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雷志潤
日前,在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組織召開的“基于中國母乳研究的嬰配粉研制及產業化示范”成果評價會(以下簡稱成果評價會)上,9名院士、專家組成的專家委員會認為飛鶴乳業項目整體研究成果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嬰幼兒配方奶粉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但長期以來,行業發展面臨著國內母乳研究薄弱、關鍵原料主要依賴進口、配方研制與生產技術不足等各類“卡脖子”難題。
近年來,隨著研發和創新投入的不斷加大,以飛鶴為代表的中國乳企堅持創新,引領國產奶粉實現了從跟隨、并跑再到開始領跑,憑借研發創新的硬實力,贏得了越來越多中國消費者的信賴,也贏得了世界的尊重。中國奶粉,正成為高品質的代名詞。
西方國家的母乳研究從19 世紀就已經開始,就像很多行業一樣,中國的母乳研究之前也并不具備領先優勢。由于缺乏數據和技術積累,十幾年前,我國嬰幼兒配方奶粉多數新品研發往往需要參考海外數據。作為國內最早開展母乳研究的企業之一,飛鶴從2009 年開始加入國家863 計劃,承擔黑龍江、北京兩地母乳的采集和檢測任務,并以此為契機從零開始搭建中國母乳數據庫。
當時,飛鶴的企業規模不大,但堅持引進一批高素質人才,組建自己的高水平科研團隊,建立母乳數據庫,并開始相關的研究。如今,飛鶴已經建立了全國最大的中國母乳數據庫,擁有來自全國27 個省份的2 萬多份樣本,覆蓋全國多地區、多民族。
長期以來,我國乳制品行業存在著乳清粉、乳鐵蛋白等原材料自給率有待提高,嬰幼兒配方乳制品核心原料制備關鍵技術不足,依賴于進口,不僅影響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安全穩定,也限制了中國乳業的高質量發展。因此,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和關鍵核心原材料的國產化具有重要意義。
飛鶴選擇了全自主研發的道路,通過整合國內資源和設備,實現了關鍵核心技術的國產化,成功生產出乳鐵蛋白產品,其產品純度穩定在95%以上,比肩國際水平。不久前,飛鶴乳鐵蛋白生產線獲得生產許可,這是國內第一條乳鐵蛋白自動化生產線,關鍵技術實現國產化,讓乳鐵蛋白的生產不再“受制于人”,開創了行業先河。
飛鶴是國內首批開展臨床喂養試驗的乳企。自2010 年以來已經做了多次臨床試驗,僅星飛帆一款產品,就在2010 年和2020 年進行了2 次臨床試驗。
2020 年,飛鶴在星飛帆、星飛帆卓睿等產品中率先使用新一代專利OPO,其中sn-2 棕櫚酸含量達到67%,更接近乳源“黃金標準”。此后的臨床研究與對中國寶寶的追蹤研究證實,喂養高含量sn-2 棕櫚酸嬰兒配方奶粉的寶寶,在腸道微生物及代謝物質方面,更接近母乳喂養寶寶的狀況。
小小的一罐奶粉,凝聚著許多技術研究成果,也關乎著國家安全。多年來,飛鶴秉承“科研為先”理念,深耕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將科研和創新刻在基因里,解決制約行業發展的“卡脖子”難題,實現嬰配乳品核心配料制備關鍵技術的自主創新,保障乳業全產業鏈的發展,不僅為飛鶴打造高品質產品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推動了整個乳品行業的升級發展。飛鶴2021 年財報顯示,營收同比增長22.5%,達到227.8 億元,再創新高。而體現飛鶴母乳研究成果的產品星飛帆,已成為全球嬰配粉第一大單品。
飛鶴董事長冷友斌表示,面向未來,飛鶴將堅定不移地走科技自主創新之路。飛鶴將繼續加大科研投入,力爭在中國母乳、中國人全生命周期營養健康等領域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推出更多功能化、高品質的好產品,讓消費者吃得更好、更健康,也努力為行業的創新發展做出更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