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曦 王小娟,2
(1.西藏民族大學財經學院 陜西咸陽 712082;2.西藏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研究中心 陜西咸陽 712082)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不斷發展,其中民營企業對我國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民營企業數量眾多,解決了80%以上城鎮勞動力的就業問題,與人民群眾的利益緊密相連,其在國家財政收入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民營企業及其稅收政策實施在促進共同富裕的進程中起著重要作用,鼓勵、支持和引導民營企業發展及其稅收政策的有效實施對最終實現共同富裕意義重大。稅收政策是調節經濟的宏觀杠桿,引導和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而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決定了必須支持和引導民營企業的發展,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民營企業的作用不可替代。因此,民營企業稅收政策實施中的問題是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民營經濟發展得越好,實現共同富裕的路徑就越暢通。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人民群眾的真切期盼,是中國現代化的顯著特征,追求的是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的全民富裕;是實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雙富裕的全面富裕;是鼓勵勤勞創新致富,實現人人共享的共建富裕;是堅持目標導向,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漸進富裕[1]。實現共同富裕需要處理好效率與公平問題,即如何做大蛋糕、如何分配蛋糕的問題,也就是如何富裕及如何共同富裕的問題。稅收調節收入和財富分配,體現的是促進共同富裕中的“共同”,即收入差距的縮小,而財富分配的前提是財富創造。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占企業總數的98%,民營企業占中小企業的90%[2],可見民營企業在我國經濟體系中數量龐大,在財富創造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實現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是實現共同富裕的經濟基礎,而稅收制度結構優化不僅可以提升民營企業效率,還能提高整個社會的經濟效率,“做大蛋糕”,為共同富裕提供強有力的經濟基礎。在我國的現行稅制中,盡管針對民營企業制定了特殊的稅收優惠政策,但由于原有稅收政策目標不明確,優惠措施較少,而且手段單一,嚴重影響了民營企業的發展與財富創造,不利于實現共同富裕。因此,有必要研究稅收政策在民營企業中的實施現狀,發現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辦法,為共同富裕提供經濟基礎。
目前,國內針對稅收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稅收政策的效應、存在的問題和優化路徑等。從稅收政策的效應來看,楊楊等(2014)通過對我國中小型民營企業稅收負擔與企業價值關系進行分析,發現稅收負擔的減少對企業價值的影響存在地區差異[3];張帆、張友斗(2018)在企業經營績效中研究稅收優惠政策的影響,發現稅收優惠政策能夠增加企業的經營績效,而在競爭性領域中,稅收優惠政策也要按照市場制度的要求,發揮政策的引導作用[4];封裕等(2021)基于民營企業稅收相關問題分析,尤其是新冠疫情時期稅收政策力度更大,提出針對民營企業更應注重“精準”扶持,對企業分層分類分析,讓政策與企業的需求相適應,從而發揮出更好地效益[5]。從稅收政策存在問題和優化路徑看,郭健等(2019)分析了中小民營企業減稅的現實約束,指出中小民營企業的減稅政策受到國內國際環境、稅收法律制度環境、政策設計層面及稅收征管環境多方面的制約,可從法律制度環境、稅收制度、稅務征管環境三個方面來對中小民營企業的稅收政策進行改善,促進民營企業的發展[6];黎濤(2019)在分析民營經濟發展中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指出民營企業對稅收優惠政策的落實不夠主動的問題,為此應對稅收優惠政策進行一些方面的調整,如完善稅收優惠的政策條件,增強稅收優惠的政策穩定性等,以此來增強促進民營企業在稅收優惠政策方面的積極性[7]。馮柳(2021)首先分析了我國民營企業的現狀,指出民營企業缺乏落實稅收優惠的主動性、優惠政策低效、稅外收費負擔深重三個方面的問題,并針對民營企業存在的問題,提出完善我國市場經濟體制、完善財政體系、保證財政收入持續增收的相關稅收政策支持來促進民營企業的發展。
根據前人的研究,本文從減稅政策、稅收優惠政策、稅務管理環境及稅收政策體系四個方面對民營企業稅收政策實施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相應優化路徑。
本文從稅率不公平,減稅政策實用性不強;稅收優惠政策單一,稅收制度不完善;稅收征管不規范,征管環境制約明顯;稅收優惠政策不統一,實施存在困難四個方面,分析共同富裕視角下民營企業稅收政策實施的現狀及問題。
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所有制方面有差別,因此,兩者在納稅時也不同。對于國有企業,只需繳納25%的企業所得稅,而對于民營企業,由于其收益人是股東,因此民營企業除了需要與國有企業一樣繳納25%的企業所得稅之外,還需要股東們根據分配的利潤額外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由此可見,民營企業的稅負比國有企業的稅負更大。除此之外,減稅政策在企業規模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別,小微企業、中型企業和大型企業有所不同,減稅政策主要還是傾向于小微企業和大型企業,專門針對中型企業的減稅政策則較少,由此導致減稅政策的實用性不強。2018年我國對稅率進行了調整,但仍存在增值稅稅率多檔并存的問題,稅率檔次方面的差異會在無形中增加不公平感及稅收負擔。
現階段,我國對于民營企業最主要的稅收優惠主要局限于稅收減免與優惠稅率上,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加速折舊、延期納稅等優惠手段相比,手段非常單一。這種稅收單一制度不利于激勵民營企業投資,實現國家宏觀調控的目標。從我國現有的稅收減免政策來看,大多數就只是從投產之日起減免所得稅,然而,在開辦企業初期,企業面臨著高費用,低市場占有率,收入來源不穩定等一系列相關問題,這必然導致企業盈利能力低,所得稅收優惠力度小,在創辦企業初期,還可能面臨著虧損,所得稅減免可望不可及。
民營企業在我國的企業中雖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導致了中小民營企業普遍存在稅收征管不規范的問題,欠缺稅務管理意識,稅收征管環境制約明顯。例如,稅收宣傳的力度不強,再者中小民營企業所招聘的財務人員和稅務籌劃人員素質偏低,對稅收法規的了解程度有限,對于減稅的一些具體政策并不是特別清晰,加之一些企業的負責人沒有長遠的目光,更加關注眼前利益,忽視對減稅降費政策的利用等,這些原因均導致中小民營企業無法充分利用稅收優惠政策給企業帶來的扶持作用。此外,由于民營企業的經營管理相對不夠成熟,各部門之間溝通銜接不暢,在溝通交流方面存在較多問題,加之部分中小民營企業還存在會計核算不健全、賬簿不清晰等問題,導致企業的核定征收出現問題,從而加重了企業的稅收負擔。
我國稅收立法體系不是很完善,對于企業是否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及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力度方面的標準不太統一,這是地方稅務機關自行進行判定的,地方稅務機關有較大的自由裁量權,因此,相對而言不是那么客觀。有可能一些企業還會在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過程中得到不平等對待,不能充分享受稅收政策方面的優惠。此外,還出現了一些“政治關聯”現象,不利于減稅降費政策的實施。
在對民營企業稅收政策實施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本文認為,應從增強減稅政策實用性、調整稅收優惠政策、營造良好稅務管理環境、優化稅收政策體系四個方面優化民營企業稅收政策的實施。
通過不斷完善減稅政策,一是繼續降低稅率,既可以減輕中小民營企業的稅收負擔,又能實現公平的原則,更有利于促進中小民營企業的發展;二是借鑒國外的一些經驗,加快稅率合并的進程,解決稅率在不同檔次上面存在的差異,減輕企業的稅收負擔,從而促進稅收公平;三是對不適應市場經濟新形勢的減稅政策進行調整,完善減稅效應不明顯的政策,調動企業的積極性充分利用減稅政策促進企業自身的發展。
稅收優惠政策需要進一步調整,第一,要加大稅收優惠普惠廣度和深度,享受稅收優惠的企業和行業應更加全面,讓更多的中型民營企業在優惠政策的覆蓋范圍之內,促進中型民營企業發展,調動中小民營企業的積極性,充分激發民營企業的市場活力;第二,適當放松稅收優惠的條件,加快優惠政策的更新速度,讓更多民營企業切實享受到稅收政策帶來的優惠;第三,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適當增加一些間接稅收優惠措施,如加速折舊、稅收減免,減輕企業的成本負擔,讓企業更好地發展;第四,注重稅收優惠政策體系的完整,要加強稅收政策的可持續性,讓更多企業從長遠目標考慮,既有利于企業的發展,又有利于增強優惠政策的吸引力。
自上而下樹立良好的稅務管理意識,加強對稅務政策的宣傳,對納稅程序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適當調整民營企業納稅申報程序,引導民營企業對稅收優惠政策進行更深層次的了解,靈活運用稅收優惠政策減輕企業的稅收負擔。可以推行稅務代理制度,減少因為認知問題導致企業在享受優惠政策時損失許多應得的優惠補貼,促進民營企業發展;鼓勵民營企業招聘更加專業的財務人員和稅務管理人員或者在他們中積極開展稅務政策培訓,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在考慮減稅降費政策時充分考慮企業自身的經營實際,盡可能合理利用減稅政策促進自身發展;同時,企業還應增加與之相配套的制度體系建設,加強對稅務工作的監督,增強各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破除信息壁壘,營造良好的稅務管理環境。
為了讓稅收優惠帶來的益處能為企業充分利用,應該統一稅收優惠政策的標準,按照統一的標準對稅收政策方面進行劃分來判定企業是否享受稅收優惠政策,以及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力度,讓企業對自己有一個精準定位,享受到減稅紅利。與此同時,加強部門聯動合作機制,讓稅收政策落到實處,促進稅收政策的公開透明,讓民營企業公平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在監督方面也要加大力度,定期對稅務工作進行檢查,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切實保障民營企業的合法權益,不斷推動企業的發展。在稅收政策方面,要充分考慮到民營企業自身存在的一些弱點,讓優惠政策惠及更多的民營企業,更好地助力企業的發展。
本文通過對共同富裕視角下民營企業稅收政策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指出其存在的問題:一是稅率不公平,減稅政策實用性不強;二是稅收優惠政策單一,稅收制度不完善;三是稅收征管不規范,征管環境制約明顯;四是稅收優惠政策不統一,實施存在困難。然后指出優化民營企業稅收政策的路徑選擇:增強減稅政策實用性,調整稅收優惠政策,營造良好稅務管理環境,優化稅收政策體系。以期為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提供支持,促進共同富裕。