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晏文(濟寧市廣播電視傳輸保障中心)
會計管理精細化作為管理手段的進一步完善,能夠有效優化財務管理行為,保障財務管理質量。但是要確保會計管理精細化的優勢能夠得到充分發揮,需要明確會計管理精細化的內涵以及具體實施路徑,通過對事業單位業務的統籌規劃,保障會計精細化管理的全面展開。
會計管理精細化的全面實施,對于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具有重要影響,是會計管理工作改進與優化的具體辦法。不僅能夠強化財務管理手段、提升財務管理工作的效率,而且能夠保障財務管理質量,優化財務管理行為,展開分析如下:
財務管理覆蓋事業單位全部涉及財務的工作內容,管理手段多樣,各項管理活動之間具有緊密的聯系。在以往的財務管理工作中,會計管理的功能發揮有限,由于管理方式較為粗放,財務各項管理之間職能存在一定的交叉,權責劃分不明確,各項財務管理手段的功能都未能得到充分發揮。會計管理精細化能夠有效強化財務管理手段,在會計管理采用精細化管理辦法的過程中,通過采用會計手段將管理工作落實到會計管理涉及的全部工作中,能夠促使會計管理效率得到全面提升。通過對企業財務預算以及決算等工作的精細化管理、對內部控制的精細化管理,以及對業績評價的精細化管理,能夠有效促使財務管理工作中預算管理、內部控制以及績效考核等一系列財務管理手段得到強化,促使財務管理整體得到提升。
會計管理精細化能夠有效促進財務管理工作整體效率的提升。在財務管理工作中,財務管理效率的影響因素包括財務管理的理念、管理方式、管理環境以及事業單位利益關系、社會責任等。以往會計管理工作不到位,造成會計管理對部分工作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發揮。在會計管理采用精細化管理辦法的過程中,會計管理會對管理環境、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等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如促使管理方式得到細化、管理理念得到更新,通過精細化開展內部控制工作,改善管理環境等。
通過從會計角度明確各項工作的權利及責任,減少利益糾紛等,促使財務管理整體的工作效率得到提升[1]。
財務管理工作質量直接影響到事業單位的資金使用情況,會計管理質量不達標,不僅會造成事業單位財務資金使用率低,而且可能出現資金流向不明等違紀問題。通過采用會計管理精細化能夠有效保障財務管理質量。在會計管理采用精細化管理辦法的過程中,通過為財務管理提供精準的會計預測數據、各項業務的實際財務數據、規范會計賬簿憑證等相關工作的操作方式、采用精準的會計控制,能夠有效確保財務管理其他相關管理工作應用精準的財務數據資料開展工作,確保財務管理人員能夠清晰了解事業單位各項財務資金走向,從而提高財務管理的整體質量。并且會計管理工作處于良性循環狀態,從預測到結果分析,再以分析結果作為預測依據,精細化管理下能夠持續為其他財務工作提供準確的數據,從而保障財務管理質量能夠持續得到提升。
財務管理行為對于財務相關工作的開展具有重要影響,但是通常情況下,事業單位常存在對會計管理行為重視程度不足、會計行為不規范的情況。會計管理精細化的屬性決定精細化管理需要覆蓋會計管理的全部環節,體現在對財務相關工作形式的精細化上,即財務相關的各項工作需要規范進行,包括事業單位各項資金的申請,需要嚴格按照申請流程申請、填報資料需要按照統一要求填報,通過對細節的管理,能夠有效規范財務管理行為,并通過行為的規范提高其他工作的效率[2]。
精細化管理強調的是管理方式的精細化,以及管理行為的精細化,需要確保會計管理行為滲透到會計管理工作涉及的各個環節,從而全面提升會計管理效率。在事業單位,會計管理精細化具體實施路徑包括會計預測的精細化、會計決策的精細化、會計控制的精細化、會計分析的精細化、會計檢查的精細化,展開分析如下:
會計預測作為會計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環節,是后續會計工作開展的基礎,會計預測精細化管理是通過明確預算目標,擴大預算數據范圍,通過繪制更加精確的資金運動發展曲線,確保能夠通過會計管理手段持續提升事業單位資金預算的準確性。會計預測精細化不僅需要考慮到事業單位同一項目資金不同時期的使用情況,還需要詳細分析不同項目資金的使用情況,以及不同類別項目財政資金在事業單位總財政資金中的占比。系統分析事業單位各項項目資金下放額度的變化,并明確資金撥放數額的影響因素。通過結合事業單位發展計劃,確定各項項目資金的預算額度。會計預測精細化需要就未來發展情況制定多條預算方案,配合財務管理其他工作對方案進行對比分析,從而保障預算情況符合事業單位發展情況。
會計決策制定的目的是實現事業單位各項項目開展成本的最小化,效益的最大化。在會計決策中采用精細化管理辦法,需要對事業單位財務數據進行全面分析,對財務數據進行深度加工整合,并結合外部市場情況對經濟活動的發展前景作出判斷,避免決策失誤引發事業單位發展風險。決策精細化需要將會計管理工作落實到項目資金使用的細節中,全面了解人力成本以及原材料成本等費用的變化趨勢,以及往年的各項費用使用情況,確保發展決策建立在精細的數據資料支撐上,確保發展決策能夠得到具體的落實。
會計控制的精細化需要會計管理工作貫穿資金運作全過程,通過對照預算成本對各項工作的開展進行調控,保障成本在預算范圍內,并確保經營目標能夠順利達成。會計控制的精細化需要會計部門以及決策部門的相互配合,從多角度出發對企業資金流轉情況進行分析,從而及時發現資金使用存在的問題并對問題進行解決,保障事業單位資金的安全使用[3]。
會計分析精細化是對會計分析過程的精細化管理,通過對數據內容的全面分析,提高數據資料的利用率。如對會計數據信息進行分析,對會計賬簿情況進行分析,為經濟活動分析提供數據支持。通過對績效考核結果進行分析,通過績效考核情況了解事業單位各項事務的開展情況,進而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找到提升業務處理效率和提升資金使用率的路徑。會計管理精細化通過對經濟活動進行系統分析,能夠有效拓展財務數據的功能,提升財務數據使用率。
會計檢查精細化是事業單位充分配合會計機構等組織的工作,按照國家要求對會計賬簿等資料進行檢查的會計精細化管理辦法。通過檢查精細化保障事業單位會計事務處理的規范性以及經濟業務的合法性。會計檢查的精細化是事業單位會計數據真實、準確、有效的保障。
要確保會計管理精細化能夠得到全面落實,需要改變管理理念,從具體管理方式入手,強化管理手段,為精細化管理提供條件。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會計管理精細化要得到全面落實,需要明確會計管理精細化的理念,明確會計管理精細化的開展辦法,結合會計管理涉及的全部工作內容,做好整體規劃部署。保障精細化在預測、決策、控制、分析以及檢查等工作中的全面落實。在開展精細化管理工作時,需要充分建立財務數據與具體業務之間的聯系,確保從精細化管理角度出發,發現業務存在的問題并及時進行解決。會計管理精細化要求會計管理工作人員能夠轉變管理理念,從精細化管理角度入手,對工作的方式進行改進,明確精細化管理的要點、明確會計管理精細化與事業單位整體經濟效益之間的聯系,從而確保會計管理精細化能夠得到全面推進。
事業單位需要加快財務共享系統應用速度,充分利用現代化技術的力量,保障會計管理功能的充分發揮,并降低會計管理精細化的開展難度。創建或引入公共財物共享服務,通過將事業單位各項財務信息數據化,確保會計管理精細化得到全面展開。通過對會計工作的規范化處理,保障財務數據的準確性,會計管理的精細化開展可結合共享平臺顯示各部門業務開展情況進行,從部門數據入手,對部門業務開展情況進行深入探究,明確每一筆資金的使用情況,強化管理手段,將管理工作落實到最末端,如要求部門出具財務支出相關憑證,對比財務支出金額與市場環境價格之間的差距,及時發現資金不規范使用情況,從而避免資金浪費以及資金流向不明等情況的發生。
要保障會計管理精細化的作用能夠持續發揮,需要完善會計管理精細化系統,對會計管理工作內容進行細分。結合不同會計管理工作內容及性質,明確會計精細化管理的重點。確保系統覆蓋成本的精細化管理辦法、管理工作的精細化管理辦法、核算控制的精細化管理辦法以及預算管理的精細化管理辦法等,結合不同會計管理內容制定精細化管理注意事項,圍繞注意事項進一步完善精細化管理手段,確保精細化管理功能能夠得到充分發揮。另外需要構建完善的考核機制,對會計管理工作人員精細化管理工作的開展情況進行考核,確保事業單位相關部門能夠及時發現精細化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從而持續提升精細化管理效率[4]。
事業單位需要制定會計管理目標,從而明確精細化管理的開展方向,圍繞目標調控精細化管理行為,避免精細化管理目標發生偏移、避免精細化管理功能未能得到充分發揮。在會計管理目標的制定上,需要結合事業單位發展情況制定會計管理目標,或結合事業單位財務工作存在的問題制定會計管理目標,不同管理動機、不同管理目標下,會計精細化管理的側重點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會計管理工作人員需要明確目標內容,以目標為導向,確保精細化管理方式的正確性以及方向的正確性。
通過明確會計管理精細化理念,做好整體規劃部署,應用財務共享平臺全面實現會計管理精細化。完善會計管理精細化系統,保障管理的全面落實,制定會計管理目標和調控精細化管理行為等一系列手段,能夠有效確保會計管理精細化的功能得到充分發揮,保障事業單位財務的高效使用,促進事業單位的有序發展。
相關鏈接
事業單位,是指國家為了社會公益目的,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事業單位接受政府領導,表現形式為組織或機構的法人實體。
事業單位一般是國家設置的帶有一定的公益性質的機構,但不屬于政府機構,其工作人員與公務員是不同的。根據國家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精神,事業單位不再分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差額撥款事業單位,而分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公益二類事業單位,還新興了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事業單位和社會資本舉辦事業單位,是國家不撥款的事業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