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紅霞 王娟 梅冬艷
(揚州市中醫院婦產科,江蘇 揚州,225000)
1 月經停閉時間超過自身周期的3 個周期或超過6 個月稱為閉經[1]。閉經根據病理分類可分為生理性閉經與病理性閉經。其中生理性閉經主要出現在妊娠期、哺乳期、月經初潮前以及絕經后,閉經常見于卵巢早衰、卵巢功能減退、多囊卵巢綜合癥、人工流產術后宮腔粘連以及內分泌紊亂等疾病[2-3]。中醫認為,閉經以虛實為綱,常見氣血虛弱、肝腎不足、痰濕阻滯、氣滯血瘀等證型[4]。有研究證明應用拔罐加中醫灸療能改善臨床癥狀[5]。本研究回顧性分析拔罐加新輔助灸療對閉經的治療價值,現報告如下。
選取2019 年1 月~2022 年1 月揚州市中醫院婦產科收治的80 例閉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 例。對照組年齡23~48 歲,平均年齡(29.31±2.42)歲;病程0.5~6 年,平均病程(5.23±0.41)年;已婚29 例,未婚11 例。觀察組年齡22~47 歲,平均年齡(28.79±2.51)歲;病程0.6~7 年,平均病程(5.31±0.25)年;已婚27 例,未婚13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已獲得揚州市中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颊弑救思捌浼覍俪浞至私庋芯肯嚓P內容后,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①符合《閉經診斷與治療指南(試行)》中氣滯血瘀型閉經的診斷標準者[6];②意識清晰、有溝通能力者。
排除標準:①合并精神疾病者;②病歷資料不全者;③溝通障礙者;④原發性閉經者。
兩組患者均完善各項檢查,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中成藥治療。選用益母草分散片(生產企業:浙江維康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9089,規格:0.4 g/片)口服治療,3 片/次,3 次/d。連續治療21 d。
觀察組患者采用拔罐加新輔助灸治療。選取石菖蒲10 g、沉香10 g、沒藥10 g、藿香10 g、干姜10 g、吳茱萸10 g、小茴香10 g、附子10 g、細辛5 g、川芎10 g、當歸10 g、肉桂10 g、白芥子10 g、川牛膝10 g 等藥物研磨成藥粉。取生姜500 g,打成姜汁備用。具體操作方法:①取50 g 藥粉與生姜汁充分攪拌后涂抹于無紡布,貼于患者八髎穴各穴位處。②取艾絨150 g 與10 g 拌絨藥粉充分攪拌,卷成艾條,將其切為2 cm 長的艾柱,使用點艾器點燃后,放入灸盒中,待灸盒底部發熱后,施于患者八髎穴各穴位。具體施灸方法如下:指導患者取俯臥位進行施灸,首先在患者腰部施灸,待皮膚溫熱略覺燙感時移至骶部,移動時注意需斜放艾灸器使底部穩定,待皮膚略感燙感后再向上方轉移,上下循環放灸,操作時長不少于1.5 h。而后于腹部施灸,待皮膚略感燙感后自下而上移動,循環放灸,直至溫度消失,操作總時長不少于1 h,至此,鋪灸完成。同時準備拔罐器材,具體操作方法如下:患者取俯臥位,采用閃火法在患者腰部、骶部閃罐數遍后留罐于八髎穴各穴位處。每次留罐時間為15 min。1 次/d。拔罐治療在月經來潮后停止。7 d 為1 個療程,連續治療21 d。
①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顯效:治療后患者月經來潮,月經周期恢復正常,激素水平恢復正常;有效:治療后患者月經來潮,月經周期疾病基本正常,激素水平基本正常;無效:治療后患者月經1 個月內仍未潮,月經周期與激素水平無改善??傆行?(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液激素水平。治療前后分別在患者空腹狀態下采5 mL 外周靜脈血,離心15 min 后取上層血清,使用放射免疫法檢測黃體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睪酮(T)以及雌二醇(E2)水平。④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變化情況。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的評價標準對氣滯血瘀型閉經患者中醫證候進行評分,癥狀包括手足不溫、煩躁易怒、面色晦暗、神疲乏力、腰骶酸痛、氣短懶言以及五心煩熱。每項0~3 分,分數越高,癥狀越嚴重[7]。⑤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平均月經來潮周期。
采用SPSS 23.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同組間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療效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n(%)]
治療前,兩組患者LH、FSH、T、E2、LH/FSH、等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LH、T、E2、LH/FSH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FSH 水平均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患者LH、T、E2、LH/FSH 水平低于對照組,FSH 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液中激素水平比較 ()

表2 兩組患者血液中激素水平比較 ()
注:與治療前同組比較,*P<0.05。
治療前,兩組患者各項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各項中醫證候積分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患者項中醫證候積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分)

表3 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分)
續表3 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分)

續表3 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分)
注:與治療前同組比較,*P<0.05。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平均月經來潮周期長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后平均月經來潮周期比較 (,d)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后平均月經來潮周期比較 (,d)
閉經是指女性年齡超過16 周歲未初潮,或因其他原因導致月經停閉6 個月以上的患者,可分為原發性閉經與繼發性閉經[8]。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越來越多的女性因為不健康的飲食生活習慣,導致閉經的發病率逐年上升[9]。有研究顯示,閉經是由于多臟器功能性病變而導致的,其中卵巢、子宮、下丘腦以及腦垂體病變均可引起月經停閉[10]。中醫將月經停閉劃分至“閉經”的范疇中,認為該病證跟患者體內虛證與實證均有關聯[11-12]。中醫認為多與臟腑功能失調、血虛、脾虛、氣滯血瘀、痰濕阻滯等病理因素有關[13-16]。所以,在治療月經停閉的過程中,需注重治療與調理并用,以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因此,本研究觀察拔罐加新輔灸治療閉經的療效并探討其作用機制。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療效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拔罐加新輔灸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激素水平,改善臨床癥狀,治療效果明顯。究其原因,可能為新鋪灸法是灸法中施灸范圍最廣、穴位最多、時間最久、效果最佳的一種方法。該方法是在反復的臨床實踐下不斷創新優化而創建的,與傳統艾灸相比效果更能得到發揮。新鋪灸是在傳統艾灸的基礎上,汲取隔藥灸之精華演變而來。在艾絨中添加中藥,使“陳艾絨+中藥藥物”共同作用,起到芳香走竄、扶陽散寒、祛濕驅寒的作用。另外新鋪灸法集幾種灸法為一體,同時又結合了長蛇灸的治療原理,溫熱舒適不起皰,效果明顯,首次施灸即有明顯灸感,彌補了傳統隔藥灸、隔姜灸的局限性[17-18]。新鋪灸火力足且柔和,藥物多而穿透力強,熱氣可通達全身。任統于前,主一身之陰;督率于后,主一身之陽。任督二脈相通,溫熱之氣循經溫腹暖背,透達四肢百骸,循環不息,可培補元氣,扶危濟弱,諸邪不擾,增強抗病能力。風寒濕邪客于經絡,閉阻脈道,而致諸股麻痹,均可采用此辦法使逐邪外出,使之病愈。月經停閉選擇的灸位在腹部。腹部的經絡有任脈、脾經、腎經,新鋪灸采用專用的灸具通過陳艾與諸藥、姜泥與中藥并用,雙管齊下,芳香走竄、穿筋透骨,五味五氣,內合五臟,氣味擇經而行,各歸其所,完美結合,起到補氣血、壯元陽、通經活絡、活血化瘀的作用,還可增加患者免疫功能,阻遏骨質增生,抑制炎性反應,從而促進患者病情康復。在治療月經停閉的過程中再聯合拔罐中的閃罐法進行治療,通過罐體對皮膚的吸吮、牽拉、擠壓,對經絡進行刺激,從而起到扶正祛邪之功效[19]。利用罐內的吸力,可吸出肌肉中的風寒,起到祛濕驅寒、活血通絡之功效,與新鋪灸療法相輔相成,達到扶陽散寒、祛濕驅寒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拔罐加新鋪灸治療閉經,可有效調節血液激素水平、緩解臨床癥狀,臨床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應用。同時,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樣本量少,沒有隨訪,結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后續研究需要擴大樣本量,深入探究拔罐加新輔灸治療閉經的具體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