院校的校外實訓場所達到20多所,足以見得,我國職業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所做的努力。就目前高職院校由于疫情封閉管控的情況來看,我們需制定出新一輪的校企合作計劃,如云互動、云工作等。教學資源上,教材的選擇運用、圖書文獻資料的配置準備、網絡資源配備是資源優化配置的重點,關于教材高職院校以國家級規劃的教材為首選,以各位專業教師研討選出的優秀教材為輔,共用的教材大多為家政學概論這樣的優質課本,每個院校的教材并不統一,多根據自身需要進行遴選。圖書文獻及網絡學習資源的配置仍需改進和提高,要將線上線下的學習資源結合在一起,讓學生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看到所需的課程資料。
通過上述對人才培養目標及課程體系的解析,不難看出,我國高職院校家政專業是在不斷改進中穩步前進的。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是完成人才培養的第一步,但實施過程也要更加重視。據研究所得,部分院校的人才培養方案難以落實,或在實施過程中受到疫情等不可抗因素的影響,有的學校并不按照方案中的內容進行專業人才培養,僅僅將其作為書面報告。長此以往,家政專業的學生并不能高質量地適應崗位需求,因其專業本身就具有職業負面效應,如若不能真正掌握專業技能及技巧,那么轉行的家政專業學生將不在少數。我國應大力支持職業技術教育中的家政專業發展,做好中高職的有效銜接,自上而下地落實家政興農政策,努力提升家政從業人員的社會地位,在全社會形成家政認識,為現代家政服務與管理專業的中高職乃至本科生研究生創造良好的就業環境。這樣更有助于推動整個行業的可持續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